书城养生千年养生智慧:身边的《黄帝内经》
6339500000005

第5章 《黄帝内经》养生原则(1)

一、整体把握

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整体观念,它认为人体与外界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而人体本身又是这一巨大体系的缩影(即人身小天地),也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所以传统中医中所讲的整体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为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并从这一观点来认识和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二是认为人与自然界也保持着统一的整体关系。

人体是由若干脏器、组织、器官所组成的。各个脏器、组织或器官,都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能,这些不同的功能组成了人体整体活动的一部分。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作用来实现的。这说明人体内部器官是相互关联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好比一台机械,是由多个部件组成的,每个部件的功能不同,只有这些部件统一协调起来,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

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拿饮食来说吧,食物需要经过消化、吸收、转输和排泄等整个过程,而这一过程是通过胃、胆、小肠、脾、肝、大肠等脏腑的分工合作、协调作用而完成的。由此可见,如果人体的某个脏器出现了问题,就会导致机体发病,并且会“殃及”到其他脏器。

大家都知道,当我们身体不舒服时,到医院去看病,医生就会说伸出舌头来看看,其实,这也体现了整体观念,舌头就好比人体健康的晴雨表,医生通过看舌头,就知道你的健康状况。《灵枢·本藏》中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因舌体通过经络的循行直接或间接地与五脏相通,所以人体内部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以及疾病的轻重顺逆等都可以呈现于舌,所以观察舌头就可以测知内脏之病理状态。

《黄帝内经》提出的整体观念对我国医学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中医与西医在治病上的最大不同,中医不会向西医那样哪痛医哪,而是找出其根源,因为同一种疼痛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找到了根源,才能药到病除。比如外感风寒病证,皮表受邪,可导致皮肤肌腠营卫不和,从而产生恶寒、发热、脉浮等症。这是由于肺与皮毛相表里,外邪袭肺,而使肺气不利所致。肺失宣肃,其气上逆,则引发生咳嗽。但咳嗽病证,既可以是肺脏本身的病变所致,也可以是其他脏病变影响及肺而发生的。如肝火亢逆,上炎灼肺,则亦可以发生咳嗽。

以上,我们说的都是人体本身是一个整体,一个小天地,除此之外,人类与自然界也息息相关。《黄帝内经》中有“生气通天”的论断,在《灵枢·岁露》中有这样的论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强调人与外界环境的密切联系,也就是说,不仅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且人与自然也是一个有机整体。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又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总之,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人体疾病的发生、传变与转归,无不受自然变化规律的影响和制约。

《黄帝内经》根据五行学说,把一年分为五季: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在气候变化影响下,人也表现出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等相应的生理变化过程。即使是一天当中,自然界的阴阳消长也是不断变化的,《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中说:“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阴阳消长的变化对人体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在《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就有相关的论述:“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区域差异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生理活动,通常人们会用小巧来形容南方人,而说到北方人则常用魁梧、高大等词,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江南地区地势低平,多湿热,所以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腠理多疏松,体格多瘦削;而西北地区地势高且多山,多燥寒,所以人体的腠理多致密,体格偏壮实。这也是为什么南方人到北方来,不适应北方的气候,而北方人到了南方,同样不习惯的原因。

说到自然环境,不能不说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同样会影响人体的机能活动。《素问·疏五过论》中说:“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为挛。”说明社会环境的剧烈变动对人的身心机能的巨大影响,并且指出社会经济、政治地位的不同,也会使体质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总之,《黄帝内经》整体思维是一种有机论思维,强调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及人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所以我们在对待疾病时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这也是中医学的重要特点——整体观念。

二、顺应自然

《灵枢·邪客》中说:“人与天地相应也”,这种人与自然相统一的特点被中国古代学者称为“天人合一”。《黄帝内经》中认为:人依靠天地之气而生成,顺应四时变化规律而生活。人只有顺应四时阴阳变化的规律,才能正常地生长发育,所以说天地是人类的父母。

四季的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是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生物在这种气候的影响下,就会有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等相应的适应性变化,同样的道理,人体也必须与之相适应,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春季人们应该“晚睡早起,在庭院中缓缓散步”,夏季人们应该“晚睡早起,不厌恶炎夏之日”,秋季人们应该“早睡早起,一般的起居时间与鸡的出入相仿”,冬季则应该“早些睡觉,早晨要等到太阳升起后才起身。”

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秋冬季节是感冒的多发季节,气温忽冷忽热忽高忽低,在这样干燥,特别是多风的日子里,人很容易感冒,此时多为风寒感冒,它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可见,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也与季节的变化密切相关。

自然界中的阴阳消长变化,既有四时节律,也有昼夜节律。白昼为阳,夜晚为阴,人体也是早晨阳气初生,中午阳气达到顶点,到了夜晚则是阳气内敛,便于人体休息,恢复精力。《素问·生气通天论》记载有早晨、中午、傍晚三时劳作歇息的规律,如果违反了阳气在这三个时间的活动规律,形体就很容易受邪气的困扰而衰弱,现代科学也认为人体存在着许多生命节律。大家都知道,凌晨4点是一天中最危险的时刻,正所谓黎明前的黑暗,此时血压、体温变低,血液流动较为缓慢,血液浓度和黏稠度最高,所以最容易发生缺血性脑中风和心肌梗塞,尤其是一些老年病患者更应引起注意,并且此时也是疼痛最为敏感的时刻,往往是有些轻微的疼痛就能使熟睡中的人醒来。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中有这样一句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地域差异,同样,由于地域差异,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身体状况也会大有不同,如我国东部地区湿热体质较多;南部地区湿热体质和血瘀体质较多;西部地区气虚体质、阴虚体质较多,阳虚体质较少;华北地区湿热体质较多;东北地区气虚体质、阳虚体质较多。因此每个地区也各有其特有的地方病。关于地域与疾病的关系,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相关的论述,如《素问·五常政大论》中说:“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地之小大异也,小者小异,大者大异。故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

《黄帝内经》中提出的“天人合一、顺应自然”,与时下流行的回归自然的潮流是一致的,养生学中一再强调要“起居有常”,就是要人们顺应生命节律来安排生活起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三、和谐守度

与和谐密切相关的,我们听的最多的就是和谐社会,那么,和谐是什么?简单的理解,和谐就是一种平衡,一种美好的状态,社会需要和谐,家庭也需要和谐,人们不是常说,家和万事兴嘛,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人体更需要和谐,刚柔相济,阴阳平衡,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这都是和谐的体现,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对立统一体,要想身体健,身体必须与外界环境想协调,而身体内部各个脏腑之间也要和谐,这样身体才处于最佳状态。《黄帝内经》中关于和谐守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内外和谐。

《黄帝内经》认为,人起源于自然的运动变化,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在《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神乃自生。”这都说明天地是人类的父母,没有天地,人类就不复存在。在《素问·天元纪大论》又曰:“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它的意思是,人类的行为可以影响自然,自然的变化也可以影响人体。

人与自然必须达到“天人相应”的状态,才能健康的生存,《灵枢·本神》曰:“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如果机体无法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就会引发疾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祸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

总之,人与自然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和谐统一体,顺从自然的规律性,才能保持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才能避邪防病,保健延年。

(二)情志和谐。

《素问·举痛论》曰:“百病生于气”、《素问·五运行大论》曰:“逆其气则病”。这说明情志失常是导致气机失调的主要原因之一,并往往损伤内脏,《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由此可见,保持身心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黄帝内经》认为“精神不进,志意不治”,如果情志刺激超过了机体的调节范围,则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保持身心和谐,形神平衡,自能“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以及“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三)于饮食中调和谐。

民以食为天,《黄帝内经》从我们民族生存环境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了科学合理的营养方案,在《素问·脏气法时论》中提倡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也是一种和谐,如果饮食不节,就会发生疾病,如《素问·奇病论》所说:“多食膏梁厚味之品,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黄帝内经》揭示了饮食结构和疾病发生的关系,提出了合理的饮食方案,而西方国家的人们多食用肥美、甘甜、高热量的饮食,从而致使多发一些现代病,如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等,由此可见,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在饮食文化领域的展现。

《黄帝内经》还很重视饮食与四时、季节的关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就提出:春“在味为酸”。夏“在味为苦”,秋“在味为辛”,冬“在味为咸”,长夏“在味为甘”。人们应根据四时气候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食物。

我国中医养生三大和谐的比例为7:2:1,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分调七分养,这种顺其自然占养生十分之七;三分调中的三分之二是自己调心,即“心态的和谐。”剩下三分之一的是“身体的和谐。”

四、形神兼养

“形神合一”思想是中医养生的重要指导思想,此养生方法,可以使人达到“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境界。那么什么是形神合一呢?意思是说,在养生过程中既要注重形体养护,更要重视精神心理方面的调摄,正所谓“形神兼养”、“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

古人认为:“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如何才能做到“形神兼养”呢?《黄帝内经》指出:“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具,而尽终其天年。”意思是说,重视生活规律、调节饮食、锻炼身体,才能保证身体健康,精神才能健旺。具体说来,形神兼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静养神。

以静养神的思想始于老庄,在老庄之后,《黄帝内经》第一次从医学的观点提出了神在养生中的作用,提出了静为养生之本。指出“静则神藏,躁则消亡。”过于躁动,神不内守,会耗伤气血,扰乱阴阳,损伤脏腑。这说明了以静养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说起以静养神,人们总会想起做经打禅的道士、和尚,其实,在古代,道家静坐,佛家静坐,儒家静坐,医家更崇尚静坐。静坐的方法简单,只需要精心坐下,自然地放松身心即可,不过,要持之以恒,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静坐对现代都市人来说,更是一种修神养性的好方法,在都市中生活的人节奏更加快、压力也相对较大,再加上都市的热闹、嘈杂,找一方净土是非常难的,何不闭目养神,排除杂念,静坐一会儿,这对精神和体力的恢复都是很有帮助的。

(二)以动养神。

动与静是对立统一的两种养生方法,古人早有“动以养形,静以养神”的说法,方法虽然不同,但目的则是相同的,都是为促进和恢复机体气血流畅和平衡。这里的以动养神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脑要动,二是身体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