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养生,莫忘“咬”春宴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说到养生人们自然会想到饮食,饮食养生是养生方法的一个重要方面,饮食养生需要把握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顺应天时。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也是春天的开始,气温逐渐升高,阳气开始生发,人体也应该顺应大自然的变化,人之阳气也应步步升发。
关于立春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即俗称的“咬春”,据说“咬春”以后,整个春天不会犯困呢。在唐《四时宝镜》中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这说明在唐代人们就已经开始吃春盘、吃春饼。春饼是一种烫面薄饼,用两小块水面,中间抹油,擀成薄饼,烙熟后可揭成两张,然后用春饼把菜卷起来就可以食用。
在清代还有专门的《咬春诗》:“暖律潜催腊底春,登筵生菜记芳辰;灵根属土含冰脆,细缕堆盘切玉匀。佐酒暗香生匕梜,加餐清响动牙唇;帝城节物乡园味,取次关心白发新。”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咬春的风俗非常浓郁。
时至今日,有一些地区依然流传着“咬春”的习俗,比如,老北京人会在立春这一天吃春饼,把新鲜的蔬菜卷在饼里,香喷喷地,口感柔韧耐嚼,吃后身体暖洋洋。当然,还要记得给小孩子买萝卜咬咬春。
也许有的人会感到非常不解,为什么要在立春这天吃萝卜呢?因为萝卜属于辛味食物,有辛甘发散的功效,有利于升发和保护阳气。其实,人们吃春饼的真正用意也在于此,春饼里卷着各种新鲜蔬菜,如韭黄、韭菜、小葱等辛味食物。
随着人们饮食的多样化,“咬春”宴上也不再只是萝卜、生菜,春饼了,但凡可咬可食可补之物,都被人们搬上了餐桌,有荤有素,有中有洋,组成了现代咬春宴,更有“春味”。在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一种千万不能错过的咬春佳蔬——荠菜。
荠菜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具有明目、清凉、解热、利尿、治痢等药效,在春天食用,对防治感冒、小儿麻疹都有一定作用。所以,外出郊游的时候,不妨去郊外麦田边、向阳处寻找荠菜的身影。轻轻的把它挖出来,回家择洗干净,或沾酱吃,或炒鸡蛋吃。最好的吃法是把它剁碎,与猪肉混合做馅包饺子,那才叫一个鲜美!民间不是有这样一个说法吗?“宁吃荠菜鲜,不吃白菜馅”。
“咬春”的蔬菜已经准备好了,现在我们再来说说“咬春”的主角——春饼,如何才能做出又薄又松软的春饼呢?
第一步,要用稍热的温水和面,目的是让面不象烙饼那么筋道不好咬,而且要现和现烙,不用长时间醒面,这都是保证饼松软的措施。
第二步,面和的很软,搓成条,揪成面剂子。
第三步,取两个剂子用手按扁,中间涂上油压在一起,用擀面杖将其擀薄。
第四步,饼秤放少许油烧热,用擀面杖帮助将擀好的薄饼放在里面,盖好锅盖。
第五步,中火约2~3分钟,翻个儿,盖锅盖再2分钟,春饼就可以出锅了。
将烙好的春饼摊开,放上生菜,炒熟的韭菜、韭黄、荠菜、豆芽、土豆丝,用春饼把它们一卷,就可以开吃了。入口筋道,鲜香扑鼻,保准让你吃得“春风满面”,回味无穷。
乍暖还寒,慎防寒邪入侵
立春是一年当中的第一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立”字有着开始的意思,它揭开了春天的序幕,进入立春以后,大地万物开始复苏,地处都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这里开始。
立春总是给人穿暖花开、欣欣向荣的印象。一到立春,人们就按耐不住喜悦的心情,着急地将身上厚厚地冬装脱掉,将轻便的春装穿上身。殊不知,这样做很容易招惹疾病。立春正值“乍暖还寒”的时期,此时的天气就像娃娃的脸,时而温暖,时而寒冷,而且昼夜温差大,此时,人们的着装要谨记“春捂秋冻”,慎防感冒。
“春捂秋冻”是我国古人根据春、秋两季气候变化特点,提出的穿着方面的养生原则。“春捂”的意思是说,春季穿衣要注意保暖,切不可因天气一时转暖,突然减掉衣服。
春寒虽然不会再像寒冬腊月那么冷,但是由于人们在穿着上的变化,再加上人体表面的毛细血管逐渐开放,使得皮肤腠理变得疏松,这样就会对风寒之邪抵抗能力有所减弱,容易感受风邪而致病。这也是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们知道,养生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顺应天时,春季养生就应根据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这么一个特点,然后逐渐从“秋冬养阴”过渡到“春夏养阳”,在这个过渡期要注意保护阳气。
“春捂”就是保护人体阳气的一个重要体现,立春之后,人们所穿的衣物一定要保暖、挡风、防寒,同时还要注意适量增减衣服,对于婴幼儿、老人、孕产妇更应该如此。要做到早晚增衣、中午减衣。
要使身体能够适应气候的变化,减少疾病,“春捂”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的到来,适当增加体育锻炼,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山水美景中陶冶情操,舒展身心,收获健康的同时也收获开心,是一件多么令人愉悦的事情啊!
不过,初春开始运动不要操之过急,选择的运动项目不宜过于激烈,可以散散步、做做操、打打太极拳,这些运动都非常适合初春锻炼。每次锻炼时,身体微微出汗即可,切不可大汗淋漓。否则,就会导致阳气的外泄,不利于阳气的生发。此外,运动要持之以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运动方式是不能取得良好健身效果的。
立春多吃葱姜蒜,防害杀菌好处多
我国民间有一句俗话说的好:“吃好葱姜蒜,病痛少一半”。葱、姜、蒜不仅仅只是大家日常生活必备的调味品,同时它们还是一些具有神奇功效的良药,正所谓“药食同源”。如果将葱姜蒜用到了妙处,就可以发挥药物的功能,健身防病,特别是在乍暖还寒的立春时节,人们更应该好好的利用葱姜蒜。
在历代名人中,都不乏以葱、姜、蒜养生和治病的例子。比如,孔子就懂得以生姜养生的功效,他在《论语·乡党》中指出:“不撒姜食,不多食。”孔子在一年四季的饮食中都离不开姜,但是每一次并不会多吃。
孔圣人终年时73岁高龄,这个年龄在当时那个年代已经是相当高了,孔子的高龄与他科学的饮食养生习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也许就与他每次吃完饭以后,嚼食一些姜片的习惯有关呢。
生姜历来就有着温中止呕、解表散寒等功效。我国现存历史上最早的中药专著《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姜有“温中、止血、出汗、逐风”等功效,能治疗人体的湿痛以及在受冷之后所引起的腹痛、腹泻。
用生姜30克,切成姜片,葱白15克,再加上适量的红糖一起煎汤,煎好以后趁热饮服,这种汤剂对外感风寒、寒冷腹痛或是受雨淋之后,及感冒初期出现无汗、头痛、发热等,都能很快的见到疗效。
生姜所含的姜醇、姜烯以及姜辣素,都具有很好地镇痛消炎的作用。在牙痛时,切上一小片生姜放于牙痛部位,然后用牙齿咬住,有止痛效果。
接着我们再来说说葱,民间谚语曰:“香葱蘸酱,越吃越壮。”相传神农尝百草找出葱后,便作为日常膳食的调味品,各种菜肴必加香葱而调和,故葱又有“和事草”的雅号。
葱含有挥发油,这种油的主要成分为葱辣素,具有比较强的杀菌以及抑制细菌、病毒的功效。《神农本草经》曰“主伤寒寒热,出汗,中风,面目肿。”当呼吸道传染疾病流行时,吃上一些生葱有预防作用。此外,葱还能够有效地治疗伤风感冒。
说到大蒜,可能很多人都会嗤之以鼻,因为食用大蒜后,嘴里残留的味道,实在令人难以忍受。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去蒜味的小方法,吃完蒜后喝些牛奶,要小口慢咽,这样牛奶中的蛋白质可以和蒜中的硫化物中和,能彻底消除难闻口气。
大蒜具有很强的杀菌、杀虫、解毒、防腐等功效,入药的时候,可以将它切成片、捣烂或绞汁。大蒜中含有一种杀菌力特别强的大蒜素,它能够杀灭多种病菌。在冬、春季节交替的时候,每天吃上几瓣大蒜可以预防肠道传染病。
用适量的大蒜捣烂以后口服,或用60克马齿苋煎水以后冲泡蒜泥,经过滤取汁,每天分两次口服,可预防春季痢疾、肠炎等肠道传染病;用10%浓度的大蒜汁滴入鼻孔,每天1次,每次2~3滴,连滴两天,或取少量的蒜泥,用棉花封裹严实以后交替塞入鼻孔,可以有效地预防流行性感冒。
立春到,养肝脏
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做好春季养生,将是您健康一整年的美好开端。我国中医学认为:肝脏与草木相似,草木在春季萌发生长,肝脏在春季时功能也更加活跃。因此,初春养生以养肝护肝为主。
多饮水,少饮酒
初春时节,天气寒冷干燥,身体容易缺水,应该适当多喝水,以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多喝水还有利于消化吸收和排除体内废物,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初春,天气还比较寒冷,很多人喜欢喝点小酒暖暖身子,少量饮酒有利于通经、活血、化淤和肝脏阳气之升发。一旦贪杯就会适得其反,因为酒精要经过肝脏代谢,一次喝太多的酒,超过了肝脏代谢能力,就会伤害肝脏。
多食萝卜韭菜
立春后饮食要注意保护阳气,多吃辛温发散的食物,如多用豆豉、葱、姜、香菜、蒿子、韭菜、萝卜、虾仁等有利阳气生发的食物来调味。
另外,还要少酸多甘,多食用口味微甜的甘润食品,如梨、桂圆、银耳、大枣、百合、荸荠等。而酸味食品有收敛作用,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
心情舒畅,肝气顺调
肝喜疏恶郁,生气发怒易导致肝脏气血淤滞不畅而成疾。因此,护肝要从心情着手,养肝的关键就是要保持心情舒畅,防止“肝火上升”,即使生气也不要超过3分钟,尽力做到心平气和、乐观开朗,从而使肝火熄灭,肝气正常升发、顺调。
适量运动,保健肝脏
立春以后,开展一些适合时令的户外活动,如散步、踏青、打太极拳等,这些活动不仅能使气血通畅,促进吐故纳新,强身健体,还可以怡情养肝,从而达到护肝保健的目的。
防止肝火过旺
春季天气干燥,肝功能增强,很容易导致肝火过旺,表现为头晕、面目红赤、易暴怒、口干舌燥、口臭、头痛、头晕、身体闷热、舌苔增厚、失眠、月经失常等。肝火过旺的人可以采用以下食疗方来缓解。
猪胆绿豆粉:猪胆汁120克,绿豆粉80克,拌匀晾干研末,每服6克,每日2次。
菊花粥:将菊花采摘去蒂,烘干或蒸后晒干,或阴干,然后磨粉备用。先以粳米100毫升,加水如常法煮粥,待粥将成时,调入菊花末10克,稍煮一、二沸即可。
芹菜粥:新鲜芹菜60克,粳米100克,放砂锅内,加水如常法煮粥,每日早晚温热服食。应现煮现吃,不宜久放。
刀豆茶:刀豆根30克,加红茶3克,水煎服。
此外,养肝可多吃猪肝或鸡肝,尤其是那些看东西经常模模糊糊,用神太多者。
立春习俗鉴赏
“立春”意味着春天的开始,春天是美好的,人们热爱春天,赞美春天,因为她令万物复苏,令世界生机盎然。为了迎接春天的到来,人们会在“立春”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
祭芒神
在“立春”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的历史悠久,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出现。当时,祭祀的句芒称为芒神,是主管农事的春神。
据有关的文献记载,周朝会在这一天迎接“立春”,仪式是这样的:立春前三日,天子斋戒,到了立春日,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方八里之郊迎春,祈求丰收。也许你会问了,为什么要到东郊去迎春呢?这是因为迎春活动祭拜的句芒神,居住在东方。
由此可见,中国古人对农业的重视。“立春”不仅象征着春天的来临,更是一个让人感到奋进的节日。立春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时序节日,从“立春”这一天开始,天气逐渐转暖,人们就要开始下地干活了。
打春牛
山西民间流行着这样一句歌词:“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山西在立春时节,盛行打春牛的活动。
山西旧俗,在立春前一天,有两名艺人顶冠饰带,一称春官,一称春吏。沿街高喊:“春来了”,俗称“报春”。人们见到春官都要作揖礼谒。报春人遇到摊贩,可以随便拿取货物、食品,店主笑脸相迎。
这一天,州、县也要举行隆重的“迎春”活动。前面是鼓乐仪仗队担任导引;中间是州、县长官率领的僚属;后面是农民队伍,都执农具。来到城东郊,迎接先期做好的芒神与春牛。到芒神前,先行二跪六叩首礼。执事者举壶爵,斟酒授长官,长官接酒酹地后,再二跪六叩首。然后到春牛前作揖。最后敲锣打鼓地将芒神、春牛迎回城内。
等到立春时分,地方长官率领僚属、农民鞭春。阴阳官先要举行一定的传统仪规。地方官主持迎春仪程,初献爵、亚献爵、终献爵。然后执彩鞭击打春牛三匝,礼毕回署。众农民将春牛打烂。
春鸡
立春这一天,女孩子剪彩为燕,称之为“春鸡”;贴羽为蝶,称之为“春蛾”;缠绒为杖,称之为“春杆”。将制做好的这些东西戴在头上,一起来争奇斗艳。
晋东南地区的女孩子们,喜欢相互交换这些头戴,据说这样可以主蚕兴旺;乡宁等地习惯用绢制作小娃娃,取名为“春娃”,然后佩戴在孩童身上;晋北地区讲究缝上一个小布袋,在布袋里装上豆、谷等一些杂粮,然后挂在耕牛角上,取意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在一年四季中,都能平安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