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胃病是小病,但也要人命
舌苔与胃病,你了解有多深
《黄帝内经》曰:胃乃后天之本,主要负责食物的消化,胃的消化功能强劲,人体才能健壮。设想一下,如果没有胃的消化,营养就无法输送到人体,疾病离我们也就不远了。所以,胃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但事实上,很多人都缺乏对它的关注。
不吃早餐,晚餐大快朵颐;辛辣冷暖皆随自己的性子入口,从不考虑胃的感受;饥一顿饱一顿,饮食无节制……
这些不良的饮食方式无不在伤害着娇嫩的胃,可人们似乎对此不以为然。知道胃开始抱怨,胃胀、胃酸、胃痛发生时,人们才想起关注它,即便如此,有些人还是会忽略短暂的不适,却不知后果会多么严重。
如果你是一个细心而生活讲究的人,观察舌苔,也是可以从中发现些端倪。特别是胃病患者,你可以留意一下自己的舌苔,常常会发现一些与众不同之处:有的发黑、有的特别厚腻、有的发黄、有的剥落。
舌苔厚、有口气
如果一个人常年舌苔很厚,并且有口气,一般表明胃出现了点小问题。若是目前还没有其他不舒服的感觉,那么可以从饮食起居入手多加注意调养。这样,一段时间之后,异常舌苔和口气就会慢慢治愈。
舌苔发黑、黏腻
若舌边尖是正常的淡红色,而且也没有其他明显的不适,有时属于“染色”现象。这样的情况不属病态,不必太担心。
不过,如果你的胃病较重,若观察到黑苔就要警惕,如果舌边尖呈现深红色,甚至发青发紫,那说明病情加重,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
舌头有裂纹
有的人舌面上会出现许多“裂纹”,多数没有舌苔,称为“裂纹舌”,若是没有不适感,属于生理性的,不需治疗。如果是在重病后出现裂纹舌,舌红无苔,而且有不适感,属于阴虚,需要配合药物治疗。
舌苔花剥
有的人舌面上的舌苔会出现不规则“地图样”改变,有的地方有薄苔,有的地方光滑无苔,这被称为“地图舌”。此类舌象者若是没有任何不适感觉,多属生理性改变,不需要治疗。
若是你长期有胃病或其他慢性病,以前也没见这样的舌象,出现“地图舌”则多属阴虚表现,就应该及时就医。
舌边有齿印
有的人身躯肥胖,舌体也胖大,舌边有齿印,舌苔薄白,如没有明显不适,则属于太胖的缘故。中医理论认为“胖人多痰湿”,胖人的脾胃运化功能相对不足,食物的消化吸收容易出现障碍。这些人要少吃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可多吃蔬菜、水果和清淡食物,并适当运动。
若是舌苔白厚腻,舌边有齿印,不思饮食,腹胀满,便溏薄,则属于痰湿过盛,在注意饮食调理的同时应配合药物治疗。
舌红、苔厚、便秘
有的人几日不排便,口臭、舌苔厚、舌边尖红、尿黄,这属于胃火盛。胃中火热内盛,浊气上逆、熏蒸口舌,就会出现口臭、舌苔发黄、热伤津液、肠道失润,大便干结。这时,可以服用黄连、大黄、黄芩、山栀之类中药清热泻火,而在饮食上需忌酒、忌食辛辣热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清淡食物,多喝水。
你在伤害你的胃吗
胃是人体里非常重要的脏器,胃不好,身体就缺少了一个运转的环节。而我们中很多人却总是有意无意的伤害着胃。女人都钟情于减肥,追求越骨感越美丽,而美丽的代价就是牺牲自己的胃——过度节食。结果往往是体重降下来了,胃也遭殃了。
每一个年轻女性,都期望拥有“魔鬼”身材,爱美的梦想无可厚非。但是以盲目减肥为代价去换取苗条,其结局是可悲的。俗话说,“肠胃有病,百病丛生”。胃肠病不但令人痛苦难忍,还会导致毒素在体内堆积,阻断人体营养来源,降低人体免疫力,造成严重的并发症,比如:肝胆疾病、心脑血管病、贫血、糖尿病、性功能减退等。
如果胃肠疾病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或是久治不愈,还会引发肠胃黏膜糜烂、穿孔甚至癌变。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好好爱护胃,不要让你的不良习惯伤害它。下面这些不可取的生活状态你有吗?
过度劳累
不可否认,现代人的生活压力确实很大。压力之下持续的体力劳动或是脑力劳动,导致疲劳过度,会引起胃肠供血不足、分泌功能失调、胃酸过多而黏液减少,造成胃黏膜受到损害。所以,无论压力多大,我们都要学会为自己减压,“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酗酒无度
洒精本身就会对胃粘膜造成损害,并且酒精还会引起肝硬化和慢性胰腺炎,反过来又加重胃的损伤。所以,无论是为了工作,还是为了解愁,“狂喝烂醉”是不明智之举,伤胃伤身,就请杯下留情吧。
嗜烟成癖
每一包烟的包装上都有这样一句话:“吸烟有害健康”。可人们还是被尼古丁所吸引,无法自拔。我是“无烟”者,也无法理解烟雾缭绕之下的惬意。虽然在吞云吐雾间,有某种快乐在飞翔,可你的健康也正在悄悄流逝。
吸烟会促使胃黏膜血管收缩,减少胃黏膜的前列腺素合成,这是一种黏膜保护因子。吸烟还会刺激胃酸和蛋白酶的分泌,从而加重对黏膜的破坏。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一支接着一支的抽”,给你的胃喘息的空间吧。
饥饱无序
女孩子想减肥时,便会“惩罚”自己,少吃或不吃;有时,不开心了,又会拼命的吃东西,就像“瘦身男女”中的女主人公。殊不知,时饿时饱会让你的胃不堪重负。
饥饿时,胃内的胃酸、蛋白酶没有食物来中和,浓度较高,易造成黏膜的自我消化。而暴饮暴食又易损害胃的自我保护机制;胃壁过多扩张,食物停留时间过长等这些都会促成胃的损伤。所以,饮食均衡有度,按时进餐是保护胃的首要法则。
狼吞虎咽
吃起饭来狼吞虎咽,是很多上班族吃饭的状态,可能是为了赶时间,也可能一直就是这样的作风。而太快的吞咽食物同样会对胃造成伤害。
进食时若是咀嚼不细,狼吞虎咽,食物粗糙,会加重胃的负担,拖长停留时间,会导致胃粘膜损伤。而细嚼慢咽可增加唾液分泌,减少胃酸和胆汁分泌,有效保护胃。
睡前进食
有不少“夜猫子”们总是习惯睡前进食,不仅会造成睡眠不实,导致肥胖,还会因夜间刺激胃酸分泌过高而诱发溃疡形成。所以,睡前最好不要再吃东西,别让胃在夜间来劳累哦。
滥用药物
胃对药物是敏感的。可有些朋友发现胃有点异常时,觉得问题不大,便自行用药,殊不知,这样做也很伤胃。
1.乙酰水杨酸类,以阿斯匹林为代表,现已被广泛用于防治冠心病,应用小剂量的肠溶药,这样可减少对胃粘膜的伤害。
2.消炎痛、保泰松、布洛芬等抗炎药物。
3.皮质类固醇等激素药物:应尽量避免使用此类药物,若非用不可,也要控制剂量和疗程,最好在饭后服用,同时要注意观察有何不良反应,及时停药。
精神紧张
当一个人在烦恼、紧张、愤怒时,这些不良情绪会通过大脑皮质扩散到边缘系统,影响植物神经系统,直接造成胃肠功能紊乱,障碍。这时便会分泌出过多的胃酸和胃蛋白酶,使得胃血管收缩、幽门痉挛、排空障碍,胃粘膜保护层受损,从而造成自我消化,形成溃疡。
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会慢慢吞噬我们的胃,那么反过来说,如果你得了胃病,纠正这些不良习惯,也是养胃的途径之一。
胃病小则痛,大则要命
古人云,十人九胃病,看来自古以来这胃病都是很常见、很普及的一种疾病。而胃病的症状也很多,形式多样,虽然同为胃病,可是每个人胃痛的症状都不相同。胃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疼痛
疼痛是最常见胃痛的症状之一。导致隐痛的原因很多,表现形式也比较复杂。病因包括气滞、受寒、血瘀等,表现形式有隐痛、刺痛、绞痛。
气胀
气胀是最常见的胃痛症状之一。若是脾胃运化失职,或是因寒受阻,或是其他因素,都可导致胃内的气体不能及时、正常排出,进而导致气胀。
食胀
因各种各样的因素,胃无法正常消化食物,或肠胃蠕动过慢,都可导致食胀。
舌淡无味
中医认为,脾开窍于口,若是脾受困,或是他原因导致脾虚,都可引起患者口不知味,不欲食。
口苦
口苦是肝胆受热产生的典型症状,是胆气上泛的表现。西医诊断此为胆汁反流性胃炎。
以上就是胃病的常见症状,也许你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忍忍就过去了。胃病看起来是小病,却不知道“胃病是必须警惕的小病”。因为胃病有可能转化为胃癌。有60%的胃病患者在被发现是胃癌时都感觉好象是一夜之间得的。常常会自问:“不就是老胃病吗?怎么突然变成胃癌了?”
胃病恶变,看似总是不知不觉。这是因为胃病和胃癌的症状很容易混淆,致使胃癌很难在早期发现,这主要是由于70%以上早期胃癌患者没有明显的不适感。即便出现一些症状,如胃痛、恶心、呕吐等,也只会认为是胃病而已,很少往胃癌上去想,常常是自己买一些胃药吃,而不会去医院就诊。
如此一来,等症状严重时才去医院就诊时,多数患者已经到了胃癌晚期。那么,如何从自身的感受与症状变化来识别胃病癌变的信号呢?
1.腹痛失去原有溃疡病发作的规律性,明显不同于从前。
2.当胃痛发作时,进食或是服药之后都无济于事,反而更加严重。
3.以往胃病发作时,食欲、体重和体力没有太大的影响,如今却出现食欲减退、乏力,以及体重明显减轻。
4.不明原因的贫血或持续黒便。如这些消化道症状出现,为了排除胃癌,最好去医院进行检查,可以做做胃镜。胃镜检查是诊断胃癌的最重要手段,不但可以观察是否存在病变,还可取2~3毫米的胃黏膜组织做活检以确诊。
养胃、治胃妙招集锦
胃就像一部每天不停工作的机器,工作久了,总需要保养。否则,它也会闹罢工。如果你已经有了胃病,也不要过于担心,所谓“三分治七分养”,在三分治的基础上,我们开始着力“七分养”,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七分养”可如何“养”呢?
首先,看看养胃的食疗方
1.紫菜南瓜汤
【材料】老南瓜100克,紫菜10克,虾皮20克,鸡蛋1枚,猪油、酱油、黄酒、醋、味精、香油各适量。
【做法】
(1)先将紫菜水泡,洗净;鸡蛋打入碗内,搅匀;将虾皮用黄酒浸泡;南瓜去皮、瓤,洗净切块备用。
(2)将锅放火上,倒入猪油,等烧热后,放入酱油炝锅,加入适量的清水,再投人虾皮、南瓜块,同煮约30分钟,再将紫菜投入。
(3)等10分钟后,将搅好的蛋液倒入锅中,加入佐料调匀即可。
【功效】此汤具有护肝补肾强体之功效。不过,南瓜性温,胃热炽盛者应少食。
2.木瓜鲩鱼尾汤
【材料】番木瓜1个,鲩鱼尾100克。
【做法】将木瓜削皮切块,鲩鱼尾入油镬煎片刻,加如木瓜及生姜片少许,放入适量水,同煮1小时左右。
【功效】具有滋养、消食的作用。可辅助治疗食积不化、胸腹胀满。
3.参芪猴头炖鸡
【材料】母鸡1只(约750克),猴头菌100克,党参、黄芪、大枣各10克,葱结、姜片、绍酒、清汤、淀粉各适量。
【做法】
(1)先将猴头菌洗净去蒂,发胀后将菌内残水挤压干净,以除苦味,然后切成2毫米厚片备用。
(2)将母鸡去头脚,剁方块,放入炖盅内,然后放入葱结、姜片、绍酒、清汤,再放入猴头菌片和浸软洗净的党参、黄芪、大枣,以文火慢慢炖,直到肉熟烂为止,调味即可。
【功效】可补气健脾养胃。
除了食疗方可以养胃外,按摩的方法治疗肠胃病也具有不错的效果。
肠胃病患者在进行按摩时,要做到以下三点:
1.调整意念,意守丹田。按摩时一定要排除一切杂念,什么都不要想,将注意力集中到肚脐窝(丹田)的位置。丹田是五脏六腑聚集之所,意守此处,作用非常大。
2.按摩时,注意用力要适度,太轻,没什么感觉,效果不大;而太重则伤及皮肤,显然也不足取。
3.至于按摩的次数,可每天自我按摩两次,即睡觉前,起床前。每次按摩以一百次左右为佳。
进行按摩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搓胸,一种是揉腹。
搓胸:坐在床上,五指并拢,先用右手手掌从右胸直搓至左大腿沟,后用左手手掌从左上胸直搓至右大腿沟。
揉腹:两手五指并拢,手指伸直,先用左手手掌按住右手手背,成交叉形,而后右手按住腹的右方,往上逐渐按摩到右胃部,再以顺时针方向经过胃的左部继而按摩到左腹,而后揉至右腹。
做完后,再换手,用右手手掌按住左手手背,左手按住腹的左边,逐渐揉到左胃部,以逆时针方向揉胃的右部直到右腹。
最后,我们再说说运动疗胃法。
科学运动可以调整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改善胃的分泌和蠕动功能,这也是胃病有效辅助疗法之一。
如果你患有胃病,可参加保健操、太极拳、慢跑、步行等运动。在刚开始参加运动锻炼时,运动量应控制在小强度范围,随着病情好转,可适度增加运动量。每天运动的时间最好坚持20~40分钟。
另外,对于胃下垂患者在进行全面健身运动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加强腰腹肌力量的练习,以及提肛运动,学会腹式呼吸法。
需要注意的是:胃出血、急性肠胃炎、腹部疼痛者不宜参加运动,应等病情好转后再进行适当运动。
总之,肠胃病人使用运动健养法,一定要结合自己的体征,适度运动,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复发,更好地促进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