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我们身体上根本没有病,但由于自己疑心“我有病”而成了疑心病。这样的病只有依靠自己才能治好。
有一个年轻人,在二十岁左右,一位老师说:人常因疑心而成病,比如肺病。他听了这句话以后,心里一直挂念着,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都笼罩在肺病的阴影下。当然,这位年轻人自己也懂得调理、排遣,心里也在想:我身体这么好,怎么可能会有肺病呢?不过多多少少还是受到那句话的影响。
后来,有个人告诉那位年轻人,西红柿可以治肺病。当时西红柿价钱并不很贵,于是他买了一大箩筐的西红柿,吃过以后,这为年轻人心里想,这么多的西红柿应该可以把肺病治好了吧!从此以后他就再也没有想过肺病这个问题。
因此,有时身体上的疾病是自己的疑心制造出来的,正所谓心病还须心药医,这个心药是自己。有时,身体上的疾病,只要依靠自己适当的运动、饮食的调理,坚强的信念、乐观的心情,自然不药而愈。
另外,身体的疾病应该做到预防重于治疗,增强自己的免疫力,这才是最佳的保健之道。据研究,人体上大约有百分之九十的疾病,都与免疫系统失调有关。
什么是免疫系统呢?它就如一支训练有素的精锐部队,守卫着人体的健康,他能保护身体免遭病毒的侵害,还可清除代谢后的废物,同时及时修补受损的器官、组织。再说简单点,免疫力,就是一种抗体,能抵抗外物的入侵。在一般正常人的体内,都有很多好菌,可以抗击不好的病菌,这就是抗体。
有的人稍微受点凉,就容易感冒;而有的人,因为有足够的抗体,所以一点点受凉根本威胁不到他。甚至一些传染性疾病都奈何不了他。可若是缺乏抗体,那受感染的几率就会加大。
所以说,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很重要。了解了这一点,就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做有益于提高免疫力的活动,来保卫身体防线不被冲破。这时,你就是自己的医生。如: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坚持运动、摄取各种维生素、按摩身体、放松心情、开怀大笑等,都可以增加人体的免疫力。
所以,在面对各种疾病时,大家首先应该这样想:自己要做自己的医生。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身体有病,我们大可不必惊慌失措,应该学会自己做自己的医师。
要相信:只要自己心理健全,就可以克服困难,战胜病魔;坚定的毅力,可以克服一切的病苦。只要心不苦,身就会不苦,疾病又何惧之有呢?
第六节 健康靠经营
管好嘴巴的进与出
嘴巴是人身体的一个重要器官,不知道您是否真的了解它呢?首先我们看看嘴巴都有怎样的功能,它至少有三个基本功能:
第一,首当其冲是吃饭。若是这嘴巴出了问题,没法吃饭了,那么身体必定会因营养缺失而难以维持生命。在医院里看见病人插胃管,那是不得已而采取的临时措施,若是长时间那样,痛苦可就是难以想象了。
第二,嘴巴是语言的工具。若是人没有了嘴巴,那么就将失去语言。
最后,嘴巴还起着“兼职”的作用。若是鼻子出了毛病,嘴巴还可以帮助呼吸。
当然,除了这几个作用,嘴巴作为五官之一,也直接影响着人的形象。所以说,对人而言,嘴巴实在是太重要了。也正因为其重要,出问题的几率就必然更高。嘴巴的进与出,关系到我们人体的健康大事。
首先咱们来说说这嘴巴的“进”。
俗话说:“病从口入”。嘴巴把关不严,常常会给身体带来疾病。过去因为穷,人们是饥不择食,有啥吃啥,见啥吃啥,常常吃坏肚子。可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又出现了血糖高、血脂高,这些都是嘴巴惹的祸。
秦爷爷虽已年届古稀,可是精神饱满,神采奕奕,从没进过医院。很多人常常向他讨教健身秘方,他总是乐呵呵地说:“要管好自己的嘴巴。”
他说,不仅要管好自己的嘴巴,还要管好嘴巴的“进”,就是平时的饮食。秦爷爷每顿饭都只吃七分饱,即使摆在面前的是山珍海味,他也权当是家常之菜,不多进食,更不贪食。
秦爷爷最喜欢吃红烧肉,可一般也只吃一块,不吃第二块。平时吃饭也只是一荤、一素、一汤,可谓清茶淡饭。有时全家一起吃饭,家人们出于关爱有时会劝他多吃一点,可他总是笑眯眯地说:“不可以依了那张嘴,它的胃口可大呢!”
没错,很多人由于管不好自己的嘴巴,见了喜欢吃的食物就大吃一顿,逢朋友小聚更是喝得烂醉如泥,久而久之,高血压、脂肪肝等与饮食有关的疾病就不知不觉地找上门来,到最后又什么都不敢吃。仔细想想,真是得不偿失啊!
要管好自己的嘴巴,除了“进”,还要管好嘴巴的“出”,也就是管好从嘴巴里说出的话。所谓:“祸从口出”。嘴巴虽然是用来说话的,但若说不好,便会招惹来麻烦甚至祸端。
就像秦爷爷,他不仅仅可以做到在饮食上管好嘴巴的“进”,同时他也非常注意嘴巴的“出”。
秦爷爷在小区里的人缘很好。大家和他相处时,从未见他发怒。他与别人交谈时总是如和风细雨,缓缓道来,语重心长,令对方听得进,也喜欢听。所以,不论大人、小孩都喜欢和他交谈。尽管秦爷爷并不富裕,可是他活得健康乐观,他的威望众人皆知。
嘴巴的“出”就是语言,它直接反映我们的内心情感。为了身心健康,我们应该学会心平气和,不生气,“怒则伤肝”。同时,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时,说起话来总是无所顾及,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吐为快,这样往往容易伤人,而事后又会感到后悔、自责,也弄得自己心情不好。
所以说,嘴巴的这两大“进出口”功能,不但关系主人的健康,而且还决定主人的命运。进口关把握不好,“病从口入”,影响健康。有时问题不会太大,去趟医院,吃点药,打个针就过去了;但有时也会危及生命。
其实,“管好自己的嘴巴”,就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心态和境界;是宽容的心态,是“与世无争”的平和境界。若是带着这种生活态度和心态去生活,就会多一份健康,少一份纠纷;有了这种境界,也才能真正享受生活所带来的无限乐趣。当然,要管好自己的嘴巴并不容易,这需要我们不断地“修炼”。
运动好比人体的发动机,让身体永远保持活力
人,是一架有骨、有肉、有血的“机器”。机器人长期不运动,会生锈坏死。而人也一样,长期不运动,就会生病早逝。“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生命在于运动”,重点应在经常“运动”上下功夫。
可能道理大家都懂,关键是提到日程实施,持之以恒。运动能够活经络,锻炼筋骨,通气血,防病治病延缓衰老,有益健康。不能说运动能令人长生不老,确肯定可以延年益寿,这无可非议。
陈妈妈多年来被疾病缠绕,她的老伴对此有这样的评语:“他人有的病你有,他人没有的病你也有”。
陈妈妈并不生气,知道是玩笑话。不过,她说,也确实如此:“我们婚后不久,我就痔疮开刀,之后是疝气、前列腺增生开刀,到了国外不到四年,就开了两次刀,共做过四次手术。不过,我从六十年代就坚持太极拳运动,你看我现在虽然是68岁的身体,可还健壮,这要得益于经常运动,锻炼身体的结果。”
陈妈妈就是这样多年与运动相伴,除了太极拳,其他的活动,只要有益于健康,就不受任何限制。
陈妈妈就是在运动中治病,令身体保持活力。很欣赏陈妈妈的那句话:“我是哪里有病痛,就运动哪里,这是运动治病;没有病痛的地方也运动,这是防病。”
是的,不论您得了什么病,只要结合病情,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进行锻炼,那么都可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甚至会在疼痛初期起到止痛的作用。这样长期坚持,不仅防治了疾病,还为人体冲了电,保持长久的活力。
太极拳:利于缓解压力
生活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如果有焦虑情绪时,肯定会影响工作效率。焦虑情绪多是来自工作、生活的压力,如果这样的压力不能及时得到舒解,时间长了会影响身心健康。
实践证明:慢动作的武术——太极拳对降低人体压力水平确实很有疗效。练太极拳时会令人体处于沉静冥想的状态,这种状态可减少焦虑和紧张,降低血压。
有氧操:利于口腔健康
有氧运动特别有益于身体各器官的健康,包括牙齿和牙龈。牙龈疾病会导致牙齿脱落,也会增加心脏病及糖尿病发生的危险。
运动会减少全身发生炎症的概率,所以更加有利于口腔健康。有研究结果显示,经常去健身房参加系列健身课程(如跳有氧操)的人,患牙周病的概率会降低40%。
步行:缓解忧郁
研究发现,每个星期进行3次30分钟的快走比服用抗抑郁药物更加有效。在《运动医学杂志》上有一项独立研究结果表明,半小时的步行会令中度抑郁症患者立即兴奋起来,这种精神兴奋作用相当于咖啡、香烟以及暴食所起的作用。
普拉提:缓解腰背疼痛
有很多理疗师会推荐人们练习普拉提,这是因为普拉提有助于增强身体的灵活性及核心肌的稳定性。
腰背疼痛经常是因为肌肉、韧带的扭伤或是变形所导致。普拉提可以通过增强腰背和胃部周围的核心肌来令变形的组织归位。
跑步:缓解关节疼痛
若是你认为跑步会伤害膝关节和髋关节,那么你就需要好好反思一下。现在,新的研究表明,经常跑步可保护脆弱的关节,令其免受损害和疼痛之苦。
研究认为:成年人坚持跑步,会令患肌肉与骨骼疼痛相关疾病的几率降低25%,到了老年,与不跑步的人相比,得关节炎的几率会低。
一位运动理疗师这样说:“关键是坚持,若是你能坚持跑步,关节、筋、韧带、椎间盘和肌肉就可适应习惯性的震动,身体就会提供补给,所以跑步一定不会引起疼痛。”
瑜伽:治疗头痛
一位医学博士认为,瑜伽可以治疗头痛。有75%的头痛都是因为姿势不正确而导致颈椎部位肌肉紧张所造成。弯腰驼背的人,因身体长期处于这种不适的状态,最终会导致头部肌肉疼痛。
而定期练瑜伽,可以“锻炼上背肌肉的延展性,做扩胸运动、旋转肩部并将头躺正休息”,如此便可以治疗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