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知道害怕,说明他长大了,有了想象力,只是还无法区分想象与现实的界限而已。
下班回家,在楼道口碰到了张阿姨和小虎,小虎是张阿姨的孙子,今年2岁。这么晚了,这祖孙两个人要去哪里呢?经过询问得知,小虎非要吵着吃冰棍,张阿姨觉得天凉了,吃冰棍会肚子痛,便不同意给小虎买,小虎又哭又闹,不依不饶。张阿姨没有办法,就带小虎下楼来散步。
“小虎,现在是秋天了,小宝宝吃了太凉的东西,肚子就会生虫子,会很痛的。”我抚摸着小虎的头,“小虎很乖,听奶奶好,等天气好的时候再吃好不好?”“不嘛,我要吃,奶奶买,我要吃。”小虎听说不给他买,又开始发脾气。
“小虎,你再不听话,我就让鬼婆婆来抓你。”小虎的奶奶做出凶神恶煞的样子吓唬他,小虎看了看楼道外,天已经黑了,赶紧把头缩了回来,躲在了奶奶的身后,瑟瑟发抖。看到小虎不闹了,很得意地说:“谁家的孩子不听话,一到晚上,天一黑,鬼婆婆就会出来,把他抓走,我看你听不听话。”
看到这一幕,我心里很难受,这样做,虽然能让孩子暂时安静下来,可是对孩子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很多孩子害怕天黑,一到天黑就不敢出门,就与家长的不正当教育有关。当然,孩子的恐惧心理也与孩子想象力发展有关。
“大灰狼”来了
记得儿子沛泽小的时候也和小虎一样,非常怕黑,晚上睡觉之前,都不允许我把灯关掉,即便是开着灯,他都会用被子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甚至会把头都蒙上。有一年的夏天,天气很热,可是,沛泽却非要盖着被子才肯睡觉,当我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时,孩子告诉我,盖上被子,就不会被大灰狼发现了。
孩子怎么会突然怕大灰狼呢?他也没有亲眼见过大灰狼呀?出于好奇,我耐心地与儿子交谈,“沛泽,你能告诉妈妈,为什么你会怕大灰狼吗?”儿子很小心地从被子里探出个头来,小声地说:“大灰狼能一口气把房子吹飞了。”
儿子边走边往门口望了望,很不安地问我:“妈妈,我家的房门关好了吗?”我很认真地告诉他,“放心吧,我已经把房门锁好了。”通过与儿子的进一步交谈,我得知原来儿子的恐惧源于一个故事。
沛泽有个习惯,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要我给他讲一个故事听,一天晚上,我给他讲了《三只小猪盖房子》的故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此,他就担心大灰狼会把我家的房子一口气吹跑。
“儿子,大灰狼不会跑到咱们家来的,咱们这里是城市,没有大灰狼,有也是被关在动物园里不会出来的。”我耐心地给儿子解释,希望他能够明白自己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可是,大灰狼会魔法,他会从里面逃出来呀?”沛泽还是心存顾虑,“你怎么知道大灰狼会魔法呢?”我很奇怪孩子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妈妈,你看灰太狼就会魔法,将许多小羊都抓走了,我害怕灰太狼也会来抓我,怎么办呢?”沛泽很害怕地抱住了我的脖子。
“宝贝,那是动画片,不是真的,是人们想象出来的。”儿子半信半疑地看着我,“真正的大灰狼是不会说话的,更不会魔法,只有人才能说话……”我耐心地给儿子解释,并鼓励儿子勇敢一些,并慢慢尝试着把灯关掉,每当孩子勇敢地迈出一小步后,我都会及时地给予鼓励,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被赞美的快乐。
随着孩子知识的不断增长,他已经不再一到晚上就变成一只瑟瑟发抖的小兔子了。有时,我还特意晚上带宝贝外出散步,让他在黑暗中触摸他的玩具,让他亲身去体验黑暗。这种经历比我要说上很多话都管用,真所谓实践出真知嘛!
帮助孩子化解恐惧
二三岁的孩子多会害怕黑暗,这是因为他们已经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只不过还分不清现实与想象的界限,而且还会把恐惧扩大化,这是这个年龄孩子的认知特点。那么,父母该如何帮助孩子化解恐惧呢?
首先,父母要给孩子正面的引导,当宝宝有了进步之后,积极地鼓励孩子,让孩子逐渐消除对黑暗的恐惧。特别提醒人们,千万不要吓唬孩子,“不听话,狼外婆会把你捉走。”“天一黑,鬼婆婆就会来抓不听话的小孩。”这些做法虽然能够让孩子暂时安静下来,但是对孩子心理的伤害却是巨大的。
其次,让孩子亲身体验黑暗。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在黑暗中游戏,让孩子用手去触摸自己平时接触的东西,比如玩具,这样做便于与还暗中的物体建立亲和性,自然就不会害怕了。
第三,当孩子感到害怕时,家长要多抱抱孩子,多关心孩子,让孩子体会到爱抚的愉悦,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恐惧的心理。
当然,还要让孩子少接触到血腥的场面,比如电视中的一些凶杀、恐惧的新闻,尤其是在睡觉前,更不宜看这类节目。
延伸阅读:用身说法来教育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此话不假。当孩子害怕黑暗时,千万不要责备孩子,“你怎么这么胆小,简直是个胆小鬼。”这样做,不仅不会消除恐惧感,还会让孩子自责,认为自己很没用。
父母不妨直言告诉孩子,“其实,爸爸小的时候,也和你一样害怕。但现在已经不再害怕了,因为我知道那些鬼神都是不存在的。”这会增加孩子的信心,“爸爸也害怕过,说明害怕并不丢人。”慢慢地,恐惧的心理就能得到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