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阅读电影(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6345800000004

第4章 《苔丝》:忠于原著精神的成功之作

最近,在我国上映的英法合拍影片《苔丝》是根据十九世纪英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1840—1928)的长篇小说《德伯家的苔丝》改编拍摄的。这部影片轰动了西方影坛。它先后荣获了法国电影恺撒奖的三项大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1980年“奥斯卡”三项金像奖(最佳摄影、最佳美工、最佳服装设计)、好莱坞记者协会颁发的两项奖励、德国沙鲁影展最佳女主角奖及日本《银幕》杂志选出的最佳女演员等多项奖励,被西方影评家称作一部“最长、最美、最昂贵、最具雄心”的影片。

《德伯家的苔丝》曾被数度搬上银幕。早在1924年,美国导演马歇尔·尼兰即拍过一部无声片。但是,和其他文学名著一样,改编哈代的这部杰作的尝试却很少获得成功。唯有这部由法国雷恩影片公司、英国伯里尔影片公司联合摄制,由杰勒德·布雷奇、罗曼·波兰斯基、约翰·布朗约翰改编,罗曼·波兰斯基导演的《苔丝》才称得上比较准确、忠实地体现了哈代原作的基本思想倾向。

把小说改编成电影,编导者的首要任务是忠实于原作的精神。如果编导者把握住了原作的基本倾向,又能恰当地运用电影手段,通过人物形象的创造,表达出这种倾向,那么,这种“再创作”是成功的。

《苔丝》的编导者是遵循了这一原则的。《德伯家的苔丝》这部小说通过一个纯朴、善良的农村姑娘苔丝悲惨的一生,真实地反映了十九世纪末在家长制统治下的英国社会,对资产阶级罪恶及其道德与宗教的伪善本质给予了无情的鞭挞和揭露,对下层人民(尤其是妇女)的不幸命运流露了真挚的同情。《德伯家的苔丝》也和哈代其他小说一样较多地流露了悲观主义情绪及某些宿命论的观点,但它更为重要和明显的是表现了作者的民主主义创作倾向,他的暴露力量和对当时社会的控诉与抗议。而《苔丝》这部影片正是从总的基调和倾向上忠实地传达了原作精神的。

一部作品总的基调和倾向是要从主要人物身上体现出来的、《苔丝》的成就主要是在银幕上忠实地再现了十九世纪末期贫家女儿苔丝的形象,通过对苔丝命运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原著的思想。

原著中,哈代对苔丝这个人物是怀着极大同情的,他给这部小说加了一个副标题:一个纯洁的女人。这一副标题反映了作者的立场,也是整部作品的基本立意。影片《苔丝》遵循这一立意,准确地刻画了苔丝身上那种勤劳、善良、纯朴而又倔强、富有反抗精神的性格。这些性格从头至尾贯串于苔丝这一形象之中,体现了原小说的艺术实质。

影片对苔丝艺术形象的许多艺术处理,是令人称道的。比如,苔丝初逢亚历克的戏:为了维持生计,苔丝只好违反本意,遵父母之命去和冒牌本家亚历克·德伯维尔家认亲。苔丝打扮素静,悄悄地来到亚历克的府邸大门前。眼前展现了一派幽美的景色:高大的常绿树林中,延伸着一条长长的白砂石车道,修剪整齐的大块草坪上矗立着豪华的红砖洋房,旁边还支起漂亮的帆布帐篷。苔丝霎时犹豫了。“都是新的。”她嘟哝着,畏缩不前,打算循原路回去。这时画外传来一个男子的声音:“我的美人儿,能为你效劳吗?”接着,从帐篷里慢悠悠地出来一个身着白色西服、口叼烟卷、留着小胡子的青年。苔丝一下子憋住了,左顾右盼,结结巴巴地说不出话。这一场面虽仅仅只有几个镜头,却立时显现出苔丝的纯朴、忠厚、没有见过世面,亚历克的油滑、轻浮、玩世不恭,给人一种羊羔即将落入虎穴的感觉。

影片中最为出色的是对苔丝认识安吉尔以后矛盾心情的描绘。苔丝脱离了亚历克之后,在牛奶场认识了安吉尔。安吉尔外表文雅,没有架子,对妇女彬彬有礼,单纯的苔丝慢慢爱上了他;安吉尔也三番五次地向苔丝表露了自己的爱情。这时,苔丝陷入了矛盾痛苦之中。她一方面希望自己能与安吉尔结合,一方面又认为自己是“失身女子”,担心失去做安吉尔太太的资格。原著中。苔丝的这种复杂矛盾心理是通过大段的心理剖析来表现的。影片却把它化为可见的视觉镜头。比如,影片中有这样的一个场面:安吉尔回家向当牧师的父亲禀告了他要与苔丝结婚的决定,得到父亲同意后,他兴冲冲地回到牧场。早晨,他在马厩与苔丝相遇,悄悄地从背后搂住了苔丝。当苔丝意识到这是安吉尔回来时,她的脸上焕发出了幸福的光彩。然而,当安吉尔说出:“苔丝,你这就回答我,肯嫁给我吗?我是那么地爱你!”苔丝脸上的笑容倏地消失了,她神情暗淡地垂下了头,只回答了一句“我……我不能,我不能嫁给你”,就再也说不出话。她的手直打哆嗦,试图去撇桶里的奶油,撇了几次,怎么也撇不成。影片接着描写苔丝为了摆脱自己这种矛盾的痛苦心情,决心把受亚历克污辱的痛苦往事告诉安吉尔,但是,每次刚要开口,即被安吉尔打断。在与安吉尔举行婚礼的前夕,她把过去的一切写在一封信里,悄悄地塞进尔安吉尔的阁楼的门缝里,她彻夜不眠,好不容易等到天明。第二天一早,当她从安吉尔兴奋的神情中认定他没有怪罪自己时,影片展现了她与安吉尔在野外尽情玩耍的镜头,这时的苔丝天真活泼,满面红光,充分显露了她卸下精神重负以后的畅快心境。然而,游玩归来时,她发现门槛上的信原封未动地放着,安吉尔根本没有看时,她一下愣住了。这时,影片借太阳光的照射,整个银幕霎时变成一片银白,借以渲染了苔丝惊恐、失望的情绪。上述这些场面和细节,原著中几乎都有,但看得出已经过选择、概括、强化、改造。在描述这些场面和细节时,编导者注重视觉感,着意于人物情绪的强调与渲染,因此收到了极为强烈的艺术效果,使观众透过这些描写看到有着水晶般透明心境的少女的诚实、美好的品格。

哈代原著中的苔丝,性格中最为可贵的一面,就是反抗精神。她的一生都在与命运做斗争。《苔丝》的编导者对苔丝性格中的这一面是把握得很好的。影片选择了原作中足以体现苔丝反抗精神的情节和细节,加以浓墨重彩的表现。例如,亚历克接苔丝上他家,在马车上那场戏,亚历克强迫要吻苔丝,苔丝异常厌恶,她先是拿帽子掩住脸,尔后,有意把帽子的别针拔掉(原作里,帽子是被风自然吹掉,影片突出了苔丝的有意),让它被风刮跑,然后乘机下车去追,怎么也不肯再上车。这场戏已初步展现了苔丝内蕴的倔强、不受欺侮的个性。在契斯森林中,苔丝被亚历克奸污的那场戏,影片突出了苔丝把亚历克推下马车,把亚历克脑袋撞出血的细节;亚历克的阴谋得逞以后,影片用长长的镜头展现了苔丝痛苦的挣扎。有的观众认为,苔丝第二次与亚历克同居,是苔丝软弱的表现。对这种观点,我是不同意的。这应该看作是社会环境逼迫的结果。事实上,苔丝内蕴的反抗性是越来越强烈的。当她日夜思念的安吉尔回来找她的时候,她的这种反抗性达到了顶点,终于亲手用刀杀死了破坏她一生幸福的亚历克。影片中最为感人是结尾悬石坛的戏:当苔丝刺死了亚历克,随着安吉尔逃到悬石坛,一觉醒来,只见周围全被警察包围了。苔丝见状,异常镇定,只说了句“那就走吧”,就平静地上了路。苔丝是做了死的准备的,唯其如此,才显得这样勇敢、安详。

从更严格的要求来说,影片对苔丝形象的处理,也有不尽妥当之处。比如,原著中不但尽情地写了苔丝对安吉尔的一往情深,也写了对安吉尔的哀怨,而在影片中,后一面却被忽略了,原作中,苔丝被警察抓住时,曾对安吉尔说了这么一段话:“安吉尔,我总得算称心——不错,得算很称心!咱们这种幸福不会长久。这种幸福太过分了。我已经享够了;现在我不会亲眼看见你看不起我了!”这段话多么凄凉,多么哀怨,具有震撼人的力量。影片中删去了这段话,这显然削弱了苔丝的性格色彩。

安吉尔是影片着力描写的第二个重要人物。这个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具有一定的开明和自由民主思想,他出身于牧师之家,却反对宗教和道德教条对他的束缚,不愿当牧师,跑到农场去学农业技术,但是,这个人物就其本质来说,是自私虚伪的,他的身上仍然牢牢地镌刻着资产阶级的阶级烙印。新婚之夜,苔丝向他吐露了悲惨的往事后,他的真面目一下暴露了,他无视自己也曾经有过一段浪荡生活,冷酷无情地遗弃了苔丝。实际上,他与亚历克同样,是造成苔丝终身悲剧的罪人。应该指出,安吉尔这个人物在哈代原著中是被美化了的,作者有意无意地为他的罪行开脱。在影片《苔丝》中,编导者与原作者站的是同一立场。由于影片删去了安吉尔的某些言词,这个人物仿佛更值得人们同情了。比如,在描写安吉尔与苔丝的爱情时,通过安吉尔在不同场合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出,他爱苔丝,一是因为苔丝漂亮,他觉得“苔丝的脸太可爱了”;二是因为苔丝会做地里活,将来是他事业上的助手(他所谓的事业,就是做大农场主,像“一个国王一样,管理他的牛群和羊群”)。影片中这些对话没有了,他与苔丝的爱情被描写得美妙而有诗意。安吉尔只是在听了苔丝的一番灵魂出窍的妙论后,才留意于她,爱上她,穷追不舍的。正是由于影片对他与苔丝的爱情写得过于纯洁,新婚之夜,他的离异和一反常态的恶劣态度,就感觉太突然了。影片对安吉尔这一人物的处理是有不尽妥帖之处的。相比之下,我以为亚历克这个人物,影片刻画得比较真实。亚历克自然是个典型的资产阶级纨绔子弟。影片从原著赋予他的性格基础出发,并没有为了追求戏剧性,而一味地丑化他。在安吉尔抛弃苔丝之后,影片几次展现了亚历克对她的“关心”。自然,这种“关心”,其目的仍然是为了占有,但无论如何,这种“关心”也包含了亚历克的赎罪心理,这就增添了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性,显得更为可信。

哈代早期小说描写恬静的乡村生活,幽美的田园风光,比较说来是脱离当时英国的社会现实的。后期,哈代逐渐认识到当时英国社会反动、虚伪的本质,创作的主题才转向对黑暗社会的无情揭露,对劳动人民悲惨境遇的同情。但是,哈代早期作品那种擅长描写农村田园风光的特点仍旧保留在后期作品中,只不过和作品具有的深刻社会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了。在《德伯家的苔丝》中,这种结合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充分显示了哈代对英国农村生活的熟悉。这次上映的《苔丝》充分体现了哈代作品的这一特点。影片在摄影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就,特别是影片的景物摄影与人物的情绪跌宕得到了完美的统一。比如,影片开始,当苔丝与姑娘们在跳五朔节舞时,镜头捕捉了伦敦郊外乡村的景色:那夕阳下的原野呈现出玫瑰般的色彩。紫霭色的天空映照出姑娘们的舞姿,宛如剪影。如画的风景衬托着姑娘的活泼、纯洁与单纯;当苔丝被亚历克污辱时,镜头展现了英国最古老的契斯森林的幽暗与阴森,它带着一种不祥的恐怖感,隐喻着苔丝的落入陷阱;在苔丝与安吉尔热恋时,这个位于布莱克莫尔山谷的牛奶场是那样的美丽而又充满生气,连一簇野花、一株青草都蕴含着勃勃的诗意;当苔丝被安吉尔抛弃时,世界变得荒凉而又昏暗,铅灰色的天空,雪后泥泞的土地,寒风呼啸着,漫卷起干枯的落叶,这一切预示着展现在苔丝面前的艰难坎坷之路;特别是影片结尾,苔丝被捕时,天色微明,茫茫的旷野中,高耸的石柱投下沉重的黑影。而苔丝被戴上手铐,押送上路的瞬间,从苔丝与安吉尔的身后,从石柱之间望去,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在《苔丝》中,景与情,情与景,已被高超的摄影拍得浑然一体,森林、牧场、河溪、山谷随着主人公苔丝的命运的变化,展现出一幅幅调子不同的画面。据说,《苔丝》是由两个摄影师拍摄的,美国摄影师杰弗里·昂斯沃思拍了一半不幸去世,法国摄影师吉斯莱茵·克洛奎特接着拍摄。当影片组接完成后,摄影调子上如此统一,不露破绽,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德伯家的苔丝》篇幅长,情节曲折,人物心理刻画极为细致。改编者的功力着重表现在概括和集中。这就必须有所增删,这种增删是为了更好体现原作精神。影片《苔丝》除了把冗长的对话精炼,细致的心理描写化为可见的视觉镜头,复杂的情节加以浓缩外,较大的增删有两处。“增”的一处:苔丝被亚历克骗进契斯森林受辱后,曾与亚历克有过四个月的同居生活。原著中这段生活没有加以描绘,影片中对此增加了三个镜头。一是帐篷里,苔丝打开亚历克送她的装饰华丽的帽盒;二是苔丝与亚历克一同游湖,满池碧水,一叶轻舟,苔丝衣着华丽,但脸上愁云密布;三是苔丝卧室,光线暗淡。亚历克在敲门,苔丝两手捂住耳朵,拒不开门。我以为,这三个镜头就加得相当好,它反映了苔丝对亚历克的厌恶,她生活的阔绰,内心的郁闷与痛苦。这三个镜头对于苔丝以后反抗精神的增长是一种过渡与铺垫。“删”的有一处。原作结尾在苔丝被捕以后.还写了安吉尔和苔丝妹妹丽莎·露娜携手漫步的情节,预示着他们的结合。这一情节实际上反映了哈代对安吉尔这个人物的原谅与妥协。

《德伯家的苔丝》这部小说,历来许多导演对它感兴趣,据说是因为其中有如画的风景,又有强奸、谋杀等刺激性的动作,还有三角恋爱关系等,但是,如果仅从这些外在的东西着眼,拍出的影片是肯定要失败的。《苔丝》的成功首先要归功于波兰籍犹太人导演罗曼·波兰斯基的艺术眼光。这位导演原来以拍摄充溢着“神秘、暴力、悬念”的影片著称,在《苔丝》中他却一改创作路子。他以写实与抒情相结合的艺术手法,致力于体现原作的精神,终于拍出了影片特有的风格。其次,影片的成功还要归功于苔丝饰演者、西德女演员、当时年仅十八岁的纳斯塔霞·金斯基的出色演技。在拍摄前,金斯基曾到法国农村体验生活。影片中,她的表演深沉、含蓄、生活化,并着力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情变化,从而出色地完成了历尽坎坷坚强不屈的十九世纪农村姑娘苔丝这一典型形象的创造。

小说《德伯家的苔丝》在我国流传很广。影片在改编上取得的成就和独特而鲜明的艺术手法不仅有助于对原著的理解,而且对于我国电影工作者也将起到借鉴作用。

(原载《外国文学研究》198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