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做事更要讲求“势”,空凭一股蛮劲,是难有作为的。想要求职,空有能力不行,首先要准备各种材料,整理自己的形象,查阅求职公司的资料,考虑面试问答的问题,这便是营造一种自身能力的“势”;想要创业,光有资金不行,要招纳人才,办理各种证件,联系自己的关系网,甚至于提前制定自身制度、开业前广做宣传等,同样是制造一种自己的“势”。为胜利创造先决条件,就如同开车上路前搬开路上的石头,才能够全速前进一样,只要是对自己有利的,都要尽自己可能有所权变,尽可能铺平成功的道路,才能驰骋无前。如果不懂的“因利制权”,不能“为之势”,那么做事就如同拥有一辆好车,但是路上却都是大石头,外部环境条件还没有打理好,又怎么去做到马力全开呢?
某公司经过多年研发,研制出一款新的洗洁产品,洗洁效果要比市场上目前的同类产品都好。但是,现今市场上的很多保洁产品都有着自己的顾客群体,顾客也习惯使用自己熟悉的品牌,如何让顾客知道这款商品的好,进而得到顾客认同呢?为此,公司的销售负责人制定了一整套的营销方案。
首先,公司在各大电视、报刊上为产品大做广告,以壮声势,并且将印有该产品广告的洗洁用具以免费提供给很多餐厅、商场等人员集中场所,让更多的人随时随地都能够看到产品广告。同时,在各种人面流动大的公共场所的洗手间摆放该产品,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亲身试用这款产品。
再接下来,公司开展了更大规模的宣传促销活动,在各大商场柜台直接进行实验,进行洗衣大赛,获胜者可以获得奖励等。在这一系列的宣传攻势下,该产品以神兵天降的姿态,忽然摆在了各大商场的柜台前。由于之前大家对这个品牌已经有所认识,现在忽然看到一排排的商品摆在面前,便有不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买了下来。由于商品本身洗涤效果很好,该商品最终迅速占据了自己的地位,在洗洁市场上分得了一块大大的蛋糕。
“因利制权”,其中的“权”有着权变的意思,因此“造势”的方法是根据不同的情况而改变的,没有特定的方式方法。现今社会,有人实行“绿色营销”,也有人实行“负面营销”,有人靠国家政策支持来得到“绿灯”,也有人靠合作互利来为成功扫清障碍。正是“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然而得到公认的则是——欲成事,必造势。
诡道十二法:不可不知的谋略之尊
孙子曰:“兵者,诡道也。”行军打仗,就是要靠难以捉摸、变幻莫测的手段才能取得胜利。《孙子兵法》中的“诡道十二法”受到历代以来兵家的推崇,声名远播,其总结出的“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几乎成为行军打仗的“得胜箴言”。中外无数经典的战役之中,都能够看到孙子“诡道十二法”运用的身影。
阿拉曼战役被称为改变世界大战格局的坦克大战。在这场战役之中,英军名将蒙哥马利为老对手、有“沙漠之狐”之称的德军将领隆美尔上演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诡道”。
在战役发生几个月前,盟军就使用了一些欺骗战术,为的是使轴心国在开战时措手不及。他们不仅要在战斗地点上欺骗他们,还要让他们获得错误的发起时间。这些欺骗的代号为“柏特来姆行动”。九月,盟军在北部倾倒了一些废弃物品(比如拆掉的旅行箱)并将它们伪装起来,使它们看起来就像弹药库和粮仓。轴心国军很自然地发现了它们,但是在此之后盟军没有发起大规模攻击,而且一段时间过去后那些“弹药库”和“粮仓”的位置也没有改变,于是轴心国军也就没把它们放在眼里。这就使第八集团军能在夜间于前线将那些废弃物换成真正的弹药库,油罐和粮仓,而不被敌人发现。与此同时,盟军还开始建造一条假的输油管,这将会使轴心国军认为战役将会在盟军计划的开始时间以后开始,而地点会在南方。为了更进一步地迷惑敌人,盟军在南方用胶合板来覆盖住吉普车,使之看起来像坦克,而北方的坦克也被盖上了胶合板,看起来就像运输队,这就使得德军会以为蒙军的主力在南方。
同时,为了保证战役的胜利,一代军事帅才蒙哥马利还为自己的老对手隆美尔精心设计了连环套。1942年8月份,请伦敦监督处中东特派组的指挥官克拉克上校以隆美尔间谍“康多尔小组”的名义给隆美尔发了一封电报,称盟军准备在阿拉曼防线南端的阿拉姆哈勒法山岭组织抵抗,但防御力量很薄弱,如发起进攻,很容易突破盟军阵地。
几天后,克拉克又发出第二封电报,报告了英军的防御命令。隆美尔对电报内容深信不疑。为进一步引诱隆美尔,蒙哥马利还命令绘图员绘制了一张假地图,上面标明拉吉尔地区是一片“硬地”,便于装甲部队行动,并让德甘冈设法送到德国人手里。
结果,等到隆美尔来到地图中的“硬地”时,却发现脚下是一片坦克难以通过的沙漠,同时,盟军的炮火,也已经在周围忽然响起……
这场战役中,粮仓是假的,坦克是假的,甚至连地图都是假的,盟军主力在北部,却让对手在南部徒费气力,可以说是把孙子“诡道”的精神演绎得淋漓尽致。可以说,战争的对决,有时候就是“诡道”的对决。
其实,不止在战争中,在很多激烈的竞争之中,都能看到“诡道”的影子。
在国外有两家洗洁用品公司,相互竞争,由来已久。一次,其中的A公司研制出了一款新商品,打算在某个小城镇先做销售实验,如果销量好的话,就可以向全国推广。竞争对手B公司通过自己的渠道知道了这一讯息,并立即作出了自己的反应。
首先,B公司提前在这个小镇将自己的主打产品进行了小幅度的降价。降价幅度虽小,但是却抓住了消费群体中的主流——家庭主妇的心理。所以B公司很快获得了一批自己的忠实客户。接下来,在A公司推出自己的产品的时候,B公司忽然决定自己的商品暂时退出市场。主妇们需要洗洁用品,便买了A公司的产品。
A公司的首轮实验销售情况乐观,在A公司的销售人员看来,是自己的产品将对手赶出了市场,于是便开始大量生产,准备第二轮的正式销售。然而,过了不多久,B公司的商品忽然全面回归市场,并且运用捆绑销售,大幅度降低桶装产品的价格。这下子家庭主妇们乐呵呵地抱着大包小桶的以前就用过的B公司洗洁用品回家,她们接下来的半年都再也不用买洗洁用品了。
反观A公司,他们的产品在这个时候才正式上市,结果销售实验期间的火爆荡然无存,他们的产品在货架上无人问津,在仓库中卖不出去,公司的损失惨重。B公司运用自己的“诡道”,有效打击了对手。
俗话说,商场如战场。这其中的“诡道”,可以说让人眼花缭乱,大开眼界。孙子说过,“诡道十二法”是兵家之胜,不可先传。颇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味。毕竟,道理是“死”的,但是智谋是“活”的。另外,在生活之中,我们要学习运用“诡道”,更要防备“诡道”,做任何事都要细心判断,小心不要掉进别人的陷阱里去。同时在运用“诡道”的时候,也一定要记住,不能触犯法律。
而索其情:让《孙子兵法》成为自己的兵法
《孙子兵法》“始计篇”中有一句很容易被人忽略的话,却是阅读、理解和运用《孙子兵法》的关键,那就是“而索其情”。“而索其情”四字,翻译过来就是说“去探索(战争的)实际情况”。因此我们可以知道,无论孙子兵法讲述了什么,在运用的时候,我们都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去考虑,绝不能生搬硬套,按图索骥。要知道就连孙子也认为“兵家之胜,不可胜传”,我们如果现在“读死书”的话,那就要让人笑掉大牙了。
《孙子兵法》只有十三篇,他的自述相对于《六韬》《三略》甚至孙子后代编著的《孙膑兵法》字数都要少,但是产生的影响却比其他的兵书都要巨大,更难得的是在任何年代、任何方面都能够拥有巨大的生命力,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老子》只有五千字,却开创了“道家”,《孙子兵法》只有十三篇,却被誉为“兵家鼻祖”,正是因为其字数少,我们读的时候,反而更能够结合自身情况,每一句话都读出自己的感悟。因此才说,读《孙子兵法》一定要做到“索其情”,从自身实际出发,去探寻真实的运用环境,不然便白费了古人的一番苦心。
三国时期的蜀国将领马谡被诸葛亮派去驻守街亭,临行之前马谡立下军令状,若街亭不保,甘受军法。
马谡到达街亭后,副将王平建议他将大营驻扎在大路上,隔绝魏军,马谡却说:“大路上怎能驻军?道旁之山,四面都不相连,是个天险,可以驻兵。”决定将大军部署在远离水源的街亭山上。副将王平又提出:“街亭一无水源,二无粮道,若魏军围困孤山,切断水源,断绝粮道,蜀军则不战自溃。请主将遵令履法,依山傍水,巧布精兵。”马谡不但不听劝阻,反而自信地说:“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置死地而后生,这是兵家常识,我将大军布于山上,使之绝无反顾,这正是制胜之秘诀。”再不听劝告。
司马懿大军前来之后,听说街亭有人把守,本来一筹莫展,但是一听马谡把大军驻守在山上,便喜出望外,立刻派人把整座山都里外团团围住,截断山上水源。山上的蜀兵不战自乱,往山下冲又冲不开包围,最后无奈之下,一部分蜀兵私自投降。马谡禁止不住,只能率领十几骑人马趁乱冲出包围。
接着,诸葛亮为明军纪,将马谡斩首,这就是有名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马谡每每有言:“吾自幼熟读兵法。”然而到了运用之时,却无法做到“索其情”,最终身受刑刃,为天下笑。
同样的道理,在现代,我们运用《孙之兵法》一类的书籍,更要学会“索其情”,使《孙子兵法》成为我们自己的“兵法”,能够为我们自己所领悟,所运用。那么如何让孙子兵法成为自己的兵法呢?
首先,要学会把书读“厚”。《孙子兵法》微言大义,就是为了不给人太多束缚,每一个人读完之后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发挥,最终把一本薄薄的孙子兵法读出厚重的感觉,并且把生活中的经历和经验与《孙子兵法》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的理解这本“兵家之祖”。
再然后,则要学会把书本读“薄”。当我们把孙子兵法和自己的生活结合在了一起的时候,已经彻底领悟了孙子兵法每一句的含义,这个时候就要学会从中提取自己的“道理”。天下的道理有着相通之处,只有自己提炼出了道理,才能够更好的理解,才能够在生活中时时刻刻的铭记和运用。因此,学习《孙子兵法》,最终要的是抛弃孙子兵法,而学习其中的道理。如此这样,才是成大事者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