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这样激励,人们就会追随你
6487000000009

第9章 激励的陷阱:“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吗?(6)

还拿刚才那个例子说事。我们假设你练出了六块腹肌之后依然没有在娱乐圈混出什么名堂,甚至境况悲惨到连饭都没的吃、日子都没法儿过的程度。于是你心灰意冷,决定退出娱乐圈,重新回归从前的生活状态。

问:一年后,你曾引以为豪的六块腹肌还能存在吗?

答:可能性不大。更大的可能是你将异常轻松地重新找回从前的大肚腩,然后重新吓跑身边所有的女孩子。这个时候,你将产生一种幻觉,觉得一年前发生的所有事情就好像做了一场春秋大梦,一点儿真实感都没有。而现在这场美梦终于被惊醒,尽管有些沮丧,不过更多的也许是感到莫名的踏实。

不要觉得我是在讲故事。事实上,别说八线小咖,即便那些一线大咖,在退出或被踢出娱乐圈之后,都会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变残——或者把自己的人变残,或者把自己的人生变残,令人不胜唏嘘。

这就是环境的威力。它好像能够给你许多东西,但其实这些东西都是借给你的,所有权并不属于你自己。你在这个环境里面,就可以暂时拥有这些东西;只要你离开这个环境,所有东西都必须如数奉还。

当然,也有一些高人,将环境借给自己的东西最终变成彻底属于自己的东西,并由此受益终生。可这样的案例实在是少之又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也许有人会问:每一个人都说环境如何如何重要,可是环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它为什么这么重要、这么神通广大,以至于能够改变(至少是暂时改变)人的本性呢?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却没有那么容易回答。“环境”是一个内涵太过宽泛的词,每一个人站在不同的立场、身处不同的阶段、面对不同的问题时都会给出各自不同的解读。

在这里,我的解读是:环境是一个提供各种诱惑的场域。随着诱惑的种类、质量和强度的不同,环境给予人的影响及改变也会发生极大的不同。

举个例子。

都说娱乐圈是一个大染缸,能够改变人的本性,让人身不由己,无法自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就是因为娱乐圈能够提供大量的、种类丰富的高质量和高强度刺激,所以才能令身处其中的人性情大变、判若两人。

再说得具体一点儿,如果你看到一个八线小咖也能轻而易举地练出六块腹肌,那绝不是因为他们的耐力与毅力超乎常人,甚至也不仅是因为能够博得异性的欢心,更大的原因恐怕是这样的:好身材能够令他们更上镜,拍出更销魂的照片,博取更多人的关注,获得更多的机会。而这些机会意味着更多的票子、更牛的名声、更耀眼的镁光灯、更奢华的生活、更辉煌的人生……这些东西,才是一切的根源。而所有这些东西,都能从娱乐圈这个大环境中获得。当然,由于超激烈的竞争和超高的淘汰率,能够最终获得这一切的是极少数人,绝大多数人都将在争夺这些东西的路上被剔除出局。但是即便这样,由于娱乐圈所能提供的所有这些诱惑品种实在是太丰富、质量实在是太高、强度实在是太大,因此哪怕概率只有万分之一,也会令所有小咖,乃至所有小虾小蟹不顾一切地往这个大染缸里跳。在如此繁多而巨大的诱惑面前,区区六块腹肌算什么?别说六块腹肌,即便是赤膊上阵拍艳照也在所不惜。

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这些人一旦进入娱乐圈,成为举世瞩目的大咖之后,就能立马跟吃了灵丹妙药一样,立刻变成无所不能的超人:从前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居然能摇身一变成为一个畅销书作家;从前五音不全的音盲居然能大显神通成为一个颇有名气的歌星;从前一提外语就犯晕的学渣居然可以在区区一两年内变成英语比美国人还溜的学霸;从前上三楼都会恐高的人居然胆大包天地敢从万米高空跳伞……

也许你会惊诧所有这些神奇的变化,却完全没有必要羡慕他们。因为这些奇迹并不是他们本人创造的,而是环境给他们创造出来的。不夸张地说,把任何一个人包装成他们那样的大咖,都能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做得和他们一样好,甚至比他们更好。不要跟我讲这些大咖也曾经历过许多凡人所无法承受、无法理解的挫折和磨砺,付出过许多凡人所无法想象的巨大努力。这些陈腔滥调毫无意义。我当然清楚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收获都需要相应的付出。现在的问题是,将这些付出理解为“凡人所不及”的付出是无比荒谬的。把任何一个人放在成为大咖的人生之路上,他们都会舍得,也绝对能够做到同等乃至更多的付出。从这个意义上讲,付出是一个最不值一提的因素,最关键的因素还是环境,以及随环境而来的幸运。否认这一点,就是自欺欺人。

当然,这么说并不是否认付出的价值。付出当然重要,无比重要。在一定程度上,付出,尤其是持续不断的付出甚至可以改造乃至创造出某种环境。只不过,对于付出的评价一定要客观,既不能缩小也不能夸大它的价值。我们一定要明白,所谓“圈子对了,事儿就成了”(把这句话反过来理解更为重要)绝不仅仅是一句妄言。

所以,即便是那些无限风光的大咖,如果他们天真地以为因为自己付出了,所以现在收获的一切都是属于自己的,那他们就大错特错了。事实将给他们残酷的教训,当他们由于种种原因离开这个环境的时候,他们会蓦然发现一切都从未改变:从前的文盲现在依然是文盲,从前的音盲现在依然是音盲,从前的学渣现在依然是学渣,从前的人现在依然是人。

总之,环境本身具有某种魔力,能够轻易地改变一切,也能轻松地剥夺一切改变。它就像超人身上的那件风衣或者哈利·波特手中那根魔杖,拥有它,你就能成为一个无所不能的超人、法力无边的魔法师;失去它,你则什么都不是,就是凡人一个。所以,那些披上了超人风衣便以为自己本身变成了超人,捡到一根魔杖就认为自己本身变成了魔法师的想法是极端幼稚和荒谬的。退一万步讲,即便是已经修得一身好本领的超人或哈利·波特本人,如果失去了他们的风衣和魔杖,基本上也与一介凡人无异,更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俗子。

6.信心、决心、诚心与耐心

当然,就跟体育圈一样,娱乐圈也是一个特殊的圈子,它的一些特质与我们这些普通人所处的圈子有着极大的差别,完全复制这种性质的环境氛围是一件不太靠谱儿的事。

可虽然完全复制不现实,尽量通过一些特殊的操作手法令我们的团队最大限度地接近这种环境氛围还是有可能的。

这就要看我们的团队领导的手腕了,希望本节中的一些思路能够对他们有所助益。但是,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操作手法,都必须遵守“四心原则”,即信心、决心、诚心和耐心。

先来说说信心。

许多团队领导之所以不敢在激励机制的建立与运营方面大开大合,展示一种具有开拓性乃至颠覆性的态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信心。

不错,由于身处典型的明星行业,奥运与奥斯卡受益匪浅。它们特殊的环境氛围确实不是一般行业中的团队所能轻易复制的。但是也没有必要过分自卑,对我们的团队领导来说,即便你的团队与明星行业无关,你也完全有可能将其打造成一个货真价实的明星团队。因为你要相信,外面的世界你管不了,你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则完全在你的掌控之中。你的地盘你做主,这一点应该是你信心的来源。

比如说现如今已然有口皆碑、妇孺皆知的海底捞,人家就有本事在一个毫不起眼的行业里将自己打造成一颗超级明星,而且还是一颗跨界的明星,因为在今天的中国,几乎各行各业都在拿海底捞说事,都想向海底捞学习。就这样人家居然还能拿一把,高调地宣称“海底捞你学不会”,让无数追星者黯然神伤。足见其明星魅力之大、底气之足。

以此类推,只要你有信心而且肯付出真实的努力,其实不止在一个平凡的行业中可以打造一个不凡的团队,在一个平凡的大团队中成功打造一个不凡的小团队也完全是有可能的。而且重点在于,这样的小团队往往能够成为一粒种子,只要它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必将惠及整个大团队,引领这个大团队全面崛起,整体强大起来。

比如说《士兵突击》中的那个大名鼎鼎的钢七连。虽说自信爆棚、牛气冲天,但这个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几乎完全系于史今领衔的三班一身:三班兴,则七连兴;三班衰,则七连衰。可见明星小团队对于大团队的意义之不凡。

这样的案例在现实世界中也并不鲜见。

这么些年来,我本人见识过许多令人艳羡、实力强大的公司,发现它们最精华的部分往往集中于一两个明星部门,这些明星部门的强力表现有效地拉升了整个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当然,也顺带提高了其他兄弟部门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反例也存在。我也见过许多管理素质低下的垃圾企业里居然存在着一两个氛围极好、效率极高的明星部门。只不过,这些部门的结局往往都不甚理想,几乎都比较短命。因为它们的存在是通过与公司母体强力切割实现的,所以常常不受待见,与公司的整体氛围格格不入。尤其不可思议的是,这些部门还经常会遭到老板本人的打压,在公司里形成一种受夹板气的格局。这就更加限制了它们的发展,更别提带领整个公司起飞了。

这一正一反两方面的案例对我们的团队领导应该有所启发。显然,对于团队里的某些新事物、新氛围,团队领导应该表现出宽广的胸怀和高屋建瓴的战略视野,对其予以包容和呵护,而不是抑制与扼杀。当然,如果团队领导能够从善如流、因势利导,主动在团队内部诱发更多的新事物与新氛围,那么团队整体的进化速度将会大大加快。对于这样的团队领导,只能用“功德无量”来形容了。

小平同志无疑是这方面的楷模。无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氛围多么闭塞保守、死气沉沉,对于一些饱受社会舆论打压却对中国的前途至关重要的新鲜事物,小平同志自始至终都表现出一种坚决维护的姿态。不只如此,他还能力排众议、因势利导,用高瞻远瞩的眼光和大无畏的魄力将这些新鲜事物以立法的方式彻底固定下来,并迅速推广到全国,用10年、20年乃至30年之后的实际成果回敬当年的那些反对声音。这样的作为,才真正是一位领袖人物功德无量的作为。

不只如此,小平同志还是一个在平凡大环境中制造不凡小环境的高手。四个特区的建设,就是这方面的光辉典范——没错,在30多年前,中国这个国家也许是一片不毛的荒原,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片荒原里不可能兴起一处生机勃勃的绿洲。事实上,这处绿洲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兴起了,而且它的强势崛起,将中国这片大荒原也最终变成了绿洲。

治理国家如此,治理团队亦如此,尤其是对于那种腐朽而顽固的团队环境来说,“建特区”的思路是非常有效的,有时甚至是唯一有效的。关键在于团队领导本人要英明,要先把这个事情彻底想明白。否则即便你的手下给你做了一副好牌,你也会亲手毁了这副牌,彻底输掉这场牌局。

再来说说决心。

许多看似完美的激励机制之所以不能奏效,常常虎头蛇尾、铩羽而归,领导者的决心不足是一个重要原因。这种决心的不足直接体现在畏难心理上。许多团队领导一遇到挫折就会以“不切实际”为由匆匆终止自己的试验,导致之前的努力前功尽弃、所有阶段性成果付诸东流。

我本人就是这一畏难心理的受害者。在我的职场生涯中,好几次临危受命,负责改革公司的激励机制。众所周知,激励机制的改革必然要触及利益的重新分配,而利益的重新分配必然会遭到各个利益集团或明或暗的反对与抵制,从而导致改革过程中出现一些波折与反复。这本是一个十分正常的现象,只要能咬牙挺住最初的艰难,将改革进程推向正常轨道,让所有人最终都能享受到改革的成果,这些问题本来都能克服,可偏偏这么简单的道理却不能得到老板的理解。他们常常会成为最大的阻力,在改革者最困难的时候不是伸出援手,而是落井下石,让许多次改革都没能功德圆满,留下不少遗憾。尤为讽刺的是,往往这些老板最初请你出山的时候都是信誓旦旦,一副毅然决然的样子,让你想不心动都不行。可最后的事实往往证明,他们的决心就像玻璃一样易碎,是这个世界上最不靠谱儿的东西。

当然,从这些经验教训中我也成长了不少,学会许多圆滑务实、迂回前进的办法。可这些办法尽管实用,却有一个致命的短板:过于耗费时间,容易让团队丧失宝贵的战略机遇。

所以,如果老板们能更为英明或更为开明一些,至少能够允许在一个小范围内实行比较彻底的改革试验,那么不但能为自己培养许多更为得力的助手,也能为自己打造一个更为成功的团队。

人们都说团队的执行力是逐级递减的,层级越高、执行力越强;层级越低、执行力越差。其实团队的决心也是逐级递减的,层级越高、决心越强;层级越低、决心越差。试问,如果连团队的最高首长都没有决心,如何让底下的人去为你全力做事?

领导的决心很重要。如果你实在没有决心,至少不要妨碍下属的决心。不妨学学孙悟空,用手中的金箍棒给你的下属画一个小圈圈,让他们在里面尽情地嘚瑟一下。放心,只要金箍棒在你手里,天塌不下来。

除了信心和决心之外,还要提一下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