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阿娇,你的心朕要了
653700000144

第144章 风波再起(1)

“难道,你就一心等着死,你不想知道是谁害你吗?是谁将你的事件揭发吗?”太监嘴边的笑容有些诡异。

“自是想得,你知道?”公孙弘收敛了面容,定定地看着那太监。

“洒家是不知道,但是洒家的主子知道。”太监的笑意加深了。

“快,快告诉我。”公孙弘急切地发问。

“你也不想想,为什么好巧不巧,皇后的谣言才一出,你的传闻就铺天盖地,这不是太蹊跷了吗?”太监声音低低地,却在公孙弘心中响起了一道惊雷。对啊,这实在是太蹊跷了。

“可是皇后不过一介弱流,怎么可能这么厉害?”公孙弘摇头,想了半晌,终究还是否决了这个念头,皇后娘娘不可能有这样的能力。

“你信也好,不信也好,只不过,既然……不如……”太监突然瞥了一眼四周,附耳说道。就算没有证据又如何,照样能在人心中埋入怀疑的种子,一不小心就长成参天大树。

“容我想想。”公孙弘还是有些胆颤,咬了咬唇。

“反正,你明日午时,也要死了。还不如留点东西下来。”太监淡淡地笑了笑,神色变幻,声音里充满了蛊惑。

“好。”公孙弘眼中一片死灰,不管怎样,都到了这一步,能拖一个垫背,就拖一人下水,好歹,还能为自己的儿子博个好前程。

眼见着公孙弘眼里的狠意,太监阴森森地笑了一笑,就回去复命了。

太监迈步离开,那狱卒收了好处,只当做没看见。

“来人,来人,我要见皇上!我要见皇上!我招了,招了!”太监走后隔了好几个时辰,公孙弘突然大喊。

只因满地的证据,实在太过清晰,刘彻都不耐烦听他的证词,直接下令问斩了。狱卒头疼地听着公孙弘的吼叫,不知该不该上报。

“御史大人,实在不是小人不禀告皇上,而是你的罪状已定。不必招供了。”听得烦了,狱卒终于没好气地回了一句。

“你去回禀一声,我有其他的事要说,是秘密,与皇上有关。耽误了事况,就凭你,如何担当地起?哼!”公孙弘色厉内荏地冲着狱卒瞪眼,久居高位还真有些威慑。狱卒在他的目光下慢慢低下了头,匆匆前去禀告。

“奴才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被太监领着进了御书房,狱卒甚至不敢窥见天颜。跪下磕头,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平身,此次到来,所为何事?”夜深了,刘彻一人坐在御座上,神色有些恍惚,说话漫不经心。

狱卒身子抖了两下,却是背上薄汗一层,黏糊糊了。他颤抖着说道:“御史大人说有要事相告。”

“哦?”刘彻顿了顿,淡淡地说道。

“哼。证据确凿,他还有什么话要说?”他冷哼一声,威压更甚。黑沉沉的瞳中满是思量,原本恍惚的神色瞬间褪去,溢满璀璨流光。

刘彻不再说话,狱卒不知该如何作答,御书房安静得能听见针落地的声音,强大的压迫冲击而来,狱卒心擂如鼓,忐忑难安。

“走罢。”隔了半晌,刘彻发话。

狱卒擦去额上的冷汗,暗叹皇上真是威严,跌跌撞撞地走出御书房,跟了上去。

到了天牢门口,刘彻连脚步都没有顿一下,径自走了出去。

“皇上,皇上。”公孙弘等了许久,简直是望眼欲穿,一见刘彻,便立马跪倒,老泪纵横。

“何事?”刘彻淡淡地瞥了一眼。

“皇上,臣下是良心被狗吃了,才会做出有损朝廷之事。臣下心知有错,才打算检讨罪行,并将功赎罪。”公孙弘抹着泪。

“如何将功赎罪?”刘彻勾了勾唇,看不清神色。

“臣下,臣下,说了!”公孙弘咬了咬牙,挺直背脊,神色决然,顿了顿才说道:“臣下此事做的本就隐秘。若是皇上免了臣下的死罪,臣下就说。”

“说罢。”刘彻根本不会答应,只是不耐烦地皱了皱眉,胆敢威胁自己?必死无疑!

“那人,出自窦氏。”公孙弘看到刘彻眼中的狠戾,心里一颤,不由自主地说出。

“是谁?可有证据?”刘彻收紧了眸子,神色多了一份严肃。

“窦氏派人威胁了我,这就是证据。”公孙弘拿出一张竹简,递给刘彻。

“皇上您看。”刘彻接过一看,字迹不同,但语气和所透露的信息,都像是出自窦婴之手。窦婴算得上是窦氏的顶梁柱,只因太皇太后仙去,窦氏本就式微,早不如之前荣华,连在朝说的上话的窦婴,丞相之位,都被田蚡挤掉了。这样的人,怎么有能力做出此事?

“还不如实说来?”刘彻冷冷一笑,嘴边带上一丝讽刺,竟是半点不信,这种陷害的手段,他可是见多了。

“皇上,这真是窦氏所为,您看窦婴还故意变了字迹。您该知晓皇后娘娘归来了。臣下这次落得这样的下场,何人能受益?除了之前谣言纷纷的皇后娘娘,臣下自问没有得罪何人,可真是惶恐。直到收到这样的东西,才知为何。窦婴是没什么能力,但是太皇太后的班底……”不得不说,这个制定计策的人,猜的极准,一番陷害再妥帖不过。

“仅凭一番猜测,就叫朕前来。未免太好笑。”刘彻依旧不为所动。

“皇上,臣下句句属实。您若是不信,臣只有以死谢罪。”公孙弘猛烈地撞击在墙上,啪嗒掉下那个竹简。血流不止,顷刻间染红地面,人命就此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