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比如李逵杀虎的说法,老人们叙述的都同《水浒传》上讲的相似,只是杀虎的地点说法各异。一说在沂水县崖庄区张马庄附近;一说夏蔚区有虎墩和过虎峪两个地名,那就是李逵杀虎处;一说在沂水诸葛区的上华庄、下华庄、范家旺一带,这里都是山岭,李逵杀虎就在这里;一说杀虎处在沂水诸葛区的东五峪、耿家五峪。最普通的说法,认为李逵杀虎处就在沂水县城的东岭附近,我去时是东关大队的果园。这里原名“狼虎窝”,现在还有个虎洞,当时县委宣传部一位姓王的部长陪我去看了“虎洞”。洞已倾塌,人进不去。据说,这虎洞原来极大,抗日战争时期日寇攻侵沂水县时,百姓在洞内躲藏过。后来,日寇怕洞内藏游击队,便把它炸塌,现在仅有洞口遗迹了。
在果园附近,有条浅水小河,传说就是李逵接母时取水处,说得有声有色,李逵将母亲放下歇息,自己提了只石香炉来到这河边取水,洗净香炉舀水回去后,发现母亲被虎吃了,跟踪寻找虎迹找到了“虎洞”,杀死了四虎。小河虽没有名字,但周围住户都知道这个传说。
传说中最有意义的是李逵再上梁山的故事。它解答了李逵在梁山泊受招安后的下落与遭遇,满足了人们心理上同情、喜爱李逵的要求,听后使人产生不尽的遗憾。
传说梁山泊受招安以后,李逵心有不服,也不愿做官,独自悄悄回到了沂水百丈崖家中。哥哥李达这时已经死了,李逵独身一人十分凄凉,幸亏乡亲们都热情对待。李逵嗜酒,喝酒后常常放声大哭,高声怒骂大宋皇帝和贪官高俅。事情传到县里,官府要逮他。有人把这消息送到李逵处,要他快逃。当夜,大风雨,他带了一伙同乡青年逃走,说要再上梁山,终于不知去向……
上面所说这些,有的属于烦琐考证,意义不大,因为李逵究竟不是历史人物,所以要写这篇“闲话”,是因为十多年前确实花费时间做了些调查工作,湮没可惜,写出来也许对研究《水浒传》和写民间故事的同志有点参考作用,而且也能给到沂水的游客增加一些谈资和游兴。
(本文写于1987年6月,刊于1989年秋《龙门阵》)
“刘罗锅”和文字狱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后,刘墉之名大著。刘墉(1719-1804),山东诸城人,字崇如,号石庵,乾隆十六年进士,乾隆二十四年以内阁学士再任江苏学政,后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卒谥文清,著有《石庵诗集》。在电视剧中,曾写到乾隆时的文字狱之风大炽,十分恐怖,也描写刘墉对文字狱既害怕也厌恶。其实,刘墉在乾隆朝的文字狱中却也曾推波助澜,助纣为虐,也许他这样做也有出于使自己免祸的动机,但这同电视剧中那个既有智慧又耿直正义敢谏敢抗的刘罗锅显然不是一回事!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正是清统治者政权日益巩固的时候,也是文字狱遍于中国的日子。他们大兴文字狱,来禁锢思想,钳制舆论,捕风捉影,断章取义,牵强附会,以“想当然”、“莫须有”罗织罪名,来达到残酷镇压、消灭反清思想的目的。有案可稽的文字狱,就有七八十起,著名的如康熙二年庄廷《明史》狱,康熙五十年戴名世的《南山集》狱,雍正四年查嗣庭试题“维民所止”狱,雍正六年吕留良、曾静《文选》狱,乾隆四十二年王锡侯《字贯》狱,乾隆四十七年卓长龄等《忆鸣楼诗集》狱,都施以极残酷的刑罚。一起文字狱发生后,每每波及数省,株连数百人,真所谓“一言兴狱,偶语弃市”。
我这里所要说的是发生在乾隆四十三年(1778)的一起震惊全国的著名文字狱——徐述夔诗祸案,这件诗祸案因其惨烈及影响之大,被史学家列为清代四大文字狱之一(其余三大文字狱为查嗣庭、戴名世、吕留良及曾静三案),徐述夔诗祸案这一文字狱就是从刘墉的一个奏折开始的。
我少年时就听说过这一案件。因徐述夔原是江苏东台茶人,茶后属如皋县(后又属如东县)。我原籍江苏如皋(后算江苏如东)。父亲生前有个学生沈乘龙是江苏东台人,做过苏州市长,来家时常要谈到徐述夔文字狱的事,当时我虽不甚懂,以后却有心从乾隆朝《东华录》中了解过这一文字狱的情况,但正式看到刘墉的奏折,是由于家乡文化人士赵志毅在县政协的支持下,用多年时间收集、出版了《徐述夔诗案资料集》一书。如东图书馆馆长戴承明同志是此书责编之一。去年寄书给我,我才看到了赵志毅从北京清宫皇家档案中录到的“江苏学政刘墉”的奏折,日期是乾隆四十二年(1777)八月,全文如下:
臣刘墉跪奏,为奏闻事。
臣在金坛办理试务,有如皋县人童志璘投递呈词。缴出徐述夔诗一本,沈德潜传一本。并称徐述夔已故,既见此书恐有应究之语,是以呈出等情。
臣查童志璘是否挟嫌,有无教唆之处?应行地方官究问,其徐述夔诗语多愤激,而沈德潜所作传内有“伊弟妄罹大辟”之语。或者因愤生逆,亦未可定。其所著述如有悖逆,即当严办;如无逆迹,亦当核销,以免惑坏人心风俗。现移督抚搜查办理。谨此奏闻。
并诗一本,传一本,加签恭呈御览,伏祈皇上睿鉴。臣谨奏。
这一奏折,乾隆皇帝阅后大怒,八月二十七日就下了旨。于是劳师动众,动用了一品大学士诚谋英勇公阿桂、一品中堂大学士于敏中、两江总督高晋、河边总督萨载、江苏巡抚杨魁、闽浙总督杨景素、浙江巡抚王宣望等,一起来查办,大兴问罪之师。一个月内,乾隆皇帝下过十几道与此有关的诏书和批谕,残酷处置当事人,严厉查禁“违碍、悖逆之书”。
刘墉奏折中投递呈词的“童志”据传对徐述夔有过私怨,又在徐氏的仇家蔡嘉树家做总管。蔡嘉树因田地问题同徐述夔之孙徐食田发生纠纷,想灭人家族,置对方于死地,童志遂为蔡嘉树呈控。
刘墉奏折中的“沈德潜”是江苏长洲人,乾隆四年的进士,曾深受乾隆皇帝敬重,任礼部侍郎,年老辞归后回原籍食俸,后加为太子太傅食正一品。刘墉奏折提到他时,他已死去将近十年了,但因他生前替徐述夔写了传,乾隆皇帝痛骂沈德潜“丧尽天良,负恩无耻”。
奏折内“伊弟妄罹大辟”之语,指的是乾隆元年,有泰州民人缪照乘与缪又南之妻蒋氏通奸商同勒死亲夫,蒋氏因曾被徐述夔之弟徐赓武诱奸怀恨,故供指徐赓武同谋。徐赓武遂入监,后审出冤情,徐赓武方出狱。
“徐述夔诗一本”指的是《一柱楼诗》。徐述夔,字赓雅,生于康熙四十二年,乾隆三年戊午科江南乡试举人。他颇有文才,但在试卷中发挥了孟子以来的民本思想,到复核时,认为他的思想有违碍字样,罚他停止会试。他从此绝志功名,以诗酒发遣愤懑并抒情。他死于乾隆二十八年,年六十一岁。他的儿子徐怀祖及学生徐首发、沈成濯将《一柱楼诗》整理付印成书,广为流传,竟埋下了灭门株连的祸根。
徐述夔的诗中,主要被认为有反清思想的诗句,相传有:
《鹤立鸡群》:“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
《鼠啮衣》:“毁我衣冠真恨事,捣除巢穴在明朝。”
《曝书诗》:“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
《咏紫牡丹诗》:“夺朱非正色,异种亦称王。”
《咏宣德杯》:“复杯又见明天子,且把壶儿搁半边。”
徐述夔是有强烈民族意识的人,这些咏物取喻的诗,有的确有比较明显的寓意,如《咏宣德杯》诗,是徐述夔有一次酒兴方酣,举杯时,忽见酒杯底有明朝宣德年号,触景生情,就赋诗云:“欲洗清尘须借酒,今朝有幸醉樽前。复杯又见明天子,且把壶儿搁半边。”这就易被解释为:“欲洗清尘”有推翻清朝统治之意;“樽前”与“君前”谐音,亦即“大明天子”的代称;“壶儿”是说“胡儿”,搁胡儿于半边是解除清朝压迫之意。有的诗句甚为精彩,如“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也许仅有含沙射影的嫌疑。但上列各诗及其他许多诗句均成大罪状,如乾隆四十三年十月二十五日“上喻”,就说:“‘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两句,是借‘朝夕’之‘朝’,作‘朝代’之‘朝’,且不言‘到清都’而云‘去清都’,显有欲兴明朝之意,而其余悖逆词句,不胜枚举,实为罪大恶极。”
按清律:大逆者,凌迟处死;正犯之子、孙、兄、弟、兄弟之子,年十六岁以上皆斩;十五以下及妻、妾、姊、妹,子之妻、妾付给功臣为家奴;财产入官,知情隐藏者斩。
当时,徐述夔及子徐怀祖均早已不在人世,此案查办结果是:乾隆皇帝派乾清门侍卫阿弥达前往东台,开棺将徐述夔之尸枭首示众,尸体凌迟戳碎撒弃旷野,将徐怀祖首级也开棺枭首于茶,尸体凌迟,戳碎撒弃。阿弥达到了茶,将徐述夔之孙徐食田、徐食书全家老幼及徐首发、沈成濯逮捕。沿途并将与此案有关人员“未能立即查究”的东台知县涂跃龙、“迟缓”“怠玩”的扬州知府谢启昆、“故纵大逆”的藩司陶易及藩幕友陆琰押解到北京,由武英殿大学士阿桂会同九卿及刑部严加审问。藩司陶易则由乾隆亲自审讯,这显然是乾隆皇帝督促下属巩固统治想杀一儆百的举措。乾隆皇帝当时说:“陶易身任藩司……有袒护消弭情事,不知其是何肺肠?”“陶易久任州、县、知府复自道员超擢藩司,乃竟敢于负恩若此,殊为可恶。”以上人犯,会审时均被逐一隔绝,严刑拷鞫,详细对质,记录供词,由刑部定谳。最后,徐述夔之孙徐食田、徐食书斩首处决,家财全部籍没。徐食田之子寿男、福男,徐述夔之妻缪氏、徐怀祖之妻陆氏及徐述夔之孙媳沈氏等均沦为旗人奴婢,徐述夔的门生徐首发及沈成濯二人,名字是徐述夔起的,清廷认为寓意反对剃发之意,又由于在诗集上列名校对,皆被斩首。东台知县涂跃龙,革职徙二年,扬州知府谢启昆,发往军台效力赎罪。藩司陶易及藩幕友陆琰均以“放纵大逆之罪”判为斩立决。陶易本定为斩立决,乾隆改为“斩监候,秋后处决”。但不久陶易即病死于狱中。为徐述夔作传的沈德潜,乾隆骂其“卑污无耻”,“昧良负恩”,下谕将沈德潜所有官爵及官衔、谥典尽行革去,其乡贤祠牌位一并撤去,所赐祭葬碑文全部毁去。
民间传说,查办徐述夔命下之日,茶徐姓之人纷纷逃避迁徙一空。有的诡托他姓,以谋全身。里中无一姓徐者。又说,乾隆派侍卫阿弥达来茶尚未到达时,夜深里巷中火光烛天,藏书人家将书付之一炬。此后数十年中,父诏兄勉,斥文字为不祥之物。“因此而古籍销沉,风雅绝响者近二百年焉。”
徐述夔诗祸案,在清代文字狱中,震惊全国。它在中国文化史上及反清思想史上均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刘墉在这件残酷的文字狱中起了什么作用呢?在徐述夔家乡民间,有这样的传说,实际就是一种批评:徐述夔的诗是蔡嘉树告发的,先到东台,东台县不收,再到扬州府,扬州府不收,后来到了苏州臬台手里,臬台一看也不收,在上面批了“与你何干”四字。状子存档。蔡家就不告了。后来刘墉御史下来巡查,查到这份档案,一看还了得,马上奏本皇上。乾隆派人来查。当时从扬州到茶运盐河两岸,夜里火光映天,家家几乎把书都烧为一把火,化为了灰……
“刘罗锅”是不能轻松地站在这件徐述夔文字狱之外的。
(本文刊于1999年7月《珠海》杂志)
不尽沧桑静海寺
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道光二十二年(1842)清政府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全权代表、曾在印度任职的璞鼎查在南京签订了关于结束鸦片战争的条约,共十三款,主要内容为:中国向英国赔款两千一百万银圆;割让香港;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通商;英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税率由中英共同议定,不得随意变更。从此,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打开了中国门户,使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香港被英国攫夺。
五十年前,1946年秋,在南京,我曾特意去寻访静海寺遗迹。当时,抗战胜利不久,在采访日寇南京大屠杀罪行的同时,怀着对帝国主义的仇恨,我有意在南京采访搜集有关帝国主义侵华的资料。那时,熟悉南京历史的老人都知道静海寺,把它与作为国耻的《南京条约》连在一起。有的老人说: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是在静海寺签订的。所以,除了翻阅各种史书考证外,我决定亲临实地去凭吊一番。虽然,我听说著名的静海寺在1937年12月日寇攻陷南京后,已经毁于战火。静海寺所在的山上,曾有激烈炮战,中国士兵与日寇顽强死战过。正因这样,我更想去看一看。
据史书记载:1842年5月,英国舰队虎狼般地进入长江,由于事先已派奸细沿江侦探调查,而且英军中有会讲汉语的“中国通”,四天后,舰队越过江阴炮台,6月14日攻陷镇江,七月初一(公历8月初)英舰驶到南京燕子矶附近江面,登陆占领了观音门外的江阴县丞署和卖糕桥,大小八十艘兵舰群集于南京下关江面,炮口对着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