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三字经(普及版)
6681700000001

第1章 正文及解说(1)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识词解字】

初:初生,刚开始有生命的意思。性:指人的本性。习:习惯,习俗。

【文话白说】

人生下来的时候,本质都是好的,只是在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各自不同,每一个人的性情也就出现了好与坏的差别。

【微言大义】

确实,人在刚出生时,都是没有性格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所以,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很重要。但是,孩子如果从小不好好接受良好的知识和为人处世的教育,相同的性情就会慢慢发生异化,善良的本性也会变坏。所以,我们从小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长大了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经典故事】

“暗示”教育

梁漱溟从小智力一般,不仅较“笨”,脾气也很执拗。6岁了,梁漱溟还不会自己穿裤子,连裤腰也经常是妹妹帮他系。对这个有点呆笨的儿子,换了别人也许灰心丧气,任其自流。但梁漱溟的父亲梁济却没有生气、埋怨,甚至厉声训斥。他觉得,一味斥责,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失去进取的动力。最好采取提醒、暗示的方法,通过启发思维,让儿子自己觉悟和懂得如何去做。

9岁的时候,有一次,梁漱溟辛苦积蓄起来的一串钱忽然不见了,于是他又哭又闹,大骂偷他钱的人,但还是没有找到钱的下落。隔了一天,梁济发现那串铜钱吊在庭院中的一棵桃树枝上,料定是儿子贪玩、健忘,自己遗忘在这里的。于是他不动声色,在一张纸上写下了一大段有趣的文字,大意是:有一位小孩子在树下玩耍,将一串铜钱挂在枝上,自己却遗忘了,到处寻找;还吵闹不休,责怪别人偷了他的钱。这样的孩子可笑不可笑?写完后,梁济将纸条交给了儿子,再也没说什么。梁漱溟看后,马上省悟了,跑去一看,只见自己的铜钱果然挂在树枝上,脸一下子红到耳根,不好意思起来。这件事在梁漱溟心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几十年都没有忘记,并时常提起,自然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

10岁时,梁漱溟的学习成绩在班上还是居于中等以下,用他自己的话说:“几乎全部小学时期,皆不如人。”对此,梁济从实际出发,以启发和诱导为主,采取适合儿童能够接受的方式。比如,梁济喜欢看戏,就把戏中的故事和情节略加改编,然后讲给孩子们听,有时也让他们复述,以锻炼他们的记忆、复述能力。梁济上街办事,爱带着几个儿女边走边谈,向他们传授各种知识,讲解做人的道理,以及待人接物、灵活应变等各种生活能力。有时,又结合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各种事情,给孩子们讲解如何应对、应对的技巧。这些循序渐进、不厌其烦的教育方式慢慢起到了作用。特别是小漱溟,越来越对学习感兴趣,并主动地去追求知识、探求事物的真相。由此,他的学习成绩也慢慢有了长进,过去给人的那种愚钝的形象大为改观。当他十四五岁时,在班上的成绩已开始名列前茅了。

梁济坚持传统的教育方法:循循善诱,启人以自觉自悟,让孩子心中的德性发挥作用。通过自己的教育,梁漱溟逐渐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梁漱溟成名以后,曾深情地回忆少年时代父亲对他的这种教育:“我受父亲的影响,并不是受到了许多教训,而是受一些暗示。我在父亲面前,完全不感到一种精神上的压迫。”“遂成我自学者,是我父亲”“父亲在童年时期所给予的帮助,成就了我一生的自学、自进和自强。”

评点:一代儒学大师,小时候竟是一个“愚冥不化”的顽童,这奇怪吗?实际上,许多名人的童年并不是十分优秀,有的甚至非常“低智”,怎样启蒙这些表现并不“聪慧”的孩子呢?梁济的做法值得借鉴。面对儿子不开窍的本性,他不是叹息和埋怨,而是采用“暗示”法,既维护了孩子的面子,又给了孩子开动脑子的机会。可见,做父母的不要丧失信心,沉静思考,总会寻找到开启脑子智力的方法。如果因为失望而放弃努力,那么孩子永远不可能进步。

【知识链接】

性善论: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已经开始探究人性了,然而纵观其著作,却很少提及人性,大概孔子也意识到人性之复杂难测,不可以一言而蔽之,圣人之所以为圣,由此可见一斑。后来,战国时期,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儒家学说,提出了性善论,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于是,“仁义礼智”四德,在此基础上,引申而出。虽今之学者多认为孟子的性善论强调的是人性向善,但我觉得孟子在言语之间已经表达了另外一层涵义,那便是人性本善,《三字经》之“人之初,性本善”大概就是受孟子理论体系的影响吧。

性恶论:由战国末期儒家的另一位学者荀子提出。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后天的教育和环境可以使人由恶变善,他强调了后天的客观条件对人性的影响。

善恶兼有论:终战国之世,无人提出第三说,直到西汉,才有扬雄发表另一见解,他在法言修身篇里说:“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自扬子提出“善恶混”之说,后儒探讨心性之学,不出孟荀扬三说。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识词解字】

苟:如果。迁:改变。道:方法,道理。

【文话白说】

如果从小不好好地进行教育,人的善良本性就会向坏转化。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微言大义】

教育是百年大计,育人关系千秋万代。谁都希望自己的后代成名成才,为国家之栋梁,为人民之功臣。要想使孩子成为这样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否则,人性的不好一面就会占上风,使人发生本质的变化。

【经典故事】

周处改过

古代有一个人叫周处,字子隐,是晋朝阳羡人。他的祖父周鲂,做过吴国的鄱阳太守。周处年轻的时候,力气过人,性情蛮横,因父亲早死,无人管教,常与人斗殴闹事,被乡里人认为是祸害,当时,长桥下有条独角蛟,南山有只白额虎,一起危害百姓,因此,人们连同周处在内称作“三害”,而“三害”之中,最使百姓感到头痛的还是周处。后来有人劝他去射虎斩蛟,实际上是希望三害中只剩下一害。

周处先入南山杀死了那只白额老虎,接着又下长河,搏蛟历时三天三夜,乡亲们都以为他已经死了,四处相告,拍手庆贺。第四天,周处竟安然无恙地回家来了。人们大为惊奇。原来大蛟受伤以后,被周处一路追击,最后流血过多终被周处所杀。周处看到乡亲们庆贺的不是他射虎斩蛟,而是以为他死了,这件事使他幡然醒悟,意识到自己平时的行为被人们痛恨到了什么程度。从此他痛下决心悔改。

不久周处就去找当时有名的学者陆机、陆云兄弟,把乡里人恨自己的情况完全告诉了他们,并说“我很想改正自己的错误,可年纪大了,恐怕最终不会有什么成就吧”。陆云回答说:古人看重“早上明白了真理,晚上死去也值得”的道理”,何况你年纪尚轻,前途还很远大,又何必忧虑美好的名声不能显扬呢?从此以后,周处就立志改过,努力求学,最终成为晋朝一代名臣。

他担任广汉(今四川广汉北)太守的时,当地原来的官吏腐败,积案成山,三十年没有处理。周处上任后,很快就把积案都认真处理完毕。做御史中丞时,不管皇亲国戚,凡是违法的,他都大胆揭发。元康七年(297)周处受命西征齐万年反叛,由于他为人正直,受到一些大臣忌恨,作战时,杀敌上万,至弓断矢尽,而援兵不至。最后浴血战死疆场。

那些朝廷小人以“吴之名将,忠烈果毅”的美誉,将周处送上了不归路。使我们对义无反顾慷慨赴难的忠臣周处只有扼腕慨叹。周处死后,朝廷追赠他为平西将军,谥号孝。

评点:恶可以转化为善,善也可以转化为恶。周处悔过自新除三害,救人之难,终于成为国家栋梁之材的故事,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榜样。

弈秋的学生

春秋时,鲁国有一个人叫秋,他特别喜欢下围棋,潜心研究,终于成为当时的高手,人们都叫他弈秋。

由于弈秋的围棋下得好,又通棋理,很多家长就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向他学棋。古时候向师傅学棋可不是每个人都有好运气,不像今天在学校里有向老师学棋的好条件,弈秋在众多的小孩中挑选了两个,这两个小孩各有特点,都非常聪明。其中一个孩子六岁,已经会计算棋盘的总交叉点数,听老师讲棋时注意力非常集中,秋老师给他取名叫弈实;另一个孩子八岁,对围棋的着法术语很熟练,什么飞呀、尖呀、打呀、立呀、并呀、跳呀、单关呀、枷呀,都知道形状是怎么样的,还知道秋老师总结的“金角银边草肚皮”的道理,而且他志向远大,决心要成为像秋老师一样的“大国手”,秋老师给他取名叫弈虚。开始讲课时,实和虚都能够认真地听讲,掌握了围棋的基本知识,学会了下棋的基本着法。一段时间后,弈虚因为水平比弈实高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小尾巴翘了起来,听讲的时候不用心,心里想着会飞来天鹅,自己可以拿弓箭把它射下来。不久,弈实的水平大大地超过了弈虚。

评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干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专心致志。如果做事分心、走神,必然事倍功半,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甚至一事无成。

【知识链接】

“专心致志”的名言

1.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2.一个人不能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要丢掉那匹。聪明人会把凡是分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只专心致志地去学一门。——歌德

3.一个专心致志思索的人并不是在虚度光阴。虽然有些劳动是有形的,但也有一种劳动是无形的。——雨果

4.无数事实说明,只有把全副身心投入进去,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不畏劳苦,百折不回,才有可能攀登科学高峰。——邓小平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识词解字】

昔:过去,从前。处:相处,交往,居住。机杼:指织布机。

【文话白说】

战国的时候,孟子的母亲曾经三次搬家,都是为了使孟子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有一次,孟子逃学了,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育儿子,让他明白道理。

【微言大义】

孟母教子,名扬天下。孟子之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杰出的哲学家和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所以,孟母才成为名垂千古的“良母”和“贤母”。我们今天的青少年,要理解孟母的良苦用心,也要理解自己父母的期望,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不负亲人和社会的培育。

【经典故事】

择邻而居

孟子的母亲仉氏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她克勤克俭、坚守志节,含辛茹苦地抚育儿子,从慎始、励志、敦品、勉学等方面入手,数十年如一日,毫不放松,既成就了孟子,更为后世的母亲留下一套完整的教子方案,她本人也成为名垂千秋万世的模范母亲。后人把她与徐母(徐庶母)、欧母(欧阳修母)列为母亲的典范,号称中国“贤良三母”。

孟子的父亲名叫孟激,是一位怀才不遇的读书人。他为了更大的发展,光耀门媚,抛妻别子,远赴宋国游学求仕。三年后,带给孟母的是晴天霹雳般的噩耗,从此孤立无援的仉氏开始了坎坷的人生旅途。她下定决心,要凭着自己的双手生活,并把独生儿子教养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那时,仉氏就已体会到“胎教”的重要性。《韩诗外传》记载着她的一段话说:“吾怀妊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儿子出生后,为了避免他受不良环境的影响,仉氏又不断给孩子换环境,至今还留传下“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家原在马鞍山下(今山东邹城北20里),山麓坟莹座座,时常有送葬的人群出入。村中儿童追逐嬉戏,便也模仿大人们的礼仪,扮演丧葬的过程。孟母看在眼里,认为这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为了孩子不受影响,唯一的办法就是变更居住环境。

经过一番周折,孟家母子把家迁到了十里外的庙户营村。这里是一个“日中为市”的交易集市,每逢一、三、五、七单日,远远近近的百姓们,手拎肩扛一些新产品来到集市交易,讨价还价、喧嚣吵闹。这场面对孩子来说是颇有吸引力的,耳渲目染,孟子和其他一些孩子就难免学会了锱铢必较的行为。仉氏认为孩子养成了市侩行为是不好的,住了半年后又要第二次迁居。

仉氏对儿子抱着很大希望,她既不愿看到儿子成为一个碌碌无为的人,也不愿看到他沾染了唯利是图的市侩风气。眼看孩子越长越大,必须为他的成长着想,否则,孩子就不可救药了。眼下之计,就是尽快为孩子换一个有利的环境。想来想去,她认为应该把家搬到邹城的学倌附近,那里虽然房子破旧不堪,但儿子一定会从那里学会有用的东西。

不出仉氏所料,这家学倌附近常常有读书人来往,那高雅的气韵、从容的风范、优雅的举止与循规蹈矩的礼仪行为,都给了附近居民不少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初解人事的孩子们,常群集在大树底下,演练学倌中揖让、进退的礼仪,有模有样,一片庄严肃穆的景象,使得远远察看的仉氏内心深处大为高兴:“这才是孩子们最佳的居住环境啊!”

当孟子再大一些的时候,仉氏又在为他物色良师而费心。春秋战国时代,学术风气蓬勃发展,诸子百家争奇斗胜,使人眼花缭乱,不知如何选择才好。然而,仉氏却有自己的独到主张,她无视于老庄的玄虚,不屑于杨朱的功利,唯独醉心于孔子的忠恕之道。经过努力,她终于在孔门诸子中为儿子找到了启蒙老师。这个老师就是孔子的孙子孔仉(字子思)。

15岁时,在母亲的鼓励下,孟子由邹城来到了曲阜,正式拜子思为师。孟子埋头读了5年,求礼问道,学业突飞猛进,终于继承了孔子的衣钵,成为一代“亚圣”。

评点:孟母三迁的故事,流传至今,家喻户晓,成为千古美谈。其伟大之处就在于:早在两千多年前,孟母就懂得环境对于孩子成长的决定作用,并努力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对于今人而言,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决定作用也许并不难以理解,而难以做到的是效法孟母“择邻而居”的精神。

【知识链接】

1.孟子(前372~前289):姬姓,孟氏,名轲。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有作品《孟子》流传后世。

2.《孟子》:这是记录孟轲言行的一部着作,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篇目有:(一)《梁惠王》上、下;(二)《公孙丑》上、下;(三)《滕文公》上、下;(四)《离娄》上、下;(五)《万章》上、下;(六)《告子》上、下;(七)《尽心》上、下。书的编定者可能是孟子的弟子。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