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神秘文化:占梦文化
6685500000003

第3章 溯梦——追踪探源话梦缘(2)

性梦:由于人好恶不同和各异的性情所引出的梦就是性梦。在性梦之中,重要的不是做梦的原因,而是讨论做梦者对梦所产生的态度。汉代学者王符说道:“人之情心,好恶不同,或以此吉,或以此凶。当各自察,常占所从,此谓性梦也。”

精梦:由人的精神状态所导致的梦就是精梦。精梦不仅是凝念注神所做的梦,更是接近于想梦的一种梦。

感梦:由于气候因素造成的梦为感梦。当外界气候对人的身体产生影响之时,就会让人有所感,因此也会由此原因做梦。

人梦:人梦指的是同样的梦境,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也会具有不同的意义。

时梦:这里的“时”指的是“四时”之意,由于季节因素所造成的梦古人称为时梦。古书中说道:“春梦发生,夏梦高明,秋冬梦熟藏,此谓时梦也。”

籍梦:指的就是现代意义上的托梦。在古代,人们往往会认为神灵或者祖先会通过梦来向我们预告未来的吉凶祸福。

反梦:阴极则吉,阳极则凶,谓之反梦。由此可见,反梦指的是相反的梦。在古代民间解梦之中,人们常常会认为梦中所出现的事情会与现实的事实相反。

寄梦:古人认为人之间是有感应的,而由于这种感应而出现的梦就是寄梦。例如甲的吉凶祸福在乙的梦中出现,而乙的吉凶祸福在甲的梦中出现,或者甲乙二人因异地的感应做同样的梦。

病梦:在我国的中医学之中认为,人体的病变会通过病梦的梦兆体现出来,而古人们也会认为病梦是由于人体的阴阳五行失调而形成的梦。

鬼梦:古人那些梦境可怕且带给人异常恐怖感的梦叫做鬼梦,这种梦也叫作噩梦。而现代人则认为这种梦的出现大多是由于睡觉姿势不正确,或由于身体的某些病变而形成的梦。

转梦:对于那些梦的内容复杂多变,且飘忽不定的梦,古人称之为“转梦”。

占梦与名字起源

在中华传统文化之中,人名文化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从中国人名字的变迁之中我们能从中追寻出整个中华文化与历史的发展脉络。中国人具有许许多多的名字,这些名字的起源,每一个都有它的特殊意义。

在古代,很多人的名也是取于占梦的。春秋时,晋国公子出生后臀部是黑色的,他的母亲就曾经梦到了神人拍着孩子的黑色屁股说道“使有晋国”,于是为其取名为黑臀。春秋时代,命名有着“不以隐疾”的规定,而黑屁股就应算作一种不可告人的隐疾,而晋国公子以黑臀命名难道不与规矩相抵触么?只是因为梦中神人有让黑屁股做晋国国王的指示,因此母亲就不怕内丑外扬,更不计较抵触规矩了。

在我国历史上,父母以梦兆为子女命名的事例,不仅非常众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郑文公的爱妾燕姑曾经梦见了天使送给了她一朵兰花,由此而生下穆公,人们认为兰花有王者之香,便将孩子命名为兰。岳飞的母亲梦到了大鹏停在了自己的屋顶之上,生下了岳飞,因此为孩子取名为岳飞,而字鹏举。陆游的母亲梦见了秦少游而生陆游,所以起名曰游,而字务观。我国的古代才女姚月华,其母梦见皓月入怀而生,故命名曰月华。

起源于神灵之启示——远古时代的梦文化

在西方,很多人也对梦作出了自己的理解。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弗雷德·阿德勒认为:“一个人做梦是有其目的的。”首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俄国科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梦是人在睡眠时大脑的兴奋活动。”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佛洛依德说:“梦是一个人愿望的满足。”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说:“人能从梦中得出患病的信号,还可以治疗他。”医学之父古希腊人波克拉底则认为:“梦若非因体疾而起,则必定是灵魂与肉体分离,四处徘徊游荡的结果。”

在中华传统文化之中,人们对梦的理解是多样的。到了近现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也逐渐开始科学地认识梦。1915年10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源》对“梦”作出了如下解释:“睡时依身体内外之刺激,感觉中惹起半意识之状态,曰梦。近代哲学从生理学之条件推测,谓梦之成立,由感觉中枢之神经细胞因睡停止作用,积蓄势力,故脑髓之一部分与兴奋甚强,影响于血管,使血液集于其处,而成幻象及错觉也。”200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增补本中对“梦”的解释为:“睡眠时局部大脑皮层还没有完成停止活动而引起的脑中表象活动。”虽然词典中对于梦的解释尚不足以完全说明我们对梦的疑惑,但是也反映出了人类对梦的理解和认识已经有了科学和透彻的理解。与现代人对梦的理解不同,在科技不发达的远古时代,先民们对梦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

远古人认为梦是灵魂出窍的产物

人类学家研究发现,梦在原始人的生活中是一种普遍的经验。限于历史条件,远古时代的先民们无法对做梦这种神秘而又复杂的生理现象作出科学的认识。在他们看来,人之所以具有生命,根本原因是由于灵魂的存在。梦中的体验,使得先民们产生了一种直观的认识,他们认为:人类在睡觉之时灵魂就会远游,进而离开身体。

他们有时会思考:“自己是躺在洞穴中睡觉的,可是又怎么会一起去参加梦中的战斗、狩猎、采集等其他的事情呢?”在他们确认自己确实没有在睡觉之时走出洞穴之后,就会对梦境中的自己产生很多的疑问。渐渐的,原始人认为:自己的身体中存在一种既可以支配身体但又与身体有所区别的东西,平时它与身体合二为一,只有在睡眠时它才离开身体活动。于是人们称梦境中的“自己”为“灵魂”。

当原始人将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神秘因素及其关联对象化、人格化之后,他们就认为灵魂的支配者是“鬼神”。原始人的生活是单纯、自然、真诚的,因此原始人也认为:梦境也是现实,两者都被一些神秘因素及其关联所渗透。

远古产生的占梦活动

当原始人有了“灵魂”和“鬼神”观念之后,人们就把梦看成了灵魂的游历。有了“神灵”观念,就可以进一步的解释灵魂出走的动因了,而梦也可以看成是神灵意志的显现,因而具有预示吉凶的功能了。原始思维的“互渗”以及巫术的“交感”使得先民们对梦产生了好奇心。当人们寻求通过对梦象的解析,去获得神灵的启示,使自己的行为趋吉避凶之后,古代占梦术就应运而生了。

奥地利伟大的心理学家弗洛依德也曾经出于上述观点对占梦活动进行了评说,他曾经在其著作《梦的解析》的第一章对这种现象作出了解释,他认为:“原始时代遗留下来的对梦的看法构成了在古希腊罗马人中流行的对梦的评价的基础。他们认为梦与他们信奉的超自然物质的世界有关,梦从上帝和魔鬼处给人们带来神灵的启示。在他们看来,梦对做梦者而言,必定具有一种特殊的目的,一般说来,他们预示着未来。由于梦的内容及它们带给梦者的印象稀奇古怪,人们很难对梦构成一个始终如一的概念,为了保证梦的价值和可靠性,就需要对它做多种区别并获得多种结构物。古代哲学家们对梦的评价就依据于梦对占卜学所能做出的重要贡献。”

中国古代的占梦活动究竟最早从何时开始,由于时间久远,材料收集的难度较大,已经无从考究了。但是根据研究推测,出现在原始先民们头脑中的梦境,大多是与自己生活中的事物以及他们所信奉的神灵有关。而先人们在占梦之时,对梦象含义和吉凶的了解,也大多从其狭隘的生活经验出发,并用他们原始而又独特的思维去理解。占梦的内容很有可能是通过长者向青年人诉说经验或者人们自己的亲身体验将古老的占梦术代代相传。在这时期的人们,经常利用占梦术对生产、疾病、怀孕、婚姻、战争、建造等活动进行占卜。对于简单、常见的梦象,原始人经常可以自占,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生活的复杂,梦象也就越来越复杂了,在这时,人们就会向专门的神职人员去占卜。

中华民族的最初梦幻

根据《帝王世纪》等古籍中的记载,早在黄帝和尧、舜、禹时代,占梦就已经很流行了。不仅如此,远古时代的中国人对梦的占卜和解释也都有着丰富的经验。中国人又被称为炎黄子孙,也就是炎帝与黄帝的后裔。而黄帝又被称作中华人文始祖,列为了五帝之首。有关黄帝的梦境故事,也就可以称得上是中华民族的最初梦象。

相传,当年黄帝曾经做了一个梦,他梦见了突然刮起的一阵大风把天下的尘垢都涤荡干净了,这时又梦见了一个人手持千钧之弩驱策着成千上万的羊群。梦醒之后,黄帝认为这个梦是神灵喻示他去找两个贤良的辅弼之臣。他认为,风代表着号令,可以荡尽天下的尘垢,这也就意味着执政清明,垢去土为后,因此黄帝认为他要找的人之一应该叫风后;另外一个人则能够拉开千钧之弩,必定力大无比,能够放牧那么多的羊群说明此人善于治理下天,因此他的名字应该叫力牧。

虽然黄帝也不敢确信世间真的有这二人的存在,但还是下令去寻找了,他最终在海隅、大泽分别找到了风后与力牧。于是,黄帝命风后为相,力牧为将。之后,二人果然不负所望,风后“明乎天道”,对伏羲八卦、阴阳生克的玄机研究颇有心得,而力牧则精推步之术,对天文地理的用兵之道也非常在行。黄帝也正是在这两位贤良将相的辅佐之下才力挫群雄。特别是在涿鹿之野的关键一役中,风后的指南车和力牧的战术让黄帝反败为胜大胜了蚩尤,成就了霸业。

纵观远古时代的历史,自黄帝之后,远古的英雄们几乎都有各种奇异的梦。其中,尧在梦中变成了一个巨人,伸手就可以攀到天上,又梦见自己乘青龙飞上泰山。舜在梦中击打天鼓。大禹也有洗河、乘舟过月等梦。虽然这些梦的记载并不是很详细,但每个传说中都无一例外的将王者气象表达了出来。虽然,这样的记载只是远古的传说,真实性有待考证,但是,先人们留下的大量与梦有关的故事也从侧面表达了对梦和占梦的重视。

黄帝的奇异梦境

除了黄帝梦中得贤相的故事以外,自古以来还流传着有关黄帝的其他奇异占梦故事。

相传,在涿鹿之战中,黄帝梦见了西王母派一个道人赐予了他一道灵符,至于这道灵符对涿鹿之战究竟起了什么作用目前则还是一个谜团。另外一个,则是在黄帝扫平蛮夷,实现天下太平之后,曾梦见了两条龙举着一幅白图从黄河中飞腾而出。黄帝把这个梦象告诉了精于占卜的天老,天老认为这是《河图洛书》出现之前的预兆,后来,黄帝果然真的在黄河边得到了《河图洛书》。《河图洛书》在中国古代被人们认为是“天生神物”,它的出现是远古流传的一个预言。据说在《河图洛书》中,记载了这个世界乃至整个宇宙最重要的神秘信息,并且是人们通向未知世界的一把钥匙。当然,这可能有些过于玄虚,但是严肃的学者们也承认它是中国易经数理推演的思想来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基石之一。

被官方重视的占测——商周时代的梦文化

在商周之际,人类虽然已经走出了原始时代的蒙昧状态,但是对于未知的现象依然无法进行科学的认识,古人们因此也希望通过各种手段知道和预测事情的结果,以及在事情发生过程中能够趋吉避凶的方法,因此各种占卜就流行了起来。在商周时代的占卜中,最流行也是当时最普遍的就是以梦为征兆的占卜主题。

殷商时期的占梦活动

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中国古代占梦的情况非常的复杂。夏王朝和夏后氏有关占梦的资料比较少见,但是在殷人的甲骨文卜辞中,倒是提供了有关占梦的可靠材料。在殷商的甲骨文之中,已经出现了“梦”字,根据古文字学家的分析,殷商甲骨文中的“梦”字基本上是一个会意字:字的左边是一张有支架的床,右上方是一只长着长长睫毛的眼睛,右下方曲折向下的部分则表示人的身体和一只手。从整个字形来看,其原初含义是:人在床上睡眠,以手指着眼睛,这表示人在睡眠中眼睛里会看到一些事物。《甲骨文编》里面解释说:“象人依床而睡,梦之初文。”可见,殷商时代的先民已经对“梦”这种生理现象做出了形象的解释和初步的认识。

在甲骨文卜辞中,我们能看到很多殷王占梦的记载。著名甲骨学家胡厚宣归纳了殷王所占的梦象,其中不仅有人物、鬼怪、天象、走兽,还有田猎、祭祀等等活动。在人物当中,既有殷王身旁的妻、妾、吏官,又有死去的先祖、先妣;在天象中,既占问过下雨,也占问过天晴;在走兽当中,有牛、虎。可见,当时占梦所涉及的范围还是非常广泛的。

在殷王的占梦之中,所涉及的鬼梦非常多,其中还有一些是殷王亲自占问的。也就是说,对于那些梦象不明确,且难以向神职人员详尽描述的梦,大都由殷王亲自占问。比如梦见了鬼,这鬼是谁不能确定,殷王这时就会心存疑惧,便自己卜问,而还有一些梦则需要通过吏官来占问。也就是说,如果梦见可以确指,可以明白告诉的对象,便由神职人员代占。这些占卜的内容,并没有浓厚的政治意义,主要是占问是否有灾祸,事情发展过程是否顺利,以及是否适宜举行某种祭祀等。可见,占梦在殷商时期已经成为了统治者们观察国家吉凶、决定国家大事的重要活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