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血色南朝
6687000000075

第75章 梁王变国更徘徊(8)

“昨夜……我的探马曾经得悉:梁军主将裴邃已逝,不知是否属实……”魏将长孙稚驻足,向元鉴说道,“莫非真有此事?”

“长孙将军所言有理,我们不妨回军杀向淮甸,以试探其真假!”元鉴同意道。

于是,二人又引军回返淮甸。但是毕竟是败军心虚,当魏军回头看到萧梁军中“裴”字大旗仍然在迎风招展的时候,又都情不自禁地仓皇向北逃跑去了。

元鉴深知难以取胜,也只得领军退走。接着,梁军也退回寿阳,安排裴邃的丧事。

裴邃的丧事办得比韦睿更加隆重。韦睿死后追封为侍中,裴邃也被追封为侍中,二人并封侯爵。裴邃护国护城有功,出殡时淮、淝军民十里哭送灵柩,凄风苦雨,声动天地。

见梁朝屡逝大将,梁主只好决定暂停北伐。但是,此时魏国在胡太后当权下,内乱更为加剧。魏咸阳王元禧因为谋反被杀时,其子大部分投奔到梁国来了。其中,元树被梁主封为邺王。这时,元树致信给北魏的公卿,揭发了魏廷元义的罪状。胡太后因为她亲妹妹的求情,而不忍降罪于元义,只好饶恕了元义。

“唉,先前,刘腾、元义向我索要免死牌,幸亏我未能给他,想不到他们的确罪大恶极啊!”胡太后对侍臣说。

“元义之罪深重,即使有免死牌也不能宽恕,况且太后您并没有给他免死牌呀,太后却为何仍旧未能杀他?”舍人韩子熙接口问道。

“唉,莫非你们还不知道,元义的妻子就是我妹妹呀,我妹她……一直求情,我怎忍下手杀他?”胡太后怅然地说道。

接下来,竟然发生了元义与其弟共同谋反、勾引其嫂的丑事。胡太后仍旧未能降罪给他,未能对元义下手,这更是让人们难以想象了。后来,太后自己却也饱暖思淫,淫秽残暴,从而使朝政更加混乱不堪了。

再说,梁主萧衍的次子萧综的母亲吴氏,她本是齐东昏侯萧宝卷的宠妃,萧衍入京后,将她据为己有,而这时吴妃已经怀上了萧综,接着,她怀胎七个月产下萧综,因此,人们都说萧综是东昏侯之子。

吴妃年老失宠,困在梁主身边,萧综很是郁闷。恰在此时,萧综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一位壮汉抚摸着他的脑袋。次日清晨,萧综将此梦告诉了母亲吴妃,吴妃听罢大哭。

“我本是齐宫的嫔妃,怀了齐人血脉。被今上所逼,只怀七个月就生下了你,他们自然不肯认你为皇子啊。然而,作为太子之弟,你还能保有富贵,这也算是万幸了。只是……此中情由,你切不可向外泄露,否则,我们将会大祸临头!”吴妃哭泣道,“你梦中所见的人,并非别人,他正是你的生父东昏侯啊……”

接着,萧综母子抱头痛哭。但是,没见实证,萧综仍然对此半信半疑。萧综从母亲吴妃宫中出来时,恰好碰到了他的亲将张云,于是他神情凝重地走到张云身边。

“方才我母子的话,想必你已经听到,你认为我母妃的话可信否?”萧综问张云。

“这……麾下不能回答!”张云支吾道,接着说,“不过,倘若殿下有疑问,我倒有一个办法可以鉴验!”

“何法可以鉴定?”萧综急切地问。

“有人曾经告诉过麾下,说滴血可以验亲!”张云说道。

张云说罢,随即详细地介绍了具体方法。于是,萧综深夜带着张云等亲信,私下挖开了东昏侯的陵墓,剖棺取骨,将自己的血滴人骨中。没想到,他的血真的能够渗人东昏侯的枯骨之中。

“哦,原来……我真是东昏侯的骨血啊?”萧综惊叹道,“然而这乃是一件大事,为了再次鉴定,我必须在我的子女身上再做试验!”

“啊,殿下想……”张云吃惊地问。

“正是,我要赶紧回府处理此事!”萧综睁大眼睛说道。

萧综说罢,立即回宫,将自己刚满一个月大的儿子掐死,令张云将他埋掉。几十天后,萧综再派张云将儿子的坟墓挖开取骨,用自己的鲜血滴人骨中,结果,果然其血又渗人其中。于是,萧综断定自己就是东昏侯之子,并且立即将齐氏祖宗的灵位,偷偷地供奉于府中密室,朝夕焚香。

“我身为齐室帝后,应当为齐报仇,母亲以为我现在应当如何行动?”萧综问吴妃。

“你不妨立即向梁主请求伐魏,以便得到兵马,我母子也可跳出宫禁牢笼!”吴妃道。

“母亲之言有理!”萧综说道,“我立即请求萧衍,让他派我出征伐魏,以便与魏人接洽,投降魏国!”

梁主萧衍本来不打算让萧综率兵攻魏,但后来因为北魏元法僧降梁,派元略、陈庆之接应不利,甚至陈庆之有了投降北魏之念,梁主这才准许萧综率兵出京,镇守彭城,并处理徐州府事,同时让元法僧来京任职。

于是,萧综率兵抵达彭城,立刻暗中筹划叛梁投魏的大事。然而,梁主萧衍接下来又得知魏主任命元域为东道行台,令他进兵彭城。梁主害怕萧综失利,因此又急令萧综回京。

萧综得知自己的身世后,对梁主更是由怨生恨。在他出任南徐州刺史时,竟下令将境内所有练树一律砍掉,只因为梁武帝的小名叫练儿。他又卧薪尝胆,经常习练武艺,命人在庭院内铺满沙粒,终日赤足在上面奔跑,以致脚下生风,日行数百里。他还招纳亡命之徒,伺机刺杀梁武帝,但始终没有下手的机会。

为了寻找起兵反梁的机会,他曾多次请求梁武帝准许他带兵守边。这次,机会终于来了。萧综得到这机会不易,哪里肯服从圣旨回南?

此时,梁豫章王萧综正遥望北魏大营,盘算着自己投魏的前景,忽然听得梁主要他返回,突然大惊失色,以为梁主知悉了他的阴谋,所以,他赶紧趁夜派出一名亲信偷偷地进了北魏大营,向魏人递上了投诚文书。

豫章王萧综是此次梁军彭城的主帅,魏人得知萧综欲谋叛梁,十分怀疑,于是,立即派出一名副将夜人梁朝的彭城探察。

“你们的主帅要和我们做一桩买卖,请立即打开城门,让我进城!”赤手空拳的魏国特使来到彭城城下叫道。

守城的梁军听后,赶紧向萧综报告。萧综立刻让人放进魏使。次日,梁兵仍旧在同一个城门前送出了魏使。

“哈哈,好雄伟的城楼啊,我今日离开,明日就要回来!”那魏使看着城门狂妄地笑道。

“你们魏人的口气也太大了!你们有多少军队,明天就能攻克我彭城?”梁兵们听了惊问道。

“嗯,十万之众吧!”魏使诡秘地笑道。

“你们岂能胜我?”梁兵问。

“我并不说虚狂的话啊,明晨就能见分晓!”魏使仍旧笑道。

果然,次日天晓,北魏军营就响起了号角,大军喊叫着,向彭城冲杀而来。

“南军兵士们,你们都投降吧,你们的主帅都已经投降了我们北魏,我们马上就要进城了——”魏兵们冲到城边大叫道。

“能有此事?这绝不可能!”城上的梁军根本不信,遂向城下大叫道。

但是,谁能知道,就在昨天夜里,萧综就已经偷偷打开彭城北门,和心腹梁话、苗文宠三骑前去投奔魏军了。

萧综等人来到魏军大帐后,萧综拜在魏军主将元延明的面前。

“我是队主,特来投奔殿下!”萧综对元延明说。

“你欲投魏?那么你的姓名?”元延明问。

“这……”萧综犹豫道,“不过……殿下军中一定有人认识我。”

元延明见说,便把萧综引至众将领面前,果然有人认出萧综来,说:“这是豫章王!”于是,元延明大喜,连忙把萧综引人上座,设宴款待。

今日早晨,在魏军大张旗鼓地进攻时,梁军将士才发觉主帅失踪了。正在慌乱之时,城外魏军纷纷高叫:“你们的豫章王昨夜已经投降我军,你们还是赶快开门投降吧!”

城中梁军一听此言,顿时大乱,但是仍有人想奋起大战。

然而,正当梁军将士们就要奋勇抵抗时,却不料,此时萧综已经指挥着将士,倒戈北向了。对此,连梁军的副帅陈庆之都毫不知道,于是,梁军因此大乱,彭城很快失守。陈庆之率着残军,杀出一条血路,逃回建康去了。接着,萧综从徐州去了洛阳,投降了北魏元域。

梁主对此无可奈何。不久,狡猾的陈庆之也与萧综暗中联络,投降了北魏。

北魏胡太后得知后大喜,忙令魏主命萧综为侍中,封丹阳王。于是,萧综开始为东昏侯守孝三年,并改名为萧赞。

梁主得知萧综叛变,大为惊骇,忙接受众臣的谏议,革去了萧综的爵位,令吴妃自尽。

但是不久,魏主将梁朝叛将江革送回萧梁,也要求梁主送还元略。梁主同意了,于是元略回返魏国,之后,其父已经得到平反,他还得封侍中、东平王、尚书令。而当江革回南国后,梁主就急忙召他进宫述事。

“萧综背叛的详情如何?”梁主问江革。

“因为他是东昏侯之子,所以他现今正在洛阳为亡父守孝!”江革告诉萧衍。

“哦,他能为父尽孝也算是孝子,朕应当恢复他的爵位!”萧衍听后称赞道,“同时,对待爱卿,朕也既往不咎,人主应有宽广的胸怀……”

“陛下悲天悯人,博爱众生,令万民钦佩……”江革听罢,感激涕零。

由于梁主萧衍的博爱,所以他所有的亲人,以及萧综之母、之子都又得到追封或封赏。

然而,虽然梁主如此事佛,放松国防,但是,因为北魏此时也内乱不断,无力南顾,所以,他在位博爱数十年,其南国还仍是太平无事。直到梁朝中大通元年,梁主萧衍已经安然临位三十余年了。不过,尽管如此,梁主却仍旧梦想吞并北魏,因为他总感到北朝是蒙昧可击的,统一北魏,乃是他的天赋之责。

这年,反复无常的陈庆之又狼狈地从北魏逃奔回到了南梁。归国后,梁主仍旧命他为右卫将军。这时,梁散骑常侍朱异的经术也深得到梁主的信任,于是朱异渐渐受宠,并且他与梁主的关系也日益加深,他常常陪伴在梁主的身边。

一次,陈庆之与朱异游猎于钟山,二人窃窃交谈。

“我原以为北朝没有能人,没想到,去了洛阳之后,才知道北朝的繁荣,其地的人文风采,甚至连我们的江东都有些自叹不如啊!”陈庆之对朱异说,“可见,北魏也是不容小觑的繁华之邦啊!”

“这是你亲身经历的体验,显然是真实无疑的!”朱异附和道。

回来后,朱异将此话转告给了梁主。萧衍听了,颇有触动,因此他收敛了北伐的雄心。

这年冬天,妖贼僧强在北徐州作乱,土豪蔡伯龙纠众响应,接下来,北徐州沦陷。陈庆之当时在北兖州,就近讨贼,斩杀了僧强、蔡伯龙,收复了徐州城。这也算是陈庆之——这个梁主昔日的家僮为萧梁立下的第一个功劳!

梁主认为陈庆之的第二个功劳是:陈庆之在洛阳时,他曾致信镇守在北魏齐州的萧赞(即当时已经叛梁的梁主次子萧综),劝其返回故国。只是当时,萧赞未能与他一同回来,后因魏国出现了尔朱氏叛乱事件,齐州附归了尔朱兆,萧赞错过了南回的机会,最后死在北魏阳平。

此时,梁主萧衍派人偷偷地将其灵柩运回南梁,他还以真皇子之礼安葬了这位假皇子。

陈庆之虽然没有做出辉煌业绩,而且常有投魏的行径,但他其实还是梁朝的一员文武双全之士。他之所以没能为大梁建功立业,也有客观上的原因。他陪梁主下了二十几年棋,第一次带兵打仗已到中年了。随即,梁主萧衍任命陈庆之为宣猛将军、文德主帅领兵两千护送豫章王萧综接管徐州。北魏派两位亲王领兵二万,在陟口一带扎下营寨准备进攻,陈庆之却能逼近敌人营垒,挥师直击,以一当十,魏两万人马在一通鼓之间就被陈庆之的两千人马击溃败逃。本来此战必胜,奈何他的上司萧综此时因故叛梁,主帅临阵投敌,陈庆之才只好斩关后退。后来,陈庆之随曹仲宗伐涡阳,大战一触即发。当时手下只有两百人的陈庆之建议夜袭敌军,于是,他带领自己的部属二百,长途奔袭四十里,一夜之内击败了北魏的先头部队。陈庆之“百翎贯寨”的战绩不亚于当年孙吴的甘宁,鉴于此,博爱的梁主始终如一,依旧对陈庆之宽大为怀。

五十六、假子逝,萧统相继亡

然而,没想到,博爱的梁主,假皇子刚刚过世,其真皇子萧统——这位贤明仁义的昭明太子却也接踵而亡了。仁义博爱的梁主,晚年为了哭儿子,几乎双眼失明。

梁主长子萧统在梁主刚即位时,就已经被册立为太子。

萧统自幼聪明好学,三岁学《孝经》、《论语》,五岁能遍诵五经,十岁通晓经义,善评诗文。后来,他编著了《文选》。萧统才华过人,每次出宫游宴,都会赋诗作词,随口吟咏。

梁普通年间,由于战争爆发,京城粮价大涨。萧统就命令东宫的人员节衣缩食,每逢雨雪天寒,他就派人把省下来的衣食拿去救济难民。他在主管军服事务时,每年都要多做三千件衣服,冬天分发给贫民。

萧统更喜欢”引纳才学之士,赏爱无倦“。所以他身边团结了一大批有学识的知识分子,经常在一起”讨论文籍,或与学士商榷古今,继以文章着述,率以为常。”

萧统酷爱读书,记忆力极强;他也性爱山水,但是,他不好音乐。他曾经泛舟后池,番禺侯轨盛请求演奏女乐。但萧统不同意,并咏诵左思的招隐诗道:“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天监十四年,太子成年后,为人谦逊,梁主令他处理朝政,他件件都能处理得当,赏罚分明,并能以宽厚之心待人,深受朝野爱戴。

普通七年,母亲丁贵嫔患病,太子入宫服侍,彻夜不眠,衣不解带。丁贵嫔去世时,他悲痛欲绝,虔诚地安葬了母亲。接着,他又请来高僧名道为母超度。

“太子殿下容禀:依贫道看来,娘娘的墓地对太子将来不利……”安葬丁氏后,这位道士向他进言。

“这将如何是好……”东宫上下听罢,齐声惊问。

“可将蜡鹅埋藏墓下,以解除邪恶!”那道士说。

于是,东宫侍卫立即照此办理。可是这一举动,却差一点给萧统造成了一桩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