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内圣外王王阳明:心外无物,知行合一
6728000000006

第6章 圣人必可学而至

忽然,王阳明开口问道:“如何能成为圣贤?”

这让娄谅猝不及防,好在他是大师,只见他微微一笑,漫不经心地说:“圣人必可学而至。”

“如何做到?”

娄谅说:“格物。”

一、阳明婚姻

王华对王阳明的“不安分”着实有些头疼,而且儿子也老大不小了,给他娶房媳妇或许能让他安下心来。

娶媳妇是非常高明的一招,王华确实省了心,可是岳父大人却开始闹心了。

对王阳明来说娶个媳妇不难,状元儿子要结婚,保媒拉纤的还不得踩烂了门槛。官宦子弟结婚,最低层次也要讲求个门当户对。高官重臣子弟的婚姻通常会掺和一定的政治因素。但是,王华没有因为自己当年考中了状元,又在京城做官,就借着儿子的婚姻去攀高枝。王华的未来儿媳妇是诸养和的女儿诸氏。

诸养和与王华乃至交好友,他也是绍兴府余姚人,与王阳明论起来还是他舅舅。王阳明小时候,诸养和在吏部工作,主会试那一年到王家串门,见王阳明活泼可爱,细眉凤目,怎么看都有种贵人相。在听说王阳明出生的各种祥瑞之后,以诸养和的阅历,他认为这孩子以后肯定是个出息人。

诸养和酒酣耳热后,当即口头表示把女儿许配给王阳明,定了娃娃亲。酒醒后,诸养和有那么一丝后悔:嘴咋就那么欠,王华尚在复习功课,他日能否榜上有名尚属未知,允诺似乎有点过早。结果没想到,王阳明九岁时,王华高中状元,一鸣惊人。诸养和暗自窃喜——当年的话说对了。眼瞅着王阳明一天天长大,也不知今日王华是否还记得当年孩子们的婚约。诸养和派人去催婚,都被王华以孩子年幼打发了回来,他心里七上八下的,正愁没辙,王华找上门来了,要求给孩子们择日完婚。诸养和喜出望外,聘礼啊什么的都不用带,人到即可。

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七月,王阳明到了南昌。

南昌有两大标志性建筑,一是坐落在赣江东岸的滕王阁,另一处是位于今星火路的宁王府。

这一年,王阳明十六岁,宁王朱权四世孙朱宸濠九岁,三十一年后,宿命让两人在这里一决高下。

此时,岳父诸养和已做到了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参议,正四品大员。

承宣布政使司,意思是“朝廷有德泽、禁令、承流宣播,以下于有司”,是明朝国家一级行政区,前身是元朝的中书行省,明朝避讳称“行省”,而是简称为“布政使司”“布政司”“藩司”,就是我们今天的省级行政区。明朝一个省设有布政使司、按察使司、指挥使司,三权分立,共管一省。布政司主要管理民政、财政、田土、户籍、钱粮等;按察司掌管刑狱诉讼等;指挥使司为军事管理单位,掌一省兵权。

合卺之日,诸府上下,张灯结彩,宾朋络绎不绝,比过年还热闹。结婚当天不如过周末,除了疲惫,只有疲惫。王阳明见这些高谈论阔举杯痛饮的宾朋,感觉结婚也就那么回事儿吧,淡然无味,毫无令人心潮澎湃之感。

诸养和与众位同僚宾朋一醉方休,婚礼圆满成功,女婿人才一表,简直太有面子了,这可能是诸养和生平最高兴的一天。

再热闹的宴席也有散的那一刻。诸养和晃晃悠悠送走最后一位客人,回到屋子里,呷了口茶,叫了声:“伯安(王阳明的字)……伯安呐……”

不见王阳明回话,诸养和忙命人把王阳明叫来,这小子怎么这么不老实,话说还没到送入洞房的程序。仆人找了一圈不见王阳明,诸养和一下子酒醒了——坏了,王阳明丢了!诸养和派出所有家丁仆人,叫上老哥几个,玩命似的找,就算是翻遍全城,也得找出来。

洪都新府,豫章故郡,南昌对王阳明来说真的是人地生疏。他是外地人,黑灯瞎火的万一跑丢了,迷路了,或者出点别的事儿,那可怎么办?诸养和冷汗涔涔,坐立不安。女儿结婚当夜,女婿丢了,传出去已成笑柄,这都无所谓,关键是若找不到王阳明,怎么向京城的王华交代?

天已经亮了,诸养和老泪纵横,疲惫至极,靠在柱子上,眯了一会儿。正当这时,王阳明大摇大摆地回来了,见状急忙走上前去问安。诸养和百感交集,祖宗啊,你可算回来啦!

原来,昨晚王阳明童心大起,偷偷溜出了诸府,走着走着见前面有一处庙宇,匾额上写着——铁柱宫〔即今南昌万寿宫,始建于晋朝永嘉六年(312年),北宋时期江西文化名人欧阳修、王安石、曾巩、黄庭坚等捐钱修葺。宋宁宗时,赐匾额“铁柱延真之宫”,简称铁柱宫。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赐名“妙计万寿宫”,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改名万寿宫,沿用至今。近代饱经战火,万寿宫被焚毁,原址处现为南昌市第二十一中学及万寿宫商城〕。王阳明看着看着,信步走了进去,见一名道士端坐榻上,长得鹤发童颜,道貌岸然。

王阳明问道:“道长何处人?”

道者对曰:“蜀人也。因访道侣至此。”

“今年高寿?”

“九十六岁。”

“不敢问道长名讳。”

“自幼出外,不知姓名。人见我时时静坐,呼我曰无为道人。”无为道长问他,“你脸色不好。”

王阳明回道:“自小有肺病,以至于此。”

于是无为道长向王阳明传授了养生导引之术。至次日天明,王阳明离去。无为道长说:“珍重珍重,二十年后,当再见于海上也。”

当然,此事件传奇的成分较大。

王阳明是有惊无险地回到了岳父家,但是按照习俗,王阳明要在南昌待上一年半载,这对他来说,实为一种折磨。于是,王阳明找到了消磨时光的好办法——书法。

练字,属于修身养性的一种良好方法,能陶冶情操,让身心安静。习练书法的基本法主要是临摹,而后临写、背临、创临,经过三种过程才能达到一定水平。至于能否自成一家,只能看天赋了。王阳明天赋异禀,对于书法颇有心得,他曾说过:“吾始学书,对模古帖,止得字形。后举笔不轻落纸,凝思静虑,拟形于心,久之始通其法。”开始练习书法时,对着古帖临摹,纵然临摹得非常相似,但只是形似而已,缺乏神韵。后来为打破这种僵局,每次提笔时都会凝神细想,想一想这个字究竟该怎么写,并不草率下笔,想好了再写。凡经过此种方法,不断实践历练,必出自家风格。凡事皆在心上求索,此为心学之道。

就书法而言,“晋书尚韵,唐书尚法,宋书尚意,明书尚态,清书尚质”,王阳明之书法为当世冠杰,后世多有评价。诸如王阳明书法代表作《矫亭说》,徐渭曾评其书,“翩翩然凤翥龙蟠也”。清人王育将王阳明与朱熹书法对比评价,更为中肯,“朱子之书,骨劲老练,有苍松怪石壁立千仞之势。阳明之书,骨挺神骏,有鹰击长空之态。二者书法骨格清奇,实乃二人功业德行使然。”客观而论,王阳明书法的确很有态度,但与同时代的书法宗师文徵明、祝允明等相比则是“情有余而巧不足”,有一定的差距。

次年,王阳明带着新婚夫人诸氏回余姚省亲,路过广信府上饶,闻听娄谅在此讲学,“做圣贤”的想法又冒了出来,特意去拜访娄谅。今江西省上饶市水南街劳动路娄家巷30号,为当年娄谅、娄性父子讲学之地,是上饶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一年,娄谅六十七岁,王阳明十七岁。

娄谅,字克贞,别号一斋,明代著名理学家。娄谅大有来头,师从崇仁学派的吴与弼。他有一名孙女嫁给了宁王朱宸濠。

吴与弼,号康斋,今江西省崇仁县东来乡小陂村人,明代著名理学家。吴与弼没有师承,没人教他,完全“闭门造车”,好在天资聪颖。传说吴与弼经常后半夜睡不着觉,常常哭泣,久而久之哭出了心得,自学成才,创立崇仁学派。吴与弼教出的学生,非常厉害,一下山就名动天下,主要有陈献章、娄谅、胡居仁、罗伦、谢复、胡九韶、周文、杨杰等。清代著名思想家黄宗羲著作《明儒学家》一书中,将《崇仁学案》位列第一。

吴与弼收娄谅为徒,学习时间一长,吴与弼发现娄谅乃是性情中人,豪迈之士,不屑于凡俗事物,油瓶倒了不扶的主儿。对于做学问而言,没有严谨的精神,事事不关心,岂非成了空谈,这种态度非常危险。于是某次吴与弼带领学生们在田间劳作,对娄谅说:“学者须亲细务。”天性聪明的娄谅一下子顿悟了,此后洗衣扫地亲自为之,不劳僮仆。这一切,吴与弼都看在眼里——孺子可教也。果不其然,后来娄谅成了吴与弼的关门弟子。吴与弼将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与他。

娄谅在吴与弼处学习几年后返回上饶。景泰四年(1453年),娄谅乡试中举,具备了做官的资格,全家都很高兴,唯独娄谅反应平淡,因为他志不在此。他觉得科举与做学问相比,简直不值得一提。为了做学问,娄谅又跑到吴与弼处学习。如此往返十余年,娄谅的父亲强烈要求他去科考。父命难违,娄谅于天顺七年(1463年)去南京参加进士考试。于是收拾行囊,向南京进发。

娄谅走到浙江衢州,忽遇逆风,船无法起航,前去赶考的举子们坐等天晴。娄谅望望天,转身就走,回到了上饶。众人不解其意,娄谅解释说:“此次科考非但不能中举,会反遭奇祸。防微杜渐,是以我才回来了。”家人无可奈何,正当家里人满腹狐疑时,南京考场传来了消息——贡院失火!

天顺七年(1463年)二月九日,南京考场发生特大火灾,烧死举子九十余人。朝廷对遇难的贡士皆赐进士出身。经过此事,众人对娄谅极其佩服,娄谅则认为此乃研究理学、“静久而明”之结果,也就是常说的“天人感应”。

天顺七年(1463年)癸未科会试,因考场失火,改至当年八月举行,殿试推迟至次年(甲申)三月。为了满足家里人的殷切期望,娄谅再次上路,结果名列乙榜,没有进京参加殿试的资格,但具备了做官的资格,官职通常比较小而已。娄谅对此并不在乎,去成都上任待了两个月就申请病退,回家研究理学,终成一代宗师。

二、中国主流思想变迁

理学一词经常会出现。什么是理学?简言之,理学是有宋以降,儒家思想的另一个发展高峰,贯穿后世,故而称之为宋明理学。

什么又是哲学?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意义?

我们经常会使用到一些哲理词句,点缀事物,丰富生活,那么这里引申出一个问题:哲学究竟是什么,有何作用?

哲学是一门严肃学科,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蔡元培说“哲学之思想,与科学及哲学相随焉”,哲学是自然学科的基础。换言之,人类任何伟大发明,大到核武器、航天飞机,小到筷子、挂钩,皆与哲学息息相关。

天地玄黄,鸿蒙初开,人们过着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原始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渐渐地认识到了自然界的声光雷电,掌握了一些自然规律,譬如日出日落,生老病死。这个时候哲学处于萌芽状态,主要表现在,人们有了东、西、南、北、中的方位概念,也有现在、过去、未来的时空概念。人是群居动物,所以形成群体、部落、民族,他们的世界观形成了部落意志、民族意志、国家意志。简言之,即这群人想要干什么?有地种地,没地去抢,渐渐地形成了本民族的哲学思想和意识形态,于是产生了不同的文明,如游牧民族、农耕文明。

以上为宏观概念,举一个最朴素的哲学思想——穷则思变。

试问一个人一辈子能赚多少钱?例如,按薪金每月5000元,20岁开始工作,60岁退休,工作40年计,一个人一辈子能赚200~500万元。此为一个区间,还是毛收入,况且很多人达不到这个水平。人生走到尽头,油尽灯枯,混个负数也是有可能的。每个人的世界观不同,思想也截然不同。有的人觉得这些钱够花了,得过且过,无欲无求。有的人当然是不甘心的,所以若要享受高质量的生活,首要的客观条件便是争取更多的财富。那么也就有了“穷则思变”之说,想要赚更多的钱,先要改变思想。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此乃一连串的思想化学反应,放诸四海而皆准,各个行业,均可使用。我们常说“人穷志不短”,现实生活中这是一句自我安慰的话。长期处于贫穷状态的人,会变得人穷志短。贫穷不是经济状态,而是一种疾病状态。会从根本上改变人的人性,使之坠入深渊。长期处于贫困之中的人,思想久困,碌碌无为,容易走向极端,人性显恶。时间一久,于是形成了: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所以,穷人之所以穷,是缺少思想的改变和创造财富的能力。相反,一个人把自己发家致富的思想及过程形成理论体系,那就是成功学;一个国家把本民族致富的思想及过程形成理论体系,那就是《国富论》。哲学思想是任何自然学科的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哲学是地基,埋在下面。看不见摸不着,但一直存在,如超市里的商品,五花八门,各有卖点,它指导人们的生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中国哲学思想史的发展脉络,同中国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哲学思想有: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和近代西学。根据社会制度的不断变化和统治阶级的意志,政治选择思想,思想服务政治。在历史长河中,各种哲学思想流派争相出场,起伏沉落。

1、春秋战国时期

周灭商后,中国的社会制度由奴隶制进入封建制,又称封土建国。中国哲学思想经过漫长的发展,到这一时期达到了巅峰状态,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主要思想学派有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小说。每家学派各有自己的思想主张和政治主张。每家学派均将自己的想法述诸笔端,形成文字理论体系,用以来说明阐述自己的思想,学术上称之为“子学时代”。

各家学派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奔走呼号,向统治阶级推销兜售。各个诸侯国纷纷拿起思想武器,武装统治。最后使用法家思想的秦国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法家思想主张,以“权、术、势”逐级统治为根本,建立“以法治国”的规章体系,迎合服务于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实行郡县制的政治主张。由此可见,任何一种哲学思想,本无好坏优劣,只是哪一种更适合统治阶级,哪一种才会被选择使用。法家为主流思想的秦帝国,国祚仅仅十五年,公元前206年灭亡,是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之一。

2、两汉时期

这就出现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大秦帝国排山倒海灭掉六国,为什么统一之后“二世而亡”?学者们渐渐地得出了答案——思想不对。最早看到问题症结的人是秦朝遗臣陆贾。还在刘邦起码打天下的时候,陆贾就向他推销儒家思想。刘邦对儒家思想不感冒,甚至持蔑视态度,他说:“老子骑马打天下,还能用得着诗书礼仪?”陆贾反唇相讥:“骑马可以打天下,但骑马能治江山吗?”刘邦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入关时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出台一系列顺应民心、与民休息的政策。

汉建立后,曹参为相时,邀请全国学者探讨治国之道——大汉该使用什么哲学思想统一人民?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后来曹参听说胶西有一个叫盖公的世外高人,善于黄老之术。当然,所谓黄老之术,传说是黄帝和老子的思想,实乃假托黄帝和老子,融合道家和法家思想,兼顾采用阴阳家、儒家、墨家等诸思想学派的观点综合而成。盖公讲的黄老之术非常简单,一言以蔽之:“政治贵清静而民自定。”在社会政治领域,黄老之术主张“是非有分,以法断之,虚静谨听,以法为符”,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黄老之术对西汉初年的社会起到了积极作用,出现了“文景之治”,这种思想治国方略,又被称为“黄老政治”。

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黄老政治最后一位统治者窦太后去世,汉武帝朝纲独揽,儒生博士董仲舒提出著名的“天人三策”,主要建议:君权神授、罢黜百家、尊王攘夷、建立太学。在地主阶级中央集权制形成,迫切要求树立王权神圣不可侵犯的历史背景下,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从此儒家思想正式登上中国政治舞台。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官学有五经(《易》《书》《诗》《礼》《春秋》)博学。学者们纷纷对儒家经典著作进行注疏,学术上称之为“经学时代”。代表人物董仲舒、贾逵、许慎、马融、服虔、卢植、郑玄等。

3、魏晋时期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地主阶级走向政治舞台。改朝换代必须有新的思想理论作为官方哲学。在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儒家思想有短板,为了弥补其不足,加入了道家思想。玄学思想是儒道合流,又称新道学。统治阶级用这套思想为自己的合法地位进行有力辩护。但玄学无力巩固统治阶级的合法地位,这是由玄学的出世、超生死、得解脱的核心思想决定的。因此,这套政治思想逐渐沦为精神养生术。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

4、隋唐时期

东晋以降,佛教发展迅速,到隋唐时代,佛教经过起初传入时与中国文化的冲突,逐渐变为融合,形成本土化的佛教,被朝廷与民间广泛接受。这时期佛教涌现出诸多与中国文化完全融合的宗派,如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禅宗等。所以,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学术上称之为“佛学时代”。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转型期,先后是两个大一统朝代。地盘大、人口少、民族多,思想复杂,隋唐时期便采用了儒、释、道三家思想并用的政策。三家相互诘难,又相互吸收,各有所长。最后结果是,佛道被尊崇,儒家衰微。

需要一提的是,唐朝著名的韩愈力排佛老,对佛教的态度是“焚其书、庐其居、人其人”,可谓极力排斥,非常极端。同时,韩愈极力提倡儒家思想,为“宋明理学”开了先河。

5、宋明时期

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后,唐朝名存实亡,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907年,朱温建立后梁,中国社会进入五代十国的大分裂时代。960年,赵匡胤陈桥驿兵变,建立宋朝,经过多年征战,平定中原。在这一时期,儒家那套思想又适合了时代的发展需要。

儒家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有了新的发展,中期时由范仲淹提倡,理学三先生胡瑗、孙复、石介继之,开北宋理学之先河。后来逐渐形成了王安石“新学”、司马光“朔学”、苏轼“蜀学”,后来谈兼性理的道学逐渐走向正统地位,学术上称之为理学,被认为弥补了儒家思想的短板,构建了一个新的精神世界。

一批有识之士,如周敦颐、程颐、程颢、张载等学者对佛老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不再像韩愈那样完全排斥,而是从中吸收养分为儒学所用。面临佛教、道家的思想压力,儒家完成了一次自我更新和重新构架,吸收佛老精髓形成了新儒学思想,一直贯穿到明代,所以这一时期称之为“宋明理学”。

那么,在理学之前,儒家思想的短板是什么呢?简单说,就是没有终极预设和辩证思维。

如佛家的终极预设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辩证思维是轮回说、因果说。道家的终极预设是“羽化登仙、无为而治”,辩证思维是阴阳说。

理学家们为了弥补了儒家短板,提出的终极预设为——天理。而辩证思维则直接采用了道家的阴阳说。

其时,理学主要有:周敦颐的“濂学”、张载的“关学”、二程(程颢、程颐)的“洛学”、王安石的“新学”、司马光的“朔学”、苏轼的“蜀学”等。

程颐(伊川先生)的“洛学”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到南宋朱熹集为大成,称之为“程朱理学”。陆九渊上承孟子、程颢(明道先生),创立了“心学”,明代王阳明集心学之大成,故称“陆王心学”。

另以吕祖谦、陈亮、叶适为代表的“事功学派”,到清初的黄宗羲演变成“浙东学派”。

朱熹的理学思想(朱学)在他生前并未取得思想界的统治地位,一度被认为是伪学。门人遭到迫害,流离失所。南宋末年,庆元党禁解除,朱熹理学方得到统治阶级认可。元代仁宗皇庆年间,科举以朱熹《四书集注》及五经的朱学传注为思想准绳,实际上朱学仍未受到重视。直到明成祖永乐十三年(1415年),官方修成三部《大全》,即《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标志着朱学的统治地位得以确立。

朱熹作为一位儒家宗师,作为唯一一个非孔子的亲传弟子却享祀孔庙的人,有些理论确有独到见解,诸如“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云云。朱熹的治学思想,有自己的一套把式。然而,缺点也是有的,例如过分提及“三纲五常人伦秩序”,再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和“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观点,比较压抑人性。

原始的儒家思想,是“思无邪”,非常厚道,实用也实在,没那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孔子无罪,过分强调人伦秩序,压抑人性,这些理论并非是他提出的,而是理学家们发展出来的。朱学原是一种学术思想,由于很对统治阶级的胃口,许多想法与上峰极为吻合,所以它才被确立为正统思想。统治阶级“拿来主义”地将其原有思想直接异化,以适合其统治需要。当然,统治阶级的意志决定了国家的意志和民族的未来,并非学者之误。理学作为地主阶级新的思想理论体系,对当时的社会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是过分强化封建礼教、维护宗法等方面,也限制了中国人的思维。自此,昔日那个积极的、血性的、健康的中华民族,由攻转守变为消极的、保守的、病态的、迷茫的民族。

朱熹的代表作《四书集注》,被官方修订放大为《四书集注大全》,以朱熹本人思想为主,收录朱熹门人的理论以及其他一切符合统治阶级思想的哲学理论,成为科举考试之教科书。对此,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批判明代官方教材:“抄袭成书,内容陋劣,经学之废,实自此始。”

明代确定朱熹理学为官方教材后,出现了两位大师——薛瑄和吴与弼。

薛瑄与弟子张鼎、阎禹锡等形成“河东之学”,再由段坚门徒周蕙及其再传弟子吕柟等,形成明中期的“关中之学”。吴与弼则代表“崇仁学派”,门人有陈白沙、娄谅、胡居仁、罗伦、谢复、胡九韶、周文、杨杰等。学生们又分为两派,以陈献章为代表,得吴与弼“静观涵养”之理,开启“白沙学派”;娄谅、胡居仁得吴与弼“笃志力行”之精神,创立“余干学派”。同时,黄宗羲认为,娄谅开了“姚江学派”的先河,阳明心学诞生之后,“姚江学派”发扬光大,影响整个中晚明时期。

6、清代朴学

经过中晚明的思想激荡,阳明心学逐渐转为实学,称之为“清代朴学”。

清代朴学是对穷心于“天理”、“人欲”,不出“心、性、气、理”范畴,淡忘儒学忧时济世传统,空谈误国的明代王学末流的反动,也是儒学自身发展史上否定之否定的结果。朴学的出现,一个重要原因是清朝统治阶级“文字狱”盛行,学者唯考据不出事。此外,朴学也仅仅是清代新学派的重要分支,主流思想意识还是朱熹理学。

朴学的成熟与鼎盛期在清乾隆、嘉庆年间,出现了“乾嘉学派”,其影响力一直延续至当代,在保存和传递古代文化遗产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与重要的价值。“乾嘉学派”的共同之处是重汉学、识文字、通训诂、精校勘、善考证。主要代表人物有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惠栋、戴震、段玉裁、王念孙等。

7、近代西学

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促使清廷在1860年推行了洋务运动,继承明末利玛窦等人的“西学东渐”之风,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观点,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甲午战争后,清朝面临着国破家亡的命运,许多有识之士开始更积极全面地向西方学习,标志着西学正式确定地位。主要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张之洞、梁启超、康有为、谭嗣同、严复、李石曾、蔡元培、邹衍等。

三、姚江之学,娄谅为发端

娄谅满腹经纶,门人广博,传道授业解惑,但娄谅发现求教的学生们,真想做学问的不多,想以此应付科举的不少。所以少年王阳明的到来令娄谅极为兴奋。娄谅治学严谨,个人道德修养很高,以“收心、放心”为居敬修养之法门,以“何思何虑勿助勿忘”为道德修养之要旨,简言之,仪表庄重,内心坦荡。

娄谅每天早上起来,梳洗打扮后,先拜家祠,然后接受家人及学生们的请安。他对穿衣打扮特别讲究,但凡有客人来了,娄谅不管多忙,不管客人多急,他都得整饬襟裾打扮得有板有眼再去接见客人。黄宗羲《明儒学案》说:“姚江之学,先生(娄谅)为发端也。”作为对王阳明开导蒙昧使之明理的启蒙者,“发端”娄谅绝对够格。

在王阳明见到仰慕已久的娄谅之后,后者先谈了一下儒家的学术热点话题——格物致知。把他多年研究的朱学关于“格物”的解释,通过自己的理解,用两人都能听明白的普通话给王阳明上了一课。不过他发现王阳明兴趣点不在这上面。

忽然,王阳明开口问道:“如何能成为圣贤?”

这让娄谅猝不及防,好在他是大师,只见他微微一笑,漫不经心地说:“圣人必可学而至。”

“如何做到?”

娄谅说:“格物。”

王阳明面色茫然,懵懵懂懂。

娄谅举例说明:“你看我与我先师康斋先生,躬身细务,皆以格物成名。天文地理,无所不知,连你此刻心里想什么我都知道,这就是‘格物’的功夫。”

王阳明微微颔首,有所顿悟。

做圣贤,有这想法是好的,但那不是一句空话,单凭思维遨游远远不够,需要脚踏实地,格物穷理,获得更多知识,并且身体力行踏踏实实地走。

王阳明早年确立要成为圣贤的人生方向,如今娄谅给他讲的这堂课,使之找到了成为圣贤的可能和方法。这堂课没白上,虽然只有短短的七个字(圣人必可学而至),但对于天分极高的王阳明来说足够了。娄谅的教导将他内心做圣贤的小火苗燃起,接下来的人生里,他将用星星之火,燃烧中国思想界的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