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内圣外王王阳明:心外无物,知行合一
6728000000008

第8章 做圣贤,先科举

“举业与圣人之学相戾者,非也”。

王阳明认为科举与做学问两者并不冲突,不通过科举而求官,与不尽人事而怨天尤人,皆是错误的。

一、明代科举制度简述

王阳明落榜了,这让他仔细思考了未来,他认为绝不能再重演“报国无门”的悲剧,他需要有施展的舞台。

王阳明回家,重新拿起了朱熹的《四书集注》——它能作为大明帝国的官方教材,一定有它的道理。纵然觉得注疏繁杂,道理粗浅,但“做圣贤”必须先过这一关。这就是现实,鲜活的现实,无力改变,只有适应。

王阳明撇开课外书,开始潜心复习。当读到朱熹的“读书之法,莫贵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此不易之理也”时,王阳明有所领悟,发誓要振作精神,一定卷土再重来。

关于科举,王阳明是肯定的,他在给友人的书信中提到,“举业与圣人之学相戾者,非也”。他认为科举与做学问两者并不冲突,不通过科举而求官,与不尽人事而怨天尤人,皆是错误的。

然而,明代的科举之路,着实困难重重,以下简言明代科举制度。

中国历代选拔人才的制度一直在不断变化,由原始社会禅让制、西周世袭制、春秋战国客卿制、两汉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正中制,到隋朝时出现了科举制。而相对于之前的制度,科举是封建社会最为科学的人才选拔制度。可以这样说,它源于隋,发于唐宋,成于明清。

在明代做官有五种途径:第一学校,第二科举,第三荐举,第四铨选,第五世荫。

学校主要是国子监,乃是中央一级学院,进入国子监即可做官,明成祖后,监生直接做官的机会越来越少,渐与科举合并;荐举,类似于今天的大学扩招,朝廷除了正常科举外,还增设恩科,降低考试标准;铨选,指那些对朝廷有贡献者,如捐款捐物的,或者是丁忧起复的,经过吏部审查合格后授予官职;世荫,承袭先辈的官职。这些都是非主流途径,最直接最权威也最难的还是科举考试。

想参加科举,先得上学,弄个学籍,找担保人(如清代需五人联保),罪犯、妓女等的子弟不允许参加科考。明代各府、州、县均有公办学校(官学),此外亦有私塾、书院等民办学校。凡是报名入学的全叫童生,无论年老年幼。

第一:县试

县试由县教谕(教育局局长)主持,海瑞就做过此官。县试多在二月份举行,童生需出示廪生担保书,方可参加考试。通常考五场,以八股文为主,试帖诗、经论、律赋为辅。中者即有参加上一级考试(府试)的资格。

第二:府试

府试内容和流程与县试相同,考试地点在府署进行。比如杭州府就到钱塘(杭州)去考,绍兴府就到会稽(绍兴)去考,松江府就到松江去考。考试录取有名额限制,录五十人,分甲乙两等,中者有资格参加院试。

第三:院试

院试由一省提学使主持,中者叫生员,俗称秀才,第一名叫案首。这仅仅具备了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能否去参加省一级的乡试,还得看“岁考”和“科考”。

考取生员资格的,即可享受朝廷发给的每月六斗米的生活补贴,但名额有限,不是所有生员都给。明代规定县学生员定20人、州学生员定30人、府学生员定40人。吃皇粮的生员就叫廪生。随着生员基数不断增加,相对增加出来的廪生分别叫增生、附生、青衣等。

岁考是针对各府、州、县官学的生员进行,由提学使深入到各级官学主考。类似摸底考试,三年摸两次。岁考根据生员成绩优劣分为六个等级:

前两等,有赏,原不是廪生身份的可以补缺,是廪生身份的给予其他奖励;

三等,不赏不罚;

四等,挞责不降级,挞,拿鞭子蘸凉水抽;

五等,降级,原廪生身份的降为增生,增生降为附生,以此类推。

六等,开除学籍。

岁考结束后,再来一次大摸底,称之为“科考”,也是三年两次。凡在此次考中前两等的生员,即有资格去省里参加省级考试——乡试。

第四:乡试

由南、北直隶和各承宣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省级),称乡闱,三年一次。因考试时间定在八月,又叫秋闱。乡试规模大,难度增加,特别受当地政府重视。考前先确认身份,禁止找枪手替考(冒籍),一经发现,严肃处理,轻则取消考试资格,重则终身不许入仕。检查完毕,放生员进入号房,每个号房前有官兵站岗。早上开考,黄昏交卷,如果没有答完,给三根蜡烛。以蜡为限,如果蜡烛燃尽还没有答完,则强行拖出考场。

乡试考试分为三场:

第一场,考官方指定教材,《四书》经义;

第二场,试诏、诰、表、章等应用文写作科目;

第三场,试经史策论。

三场考试,分别在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考试结束后,考生退场,经收卷、弥封(糊名)、誊录等程序,严防作弊,保证公平性,最后送审。

乡试是朝廷重点考试,各省录取名额有限。明代前期名额少,后期增加。南、北直隶在100~130人,其次江西省,再次各省名额以5名递减,最少的是云南——明英宗正统年间名额只有20人。朝廷有尊重知识分子的惯例,如果有考中的,当地地方政府要举行鹿鸣宴,宴请考中者。

乡试中者称之为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叫“亚元”,第三、四、五名叫“经魁”,第六名叫“亚魁”,其他名次者统称“文魁”。乡试中举的称之为乙榜,登科举人即可授官,但无“出身”,政治资本较弱,多官职较低。所以,只有登龙门考甲榜,一条道考到黑,才可能做更大的官。

第五:会试

会试考试时间在乡试结束后的次年二月份,又叫春闱,地点在京师,由礼部主持。这是一次全国性考试,会试中者那就是考上了,不再落榜,而接下来的殿试,不过是把这些考生分个等级,给个不同的政治出身。会试也分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考试内容和流程与乡试基本一致。只是规模更大,工作人员更多,监察更加严格。

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其他统称为贡士。

会试录取人数不恒定,明初无定额,最少的一次只有32人,最多的达472人。自明宪宗成化十一年(1475年)后,一般取300名。有特殊情况的话,如增设恩科,那么扩招名额一般在50~100名。录取名额是一场各省教育水平的较量——明初,因为会试取士不均,曾闹出“南北榜案”,朱元璋因此杀了两名主考官,以平举子之愤。明仁宗时期,该问题由杨士奇解决了:确定南方录取名额占十分之六,北方录取名额占十分之四。

第六:殿试

考场设在奉天殿或文华殿,因此得名。殿试是“天子亲策于廷”,又叫廷试,考试很简单,就一场策论。时间在三月初一,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改为三月十五。殿试名次分为一、二、三甲。一甲三人,即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一般95名左右),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一般是200名左右),赐同进士出身。一、二、三甲皆称进士。

发榜后,皇帝赐进士宴,称之为“恩荣宴”,俗称琼林宴。由此可见,状元相当难考,经过多场次考试,程序复杂,变化无算,能考中已是万幸,更何况“连中三元”。自有科举以来,一千四百多年,一共才出了十五名文科连中三元者,明朝有商辂、黄观两名。另,连中六元者,即县考、府考、院考、乡试、会试、殿试均为第一名,称之为“六首状元”,自有科举以来共有两名,一是明代黄观,二是清代钱棨。

二、弘治科举泄题案

两年后,王阳明参加了弘治十二年(1499年)己未科科考。

同科会试的有一位落第的著名人物值得提及,他就是唐伯虎。

唐寅,字伯虎,苏州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主要艺术成就是绘画,代表作《山路松声图》《江南农事图》《双松飞瀑图》等,真迹藏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另外,唐伯虎创作有《退食闲宴》《竞春图卷》《花阵六奇》等大量的人体艺术作品,俗称春宫图,“风流才子”之雅号即从此来。其实唐伯虎一点也不风流,挺好个才子,只是嘴上无毛,说话不牢,过于狂狷,他恰恰在这上面吃了大亏。

唐伯虎的父亲唐广德在苏州开了家饭店,规模比小吃部大点不多,全家生活小康水平。这世界上的确存在天才,唐伯虎算一个,他像是拿着画笔出生的,天赋异禀,超然绝伦。唐伯虎少有才名,十六岁中秀才,轰动了整个苏州府。年纪轻轻的就火了,有多少人梦想成名而不得,结果人家一不小心,江南人民全知道了。然而,他对做官不感兴趣,就这么诗酒度日,长大成人后,合卺结婚,二十四岁时家里横遭变故,连续失去四位亲人,父亲、妻子、母亲、妹妹相继去世,悲惨的人生从这里起步。

文坛积极分子唐伯虎有很多哥们儿弟兄,有钱的有,有才的也有。一次,传说中的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徐祯卿聚餐。好友祝枝山热心肠,一瞅唐伯虎现在的生活状态,就劝他参加科举。

是啊,以现在的情况,唐伯虎早晚得饿死,而科考之路前途光明。

唐伯虎仔细想想,觉得祝枝山说得对,如他这种油瓶倒了不扶的主儿,父母健在时还可以啃老,他们不在了,只能靠自己,何况他是长子,家里还有个弟弟。

自此,唐伯虎谢绝宾客,停止一切社交活动,潜心复习,备战科考。

弘治十一年(1498年),二十八岁的唐伯虎参加了南京应天府乡试,高中解元。因此名声大噪,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成为今科状元的热门人物之一。另一位状元人选,就是李东阳赞许的王阳明了,但由于他经常性发挥失误,有中状元的能力,却缺少中状元的运气。

转过年来二月份,全国举子云集京城。

唐伯虎与另一位中举的好哥们儿徐经(徐霞客的高祖父)一同前去参加会试。

徐经,生于江南巨富之家,纯粹一个富二代。按照今天的话说,普通举子进京赶火车,他和唐伯虎两人是乘私人飞机来的,还带了自己的乐队,准备考上之后以示庆贺。两人初到京城,没见过这般繁华之地,考试前,闲着没事儿带着乐队、仆人四处游玩,惹得京城人民和全国举子眼红耳热。

考试开始。今科会试主考官两位,分别是李东阳、程敏政。

程敏政年少时亦乃一奇骏也,是已故内阁首辅李贤之婿。主考官一职最吃香,谁都打破脑袋想干,那是一次笼络人才构建自己政治关系网的绝佳机会。程敏政学识深湛,今科会试的考题是他出的,据说非常偏,很难。然而,江苏籍考生唐伯虎、徐经轻松答完,交卷走人。

就在所有举子忐忑不安等待发榜时,唐徐二人非常精神,心态特别好,好得出人意料。宴会上,估计唐伯虎是喝高了,猖狂的本性暴露无遗,诸如“今科会元舍我其谁”的大话说得没边没沿的。按照唐伯虎的意思,状元是他自己,第二名是徐经。一副志在必得的自信样子,可是自信得太过分,谁看了都想抽他。而且,这种自信让别人不得不多想:这种表现实在是有些反常,不是吗?

结果发榜当日,唐伯虎、徐经一下子傻眼了,他俩没考上。

会元是广州府南海(今广东省佛山市)人伦文叙,第二名是绍兴府余姚人王阳明。

唐伯虎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儿,锦衣卫到了。

这下装大了!

唐徐两人太过嚣张,徐经有钱,四处拉风,带着私人乐队,不知是来考试的,还是来显摆的;唐伯虎有才,那不是盖的,谁也比不了。一个有才的,一个有钱的,两人同流合污,嚣张跋扈,那就悲壮了。要知道赶考举子是帝国的未来,换言之他们都是政客。

一个人造谣是精神冷箭,一群人造谣是政治运动。

顿时谣言四起,弥漫京城,此乃弘治十二年著名的“会试泄题案”。

政治嗅觉敏感的给事中华昶趁机参了程敏政一本,事情闹到了李东阳压不住的地步,只得请皇帝裁夺。弘治皇帝下令严查,李东阳调查的结果表明,程敏政的几份会元候选卷中,并无唐伯虎、徐经。但是这事儿该处理还得处理,不处理无法向广大考生交代。私贿买题也好,约定门生也罢,事情确因唐伯虎而起,总要有人负责平息京城举子众怒。

处理结果是:

程敏政退休(同年六月初四愤恨致死);

徐经、唐伯虎贬为小吏,不得为官;

给事中华昶言过其实,贬为南京太仆寺主簿。

通过这件事,得出一个结论:做人低调点,没啥不好,何况在精英云集的天子脚下,民愤起来了,总要有一个或一群人做替罪羊。

假如唐伯虎为人踏实,即使家里穷得叮当响,也没必要傍着阔少徐经,哪怕他徒步从苏州赶到京城,然后低调考试,盛名之下,才子唐解元即便高中状元,也不会有人指指点点。

可惜很多事情没有“假如”。

会试出榜,有人欢喜有人愁。

王阳明长叹一口气,终于考上了。

接下来的殿试,结果也很快出来了。

弘治十二年(1499年)己未科殿试金榜:

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

状元,广州府南海人伦文叙,连中两元。伦家是正宗的考试专业户,他的长子伦以谅是乡试解元,后登进士科。小儿子伦以诜亦登进士科。次子伦以训,正德十二年(1517年)丁丑科会试会元,殿试考了个榜眼,险些复制他爹的神话。

榜眼,宁波府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人丰熙,明世宗朱厚熜“大礼议”事件中,廷杖一群官员,其中有他一个。

探花,潞安府襄垣(今山西省长治市)人刘龙,神童一枚,十岁能作文,乡试(亚元)第二名。曾两次出任顺天府乡试主考官,后官至南京兵部尚书。

二甲92人,赐进士出身:传胪河间府故城(今河北省故城市)人孙绪,二甲第一人,全国第4名,没干多长时间,就辞职了;第七人绍兴府余姚人王阳明,全国第10名。

三甲202人,赐同进士出身。有两位牛人在同年登科。第五十二人,全国第150名,湖州府归安(今浙江省湖州市)人蒋瑶。朱宸濠叛乱时,明武宗南巡路过扬州,知府蒋瑶第一个拒绝给皇帝送礼;第一百一十九人,全国第217名,荆州府松滋(今湖北省松滋市)人伍文定,他是王阳明在赣、南、汀、漳等地剿匪的得力助手,宁王叛乱中他们又并肩作战。

三、《陈言边务疏》

经过两次落第,王阳明以二甲第七人全国第10名的优异成绩,观政工部。

明朝的工部掌管国家各项工程、屯田、水利、交通等等,修桥铺路、植树造林、挖坑建坟,都归工部管。上任伊始,上级委派王阳明一个重要工作,为威宁伯王越建造坟墓。

王越,字世昌,大名府浚县(今河南省鹤壁市)人,明代宗景泰二年(1451年)进士。王越极具传奇色彩,据说殿试时突然刮起大风,王越的卷子被刮跑,当场痛哭,考官又给了他一张纸,结果是最后一个交卷的。发榜之后,位列三甲第七人,全国第85名。几年后,朝鲜使臣进贡,带来一件神秘礼物,竟是当年殿试王越被大风刮跑的卷子。成化年间,蒙古人多有骚扰边境,王越出任提督军务,官至兵部尚书,控制延绥、宁夏、甘肃三边,为帝国守护西大门。

王阳明刚开始建造坟墓的时候,就想办法将工匠役夫用科学方法有效地组织起来,便于调动和管理。王越坟墓建好,王阳明的工作结束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颗彗星悄悄地出现在北京的夜空。在当时人们的意识形态里,这是苍天示警。摆在明帝国面前最大的问题是国防——如何有效地防范打击鞑靼。于是,明孝宗深感忧虑地向朝臣广泛征求意见,议西北边务事。王阳明立即上了一篇著名的《陈言边务疏》,该篇中王阳明通过历史实例及敌我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符合明帝国现状的国防八策。

第一,储备人才,以备急用

开篇一段客套话后,直入主题,一语切中国防要害——精兵不缺,只缺良将,一旦敌人突破防线,何人可以御之?当年宗泽、岳飞、韩世忠尚不能止金人侵袭,何况今日没有能与他们相提并论的将才。“今之武举仅可以得骑射搏击之士,而不足以收韬略统驭之才”,王阳明建议培养帅才,而不是录取一些打手。另外,兵部干部要下基层上前线,实地考察,形成有效轮换机制。

第二,尽弃前嫌,唯才是举

文中指出很多武将因为作风问题被罢免。王阳明替他们鸣不平,当年吴起杀妻求将,时人强烈鄙视之,最后他终成名将。陈平贪财受贿,还是一代谋臣。就连一匡天下九合诸侯的管仲也曾临阵脱逃过。所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武将原本是大老粗,文化水平不高,但国家用人之际,罢免军事干部要特别慎重。被摈弃之久,必且悔艾前非,以思奋励,能让他们戴罪立功最好。正是“使功不如使过”的用将策略。

第三,裁军省费,犒赏边士

王阳明指出边疆与京城兵力部署失衡,边疆少、京城多,而恰恰相反的是,边疆士卒待遇低,京城士卒待遇好,本末倒置了。敌人一来,戍边士卒也想干一场,可是人手不够,唯有被动防守。时间一长,问题非常严重,敌人一来他们就跑,致使只有防守,不敢进攻。兵贵精不贵多,裁掉一部分京军,把军费用在戍边士卒之身,一来省钱,二来便于调动,会收到奇效。

第四,闲时屯田,节省给养

针对京畿戍卫部队,王阳明建议让他们种地,自给自足,减少从地方向京师运粮的费用。帝国西北、东北皆有部队驻守,短时间来看,鞑靼强大的可能不存在,不会发生类似“土木堡之变”之重大变故,是以京师戍卫部队派不上用场。所以,京师戍卫部队当需屯田种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第五,行法振威,加强军纪

目前帝国军队最大的纪律问题是士卒怕死,将帅畏战。没有严明的纪律焉能“振疲散之卒,而摧方强之虏”?不然,虽有百万之众,徒以虚国劳民,亦无所用。军纪松弛,直接导致士卒战斗力下降,无法与鞑靼骑兵对抗。是以严明军纪才是制胜之根本所在。

第六,激励士气,宣恩激怒

王阳明一针见血地指出,为什么士卒毫无斗志?因为被杀的反正不是他爹妈、兄弟姐妹,所以毫不关心。基于此,要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宣以国恩,激以大义,激发士卒对敌人的仇恨。例如吴起在这方面做得最好,士卒乐意为其死。让士卒一见到敌人如同见到杀父仇人似的拼了命往上冲。如此,“兵势日张,士气日奋”,区区丑虏之兵力焉能顶住我天朝虎狼之师。

第七,以资诱敌,主动出击

王阳明通过分析总结出,我方部队之所以疲于奔命,是因为我们没让敌人知道疼。“欲要取之,必先与之”,敌人也深谙此道,所以他们出精锐之师来边界挑战,我军按兵不动,他们大肆抢掠,或者他们用弃牛马物资假装逃跑以诱我军出战等等一系列方法,旨在试探我军虚实。我军一直按兵不动,反而助长了敌虏气焰。是以我军要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也要试探诱敌,瞅准机会,主动出击,往死里揍他们一顿。只要他们舍得死,咱们就舍得埋,让敌虏知道,我们不仅会吟诗作对,还会杀人灭口。

第八,固守城池,以逸待劳

上面所有的意见,要在这条巩固的情况下才得以实施贯彻,这条便是守好大门。“中国工于自守,胡虏长于野战”,以己之短攻彼之长犯不上。我军先守住城池,此为先决条件。我们不是抱残守缺,要以守转攻,韬光养晦,等待时机成熟的那一天,以坚破虚,以锐攻钝。所谓胜于万全,立于不败之地。

通过《陈言边务疏》,可见王阳明对兵法研究极深,已拥有了一定战略眼光,而后剿匪戡乱似乎也在意料之中。奏疏上达天听后,明孝宗表示肯定,正式授王阳明为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官阶正六品,这标志着王阳明的政治生涯真正地开始了。

这一年,他二十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