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被雅典当局宣判死刑。他的罪名是“亵渎神灵,蛊惑青年”、“煽动反民主情绪”。接到判决后,这位著名的哲学家在狱中喝下人们为他准备好的毒酒,痛苦地死去。
沉思中的苏格拉底在当时,苏格拉底就是一位个性鲜明的雅典公民,既受到一些人的爱戴,也引起一些人的憎恨。从古至今,人们历来对他毁誉不一。尤其是对于他的死亡,一直存在诸多争议。
苏格拉底哲学中有许多值得继承的地方。他提倡“先认识自己”,这是他哲学的精髓所在。他提出“知识即美德,无知即罪恶”,主张“真知必行”、“知行合一”。他反对人们追求物质享受和社会地位,认为人应注重自身的素质和德行的完善,过一种文明而简朴的生活。他主张社会各行业均应让有专长的人来管理,甚至国家政权也不例外。苏格拉底还是一个教育家。他从母亲为人接生孩子中受到启发,自称是知识的“接生婆”。他在和别人讨论问题时,能敏锐地抓住核心概念,设法使对方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然后,他通过所谓“接生术”,使对方藏在意识中的思想“出世”。这其实是一种独特的启发式教育。希腊另外一位大哲学家柏拉图就是他的弟子。
苏格拉底生前既有大批热烈的崇敬者,也有大批激烈的反对者。他认为自己是神灵赐予雅典的一只“牛虻”,不时叮叮雅典这匹硕大的骏马,为了让它精神焕发。可是,也许雅典被“叮咬”得不耐烦,执意要将他这只“牛虻”拍死。
当苏格拉底被人控告后,他的学生色诺芬和柏拉图在法庭上为老师作了辩护。原告提出苏格拉底的罪状主要有两条:一是引进新神,亵渎了人们公认的神;二是煽动反民主思想,给雅典社会带来了危害。柏拉图作为苏格拉底的辩护人和受审时的目击者之一,事后撰写了《申辩篇》。色诺芬在《回忆苏格拉底》一文中,也逐条反驳了原告的指控。不过后人认为,他们作为学生在为自己的恩师辩护时,难免带有比较强烈的主观色彩,所以这些文件难称“信史”;但是也不否认,材料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由于其他材料缺乏,苏格拉底到底有罪无罪,人们一直争论了2000多年。
有人认为,苏格拉底之死是“罪有应得”。他当时在雅典已经不仅仅如他自己所称是一只牛虻,他实在是一个“危险分子”。在他还活着时,人们已经开始群起而攻之了。
有人认为,苏格拉底曾组织过一个贵族小集团,进行仇视平民的活动,因此被处以死刑。这是他拥护贵族统治、反对民主政体应受的惩罚。但许多人觉得,这种罪名只要稍加分析,便知难以成立。苏格拉底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小手工业者家庭,他反对人们追求物质享受,应该不会和贵族为伍,更不会拥护贵族统治;他成天在街头巷尾和老百姓津津乐道人生哲理,又怎会仇视人民?他只是主张由有专长的人来治理国家,并没有否认人民群众的政治能力。
按照雅典的法律,在法庭对被告进行判决之前,被告有权提出一种不同于原告所要求的刑罚,以便法庭二者选一。但苏格拉底理直气壮地自称无罪。他认为自己的言行不仅不属于犯罪,而且有利于社会;他甚至觉得只有让他终生在雅典卫城的圆顶厅享受国家提供的免费餐,才算合理。在朋友们的规劝下,他提议法庭对他罚款。但结果大大出乎意料:他被判了死刑。
1979年4月8日,《纽约时报画刊》发表著名记者斯东的文章。他认为雅典是欧洲思想、言论自由的发源地,不可能仅仅因为传播某种不合乎“主流”的思想,就把一个受人尊崇的大哲学家处死;一定是苏格拉底曾犯下不可饶恕的其他罪行。色诺芬和柏拉图的记载很可能隐瞒了重要情节,美化了他们的老师。但是,苏格拉底究竟犯了何种“其他罪行”,没有谁说得清,或许不愿说也未尝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