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鉴录(新—南北朝)
6833400000008

第8章 寒朗冒死伸冤

冤案的产生在于执法者执法不公和失职。替人伸冤则是维护法律尊严,也是用法律保护百姓利益不受侵犯的体现。在封建社会,官员为罪犯伸冤是需要冒着很大风险的,轻则罢官免职,重则会失去生命。可是即使有这样的后果,一些正直的、为维护法律公正性的人在关键时候总是能够站出来。东汉时期的寒朗就是一个这样的官员。

汉明帝永平年间,寒朗暂时代理侍御史的职位,与三府属官一同审理楚地颜忠、王平诉讼的案件。在审讯期间,那两个人供出了当朝的一些权贵人物:隧乡侯耿建、朗陵侯臧信、护泽侯邓鲤和曲成侯刘建,这些人都是帮光武帝打天下立过大功、鼎鼎有名的“云台二十八将”后代。审讯完毕之后,寒朗等人将这件事情上报给了朝廷。明帝看到供词中有耿建等人,心里很不高兴,于是就下令让他们入宫,看看他们到底有何解释。耿建几人见到了明帝,都一口咬定自己和颜忠、王平根本没有半点关系。可是皇帝认为他们是在狡辩,直接将他们打入了大牢。群臣们也是看皇帝脸色行事,都不敢站出来替耿建等人说话,生怕自己会受牵连。

侍御史寒朗知道耿建等人是被冤枉的,就想查明案情替他们伸冤。寒朗独自一个人来到了监牢审讯颜忠和王平。寒朗问他们:“耿建那些人的模样,你们能描述出来吗?”这两个人听到这个问题,心里很慌张,因为他们根本就没见过耿建等人。聪明的寒朗立刻就明白了,颜忠、王平二人的供词一定有问题。于是寒朗向明帝上书,说:“耿建几个人为国家立了功,他们都不是做坏事的人。这只是颜忠和王平在诬告他们罢了。不仅如此,我怀疑很多无辜被冤枉的人也是因为别人的诬告。恳请陛下明察。”

之后寒朗被皇帝召进宫里。皇帝当面问他:“即使耿建他们几个人如你所说的那样,但是颜忠和王平为什么要将他们牵扯进去呢?”寒朗答道:“颜忠和王平知道自己的必死无疑,就随便供出了几个人,为了争取宽大处理。”皇帝又说:“就算是这样,他们四个人没有犯罪。可是你为什么现在才说,以至于现在都没有结案,他们还被关在大牢里呢?”寒朗回答说:“我审理他们这个案子的时候,没有找到他们犯罪的证据,但是也不能确认他们是否无罪,所以直到现在才向陛下奏明。”皇帝听了很是生气,说:“你的立场很不坚定,应该打入大牢。”就在左右将他拿下的时候,寒朗不卑不亢地说:“我知道这件事情处理不好的话,就有被灭族的危险。所以为了不牵扯到更多无辜的人,我就冒死向陛下说实话,希望陛下能听得进去。我发现那些审理案子的官员都说这个案子跟平常的案件不同,是一起重大的事故。大臣和陛下都痛恨这样的事情,因此他们办理这种案子的时候,都会用严刑。这样可以摆脱他们包庇的罪名。在严刑逼供之下,审查一个人,他就供出十个人;审查十个人就牵扯到一百个人。我还发现,大臣们在上朝的时候,陛下问他们关于楚王(名刘英,明帝之弟)谋反的案子处理得是否恰当呢?他们都说处理的很好。原有的法律规定,谋反的罪名是株连九族的大罪。现在陛下您大恩大德,只是处罚犯罪者本人,天下都非常赞同陛下的这种做法。然而,大臣们散朝回家之后,嘴里不说但是心里还是明白很多受到牵连的人是冤枉的。他们由于不敢触犯龙颜,所以都会顺应陛下您的意思。我说的都是实话,即使今天您将我杀了,我也不后悔。”

皇帝听了他的一番话,思考良久觉得有道理,于是就放寒朗回去了。两天之后,皇帝摆驾洛阳监狱,亲自审查那些犯人。结果有一千多人被证明是无辜受到牵连的。汉明帝下令将这些人全部释放。

皇帝片面地强调打击犯罪和片面地追求执法效率,忽视了执法应该要公正和文明。如果只凭皇帝自己喜怒哀乐而判定案子的话,那么冤案很容易就会产生。而寒朗为无辜的人伸冤,体现了他的执法公正严谨的特点;同时他也认识到每个人也都是受法律保护的,不能用国家法律冤枉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