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记者型主持人语言智略研究
6839900000011

第11章 优秀案例分析(2)

董倩:我特别想知道你们为什么要设立这样一个特别的区域专门来保护动物。

伯特:这是为了未来。

董倩:为了未来?

伯特:这样的话,我们的子孙才能看到大象、犀牛和长颈鹿;这样的话,我们可以照顾它们,防止人类杀害它们。

董倩:如果你们不这样做会怎样?

伯特:如果我们不能控制大自然,那会非常非常糟糕,可能到处都是房地产。

解说:在保护区里的每种动物有不同的生活区域,在特定的区域不需要太多运气就能看到特定的动物。在这里,大象很容易遇到,这种陆上最庞大的哺乳动物,它们的可爱之处就在于它们可以体现人类最可贵的一些特性。尽管它们异常敏感,但在比内斯堡,大象和人类之间完全没有了距离,在最近几年,反盗猎是伯特的主要工作之一。

伯特:特别对于南非这样的地区而言,盗猎很严重。他们射杀犀牛,用非常残忍的方式仅仅是为了取得它们头上的角。去年在这个自然保护区,就有12头犀牛被射杀,盗猎者从直升机上射杀它们的时候,它们还活着。这听起来不是一个好故事。

董倩:那是什么队伍?(指前方的武装队)

伯特:那是反盗猎队,他们24小时执勤,他们在保护区巡逻,防止动物被盗猎、射杀和受伤。

解说:南非有24个不同类型的国家公园,每年的游客数量都在1000万人以上,在24个国家公园中,已经有5个依靠旅游收入实现了盈利,比内斯堡也是其中之一。

伯特:你不能干涉大自然,那是动物们的家园,我们来是为了参观它们。你如果去别人家参观,你需要尊重它们,在中国你去别人家,需要把鞋脱下来,因为你不是去参观公共场所。

董倩:我们是参观者,你认为你也是参观者吗?

伯特:不不不,在一开始的时候我是个参观者,但是现在不是了,你必须记住自己作为好奇的身份去参观,但是我已经忘记了。

董倩:那你是谁?

伯特:我是这里的家人。

董倩:在采访过程中,伯特说的一番话很有意思,他说即便是在地广人稀的南非,如果不进行自然生态的保护的话,那么动物生活的地盘也渐渐会被人类的房地产开发和工业开发所侵占,看来在这个问题上,这是所有的金砖国家都要面对的。

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第一次在南非举行,这也是南非自2010年加入这一组织之后首次举办峰会。普通大众对金砖国家的其他三国俄罗斯、巴西和印度相对来说是比较了解的,对于南非这样一个国家了解的可能只有盛产钻石。如何在现场报道中介绍好这个国家?如何发现两国发展中的共性和个性?有没有好的经验可供借鉴?董倩从个人“感受”切入,诙谐幽默,由点到面,对象感极强地分为三个感受展开讲述:实际距离远但心理距离近、生活节奏慢、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保护环境。在谈到第一个感受时,她欲扬先抑地介绍,先说地理位置的远会拉远彼此间的距离,紧接着话锋一转,谈到由于经贸和人员往来的密切使两国间的心理距离拉近了,佐证的实例就是南非人蹩脚的普通话,“虽然他们说中国话的时候这个调不知道拐到哪里去了”这句话让观众马上能联想到外国人说普通话的场面,画面感极强。

谈到第二个感受时,董倩式的幽默着实把观众乐了一把。我们平时了解的董倩是成熟稳重、端庄知性、温文尔雅的,她的语言表述也是于平实处见真知的,可是在这段介绍中,她用近乎冷幽默的语态、对比的手法为我们讲述了南非人的生活特点。讲到中国的“快”时,她用“做事能快绝不慢,而且只有更快没有最快”这句类似广告的语言生动地概括出了国人凡事都着急的特点;而讲南非的慢,她只说了一句“这一套恐怕是行不通的”,为后续的讲解埋下了伏笔,吊足了观众的胃口。接下来说到两国人等餐的不同,她用“火急火燎,甚至是抓耳挠腮”“安之若素,甚至是怡然自得”这两组成语巧妙地形成对比,“甚至”一词的运用,既体现了前后成语间递进的关系,又极富画面感地为大家勾勒出了语言情景,生动有趣。

第三个感受是升华整段报道、体现媒体责任感的点睛之处。金砖国家作为全球新兴市场的投资代表,随着南非的加入,这一政治实体正式由投资概念转到了国际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国际议题和立场的相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相似极大地拓展了五个国家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空间。董倩的这段感受用插片的形式让我们看到了南非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为保护环境而做出的努力,也引起了国人的反思:同样作为新兴经济体,同样都在追求高速的经济发展,地广人稀的南非为保护环境做出了这样的努力,地少人多,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的我们又该如何做呢?“所有金砖国家要面对的”,其实也就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需要正视的。值得一提的是,片中的采访部分董倩全部用英文完成,也让我们看到了她的外语能力和央视用人标准中的国际眼光。

(二)探访香港公立医院——“制度保障下的公益为先”

2012年6月,香港回归15周年前夕,中央电视台制作了庆回归特别节目“董倩张羽看香港”,以记者的视角多维度地介绍香港。第一期报道就是董倩探访香港公立医院。

董倩:在香港有没有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没有医患之间的矛盾?我们在香港就选择了一家公立联合医院,我们去那里看一看。

解说:联合医院位于香港九龙官港协和街,是香港医院管理局管理下的41家公立医院和医疗机构之一。我们首先来到了联合医院的急诊室,按照流程,前来就诊的病人,第一步需要到这里做登记,受过特别训练的护士会按病人病情的紧急程度进行初步的分流。

采访(急诊室运作经理李萍):急诊嘛,我们现在分五个区,一二三类是紧急的,第四类是半紧急,第五是非紧急的病人。

董倩:什么叫紧急状态的病人?

李萍:比如说突发心脏病、交通意外创伤的病人,需要抢救的这是第一类。

董倩:第一类的概念就是只要是运来就马上要治疗?

李萍:马上是要抢救的,而且是我们团队医生跟护士都在一起,去抢救同一个病人的。

董倩:第二类呢?

李萍:第二类是,根据医管局我们20分钟之内,有医生跟护士4个人的团队去接待这个病人,需要抢救的,比如说像中风的病人,这是第二类的。

董倩:就是20分钟之内医护必须到达?

解说:我们看到,在急诊室门口,不断有急诊车把病人送来,急救车送来的多数为第一类和第二类的病人,他们不需要等候,会直接被安排进行治疗。而在急诊室的大厅里,有很多病人在等候,他们属于第三类到第五类的病人,会有提示牌提示他们需要等候的时间。

董倩:刚才我在门口看到提示牌说有3.5小时,有5.5小时,这个就是等候时间吗?

李萍:是。

董倩:那比如说,他们在等候的时候不断有各种各样非常紧急的病人进来,这个时间也许会延长?

李萍:是。如果抢救或者是有什么突发的事情发生了,那个等候的时间会延长的。

董倩:最长的等候时间也许会有多长?

李萍:我们这里最长是10个小时。

董倩:10个小时?

李萍:是。

董倩:等待一次看病?

李萍:是。

董倩:病人有这样的耐心吗?

李萍:其实病人如果是非紧急的,我们应该是说鼓励病人到我们的诊所去看病的。

董倩:诊所?

李萍:对,诊所,医管局也有诊所在这里,在病人住的地区也有地区诊所的。

解说:在香港有数量庞大的诊所分布在市民居住区,在那里,非紧急的常见病患者可以得到更为便捷的诊疗服务。当然如果大病、重病、急病,像联合医院这样的公立医院就成了香港市民就医的首选。

董倩:看急症的病人来了以后要交多少钱?他走什么程序?

李萍:如果是香港的居民,100块是他们登记的费用,其他的都不用缴费的。

董倩:那如果医生给我开了10种药,也是这么多钱吗?

李萍:一般急诊是不会开10种药的。但是如果是要开,需要的话,我们也不会另外收费的。

董倩:药是不花钱的?

李萍:对。

董倩:那如果说再到相关的科室,比如说再去内科,接下来的费用怎么办?

李萍:如果是住院的,他们要给住院费,一天是60块。

董倩:护理费、吃饭费都包在里面了吗?

李萍:对,都包在里面了。

董倩:因此,可能看公立医院的话费用相对是很低的。

李萍:嗯。政府的补贴是很大的,95%是政府补贴的。

董倩:95%是政府补贴的。

解说:公立医院的投入和开支主要由政府负担。因为有了巨大的财政支撑,香港八成以上市民都在公立医院就医。在急诊室,医生会对病人进行初步的治疗,根据病情需要,病人会被安排住院,或者被转到其他科室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董倩:如果医生在急症确认了病人要住院,当天就能够住院吗?

采访(日间诊疗中心主管伍焕良):对。

董倩:如果当天没有床位怎么办?

伍焕良:没有这个情况出现。

董倩:从来没有过?

伍焕良:从来没有过,24小时我们都开放,他们都可以进来。有时候,大概是早上的时候,病床最紧张。

(问值班护士)

董倩:工作强度大不大?累不累?

护士:非常忙,很疲惫的。住满病人的时候都是13。

董倩:13?1个人负责13个床位?

护士:对,就是这样。

董倩:很辛苦。

护士:没错。但是没办法。

董倩:有没有病人不满意你们的时候。

护士:当然有了,他们也是人,我们也是人,当然有了。

董倩:他们会不会说一些很难听的话?

护士:当然会了。

董倩:那你也会骂他们吗?

护士:当然不会了,我们走开就算了。

解说:我们了解到,联合医院在平时的诊疗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医疗纠纷甚至是冲突,为此,医院设置了“医患关系组”这种改善医患关系的部门。

董倩:医生和病人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冲突?有的时候语言过激,有的时候会不会行动也过激?

伍焕良:比较少,一般来说就是言语上,他们不满意一些服务,他们觉得他们的期望不能够达到。

董倩:会不会动手?

伍焕良:比较少。因为在这里,在医院,我们很重视工作间的暴力,我们一定不允许暴力,如果有的话,我们要叫保安,或是警察了。

董倩:医院有警察进驻吗?

伍焕良:医院在急诊室有警察。

董倩:假设,如果您遇上病人对您不满,那您会怎么做?

伍焕良:我们有病人联络的主任,他们有投诉了,他们有不满了,情绪不好了,他可以跟他们沟通了解,他们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解说:除此之外,医生服务的态度也被列为对医生考核评价的内容。在香港,公立医院的医生属于公务员编制,有着丰厚的待遇和退休保障,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威望,但同时也受到廉政机构的严格监控。违者将受到停牌,取消退休金,甚至追究刑事责任的处罚。

董倩:医生如果给病人多开药的话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伍焕良:医生开药就是按病人的需要。

董倩:医生和医药公司之间不允许有任何关系?

伍焕良:不,没有。因为买药都是医院跟公司买的……

董倩:那您在开药的时候……

伍焕良:开药的时候,因为我们开什么药和我们收入是没有关系的。比如说我们要申请一个新药,我们在申请的时候,我们要申报我们跟这个公司有没有一些什么关系,还有,我们不能接受他们的利益,一定不可以,如果发现的话是很严重的违规的情况。

董倩:会怎样?

伍焕良:如果是罪名成立的话,可以进监狱的,还有,我们的医生牌照也可能会被吊销。但是在这里,我们有规定,只可以拿到我们的薪酬,我们不能收受其他任何的收入,不能收取从病人、家属、其他医药公司的费用,一定不能。

我们都知道,在香港运行着一套以全民保障为原则的医疗制度,因为做到了不让一个人因为贫穷而得不到医疗服务,被世界公认为先进的公共医疗管理体制,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内地医患关系紧张、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报道分寸的拿捏就非常重要了。董倩的这段报道在客观、不失公允的同时又为内地医疗改革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第一,从采访地点的选择来说,香港的医院分公立和私立两大类,选择公立联合医院进行采访,对内地医院来说有很大的可参照性。第二,从采访对象的选择来说,急诊室运作经理相当于内地医院的急诊科主任,日间诊疗中心主管相当于内地医院的门诊主任,这两个人非常有代表性,能够通过采访串起整段报道。

对李萍的采访话题集中在“香港看病贵不贵?难不难?”上,通过这段采访我们看到了香港“急诊分级治疗”和“公立医院+地区诊所”的运作模式。对伍焕良的采访话题集中在“医患矛盾”上,通过采访我们看到了香港医院床位相对富余,医患之间也有矛盾,政府对医生有严格的监控等方面。采访道出了香港医疗优于内地医疗的先进之处,也指出了与内地医院相似的矛盾和问题,报道客观公正、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