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无欲,是既不“喜欢”,又不“不喜欢”。
这是什么状态?
这就是“不在乎”的状态。
一个男的失恋了以后,如果见到前女友,还觉得心里别扭、讨厌,想要躲着她,这说明什么?这说明男孩心里还有她,还在乎她。你看吧,但凡姑娘有点热乎劲儿,男的还得陷进去。假如说见到前女友,这男的就跟没事儿人一样,该说什么说什么,该做什么做什么,俩人凑多近乎内心都平静如水。这俩人的关系才算彻底完了,男的这叫彻底不在乎,这才叫“放下”。
“放下”这个词的意思,就是“不在乎”,“不牵挂”。这是同时否定了“喜欢”和“不喜欢”,是更高级的无欲。
就像那个很流行的人生小感悟故事:说一老一小两个僧人出门,遇到一个姑娘不敢过河。老僧人背姑娘过了河。过河后两个僧人一路无话,过了很久小僧人突然问师父:“您不是说不能近女色吗?怎么还背她过河呢?”老僧人就说:“我身上的姑娘很早之前就放下了,你心中的姑娘还一直没放下。”
老僧人这是在教育小僧人说,你刻意“不喜欢”女人,也是一种欲望,还是修行不够。因为你看见女人还害怕,还像瘟神一样躲避,这正说明了你对女人还有冲动。如果你能像我这样,跟不跟女人接近根本不在乎,根本没往心里去,那你的修行就更精深了[19]。
老僧人这番话说的不错,但其实还没到最高的境界。
我们刚才说过,“空”是需要不断否定的,“空”这个字本身也应该被否定。对于“放下”也是一样。所谓“放下”,其实也是一种刻意的行为。比如有的人念念不忘“放下”两个字,一旦自己没放下,就痛苦,就难受,那这还是一种主观的欲望。如果对放不放下都不在乎了,那就又精深一层了。
这有点类似于辩证法“正题、反题、合题”的思路。放在这里说,是跟您扯点闲篇儿,您看了就忘也没事。我们后面讲禅宗的时候还会慢慢讲。
前面,我们已经讲完了中观学的理论大意,最后再多学一个名词。
大乘佛教第一阶段的佛学,又称为“般若学”。
般若是一个我们经常见到的词,是梵文音译,意译为“智慧”,在佛教里特指“超越一切的智慧”,只有佛才能拥有的智慧。
佛教里,“般若”一词是“般若波罗蜜”的简称——就是电影《大话西游》里,至尊宝高叫着用来发动月光宝盒的那个咒语。“般若波罗蜜”直译是“智慧到彼岸”,意思是,通过般若智慧,就可以到达涅槃的彼岸,就可以完成修行了。
需要注意的是“般若”这两个字的念法,在佛学里,这两个字念作(bō rě)。大部分影视剧都念的不太准。国语版的《大话西游》里大致念成了(bō ruò),算是很不错了。
龙树的中观学是般若学的高峰,是般若学的代表。所以很多时候,“中观”和“般若”会被人们连在一起称呼,被称为“中观般若”。我们在本书里,说中观就是在说般若,说的是一回事。
最后再说一句。您不用对前面“空”的这一大段复杂解释感到头痛。虽然中观学的“空”的含义较真起来,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述的。但在大部分时候,我们只要注意它强调事物虚无的一面就行了。中观学在佛教中又称为“空宗”,就是因为它比较强调事物的虚无。所以大部分时候,我们一提到“中观般若”,您就理解成,我们在强调,“一切事物都是虚无的,我们要破除掉,不要执着”的意思就可以了。
【四】
我们现在对事物的本质,对“空”有了新的理解。您或许会问,这个新理解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吗?
学佛是为了解脱痛苦。我们之前按照因缘理论推理出,要想不再轮回,只要不造业就可以了。我们只要认为世间万物都是虚妄不实的,不再执着留恋,不再有欲望,不就能够达到修行的目的了吗?
那这些内容最开始不是都说过了吗?我们这回讲了“空”的新概念,到底和我们的解脱有什么关系呢?
修行要涉及到神学问题,所以我们得回头去看一下印度佛教大小乘演变的历史。
上来得先说清一件事。
“大乘”和“小乘”这两个不同的佛教学派,来自于印度佛教的一次内部分裂。释迦牟尼传教的时候并不分大小乘。在释迦牟尼去世以后很多年,佛教徒对教义有了巨大的分歧,新出现的学派就管自己叫做“大乘”,管原先的学派叫做“小乘”。
我们可以粗略地认为,在佛教中,大乘属于新派,小乘属于旧派。在这里,“新”和“旧”并没有褒贬的含义。这是因为固然在新派看来,旧派顽固守旧;但在旧派看来,自己才更接近佛法的原意。
所谓“大乘”和“小乘”的称呼,是大乘单方面取的,一大一小,对于“小乘”显然带有歧视性。小乘佛教在历史上的正式名称是“上座部”教派。如今,这一派在亚洲南部等地仍旧存在。因此在正式的场合,不应该称呼“小乘”佛教,而是称呼“南传上座部”等名。
不过,大小乘的说法流传已久,大众广为熟知。在有些语境里也失去了歧视的味道。而且本书中介绍的“小乘”佛学,都是历史上“上座部”的观点。不涉及今天“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现状。因此本书为了表述方便,照顾读者习惯,姑且还使用“小乘”的说法。希望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时刻记着这一称呼的局限,也希望觉得受到了冒犯的朋友能多多见谅。
大小乘在佛学上的主要一个分歧在于对事物本质的理解不同。区别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了:
小乘各宗有不同的观点,有些极端的观点认为万物实有,有些认为万物是彻底的虚无。而大乘认为,万物的本质是一种不能正面描述的状态,这个状态叫做“空”。
接下来说说大小乘在神学上的区别[20]。
一说到大小乘的区别,大部分人会想到的是:小乘只讲自己修行,而大乘佛教主张普渡众生,帮助他人修行。
没错,这是大小乘的主要区别之一。而且大乘主张普渡众生,是有理论基础的。
按照佛教的轮回说,今天的每一个人之前都已经轮回过无数次。每个人前世的父母,也会不断地轮回成其他的生命。那么经过无数的轮回之后,大千世界中的每一个生命,在前生都做过我们的父母和儿女了。
因此《梵网经》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
基于这个理论,大乘佛教徒们产生了慈悲心。世间千百万的生命都和我们曾经有亲情关系,那么我们就不能光让自己超度,我们还应该让千百万的生命都超度。
顺便多说一句。佛教本来就禁止杀生,因为众生平等,今生我是人它是猪,前生它可能是人我是猪。所以谁也没资格杀谁。而大乘的推论把杀生的危害变得更严重了。《梵网经》说:“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说杀生就相当于杀前生的父母,这是个很严重的伦理问题了。
我们接着说普渡众生的事。
小乘认为,人跳出六道轮回之后,会成为“阿罗汉”,这就是我们修行的终极目标。阿罗汉上面还有佛,这是凡人修行不了的。
大乘主张要有慈悲心。那么修行者就不能光让自己跳出轮回,他还应该让其他众生都修行解脱。对于那些修行到很高水平,又立志于普渡众生的得道者,大乘在阿罗汉之上,佛之下,增加了一位“菩萨”。
菩萨的特点是,菩萨都有大慈悲心,以普渡众生为己任。菩萨已经有能力成佛,但他们拒绝立刻成佛。而是许下一个心愿,叫做“本愿”,要等自己的本愿实现以后才能成佛。大部分菩萨许下的本愿,都是要让世间众生全部修行圆满。
佛经里记录了一些菩萨发过誓言,比如:“地狱未空,誓不成佛”[21],“我当为十方人作桥,令悉蹈我身上度去”[22]这种精神是很伟大的。
(顺便一说,在网上曾经看到一位大哥的签名是“冰箱不空,誓不成佛”,算你厉害!)
因为大慈大悲是菩萨的特点,所以我们俗语里常用“菩萨心肠”,来形容慈悲济世的人。
我们在前面说过,佛教有很多修行方法。苦行僧叫做“头陀行”,大乘发大慈悲心,立志普渡众生的修行者,他们的修行就叫做“菩萨行”。而那些只顾自己解脱,不愿意帮助他人的修行者,被大乘称为“自了汉”,是大乘反对的。
我们今天中国大部分僧人,修的都是“菩萨行”。
因为这个区别,所以大乘说,小乘佛教只度自己不度别人,犹如驾驶一辆只能自己乘坐的小车,所以叫“小乘”。而大乘自己呢,驾驶的是可以携带芸芸众生的大车,所以管自己叫“大乘”。
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区别。
大小乘在神学上还有几个更重要的区别。小乘偏向于把释迦牟尼看成是普通人。也许有一些神力,有不同于常人的地方,但总的来说还是普通人,只是在涅槃后才成佛。
小乘又认为,普通人不能成佛。
佛教说,人灭除欲望,不再造业就可以跳出轮回,这就叫“涅槃”。那涅槃是什么呢?
小乘认为,既然是灭除欲望,不再造业,那么涅槃也就是消灭了一切思维和肉体,达到什么都没有的状态。这其实和唯物观念中的死亡很像。
但以中观学的观点来看,这种涅槃观等于陷入了虚无主义的境地,不符合“不生亦不灭”的不取极端的原则。
那么大乘中观的涅槃观是什么呢?
中观说了,一切事物的本质都是“空”,一切事物里,也只有“空”是永恒的,那么达到“空”的状态,才算修行完成,涅槃了。
但是,佛的本质也是“空”啊——因为佛是永恒的,说明佛达到了“空”的境界。
那么,涅槃的凡人和佛又有什么区别呢?
大乘说:没有区别。
只要达到“空”的境界,人就成为佛了。
既然每个人的本质都是“空”,那么也就意味着人人都能成佛了。
前面说了,佛教认为终极真理就是“佛性”。
那么也可以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佛性,人们领悟到了佛性,也就可以成佛了。
这个论证还可以更简洁地表达为:
众生和佛本质都是相同的“空”,所以众生经过修行,最终都可以成佛。
普通人之所以不能成佛,是因为被尘世遮住了心智,因为有“我执”和“法执”的念头,不明白“空”的本质,也就领悟不到佛性。佛经将这种情况比喻为,就如同穷人家里藏有宝藏,自己却不知道一样。
因此学习佛法的目的也就变了。学习佛法不仅仅是为了灭除欲望,不再轮回。更重要的是,学佛本身就是在追求永恒佛性。领悟了事物皆“空”的本质,领悟了佛性,也就相当于完成了修行,能够成佛了。
这还能得出一个神学结论。
小乘认为凡人不能成佛,世上只有释迦牟尼一位佛。
大乘认为人人都可以成佛,那么佛就不应该只有释迦牟尼一人,而是应该有无数佛了。
【五】
中观学的大意已经说完了。在这章的最后,我们讲点关于佛经的知识。
这章涉及到佛教不同宗派的问题。各个宗派在争论中,最重要的依据就是佛经。
那么,佛经到底是什么呢?都是谁写的?不同经文之间的分歧是怎么产生的?
我觉得,佛经的来源可以大致分成这么几种:
第一种,释迦牟尼亲传作品。
世界三大宗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耶稣和穆罕穆德,他们三个人都没有留下文字,都是弟子将他们的言行集结成经文的。
释迦牟尼在活着的时候,只是口头向徒弟们说法。释迦牟尼去世后,弟子们认为应该把老师的教诲固定成文字,以便保存教义。于是释迦牟尼的亲传弟子们就聚集在一起,大家一起把自己记忆中的佛陀教诲朗诵出来,一起收集整理,变成文字,这就是最早的佛经。
这种聚会叫做“结集”。结集进行了很多次,之间时间相隔很久。结集上也有一些争论,因此这些经文的内容也很难保证百分之百的准确。
第二种,印度佛学家号称来自于佛陀、仙宫的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