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三线航天基地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山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为使大巴山区的魔芋、银耳、茶叶等土特产提高加工质量,打开国际国内市场,由七三一七厂生产的魔芋精粉加工机和远红外银耳烘干机,以优惠价及时提供给用户,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此外,基地还为当地县市研制了一批茶叶、香菇、木耳、中药材等土特产品的加工机械,为大巴山区土特产品打开销路、多创效益作出了贡献。同时,达州的各种矿产资源尤其是煤、铁、天然气得到了勘探、开采和利用,不断供应市场。
(六)为地方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
四川航天基地建设有小学、中学、中专、技校等10多所学校,这些学校除教育培养职工子女外,还为地方教育培养了大批人才。六二高级中学是省重点中学,从1983年建校以来,为白沙地区培养了一大批高中毕业生,部分考入大中专学校。航天工业学校建校10多年来,为达州市培养专业技术人员400余人,培养电大、职高毕业生300余人。川北技工学校是国家重点技校,建校20年来,为达州各县培养专业技术工人1000余人。航天中专校和川北技校为地方培养的这些专业人才,毕业回到各县市有关部门和企业,大都成为本单位本部门的技术骨干,不少人现已担任企事业的领导干部,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者单位:达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试论三线建设对乐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雷家兴 税俊峰
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党中央关于三线建设战略决策的形成,地处大西南的乐山作为三线建设重点地区之一,一批重点项目在乐山布局及组织实施,对乐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和影响。
一、三线建设项目在乐山的布局和实施
早在1964年,地委根据党中央关于“成昆铁路要快修”的指示,恢复了专署和有关县支铁领导小组。1965年1月,成立乐山专区支援国家重点建设领导小组,组织了近10万民工,配合铁道兵和桥梁、电务工程队近5万人的专业施工队伍,在从彭山县青龙场到金口河区的200多公里线路上施工。到1968年区境内铁路全线贯通并投入运营。成昆铁路自北向西经彭山、眉山、夹江、峨眉、沙湾、峨边、金口河等7个县(区),运营里程214公里,成为乐山的交通大动脉。
根据党和国家关于三线建设的战略部署,一线(沿海)的重要工厂和重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有计划地全部或部分搬迁到三线。依托成昆铁路高山深谷地带,布局了重要的大型国防军工、原材料和机械电子等具有当代先进技术水平的企业,乐山成为三线企业布局的重点地区之一。仅1964年9—12月,国家40多个部委到乐山选点建厂。1965年1月,省计委、省经委通知第一批迁建项目,1966年9月,省建委下达第一批项目,三线重点工程随即在乐山选址建设。
原材料工业:包括峨眉半导体材料厂(所)、乐山造纸厂、峨眉水泥厂、峨眉铁合金厂、长征制药厂等原材料工业企业,在本时期相继建成投产。
电力工业:包括岷江电厂、龚嘴水电站、铜街子水电站。
电子通信工业:包括眉山通信设备厂、星华仪器厂、建华仪器厂、建川机器厂等。
机械制造工业:包括东风电机厂、夹江水工机械厂、铁道部眉山车辆厂、乐山冶金机械轧辊厂等。
大型科研基地:包括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西南物理研究所(院),由唐山铁道学院内迁峨眉组建的西南交通大学。还有红华实业总公司(八一四厂)、地矿部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西南研究所等。
二、三线建设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在大规模开展三线建设的10多年时间里,20多家内迁企业,200多个厂矿、科研、设计单位的干部、工程技术、施工人员3万多人进入乐山,建成大中型项目20多个,完成基本建设投资35亿多元,对乐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推动乐山地区搭建起工业经济骨架,形成了雄厚先进的工业生产能力
三线建设中建成的多个重大项目,具有当时国内最先进的技术,填补了乐山工业种类的空白,是乐山工业体系中的骨干。其规模、产品研发能力、产品质量等,在国内都有相当的知名度和影响。奠定了乐山地方工业的基础,形成了地方经济的支柱。
(二)大批科技人才集聚乐山,形成乐山人才优势
三线建设建成的20多个大中型项目,不但带来了生产线,而且带来了科研及产品研发力量,大批各方面科技人员集聚乐山,形成了乐山人才优势。
(三)直接带动了乐山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为适应大规模的三线建设需要,乐山的公路、桥梁、码头等其他基础设施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包括青衣江徐浩大桥、乐山岷江大桥、王浩儿大件码头、输变电站、天然气输气管道建设、公路建设等方面,为乐山工农业生产和民生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三线建设带动了地区配套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的发展
地委在大力支援国家三线重点建设的同时,加强了为农业和三线重点工程服务的地方工业建设。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兴起了以“五小”工业为主的地方工业建设高潮,各主要工业行业均建起了一批企业。全区工业企业逐步形成以大中型重点企业为骨干、地方中小型企业相应发展的组织结构。
(五)带动工业城镇及地区消费品市场发展
20多家内迁企业,动员国内200多个厂矿、科研、设计单位的干部、工程技术、施工人员3万多人进入乐山。加上随迁的员工家属汇聚乐山,使夹江、峨眉、五通桥、沙湾、金口河等地成为新兴的工业城镇,带动相关服务业发展。此外,随着企业建设和完工,也吸纳相当数量的当地城乡青年进厂务工,减轻了城镇就业压力,增加了城乡居民收入。企业学校、医院等附属设施的建设,也为当地社会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大批三线建设项目在乐山建成,并逐渐产生效益,使得乐山地区在经历10年“文化大革命”这样特殊的历史时期,工业经济和农业生产仍获得了相当的发展。到1976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10.63亿元,比“文化大革命”前1965年的2.74亿元增加了2.88倍。时至今日,大批三线企业仍为乐山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乐山市委党史研究室)
三线建设对泸州发展的影响
◎刘学奇
地处川南的泸州,在三线建设“大分散”布局的推动下,城镇也获得较大规模的改造,城镇规模迅速扩大,政治体制越来越完善。1950年成立的泸州市人民政府,直隶川南行署,为川南行署直辖市,管辖城区、小市、蓝田、瓦窑坝四个区人民政府。到1983年,泸州市从宜宾地区划出,由泸县、合江、纳溪县,成立省辖泸州市,属地级市,1985年叙永、古蔺县划归泸州市管辖。泸州市由县级市升格到地级市,区域也随之扩大,泸州进入了中等城市行列。
三线建设使得泸州工业得到迅速发展。泸州工业基础较薄弱,解放前夕,工业只有酿造、加工、化工等几个行业的10多家企业和200多家手工业作坊,产值仅3000多万元。三线建设战略实施后,国家对泸州进行了大规模建设投资,泸州物质技术基础增强,工业发展突飞猛进。泸州化学工业,以天然气化工为主体。1960年建成的泸州天然气化工厂,是我国20世纪70年代初最大的尿素生产企业,拥有从美国和荷兰引进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合成氨、尿素生产成套设备,主要产品为合成氨、尿素等,年产尿素64万吨、合成氨40万吨,分别居全国第一、第二位;当时负责三线建设的李富春、彭德怀、邓小平等领导多次到泸天化视察,关心泸天化的发展,使泸天化发展成为“中国现代尿素工业的摇篮”“中国最大尿素和油脂化工生产基地”。1960年筹建,1976年建成的国营火炬化工厂,属国内最大201产品生产企业,是三线建设重点工程,被列入全国大型工业企业中的“大一型企业”。1976年,四川天然气化工厂开工建设,确定为天然气综合利用大型化工企业,1995年建成投产。建成后的四川天然气化工厂年产1000多吨有机硅、合成氨30万吨、尿素52万吨。随着泸州化工工业的不断发展,西南化工研究院从成都搬迁至泸州安富镇,从事天然气化工设计与研究,进行天然化工技术开发利用;四川石油管理局天然气研究所由四川隆昌迁到泸州邻玉镇,主要从事石油及天然气工业领域中新工艺、新产品、新方法和技术开发、推广应用的研究;化工部第七化工建设公司,也落户泸州安富镇,主要经营化工、石油化工成套装置的建筑、安装施工、大型设备塔灌的卸运、组对、焊接和吊装等业务。这些化工单位的迁入,进一步对推动泸州化工工业的发展,为全国化工工业发展作出了贡献。在加强新建化工企业发展的同时,注重对泸州原有化工企业的发展。中央兵工总局的二五五工厂,1957年定第二厂名为泸州化工厂,是一个解放前就有的老企业,在三线建设中得到更大的发展,主要生产的赛璐珞硝化棉被列为生产“红双喜”乒乓球的专用原料。硝基甲烷、乙基纤维素和聚阴离子纤维素为国内独家生产。还有轻工部在西南定点生产皮革化工产品的皮化厂;生产酶制剂的市酶制剂厂;年产硫铁矿30万吨,硫黄1.3万吨,疏精砂6万吨的大树硫铁矿等等,在三线建设战略的指导下,得到快速发展,并在全省同行业中占有重要位置。
三线建设助推泸州机械工业发展,使之成为泸州的又一优势产业。过去的泸州,只有简单的机械加工业,主要生产民用锅、刀具、农用机械等。随着三线建设战略的实施,一批机械企业内迁泸州。1964年抚顺挖掘机厂的一部分和上海工程机械厂的一部分迁往泸州市茜草坝,分别建成长江挖掘机厂和长江打桩机厂;上海工程机械厂液压车间与泸州通用机械制造厂合并,1970年更名为长江液压件厂;1965年初,北京起重机厂一部分迁来泸州茜草坝建成长江起重机厂。这些大型企业的迁入,使泸州机械工业由简单的机械加工发展到以生产液压起重机、液压挖掘机、液压元件、汽车配件等技术性强的产品上。同时,泸州液压基础件、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崛起,奠定了它在全国机械工业中的地位。到1990年全市机械工业企业发展到203个,机械工业总产值达30814万元。长江起重机厂、长江挖掘机厂、长江液压件厂、泸州交通机械厂跻身“中国机械工业500家最大企业”行列,泸州已被公认为我国工程机械九大生产基地之一。
三线建设战略的实施,泸州的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事业得到飞速发展,城市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今的泸州水陆空立体交通设施完备,城市道路宽敞通达,集装箱码头、临港工业园区一派繁忙景象,泸州焕发出青春和活力。
(作者单位:泸州市纳溪区委党史办)
三线建设与华蓥市的建立
◎林明 张玮苇
一、三线建设者满怀爱国激情建厂,在华蓥率先走出了一条“工农结合”之路,成功创建了全国首个工农示范区,成为华蓥的立市之本
满怀爱国激情艰苦创业。1964年底起,国家在广安、岳池县所辖的华蓥山境内先后布点建设了9家三线军工企业。1965年开始,各军工企业的建设者陆续开进华蓥山,广安、岳池县委积极支持配合,分别成立了支援重点建设领导小组。首批三线建设者与当地民工一道,不畏艰险,开山平地、筑路建房。并通过夜以继日的劳动竞赛和大会战的方式,快速高效地完成了“三通一平”任务。
随着三线建设各项工程的推进,搬迁到华蓥山生活的工人、技术人员及其家属迅速增多,给山区带来了粮食、蔬菜、油料等各种生活物质供应更加紧缺的压力,且这个问题不可能长期依靠外地运输来解决。于是,军工建设单位与地方党政开始共同探索工农结合、厂社结合的路子,实行厂社挂钩、以厂带社、亦工亦农。
工农结合成为时代典范。由于华蓥山的三线建设启动早、进展快,投产迅速,很快受到西南三线建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切。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西南局第一书记、四川省委第一书记、中央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主任李井泉,三线建设副总指挥彭德怀等领导,多次到广安三线军工企业建设工地视察指导工作。1965年10月,李井泉到华蓥山区,视察正在新建的江华厂、金光厂、明光厂、华光厂。1966年1月,再次到华蓥山,视察明光仪器厂。李井泉代表中央、西南局和四川省委亲临华蓥三线建设的军工企业视察,特别是他对“干打垒”“厂社结合”经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很快见诸各大主流宣传媒体,华蓥山军工企业一时名声大振,成为全国推广学习的先进典型和样板。
全国首个“工农示范区”在华蓥诞生。随着工农业生产的互助发展,人口和劳动力不断增多,生产生活物质的供需量日益增大,为三线建设提供后勤保障服务的体系逐步走向市场化、社会化,原有的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已难以实现统一协调,促使行政区划实施必要的调整。1978年11月10日,华蓥工农示范区在国营明光仪器厂礼堂召开大会,宣告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