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贸易战
6912600000003

第3章 海洋贸易 靠海外贸易暴富的欧洲列强

在17世纪之前,荷兰只是西班牙属地尼德兰的一个省,而尼德兰正是西班牙帝国税收的主要来源。1581年,荷兰独立。独立后的荷兰开始注重自己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也极力发展交通和海洋运输业等。正是这段发展商业的历史,让荷兰成为现代商品经济制度的创造者。世界上第一个股份有限公司、第一个股票交易所和第一个商业银行都诞生在荷兰,同时工商业的发展也让荷兰的实力大大增强。凭借着这些实力,荷兰取代了葡萄牙和西班牙的位置,成为全球商业霸主。

为了融资而成立的世界上第一个联合的股份公司

荷兰是欧洲大陆上一个发展较晚的国家。但是,由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荷兰也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创新的机会。从中世纪开始,荷兰就成为世界上的一个商业大国,在世界经济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在全球贸易经过了依靠冒险精神领航的最初阶段后,由于欧洲人对超额利润的疯狂追逐,因此,他们需要一种更先进的商业模式让他们得到更令他们满意的超额利润。就在这个时候,荷兰以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挑战者的身份出现在世界贸易的舞台上。

1578年6月,葡萄牙国王打着“讨伐异教徒”的旗号,率领一支以雇佣兵为主的军队在丹吉尔登陆,一场葡萄牙与摩洛哥之间的战争就此展开。最后,这场战争以葡萄牙的惨败而告终。而日渐强大的西班牙决不会放过这个千年一遇的良机。于是,趁葡萄牙在摩洛哥惨败的时机,西班牙国王声称自己有一半葡萄牙血统,并以此为由在1580年吞并了葡萄牙。失去了独立性的葡萄牙开始日渐衰落。1790年,海地革命爆发,同时拉丁美洲独立解放运动的序幕也缓缓拉开,而西班牙也因此遭受了沉重的打击,走上了没落的道路。而这一切,都让在1581年独立的荷兰共和国得到了一个崛起的机会。

1581年,在奥兰治亲王威廉的带领下,7个省份联合起来,宣布成立“荷兰共和国”。在人类历史上,这还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新型国家。现在,很多历史学家都有一个相同的观点:“荷兰是历史上第一个使商人阶层拥有了充分的政治权利的国家。”没错,荷兰将共和与民主充分地混合到一起,而实际握有政治权力的,正是那些商业精英。就这样,一个崭新的国家出现在世人的眼前。

但是,这个新国家并不是一个团结的整体,而是一个结构松散的小国,因为组成荷兰共和国的7个省份仍然在各自为政。在荷兰刚刚成立的时候,就不得不面对一次严重的危机。在独立之前,荷兰与西班牙之间一直进行着贸易往来,而与西班牙的贸易也是荷兰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但是,在荷兰独立之后,西班牙国王封锁了荷兰所有的港口,也不允许荷兰的商船出现在西班牙,因此,荷兰的未来如何,还是一个未知数。即使从荷兰本国的国土、资源和人口等因素的角度看,荷兰也根本不具备生存下去的条件。所以,对于荷兰来讲,封锁了与西班牙贸易的港口,就是封锁了生命线。那么荷兰的出路在哪里呢?

凭借着自己的商业直觉,荷兰很快发现了自己的优势并且找到了自己的准确定位。因为荷兰的商人阶层不仅人数众多,而且对财富有着强烈的渴望。所以,如果能够找到一个方法,将这种对财富的渴望转化成一种力量,那么荷兰就有了一种战无不胜的武器,而且这个武器比王权更加强大。所以,荷兰决定,从精明的中间商中选择一些人,将他们训练成远洋航行的勇士,然后依靠他们去开辟从欧洲前往东方和美洲的新航线。那么,荷兰怎样筹集资金,来支撑这个伟大的计划呢?

除了荷兰商人的财富之梦,扩张的野心也在催促着荷兰尽快寻找一条新的航线。其实,在当时的情况下,独立了十几年的荷兰共和国早已拥有了一定的海上实力。凭借着自己的海上实力,荷兰开始殖民扩张,并且排挤日益衰落的葡萄牙和西班牙。荷兰把亚洲作为自己殖民扩张的重点。荷兰派出的第一支船队于1595年到达印度,第二年,爪哇岛的万丹出现了一支荷兰商船。但是,来到万丹的荷兰商船却遭到了葡萄牙人的阻挠,被迫一无所获地返回荷兰。1598年,荷兰商船才得以登陆万丹,满载着四船香料回到荷兰,并因此获得了400%~1000%的利润。荷兰扩张的野心又被大大刺激了,于是,荷兰开始筹划着,将葡萄牙的势力从印度尼西亚排挤出去。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也为了筹措到支撑远航的资金,荷兰的几家经营东方贸易的公司于1602年在共和国大议长奥登巴·恩韦尔特的支持下合并了,成立了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在世界贸易历史上,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组织,荷兰政府也给了东印度公司充分的权力:它有发行纸币的权力,也有自己的军队、行政机关和法庭,可以任命各级官吏,有权力同外国协商、签订条约,甚至可以发动战争。

有了荷兰政府的充分授权,东印度公司就成了在亚洲独立的主权个体,它在亚洲可以像一个国家那样运作,而这样,无疑对荷兰开辟新航线有着莫大的益处。为了开辟通向东方和美洲的新航线,荷兰商人决定,自己筹措远洋航行需要的大笔资金。但是,当荷兰人把这个想法付诸实践的时候,却又把一个新的性质加在了东印度公司的头上。

实际上,荷兰为了实现自己的霸权梦想而成立的东印度公司就是第一个联合股份公司。为了达到融资的目的,东印度公司发行了股票。不过,当时,东印度公司发行的股票与现代意义上的股票有着很大的区别。当时,荷兰东印度公司采取的筹措资金的方法是:有意愿购买股票的人们来到东印度公司的办公室,在一个本子上记下自己借出去的钱的数目。同时,荷兰东印度公司也向这些股东承诺,他们将对这些股票进行分红。那时候,他们筹措到了650万元的资金,利用这些钱,荷兰开始建立、发展东印度公司。

通过向社会融资的方式,荷兰东印度公司很快就将分散的社会财富聚集到一起,并且成为自己对外扩张的资本。也许是荷兰人对超额利润的热情已经达到了疯狂的巅峰,也许是东印度公司施行的新颖的筹资方式激发了荷兰人的好奇心,总之,很多荷兰人都购买了东印度公司的股票。甚至荷兰政府都将一些只有国家才能拥有的权力,折合成了25000荷兰盾,入股东印度公司,连阿姆斯特丹市市长的女仆也成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一名股东了,这一切都使得东印度公司的权力和信誉大大增加。

在荷兰,东印度公司用这种新颖的方式为自己筹集资本;对外,东印度公司充分利用荷兰政府授予的权力,进行殖民扩张。在筹措资金的准备完成以后,东印度公司终于派出了自己的船队。1605年,东印度公司从葡萄牙殖民者手中夺去了帝汶岛,不久之后,又将帝多利岛占为己有。1608年,东印度公司开始进攻班达岛,强迫岛上的居民以低廉的价格将丁香出售给东印度公司。1619年,爪哇岛上的雅加达也被强势的东印度公司占领,后来马六甲和斯里兰卡也落入了东印度公司的手中。但是,就在东印度公司向外派出船队的时候,在西班牙国王的眼中,荷兰东印度公司只不过是一个不自量力的挑战者。因此,西班牙国王总是用鄙夷的态度看待东印度公司。然而,在东印度公司成立之后的短短5年时间里,每年向外派出的商船队近50支,这个数量大大超出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派出船队的总和,也出乎了西班牙国王的意料。

手中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资金和日渐庞大的商船队伍,荷兰东印度公司更无法停止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17世纪初,荷兰曾两度控制我国的澎湖列岛,1624年,我国的台湾省也被荷兰侵占,但是,在1661-1662年,我国民族英雄郑成功带领东南沿海和台湾民众收回了台湾。不过,荷兰的侵略势力仍然在不断地寻找机会到能够带给他们财富的亚洲的每一处。到了17世纪中期,荷兰已经将东亚的爪哇、苏门答腊、摩鹿加群岛和锡兰岛在内的一大片富庶的地方纳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此外,在印度、日本等地也有荷兰人的势力触角。伴随着殖民活动而来的,就是丰厚的利润。在1602-1610年之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平均年利率是32.5%,在1611年增加到75%,在1650年迅速上涨到500%。但是,在东印度公司成立后的前十年,东印度公司没有向股东支付任何利息。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投资者热衷于把钱投资到建造船只、建造房屋上,他们甚至希望,自己投资的这些钱能够在亚洲建立一个贸易王国。当这些目标全部实现,十年后,东印度公司第一次给股东发放了红利。既然东印度公司连续十年没有给股东红利,那么投资者为什么还能够接受这种经营方式呢?原因很简单,在成立东印度公司的同时,荷兰人还创造了一种新的资本流转体制。

荷兰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国家,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组织。不可否认,荷兰首创的这个经济模式帮助荷兰把贸易、扩张的触角伸得比葡萄牙和西班牙还要长。到了17世纪中叶,荷兰已经牢固地建立了全球商业霸权,这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拥有了15000个分支机构,它的贸易额也占到了世界总贸易额的一半。荷兰东印度公司不仅给荷兰带来了远洋航行所需的资金,也使荷兰的实力大大增加,为荷兰的每一步海外扩张埋下了伏笔。

发展对外贸易,诚信成就“海上马车夫”的传奇

也许,今天的人们无法想象,荷兰这个曾经缔造了“海上马车夫”传奇的国家在最初的时候竟然是依靠出口鲱鱼的优势而为自己赢得了发展时机的。其实,鲱鱼并不是荷兰特有的物种,更具体地说,在世界贸易的战场上,荷兰居然是依靠一把普通的刀子为自己赢得了贸易竞争的优势。

在当时的情况下,鱼类的存储困难使它们的运输路程受到了严重的限制。而荷兰人却掌握了一种技术,这就是先用一把小刀将鲱鱼的肚子剖开,然后将内脏取出来,将头切掉,最后用盐腌制,这样就能延长鲱鱼的保存时间。由此一来,荷兰就获得了出口鲱鱼的优势,随后,荷兰又加紧改良造船技术。荷兰对造船技术的改良主要体现在对船体设计的改良上。

与传统的船只相比,经过荷兰改造的船只没有了武装系统,同时船价只有欧洲其他国家船价的一半,而载货量却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此外,当时货船所缴纳的税款取决于甲板的宽度,而荷兰人在改进船只的时候缩小了大肚船的甲板,因此也省下了很多的税款。凭借着对航船的创新,荷兰在对外贸易中的竞争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此外,荷兰人凭借着建立的商业信用,很快便成就了“海上马车夫”的伟业。

在15世纪末期,欧洲国家开始了开辟新航路的征程,这让欧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商业繁荣,也为荷兰成为商业帝国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此外,当时的荷兰人出于排涝泄洪的目的,挖掘了多条运河,这使当时的荷兰出现了欧洲最发达的水上交通网。而这些优势使得荷兰具备了成为欧洲新的商品集散地的可能性。

但是,荷兰商人很快发现,在那些能够获得丰厚利润的贸易中,他们必须面对来自英国商人的强有力的挑战。而当时的英国拥有庞大的面积,甚至是荷兰面积的四倍,而人口则是荷兰的五倍。因此,与荷兰相比,英国具有更优越的地理条件。那么,荷兰人怎样做,才能击败英国这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呢?

其实,经过荷兰人改造的、没有武装系统的、造价低廉的航船就是荷兰人打败英国人的工具。虽然在船舰上装上武力系统可以有效地防止海盗的突袭,而荷兰人却冒险建造出一种只能用于运输货物而缺少必要武力系统的商船。而这样做就需要荷兰人付出代价,因为每一次出航都变成了一次命运的赌博并且充满着风险。但是,凭借着造船成本低,价格低廉到只是英国船的一半,货物的运费也相应地便宜,于是荷兰人赢得了“海上马车夫”的称号,并因此而享誉全世界。

在16世纪的荷兰,有一个著名的商人名叫巴伦支,他是荷兰的一个船长。为了寻找到从北面到达亚洲的航线,巴伦支在1596年到1598年之间带领着船队经过了三文雅。这是现在的俄罗斯的一个岛屿,地处北极圈之内,海面冰封,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困境。巴伦支船长带领着17名水手在这里度过了8个月的漫长冬季。在这里,他们拆掉船上的甲板作为燃料,以便能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保持体温;生存所需的衣服和食物,他们只能通过打猎获得。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有8个人失去了生命,但是他们却丝毫未动船上的物资,尽管这些货物中就有他们所需的、能够挽救他们生命的衣服和食物。最终,在巴伦支的带领下,这批货物完好无损地到达了荷兰,并且到达了他们的委托人手中。正是这种坚守信念的做法,给荷兰商人带来了显而易见的好处:他们赢得了海运贸易的国际市场。到了16世纪末期,整个欧洲的海运贸易几乎被荷兰人垄断,荷兰船队的数量甚至比英格兰、法国和苏格兰的海上商船的总数还要多。

当然,荷兰的崛起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欧洲列强争霸的时候,荷兰也是在与欧洲其他列强的战争中逐渐强大的,而战争的胜利正是荷兰逐渐强大的保障。在荷兰没有统一的时候,欧洲的其他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便凭借着火药等武器四处征战,建立了葡萄牙、西班牙、英国和法国等君主集权的国家。而荷兰人似乎将自己完好地封闭起来,丝毫不被这种建立国家的潮流所动。他们安于现状,满足于在彼此之间独立的城市中生存。而那些凭借着货物买卖而发了财的商人就像购买货物一样,从一些贵族手中购买自治权。后来,荷兰被西班牙统治。

1543年,通过政治联姻的方式,荷兰的统治权落入了西班牙国王手中。当西班牙国王高傲地宣布,荷兰是西班牙神圣的、不能分割的一部分时,荷兰人默认了这种说法。在西班牙国王的统治下,他们坦然接受了西班牙国王要重新划分荷兰行政区域的做法。当西班牙国王以荷兰统治者的身份为荷兰派来新的总督的时候,他们也顺从了。然而,当西班牙国王想从荷兰人身上获取财富的时候,荷兰人不再屈服。

荷兰人拒绝为菲利普二世与法国的交战提供大量的资金,因此遭到了西班牙军队的猛烈攻击。面对着西班牙军队的炮火,荷兰人奋起抵抗。在不到六年的时间里,就有15万荷兰人为战争而献出了生命。1579年,荷兰北方的七个省分别派出代表,签署了合作的协议,组成军事同盟共同抗敌。1581年7月26日,来自荷兰的各个起义城市的代表聚集在海牙,他们郑重地宣布:废除西班牙国王对荷兰各省的统治权。

推翻了西班牙的统治之后,那些领导独立运动的商人放弃了可能得到的政治权利,他们要回去继续经营自己的生意。对于这些荷兰商人来讲,没有什么比财富更重要了,政治权利在他们心中的地位远远不及商业利润。于是,荷兰人只能寄希望于找到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由这个人来负责荷兰的安全。于是,荷兰人接受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将自己的国家托付给了她。

伊丽莎白一世女王爽快地同意做他们的君主,甚至还派出军队保护他们。但是,精明的荷兰商人很快便发现,荷兰人也需要向女王缴纳保护费,而英国女王索要的保护费,比西班牙要求的价格还要高。1588年,荷兰的七个省份在奥兰治亲王威廉的带领下,宣布成立荷兰联盟共和国,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国家,是第一个让商人阶层拥有实际权力的国家。在独立之后,西班牙国王立即封锁了荷兰所有的港口,禁止荷兰商船驶入西班牙河。荷兰的经济生命线就此断开,那么荷兰怎么做才能够继续扩展海外贸易呢?

荷兰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优势。因为这片土地上拥有人数众多的对财富充满强烈渴望的商人阶层,如果将他们的爱财之心转化为一种力量,那么,荷兰就拥有了比王权更强大的武器。根据这个优势,荷兰决定把精明的中间商变成远洋航行的斗士,靠他们去开辟前往东方和美洲的航线。

为了满足寻找通向东方和美洲的新航线和对外扩张的愿望,荷兰成立了东印度公司。在成立东印度公司的同时,荷兰还创造了一种新的资本流转体制。而于1609年在阿姆斯特丹成立的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就是这种新的资本流转体制发挥作用的地方。在股票交易所中,只要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们愿意,可以随时将自己手中的股票变成现金,而股票交易所就是连接股票和现金的纽带。在当时的环境下,荷兰在海外的迅速扩张也使荷兰的股票市场发展迅速。虽然是在400多年前,但是当时已经有超过1000名股票经纪人在阿姆斯特丹的股票交易所中从事金融活动。尽管当时的股票交易还不像现在这样正规,但是固定的交易席却已经出现。

当时的荷兰正在绞尽脑汁寻找一条能够连通欧洲与东方和美洲的新航线,但是这是一个长远的路途,而且远洋航行所需的时间也不短,所以,任何一个人都无法预料远洋航行中会出现的突发问题,例如航船突然出现状况而导致无法航行等。所以,银行抵押业也在荷兰出现,在银行抵押业发展的时候又出现了保险行业,而在保险行业向前发展的时候,期货、商品期货等也逐渐出现在荷兰。

多种新兴行业的发展使荷兰成为当时整个欧洲最活跃的资本市场,在阿姆斯特丹的股票交易所里从事股票交易的也不仅仅是荷兰人了,许许多多包括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在内的外国人也出入于阿姆斯特丹的股票交易所中。于是,大量的股息从这个面积并不大的院子中流向荷兰国库和荷兰人的口袋中。单单是英国国债一项,荷兰每年就可以获得大量的收入,它的价值相当于200吨白银。然而,就在大量的金银货币开始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在市场中流通、循环的时候,荷兰的经济却变得拥堵起来。于是,荷兰人又面临着一个急需解决的新问题,就在这一次,荷兰对解决经济问题的探索直接深入了现代经济的核心领域——建立银行。

1609年,荷兰创办了阿姆斯特丹银行,这是欧洲第一个资本主义性质的银行,比英国银行大约早了一百年。从性质的角度讲,阿姆斯特丹银行不仅是一个城市银行,也是一个财政银行和兑换银行,它的任务就是吸收存款并发放贷款。市场交易中所涉及的一切一定数量的支付款都要经过银行。因此,阿姆斯特丹银行在促进荷兰经济的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一点是,在现代经济中备受重视的“诚信”也在阿姆斯特丹银行中出现,那个时候“诚信”甚至被称作“想象中的货币”。

当时,“想象中的货币”就是阿姆斯特丹银行中重要的东西之一。为了使“诚信”得到保障,阿姆斯特丹市通过了相关的法律,法律规定:任何人不能以任何借口限制银行的交易自由。正是由于这条规定,荷兰的经济中出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当荷兰的军队正和西班牙的军队在海洋上厮杀时,西班牙人手中的货币仍然可以不受限制地从阿姆斯特丹银行的金库中自由流出。而阿姆斯特丹银行的货币,也可以合法地向自己国家的敌人发放贷款。其实,不仅仅是银行,包括荷兰人建立的政府,包括国家政府、地方政府,都是为荷兰人自己的商业利益服务的。当时的欧洲,不同的王国、王室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永无休止地进行着,而荷兰却能在这些斗争中左右逢源地保持中立立场,并且把更多的精力应用于关注荷兰本国经济的发展。

直至现在,历史学家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观点:是荷兰人创立了现代资本主义制度,他们巧妙地将银行、证券交易所、诚信和有限责任公司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统一的、相互贯通的金融体系,荷兰的财富因此而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荷兰的实力也因此而大增,于是,荷兰迎来了建立全球商业霸权的机会。

荷兰殖民者靠武力建立牢固的全球商业霸权

在17世纪的荷兰,有一幅流传颇广的、名为《阿姆斯特丹女神》的画,准确地表达了荷兰称霸世界的野心。当时,阿姆斯特丹已经是世界的中心,而在这幅画中,阿姆斯特丹女神把她的手放在了地球上面。寓意就是:这个世界、这个地球是我们的,是阿姆斯特丹的,是荷兰的。而荷兰也正以人们意想不到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张。在17世纪中叶,荷兰已经建立起牢固的世界商业霸权,而荷兰东印度公司也拥有了15000个分支机构,它的贸易额占全世界总贸易额的一半。

荷兰独立之后,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荷兰的对外贸易发展比对内贸易的发展快,商业发展也远远超过了荷兰工业的发展速度。在工业方面,荷兰的丝织业、麻织业、呢绒业和瓷器业都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但是最突出的还是造船业,在当时居于世界首位。

此时,荷兰已经变成了一个海上强国,它的强大甚至令葡萄牙和西班牙都望而生畏。荷兰的武装力量在大量财富的支撑下大大增强,悬挂着荷兰三色旗的万余艘商船大摇大摆地出现在世界的五大洋之上,长期与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家争夺海上霸权。在17世纪的前半期,荷兰成为一个拥有庞大殖民地的强国。

在东南亚,荷兰占据了印度尼西亚,建立了第一个殖民据点——巴达维亚城,今天的雅加达的雏形;在东亚,荷兰控制了日本的对外贸易,也占据了中国的台湾;在大洋洲,他们用荷兰的一个省的名字命名一个国家——新西兰;在非洲,荷兰也把葡萄牙的好望角据为己有;在南美洲,巴西也成了荷兰的殖民地。

在荷兰的殖民地,荷兰开始进行殖民掠夺,这也是荷兰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同时,在他们的控制范围内,荷兰殖民者还实行“贸易垄断”的政策。在荷兰殖民者的暴行下,当地人民失去了同荷兰以外的国家建立贸易关系的权力,只能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把当地盛产的香料出售给荷兰殖民者。得到了香料的荷兰殖民者把货物运送到欧洲市场,然后高价出售,牟取暴利。

除此之外,荷兰殖民者在他们直接的统治区域还推行了残酷的奴隶劳动制度。为了得到为他们劳动的奴隶,荷兰殖民者又实行了一个野蛮、残忍的“盗人制度”。在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专门训练和培养下,一批专业的盗人匪徒出现在荷兰直接统治区域的广大土地上。这些盗人匪徒分布在印度各岛、印度和中国沿海一带,他们的任务就是捕捉身强力壮的青年,并强行将他们送到荷兰直接统治的地方,强迫他们从事奴隶劳动。

为了最大限度地扩充自己的实力,荷兰于1621年成立了西印度公司,走私和海盗式的掠夺就是这个公司所从事的活动,也正是这个公司掌握者美洲和西非的殖民特权和贸易。1622年,这个公司在北美大陆的哈德逊河河口建造了一个城市,当时,这座城市叫做“新阿姆斯特丹城”,他就是今天的纽约。除了北美大陆,荷兰也将他们的侵略目光瞄准了中国。1656年,荷兰使团来到北京。当时,几乎所有来到中国的外交使团都会遇上一个麻烦,那就是按照封建社会的传统,觐见皇上的时候必须三叩九拜,行大礼。但是,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外交官都不愿意接受这种苛刻的天朝规矩。荷兰却爽快地接受了这个要求。一个名叫约翰·尼·霍夫的荷兰使团成员一语道破了其中原因:“我们可不想因为所谓的尊严,而错过获得重大利益的机会。”在当时的情况下,对于荷兰来说,通商、获利、建立全球商业霸权就是最大的利益。

为了满足自己急速膨胀的获利欲望,荷兰不仅接受了这些刻薄的要求,也开始发展大规模的商业船队和海军。早在荷兰没有完全独立的时候,荷兰的舰队就已经驶入了美洲、亚洲的海域,并与其他列强争夺海上霸权。而在荷兰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之后,荷兰的舰队,包括荷兰的海军在内,都在为荷兰建立牢固的全球商业霸权而服务。

荷兰海军产生于荷兰独立前不久。当时,战场上风云不定,因此荷兰的海军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在革命时期,起义军就有三个海军司令部,不过这三个海军司令部是分散的;在荷兰独立之后,荷兰海军在海上进行了更多的活动,组成荷兰的七个省意识到建立一支统一的海军的必要性。于是,在1597年,荷兰召开了七省联合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建立海军的决定,同时也设立了五个海军司令部。

这次成立的荷兰海军司令部拥有更广泛的职责,不仅要管理海军和商船的航行,也负责解决在战利品的分配问题上产生的纠纷,还要负责征税工作等,直至18世纪末,荷兰海军的这些职责都没有发生改变。而对进出港货物征收的货物税以及对车、船等交通工具征收的车船税正是荷兰海军经费的主要来源之一,而自筹也是荷兰海军解决经费的基本方式。当时,荷兰把全国分成了5个税务区,与5个海军司令部对应,分别由各个海军司令部负责一个税收区域的征税工作。

在负责征税的同时,荷兰海军也承担着为荷兰商船保驾护航的责任。在和平时期,荷兰海军快艇的任务是保护一些主要航线的安全,有海军司令部负责这些快艇的建造、装备、维护等所需的一切费用。但是,假如战争爆发,那么常规的税收不可能承担海军舰队出征所需的费用,这些经费属于特别开支,这时需要召开联合会议,经过表决后才能给予特别的拨款。

谁会在贸易当中最大限度地获得最理想的利益,就要看谁的军事实力更强。当一个国家在先进的火炮的掩护下与别国进行贸易时,往往最容易获得可观的利润。这就是荷兰当时的真实写照。在荷兰海军成立后,荷兰的对外贸易瞬间成了兵舰的贸易。

自从荷兰海军成立后,荷兰海军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承担着自卫性的护航责任,也主动进攻西班牙、葡萄牙等传统的敌国及其殖民地。当时,英国和法国是荷兰反对西班牙的盟国,因此这两个国家的舰队与荷兰海军一起,发动了对伊比利亚半岛的多次进攻。

1599年,荷兰海军派出一支由8000名水手、73艘战舰组成的荷兰舰队,攻击亚苏尔群岛,并且其中一部分战舰驶向了几内亚湾,夺去了葡萄牙的领地圣多美。然而,许多水手都感染了热带的疟疾,因此这支舰队被迫在1600年提前返回荷兰。这次出征让荷兰人觉得得不偿失,因为他们掠夺的战利品远远不够支付他们的开销。但是,这却是荷兰海军第一次远征,也是荷兰海军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与荷兰的海军一样,荷兰的商船队伍也是荷兰庞大的海上力量的一部分。在17世纪初,荷兰的商船的吨数就占据了欧洲总吨数的四分之三。在发达的造船业的推动下,荷兰商业也极度繁荣。由于商业的飞速发展,阿姆斯特丹成为了国内外贸易和手工业的中心,也成了国际贸易和金融业的中心。而这一切成就,都离不开庞大的海上力量,商船就是其中之一。

荷兰拥有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就是庞大的商船队。17世纪中叶,荷兰的商船队约有1.6万艘商船,而当时的法国只有1000艘。即使从今天的角度看,这仍然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而在当时,法国只有1000艘商船,而荷兰的船舶总吨数竟然相当于英、法、葡、西四国的总和。航海业的发展,让荷兰有了对外贸易的优势。成千上万的荷兰商船在世界的海洋上自由航行,他们买卖外国商品,在各地的贸易中充当中介的角色并且承担起商品的转运业务,荷兰人也因此而得到“世界的海上马车夫”的称号。当时,荷兰人掌握了欧洲和亚洲之间的贸易、波罗的海和北海之间的贸易,甚至欧洲南北之间的贸易也被荷兰人垄断。在欧洲,国家之间市场价格相差很大,荷兰因此大做转口贸易。荷兰在商业垄断的基础上,建立了强大的资本主义商业帝国。

郁金香泡沫:历史上最早的一次泡沫经济现象

荷兰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鲜花交易市场,同时也是郁金香的产地。郁金香,原本产于小亚细亚,在1593年传入了荷兰。在17世纪的前半期,郁金香由于被引进欧洲的时间不长,数量十分有限,因而郁金香的价格极其昂贵。特别是在法国,很多追求奢华的达官贵族都会在家中摆放郁金香作为装饰,同时也把郁金香当做观赏品和奢侈品向来访的客人炫耀。早在1608年,就有法国商人用价值3万法郎的珠宝作为代价,换取一只郁金香的球茎。不过,与荷兰相比,法国的“郁金香狂潮”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1636年爆发于荷兰的郁金香危机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泡沫经济现象。16世纪中叶,郁金香从土耳其传到了奥地利,然后又从奥地利走向了欧洲的每一个角落。当时,荷兰正是世界上无可匹敌的强国,同时荷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正是郁金香生长所需要的。于是,荷兰很快便成为郁金香的主要栽培国家之一。不久之后,就引发了荷兰人,甚至是整个欧洲人对郁金香的狂热,郁金香的价格因此而猛涨。到了17世纪初,一些郁金香中的珍品已经卖到了前所未有的高价,而荷兰的富人们仍不断地在他们的花园中展示最新的、最稀有的郁金香品种,并且互相竞争。

1630年左右,荷兰人培育出了一些新奇品种的郁金香,这些郁金香的颜色和花型都深受人们的喜爱。很快,欧洲的上层社会就对这些高贵典雅的郁金香新品种着迷了。当时最时髦的装饰就是在礼服上装饰一支郁金香,贵妇人把能在晚礼服上佩戴郁金香珍品视为地位和身份的象征。那些王室贵族、达官显贵和商人富豪们也纷纷趋之若鹜,争相购买最新、最稀有的郁金香品种。尤其是在法国盛行的奢华之风把郁金香的价格越抬越高。于是在17世纪30年代初期,郁金香的盛行于世在欧洲市场上引发了一场经典的狂热投资潮流。郁金香的内在价值和作为观赏花卉的用途已经不再是人们购买郁金香的理由了,而对郁金香的价格能够无限上涨并且因此而获利的期望则成了人们购买郁金香最重要的动机。

在1634年之前,郁金香和其他的花卉一样,由花农种植并且由他们直接经销,所以那时的郁金香的价格浮动并不大。进入了1634年,郁金香的市场需求量开始逐渐上升。在这一年的年底,荷兰的郁金香商人们成立了一个组织,其目的就是控制郁金香的交易市场。这是一个类似行会的组织,它强行规定:在市场上,所有进行郁金香买卖的人必须向这个行会缴纳足够的费用。每签订一个荷兰盾的合同就要付给这个组织四十分之一荷兰盾,每一个合同所付的费用不超过3荷兰盾。这个行会总是会选择小酒馆作为自己交易郁金香的场所,因此他们所收取的费用也常常被称为“酒钱”。

1635年,一种名叫Childer的郁金香品种竟然卖到了1615荷兰盾一株,到了这一年的秋季,各种名贵品种的郁金香在欧洲市场的价格更是节节攀升。在法国巴黎,一枝郁金香佳品的花茎相当于110盎司黄金。到了1636年10月以后,不仅是那些名贵品种的郁金香的价格被抬高,几乎所有郁金香的价格都在突飞猛进。1637年年初,仅仅在一个月的时间内,郁金香的价格就被抬高了十几倍甚至几十倍。于是,郁金香市场进入了一场空前绝后的辉煌。由于郁金香的收藏需求不断扩大,所以郁金香的价格也在不断攀升,郁金香的广阔市场前景也被更多的人看好,他们纷纷把大量的金钱投入郁金香市场、购入郁金香合同。

然而好景不长,郁金香的高价仅仅维持了一个冬天,第二年的春天还没有完全到来郁金香泡沫就崩溃了。欧洲市场上因此出现了一片混乱,郁金香的价格也在急剧下降。在1936年年底,荷兰的郁金香市场不仅在买卖已经收获的郁金香球茎,而且还提前买卖1937年才能收获的球茎,而郁金香的球茎是在每年的9月份才能收获的。当郁金香的交易被集中起来的时候,买卖双方之间的信息才能够迅速地流通,交易成本因此被大大降低。但是,此时的期货市场上却没有明确的规划,因此买卖双方的行为都没有条约能够约束,而郁金香合同的买卖也十分容易,甚至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可以几经易手。于是,在期货市场上,商人们便有了买空卖空的机会。正是在多次的转手贸易中,郁金香的价格才被节节拔高。

在1636年12月到1637年1月之间,郁金香的所有品种的价格都被提升。Gouda是一种稀有的郁金香品种,在1634年年底的时候,Gouda的价格是每盎司1.5荷兰盾,而到了1636年年底价格猛增到每盎司2荷兰盾。伴随着郁金香投资市场的形成,Gouda的价格便进入了大起大落的摇摆时期。它的价格于1636年猛增到7荷兰盾之后立即下跌到1.5荷兰盾。在12月中旬的时候,Gouda的价格迅速反弹,增长到11荷兰盾。而过了新年,Gouda的价格又猛跌到5.5荷兰盾。尽管郁金香的价格起伏不定,却仍然有新的投机者不断加入郁金香市场。

由于新投机者的加入,郁金香的价格再次急遽上升。在1936年12月9日,郁金香的价格降到了最低点,只售1.5荷兰盾,仅仅是三天之后,郁金香的价格就上升到11吉尔德,短短的时间内竟然上涨了近10倍。受到超额利润的刺激,四面八方的投机者纷纷投身郁金香市场。其实,郁金香的价格涨跌已经完全超过了一种常规的花卉,但是倒买倒卖郁金香所获得的暴利让许多投机者失去了理智。在1637年1月,即使是普通品种的郁金香的价格也上涨了25倍之多,甚至能在一个月之内上涨29倍。在这段时期内,几乎每一个投机者都在一个美梦之中神魂颠倒,这个美梦就是买卖郁金香能够让他们突发横财。

就在1637年的新年前后,在荷兰的一家小酒店中,郁金香的期货合同正被炒得热火朝天。这一年的2月24日,郁金香花商们聚集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召开会议,他们决定在1636年12月之前签订的郁金香合同必须交货,而在这之后签订的合同,买主则有权利少付10%的货款。但是,出乎他们预料的是,这个决定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使郁金香市场的混乱更为严重。卖主和买主之间的关系纠缠不清。荷兰政府被迫出面干预,拒绝批准这个提议。

1637年,荷兰政府做出决定:终止所有的合同。一年之后,荷兰政府又通过了一项新的规定,允许郁金香的最终买主在支付合同价格的3.5%之后终止合同。按照这一规定,假如郁金香的最终持有者已经付清了货款,那么他的损失会更加严重,甚至会超过当初投资金额的96.5%;假如他的运气十分好,还没有支付货款,那么他只需要支付合同货款的3.5%。不过与他签订合同的人就会遭受非常严重的损失。

那些倒买倒卖郁金香的人逐渐意识到,马上就到郁金香的交货时间了,因此即使是把郁金香的球茎都种植到地里,也很难再转手买卖。于是人们开始怀疑,花费了高额的价格购买的郁金香球茎在开花之后是否仍然值钱?人们也认识到,这种买卖郁金香的行为并不是投资,而是投机。因此,它不能创造财富,只是转移财富。人们逐渐从郁金香的财富梦中清醒。这个时候,郁金香的泡沫离破灭不远了。在此之前,人们买卖郁金香,或者是买空郁金香时,会有很多人盲目地跟从、模仿这些行为。而现在,盲目跟从的人越来越少了。于是,郁金香的价格崩溃了。成千上万的人在这个大崩溃中倾家荡产。

就在不久之前,郁金香仍然被荷兰人视为“奇货”,而瞬间却变成了烫手山芋。于是,那些持有郁金香合同的人宁可少卖些价钱也要抛售给别人。在郁金香市场上,人们的信心开始动摇,于是郁金香的价格立刻下降。而价格的下降又导致人们进一步丧失了对郁金香市场的信心。因此,那些持有郁金香合同的人更加急于将郁金香脱手。可是,任何人都没有愚蠢到在这个关口购买郁金香。于是,恶性循环的结果就是郁金香市场全面崩溃。郁金香泡沫的高峰期仅仅持续了一个多月。由于许多郁金香的合同已经在短期内多次转手买卖,但是却又没有交接完毕,所以,后一个持有郁金香合同的人开始向前面一个人追讨货款,而这个人又向他前面的人索债。于是,昔日景气的郁金香市场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充满了逼债、逃债的地狱。在这个打击之下,荷兰的郁金香市场一蹶不振,再也没有恢复元气。

不过,郁金香曾经辉煌的魅力仍然大大刺激了花农们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不断改进郁金香的种植技术,提高郁金香的产量,不断开发新品种。随着花农们的探索,正确的栽培技术逐渐被花农掌握并且广泛传播,于是郁金香的产量开始大幅增加,价格也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波动。现在,年年春季人们都可以看到郁金香,而郁金香在几个世纪前引发的泡沫危机也给人们留下了教训。美丽的郁金香摆脱了浮华的金钱的外衣,重回花园,并且成为了荷兰的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