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贸易战
6912600000002

第2章 香料之战 从重商主义到自由贸易

在15世纪,人们眼中的世界仍然是欧、亚、非三个大陆,其余的地方都是海洋。亚洲商人与欧洲商人之间贸易往来历史悠久,支撑着欧亚之间贸易的,是在今天看起来毫不起眼的胡椒。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崛起之后,原有的香料贸易之路被阻断,于是欧洲人只好寻找其他的途径来进行贸易。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开辟新航路、揭开人类历史新的一幕的并不是当时的欧洲经济文化大国,也不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而是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更出乎意料的是,在开辟新航路之后,葡萄牙和西班牙相继成了世界海洋霸主。那么,他们经历了怎样的困难,才成功开辟了新航路呢?在新航路成功开辟之后,西班牙和葡萄牙经历了怎样的磨难,才登上了海洋霸主的宝座?

葡萄牙王子启动征服大海的航程

1143年,葡萄牙正式脱离了西班牙的统治,成为一个独立的王国。然而,独立之后的葡萄牙拥有的生存空间十分狭小,它的国土面积甚至不足10万平方公里,但是这个位置偏僻的欧洲天主教小国成为欧洲国家中唯一一个由单一的民族组成的国家。因此,在欧洲其他国家的民族意识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的时候,葡萄牙强烈的民族意识就通过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强烈地体现出来了。在14世纪末,葡萄牙居然战胜了强大的邻国西班牙。

带领着葡萄牙人赢得这场战争的领导人是葡萄牙国王若昂一世。后来,一位贤淑的英国公爵之女嫁给了他。这对夫妻共生育了5个儿女,恩里克是他们的第三个儿子。正是这一位恩里克王子为葡萄牙的海上霸权奠定了基础,并且成为地理大发现的先驱者。

1406年,恩里克王子只有12岁。这一年,恩里克看到了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所著的《地理学指南》一书。虽然这是一本尘封了一千两百多年的古书,但是书中描绘的世界激发了恩里克强烈的好奇心:南极连着非洲,整个世界只有欧洲、亚洲和非洲是陆地,其余的地方都是毫无边际的大海。尽管从今天的角度看,托勒密的论断谬误颇多,但是这本书仍然激发了恩里克探寻海洋秘密的梦想。他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实现这个理想,并且能够促成葡萄牙海外扩张的愿望。9年后,年仅21岁的恩里克王子以葡萄牙船队统帅的身份亲临摩洛哥,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占领了休达。在这场战役中,葡萄牙船队阵亡了8人。休达一战使地中海与大西洋的交通要道的控制权落入了葡萄牙人手中,同时也拉开了葡萄牙人也就是欧洲人向外扩张的序幕。

1417年,被葡萄牙人统治了两年多的休达被摩尔人的军队包围。于是,恩里克王子再次率领援兵征战休达,成功地捍卫了葡萄牙的霸权,并且在休达停留了三个月。就在这段时间里,恩里克接触到了不少战俘和商人。这些战俘和商人告诉他:其实,世界上原本就有一个古老的商路,通过这条商路,人们可以穿越撒哈拉大沙漠,仅用20天的时间就可以到达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土地肥沃,树木成荫,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绿色国家”。同时,还可以从那里获得胡椒、黄金和象牙等珍宝。

听到这些,恩里克王子冒出一个想法,他想尝试着寻找一条能够通往那个“绿色国家”的海路。虽然这是一个大胆而又冒险的想法,但是仍然得到了国王父亲的认可和赞同。于是,恩里克便将全部心血投入了航海事业。他离开了豪华的宫殿、舒适的生活环境以及温馨和睦的家庭,来到了一个远离首都里斯本的地方。这个地方叫做“萨格里什”,它距离葡萄牙西南的圣维森特角不远,是一个荒凉的海角。在这里,恩里克定居了下来。

此时的恩里克已经是基督骑士团的总团长了。恩里克把骑士团的资产当做创立航海学校的资金,并且建立了天文台和图书馆。此外,恩里克还看好距离萨格里什20公里处的拉各斯,并在那里开设了港口和船厂,使那里成为葡萄牙的航海大本营。同时,恩里克招募了许多和他一样的渴望探寻海洋的人来共同研究关于航海的各种资料,并且尝试在航海事业中应用天文和数学知识。同时,恩里克也开始在自己设立的船厂设计船只。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地建造了多桅三角船,这种船能在逆风的条件下调整风帆,以便于按照制定的目标航行。经过认真的分析研究和演练之后,恩里克认为自己做好了航海的充分准备,航海的时机到了。于是,在1418年,第一只西班牙船队在恩里克的指挥下出发了。但是,他们却被海风阴差阳错地吹到了西方,而恩里克却意外地发现了属于马德群岛的桑托斯港岛,在第二年,恩里克又发现了马德拉岛。随后,恩里克王子宣布:这个地方被葡萄牙并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对于恩里克的航海事业来说,马德拉岛的发现意义非凡,因为为葡萄牙开疆拓土正是恩里克立志航海时最初的梦想。与马德拉群岛一起被恩里克发现的,还有亚速尔群岛。在发现这些群岛后,恩里克依照封建制度将这些岛屿封给不同的属下,作为对他们的功劳的嘉奖。在这些发现者拥有了这些岛屿之后,不久这里就开始产出糖和酒,因此,葡萄牙每年的赋税收入也因此而激增。

1432年,在恩里克的指挥下,包括一名牧师在内的数百人,携带着几十头牲畜乘坐16艘船扬帆远航,前往亚苏尔群岛并在此开展殖民统治;第二年,恩里克的父亲——若奥一世逝世,恩里克的弟弟继承了皇位,而恩里克仍然投身于航海事业。也正是在这一年,恩里克接到了他麾下的一个名叫吉尔·艾亚内斯的船长的汇报:博雅多尔角是一个无形的障碍,我们没有办法通过!此时,自1422年以来的十多年里,恩里克王子已经组织了十多次以绕过博雅多尔角为目标的航海旅行,结果都是无功而返。

1434年,在恩里克的亲自指挥下,艾亚内斯船长和他的同伴们终于绕过了这个曾经看似恐怖的博雅多尔角。此前,在恩里克王子的航海大军看来,博雅多尔角就是魔鬼的化身:它的南面是一片黑暗得让人恐惧的绿海,沸腾的海水充斥着整片海域,毒辣的烈日似乎也希望能从这片海域中榨取一些利益。让他们意外的是,事实上这里并不像传闻的那样令人畏惧,反而是一个富庶之国,这一切景象都令葡萄牙人欣喜若狂。于是,恩里克心中的航海梦想再度膨胀。自此,葡萄牙王国海上远征的大幕在世界舞台上正式拉开。很快,世界跨入了15世纪40年代的门槛。

1441年,葡萄牙战火再起:进攻丹吉尔的惨败引发了一系列的政治斗争,因此,恩里克不得不暂时放下他的航海志向,回到宫殿处理这些事情。之后,恩里克王子重新回到萨格里什重拾他的航海之梦。再次来到萨格里什的恩里克把探险的目标指向了非洲沿岸。这一年,恩里克派出的葡萄牙船队沿着非洲西海岸南下。这一次,他们来到了今天的毛里塔尼亚的努瓦迪布角,创下了探险队向南航行的新纪录。同年,恩里克派出的另一只探险队返航时带回来十个黑人,他们成了世界历史上的首批“黑奴”。这使欧洲的历史上首次出现了奴隶贸易,也是欧洲人卷入奴隶贸易的开始。

后来,寻找黄金、贩卖黑奴等活动带来的丰厚的经济利益让葡萄牙人为之深深着迷,因此,航海发现开始带有武力征服和掠夺财富的色彩,继而演变为残酷的殖民统治。而葡萄牙也将他们罪恶的奴隶贸易的触角伸向了非洲西海岸。此时,葡萄牙人对恩里克王子的看法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前,人们一直把恩里克开辟航海事业的行为看做对国家资产的无意义的耗费,现在却毫不吝惜对恩里克的赞誉。

在控制了非洲之后,恩里克创办了“皇家非洲公司”,以此垄断对非洲的探索,也大胆实行对在西非冒险探索的大小船只征收赋税的制度,此时探险行为成了葡萄牙一项普遍的运动,也成了一项人人都能参与的事业。截止到恩里克去世,已经有4000公里的非洲西海岸被西班牙纳入了自己的版图。

1460年,恩里克在萨格里什的航海基地逝世,终年66岁。他在航海事业中度过了四十余年的时光。正因为他对航海事业的探索,葡萄牙才拥有了世界一流的船队、世界一流的造船技术和世界上一流的探险家和航海家。更重要的是,葡萄牙因为他的航海事业而掌握了强大的海上霸权。恩里克在世的几十年间,葡萄牙改变了传统的农业国地位,成了欧洲最富有的国家。

香料——驱使千舟竞发的诱饵

15世纪的欧洲,经济中心的位置一直被地中海独霸着,来自热那亚、佛罗伦萨等城市国家的大小船只载着人们致富的梦想,频繁地往返在地中海和北海。只有依托地中海,这些船只才能把从东方运来的奢侈品辗转运往欧洲各地,进而为自己谋取巨额的利润。而威尼斯正是当时地中海的贸易中心之一。因此,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威尼斯有发展贸易的得天独厚的优势。1424年,威尼斯总督曾经洋洋自得地向其他国家炫耀自己的政绩:威尼斯已经拥有45艘巨型战舰,中型船只也有300艘,更值得一提的是,小型船只竟然达到了3000艘之多。此外,威尼斯以每年还将1000万杜卡的巨资应用于贸易,而当时教皇的仆人每年的收入也不过30杜卡。

不过,这还不足以引起欧洲其他国家商人对威尼斯商人的敌视,然而让欧洲其他国家的商人妒忌的是,威尼斯商人垄断了欧洲的香料贸易。在14、15世纪的欧洲,香料是奢侈的物品。因为当时没有冰箱,所以使用香料成了保存食物的最主要的方法,并且被人们广泛应用。如果没有香料,大量的肉类很快就会失去新鲜的色泽和口感,那么人们只能食用臭肉以求果腹。因此,香料成为欧洲人生活的必需品,欧洲市场对香料的需求很旺盛,香料的价格也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中世纪的欧洲,只有黄金具有衡量香料价值的权力。11世纪的时候,欧洲的胡椒按粒交易,除了保持食品新鲜之外,胡椒还可以派上买房置地的用途,“胡椒袋”成了富人的代称。而且,当时的欧洲只允许用天平和戥子来称量胡椒的重量。另外,在进行胡椒交易的时候,还要紧闭门窗,以防风将贵重的胡椒吹跑。

对于当时的欧洲来说,香料的贸易就是整个对外贸易的支撑。而且,胡椒的产地是在今天的印度尼西亚群岛。若想把这些产自亚洲的香料运到欧洲,要经过马六甲、霍尔木兹或亚丁、埃及的沙漠、尼罗河河口和地中海。才能使欧洲的顾客购买到昂贵的香料。此外,欧洲人复杂的运输香料的过程为许多沿途国家带来了财富:每年,埃及因香料过境而收取数十万杜卡的税收;在印度只需2杜卡就可以买到的胡椒,在开罗要花68杜卡;在威尼斯,胡椒的价格已经是印度的50倍。

这些产自东方的香料让欧洲人对东方充满了美好的想象。一切豪华、典雅、贵重和丰厚的想象,都与印度、中国等东方国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欧洲人看来,亚洲是一个充满财富的地方,而欧洲只不过是亚洲的穷亲戚。尤其是《马可·波罗游记》的流行和其中对东方的描述,使欧洲人对远东充满了渴望。正是这种渴望,直接促成了欧洲人在15世纪中期对航海的探索。

当欧洲人还沉浸在对东方的幻想中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突然崛起,使原有的香料贸易之路瞬间被隔断。于是,欧洲面临着一个新问题:他们必须尽快找到一个连通东方的新道路。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寻找与东方相通的道路的历史重任,摆在了葡萄牙人面前。在葡萄牙,登基不久的若昂二世就把寻找通向印度的新道路的任务当做国家使命。于是,他派出大量的船只,到达了今天的加蓬、刚果、安哥拉等地的大部分海岸。可是,这并不是通向印度的航线。那么怎样找到通往印度的航线呢?唯一的办法就是要找到非洲的最南端。

于是,在1487年8月,迪亚士奉若昂二世的命令,率领着由三艘船组成的队伍起航了。1488年年初,迪亚士发现了一片陆地,这片陆地让他欣喜不已,因为迪亚时看到,这片陆地就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往东方延伸。这个时候,迪亚士早已绕过了非洲的最南端,开始了返航的行程。返航时,迪亚士的注意力又被一块巨大的海角吸引。于是,迪亚士将这里叫做“风暴角”,若昂二世又郑重地为这个海角改了名字——“好望角”。因为,是这里让他看到了发现印度的希望。

不可否认,葡萄牙是幸运的。因为,葡萄牙人当时可以集中精力进行海洋探索。当葡萄牙的海洋探索行动已经开始了一段时期之后并且也有所收获的时候,他的邻国西班牙仍然被光复国土的战争牵制着精力。在这场战争结束后,哥伦布在西班牙皇室的支持下,开始了探索海洋的航行,发现了中美洲和南美洲。至此,西班牙成功加入了探索海洋、争夺贸易之路的战争。

西班牙的加入给葡萄牙带来了更多的危机感。在1497年7月8日,达·迦马接受了葡萄牙国王的任命,成为了探险队的队长,再次为开辟葡萄牙的贸易之路远行。这一年的11月22日,达·迦马的船队风平浪静地绕过好望角,成功地驶进印度洋。在1498年的5月20日,达·迦马如约到达了真正的印度,使欧洲人长期以来的愿望变成事实,并且将葡萄牙的霸业扩展到了印度洋。

在达·迦马成功到达印度之后,葡萄牙的海上实力变得更加强大起来。凭借着这股海上力量,葡萄牙又把南美洲列入了自己的扩张计划中。1500年,葡萄牙发现了巴西并且使之成为自己的领地;1509年,葡萄牙人在印度洋开始了与阿拉伯人的战争并且获胜,不仅封锁了红海航路,也终结了阿拉伯人控制印度洋、红海、地中海的历史。从此,印度洋的海上霸权完全落入葡萄牙人手中,使葡萄牙成为当时的海上贸易第一强国。

但是葡萄牙依然没有停止扩张的步伐。在控制了印度洋之后,葡萄牙又冲向了西太平洋。1511年,马六甲也落入葡萄牙人手中,至此,通往西太平洋的通道也被打开。随后,科伦坡、爪哇、印度尼西亚等香料产地也被葡萄牙占领、控制。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海上贸易控制权已经牢牢被葡萄牙人掌控。

葡萄牙成功地控制了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海上贸易这一事实让西班牙有些着急。在当时的情况下,成功地控制香料产地使葡萄牙的实力得到了最大限度地扩充并且使之拥有了绝对的贸易优势。为了让自己拥有与葡萄牙抗衡的足够实力,西班牙不得不尽快地实行自己的扩张政策。但是,亚洲的香料产地已经被葡萄牙控制,所以西班牙只能在其他地区寻找可控自己占领的地方。这时,美洲进入了西班牙的视野。

随后,西班牙也加快了抢占美洲的步伐。与葡萄牙争夺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海上贸易控制权的方式不同,西班牙征服美洲的行动充满了血腥。在美洲,西班牙实行了残忍的种族屠杀,其中以对墨西哥的屠杀最为严重。当时,阿兹特克人统治着墨西哥。在这里,他们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得克萨斯、新墨西哥、哥斯达黎加都在这个帝国的国土范围内,人们的生活宁静而富足。然而,西班牙人的到来改变了这里的一切。

1519年4月,西班牙冒险家科尔斯特登陆墨西哥。上岸后,他马上下达了“破坏所有船只”的命令,破釜沉舟,企图以此来达到断绝士兵后退之心的目的。在激烈的战争和血腥的屠杀之后,科尔斯特最终占领了墨西哥。

1522年9月,葡萄牙的一位伟大的航海家麦哲伦领导的船队历经了三年多的生死搏斗之后回到了葡萄牙,首次完成了人类自西向东的环球航行的壮举,而这次圆满的航行也给葡萄牙建立海上霸权的过程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不久之后,印加帝国、秘鲁、智利等都不敌西班牙的强大实力,纷纷沦为西班牙的领地。到了1550年的时候,西班牙已经控制了巴西以外的整个南美洲。

在美洲的强势扩张,使西班牙牢牢地握住了海上霸权,成为名副其实的海上霸主,这一点也成为西班牙富国强兵的重要保证。在西班牙统治美洲的时期内,大量的金银从美洲源源不断地运到了西班牙,并且年年激增。到16世纪末,西班牙已经占有了世界金银中的83%。此外,发达的种植园经济和廉价的印第安劳动力更是为西班牙带来了数不清的财富。不仅如此,西班牙的海上控制权使西班牙具有前所未有的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在1588年花费重金打造的无敌舰队成了维护西班牙海上霸权的重要力量。至此,欧洲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葡萄牙已经占领了当时非常重要的香料产地,并且控制了马六甲、印度洋、红海、地中海等由欧洲通往亚洲交通要道,而西班牙稳居欧洲第一海外殖民、贸易帝国的位置,并且因此而独步全欧,傲视群雄。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上的财富

凭借着自己欧洲航海中心的地位和掌握的海上霸权,葡萄牙成了欧洲最富有的国家;而第一个海外殖民、贸易帝国的位置也让西班牙逐渐显露出他的扩张野心。由于欧洲国家争抢着前往亚洲运回昂贵的香料,海洋和海上航线变得格外重要。因此,谁能控制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上的财富。

故事还得从“香料之争”的年代说起。在达·迦马返航6个月之后,葡萄牙又组织了一个“追踪探险队”,这个探险队以佩德罗·阿尔瓦雷斯·卡布拉尔为主帅,因此这支探险队也得名“卡布拉尔舰队”。卡布拉尔率领着他的舰队再次驶出了里斯本的港口,远征印度洋。但是,让人捉摸不透的是卡布拉尔舰队的性质和使命。卡布拉尔舰队的性质有些模糊,它的装备具有贸易舰队和战斗舰队的双重特点,因此它的使命既包括贸易往来,也隐含了掠夺的意义。他的成员大多数都是商人,因为商人是除王室贵族之外的、卡布拉尔舰队的唯一经费来源。

卡布拉尔舰队的最大收获是发现了马达加斯加岛。然而,从马达加斯加岛驶向印度南部的卡利卡特时,卡布拉尔舰队只剩下6艘船。卡利卡特国王和善而健忘,他与卡布拉尔定下了通商条约,但是却无法履行,这激起了卡布拉尔的愤怒。于是,卡布拉尔下达了“烧船、抢劫、杀人、炮轰没有设防的卡利卡特港”的命令。然而,卡布拉尔仅余6艘船,力量薄弱。这时,一个消息也传到了卡布拉尔的耳朵里:80艘阿拉伯快帆船将在卡利卡特国王率领下,对卡布拉尔舰队发起进攻。于是,卡布拉尔在月色的掩护下仓皇起锚,逃离了卡利卡特。但是,他的几个船员仍然被愤怒的印度人杀死了。仓促逃离的卡布拉尔把一大批香料带回了葡萄牙,这成为卡布拉尔远征印度的最大收获。

在葡萄牙人看来,卡布拉尔所带回来的香料当然是商业利益,但是,在卡利卡特国王的强势进攻下仓皇而逃也是政治耻辱,而这一切都无法令葡萄牙甘愿罢休。于是,葡萄牙利用10个月的时间磨炼出一支更庞大的葡萄牙舰队。当这支舰队准备妥当后,国王曼努埃尔任命达·迦马为舰队司令,出征印度。

1502年,达·迦马遵照国王的意愿,率领一支由20条航船组成的舰队征战印度。这是他第二次率领船队漂洋过海前往印度。但是,与上一次寻找连通葡萄牙与印度的航线以便于运输香料的意义不同,这次前往印度的目的,就是要为葡萄牙夺取印度洋的海上霸权和印度的财富。

为了向印度展示葡萄牙卓越的海上实力,达·迦马刚刚靠近印度海岸,就拦截了一艘途经印度前往别处的阿拉伯商船。达·迦马将船上的货物据为己有,接着在海上烧毁了这艘船和船上所有的人,包括妇女和孩子在内的几百人和他们的商船一起葬身火海。

达·迦马到达卡利卡特之后,对卡利卡特国王扎莫林提出了一个蛮横的要求:驱逐卡利卡特市的所有伊斯兰教徒,让他们远离这里。是否答应达·迦马的这个要求,扎莫林举棋不定。此时,达·迦马又残害了38名印度渔夫,接着,达·迦马做出了和卡布拉尔一样的决定:炮轰卡利卡特。这让扎莫林愤怒到了极点。

尽管扎莫林极其愤怒,但是他却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事实:印度没有任何的海洋霸权,因此对葡萄牙人的暴行毫无反抗能力。他只好答应了达·迦马的要求。至此,达·迦马此行宣告胜利。在离开卡利卡特、返回葡萄牙之前,达·迦马不忘在东非设立了一些葡萄牙的殖民地。

达·迦马的航海胜利向全世界昭示:葡萄牙人开辟了从欧洲途经好望角直达印度的新航线。从此,越来越多的船只载着大量的香料和金块源源不断地驶离卡利卡特港口,把这些珍贵的物品送到了他们的新主人——葡萄牙人的手中;庞大的舰队载着越来越多的大炮和近乎痴狂的士兵与商人离开了葡萄牙,驶向东方。1504年,葡萄牙远征军攻陷了卡利卡特,几千名阿拉伯人没有逃过被屠杀的命运。1507年,葡萄牙第一任驻印度总督弗朗西斯科·德·阿尔梅达指挥19艘船和1800多人,打败了由2000多艘航船、20000多人组成的穆斯林武装舰队。至此,葡萄牙终结了印度洋的伊斯兰时代,葡萄牙的舰队可以在印度洋的海面上横冲直撞、为所欲为。

此后,葡萄牙凭借强大的海上力量作为自己扩张的资本,开始向海外扩张殖民。1509年,葡萄牙在印度洋战胜了阿拉伯人,封锁了红海航路,使阿拉伯人控制印度洋、红海、地中海的事实成为历史;1510年,葡萄牙第二任驻印度总督阿丰索·德·阿尔克不克占领果阿,果阿由此成为葡萄牙帝国东方殖民地的首都。此时,印度洋的霸权和印度的财富已经毫无争议地落入了葡萄牙人的手中。

尽管葡萄牙已经控制了印度洋的霸权,也控制了卡利卡特,但是卡利卡特并不是东方向西方出口香料的唯一一个重要港口。与卡利卡特一样,马六甲也承担着把香料从东方运输到西方的重要任务。而此时,葡萄牙人虽然控制了卡利卡特,但是马六甲的香料贸易仍然在阿拉伯人的控制之下。这就意味着,葡萄牙人仍然要向阿拉伯商人购买香料,因此阿拉伯人仍然可以从葡萄牙人手中获取高额利润。

虽然葡萄牙人已经控制了印度洋,但是阿拉伯商人仍然有办法将香料运往欧洲:他们可以通过锡兰以南的海域驶进红海,而这片海域并不在葡萄牙人的控制中。所以,葡萄牙人仅控制印度洋,还不能满足他们掌控世界香料贸易、掌握世界财富的愿望。因此,葡萄牙必须向东扩张,占领生产香料的地方,征服马六甲。

1508年,葡萄牙提出了一个与马六甲建立商业联系的计划。同时派出一只船队,在洛佩斯·德·塞克伊拉的率领下远赴马六甲。他们的任务是,争取同马六甲的苏丹建立贸易联系。1509年,塞克伊拉来到了马六甲,并且向苏丹国王传达了葡萄牙国王想建立贸易关系的美意。开始,苏丹国王答应了这个请求,但是阿拉伯商人出于保护他们仅有的重要“领地”的目的,说服了苏丹国王,使苏丹拒绝了葡萄牙建立贸易关系的要求,并且对葡萄牙采取了一种敌对态度。因此,这支葡萄牙的舰队面临着一个严峻且危急的形势。塞克伊拉见形势不妙,及时逃脱,但是,他的一些部下却被苏丹抓捕或杀害。

1511年,在葡萄牙人阿尔科·布尔克的带领下,一支由18艘船只组成的舰队登陆马六甲。当时,马六甲的苏丹与中国、暹罗(现在的泰国)的关系都不令人乐观,因此,马六甲在政治上是一个比较孤立的地方。针对这种情况,葡萄牙人实行了“分化策略”,当时马六甲的穆斯林商人和非穆斯林商人在葡萄牙人这里受到了不一样的待遇。所以,一些非穆斯林商人成了葡萄牙征服马六甲的暗中支持者。但是,葡萄牙的一些船长认为,没有必要与苏丹敌对。所以,在进攻之前,阿尔科·布尔克对属下做了一番演讲来说明这座城市对葡萄牙的重要意义。他认为只要攻占了马六甲,那么全世界的香料都将成为葡萄牙人的私有财产。这番慷慨激昂的演讲激起了葡萄牙人的斗志,很快,这座城市也被划进了葡萄牙人的版图。

阿尔科·布尔克是一个有政治头脑的将领,他有谋略、有远见,懂得通过缩小打击面和分化异己力量的方式增加自己胜利的希望。因此,他一面按当时的习惯怂恿士兵在马来人的居住区域肆意掠夺、屠杀。另一方面,他禁止属下骚扰印度人、缅甸人和爪哇人。正是在这些策略的辅助下,葡萄牙人才能在1511年成功控制马六甲。

至此,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海上贸易霸权都被葡萄牙牢牢握住。虽然西班牙仍然有足够的实力与葡萄牙争夺香料贸易,但是葡萄牙已经控制了整个世界的香料贸易,而世界的财富也落入了葡萄牙的手中。

西班牙女王与哥伦布的合约

凭借着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海上霸权,葡萄牙几乎缔造了一夜暴富的神话,这让整个欧洲燃起了嫉妒和贪婪的火焰。虽然已经有一条从欧洲出发,途经非洲然后抵达亚洲的新航线来连通欧亚,但是这条航线已经被葡萄牙彻底垄断。因此,欧洲的其他国家若想同葡萄牙一样得到香料贸易的权力并且获得可观的财富,就不能依靠葡萄牙已经开辟的航路,因为那样做得把很大一部分利润支付给葡萄牙。因此,其他国家只有开辟驶向东方的新航线,才能确保自己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与欧洲其他国家的君主一样,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也不甘落后,她希望西班牙也能够像葡萄牙那样,得到一个开辟连通东方的新航线的机会。伴随着西班牙的统一,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降临了。

完成西班牙统一大业的,是女王伊莎贝拉。她原是卡斯提王位的女继承人,她的丈夫费尔南德原是阿拉冈王子,两人于1469年结婚。1474年和1479年,两人分别继承了王位。1479年,两国合并,于是,中央集权的国家西班牙就此诞生,伊莎贝拉也成了西班牙女王。在这之后,伊莎贝拉开始致力于完成西班牙统一的事业。1492年1月2日,西班牙军队对格拉纳达发动了猛烈的攻击。在炮火中,霸占着格拉纳达的摩尔人不再做无意义的抵抗,弃城投降,长达8个世纪的战争由此宣告结束。伊莎贝拉女王和她的丈夫费尔南德一起进入格拉纳达,进入了阿尔汉布拉宫。

完成了统一的西班牙国家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海洋霸权的问题,同时,统一之后的西班牙也有了扩展海洋霸权的基础。于是,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开始思考一个新的问题:怎样才能开辟属于西班牙的航线,用来与葡萄牙人争夺海上霸权和财富呢?就在此时,伊莎贝拉女王的面前出现了一个渴望探索海洋秘密的人,这个人就是以后奉命西行、并且因发现美洲大陆而轰动世界的克里斯托夫·哥伦布。

克里斯托夫·哥伦布是意大利人,他出生在一个祖祖辈辈以毛纺织生意为生的商人家庭,但生活并不富裕。1469年,18岁的哥伦布正式成为一名水手,开始了他的航海人生。成为水手的哥伦布频繁地在地中海和北海中劈波斩浪,他跟随着船队到过许多地方,包括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和冰岛等地。丰富的航海经历让哥伦布受益匪浅:他熟悉整个地中海和大西洋的航线,这为他以后成功地完成西航任务奠定了基础。

在航海的时候,哥伦布阅读了《马可·波罗行记》,书中描绘的充满了财富和香料的东方世界让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同时,哥伦布对当时普遍传播的“地圆学说”也深信不疑。由此,哥伦布产生一个想法:如果不走葡萄牙的航线而向西航行,同样可以到达盛产黄金和香料的东方,而他的航海计划一样能够为欧洲带来大量的财富。于是,哥伦布的“西航思想”由此产生。

但是,哥伦布毕竟出身平民,而不像恩里克王子那样出身高贵,并有着雄厚的实力来支撑他实现远航的梦想。不过,在哥伦布的“西航思想”产生之后,虽然不具备马上实现的条件,但是此后发生的事情似乎都在为他的“西航梦想”的实现做铺垫。

1476年8月,哥伦布接受了一个任务:为一艘热那亚船队护航。但是,在行驶到西班牙的圣维森提角附近海域的时候,这艘船遭遇了一次严重的灾难:一支葡萄牙和法国的联合舰队对他们发动了猛烈的突袭。在这场战斗中,哥伦布负伤落水,几经辗转到达里斯本。于是,哥伦布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葡萄牙。

可以说,葡萄牙之行是哥伦布人生和航海梦想的一个新开端。在这里,他娶了一个美丽贤淑的女子为妻。而这位女子的父亲,就是马德拉群岛总督、著名航海家佩列斯特列劳。而这个航海家也把自己珍贵的手稿和航海图毫不吝啬地留给了这位远道而来的女婿。在岳父的帮助下,哥伦布也得到了跟随船队访问黄金海岸、葡萄牙要塞米那的机会。

1484年,哥伦布向葡萄牙当局建议,希望葡萄牙能够尝试向西航行去寻找印度,而葡萄牙当时正忙于寻找途径非洲进而到达印度的新航路,再加上当时的葡萄牙原本就有一批航海知识丰富的专家,他们认为,哥伦布预测的距离远远不及西航到达东方的实际距离。正是在这些专家的“正确”意见的左右下,葡萄牙拒绝了哥伦布的请求。让葡萄牙人后悔的是,正是这些在他们看来准确无误的论断,使他们失去了一次足以改变历史的机遇。

为了让自己向西航行寻找印度的梦想成为现实,哥伦布被迫寻找新的办法:他不得不举家迁往西班牙。在西班牙,哥伦布遇上了雄心勃勃并完成了国家统一大业的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此时,西班牙女王和欧洲其他国家的君主一样,对葡萄牙人依靠海权而暴富的事嫉妒得红了眼,因此不甘示弱,也要寻找一条新航线。这个时候,哥伦布出现在她的面前。两人寻找新航路的心愿不谋而合。

1492年1月,刚刚完成统一大业的伊莎贝拉女王召见了哥伦布。同时,一场长达三个月的谈判也在高贵的君主与普通的百姓之间开始了,但是女王却认为这次看似身份悬殊的谈判并不存在不妥。出生在商人家庭的哥伦布从小见惯了讨价还价的商业行为,多年的航海经历又使他拥有了抬高价码的理由。于是,在谈判中,哥伦布理直气壮地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权力。哥伦布告诉这位雄心勃勃的西班牙女王,向西走一样可以到达盛产香料的东方,一样可以给西班牙带来财富。

统一之后的西班牙有了足够的实力和决心来赞助哥伦布的这次伟大的航行。1492年4月17日,伊莎贝拉女王与哥伦布达成协议,这就是著名的“圣大菲协定”,国家的意志同航海家个人的愿望终于巧妙地形成了一个整体。根据双方的协定,在发现地所获得的一切财富和商品的1/10归哥伦布所有,并一概免税;对于以后驶往这些地方的船只,哥伦布也可以获得其利润的1/8;同时还将任命哥伦布为海军司令、新发现地总督和钦差大臣。于是,伊莎贝拉便成了哥伦布远航的总赞助人。1492年8月3日,在伊莎贝拉女王的授意下,哥伦布登上了甲板,向三艘船上的120余名航海家下达了起航的命令。

在赢得了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的青睐之后,哥伦布便有了足够的实力来实现自己宏伟的远洋计划。现在,在紧邻地中海的巴塞罗那,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仍然可以参观哥伦布广场。为了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四百周年,这里建起了哥伦布塔。于是,在位于海滨的哥伦布广场上,哥伦布高高地站在塔上,他的手指向起航的方向,代表西班牙的航海史上最荣耀的成就。在哥伦布塔的下部雕刻着四面浮雕。第一幅浮雕就是:哥伦布极尽所能,劝说西班牙女王和国王同意资助他远航。不过,从浮雕上面看,国王显得冷漠无情,一副毫不主事的样子;而美丽优雅的女王则神采飞扬,对前景充满了信心。在画面的前方就是哥伦布,他手中拿着的,就是航海方案。

为了表示自己对远洋航行的信心,哥伦布曾说:“比梦想更富有想象色彩的,就是生命!”而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在同意支持哥伦布远航之后,伊莎贝拉夫妇给哥伦布颁发了通行证,上面写着:“为了一些理由和实现某些目的,我们派遣高贵的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带领三艘装备精良的船舰并且携带一些礼物,漂洋过海,驶向东方,驶向印度。”

追溯哥伦布向西航行的历史时期,完全可以说,是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成就了哥伦布,她才是哥伦布远洋航行的“伯乐”。时至今日,西班牙人仍然对航海活动有着特殊的爱好。1922年,哥伦布的子孙小哥伦布正式成为了西班牙的海军上将。现在,就在哥伦布广场边的码头上,仍然停泊着上万条船舰,西班牙人对生活的品味和对航海运动的热爱由此可见一斑。

为财富而战的哥伦布:没有一次远航没有贸易色彩

攫取了海上霸权的葡萄牙在非洲西海岸自由航行和扩张,这大大刺激了西班牙人开辟通向东方的新航路并且占有财富的欲望。就在这个基础上,平民出身的哥伦布与西班牙女王之间有了一次合作。在西班牙王室的赞助下,哥伦布从欧洲出发了,一路向西。

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带领着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资助的三艘帆船和120余名航海家从巴罗斯港出发了。哥伦布指挥他的团队先向西南方向航行,以此来躲避逆流和风暴等不利条件。在这一年的9月初,哥伦布一行到达了加那利群岛的戈梅腊岛。随后,哥伦布和他的同伴们又从戈梅腊岛出发,继续向西南航行,进入茫茫无边的大西洋,最终驶入了大西洋的腹地。

此时,哥伦布悄悄地调整了帆船上的计程工具,使这些计程工具每天少显示一些航行里数。哥伦布知道,船员们会因为离陆地太远而产生恐惧,他希望以这种方式将恐惧降到最低。即使如此,在从戈梅腊岛驶出一个月之后,这个船队依然跌到了崩溃的谷底。

1492年10月10日,船员们不安和激愤的情绪已经膨胀到了极点。他们对哥伦布声称:如果继续西行,那么他们就要叛变。经历了一番争论后,哥伦布建议:再继续航行三天,如果依然不能见到陆地,就返航。

哥伦布的决定是明智的。就在10月12日的时候,曾经反对哥伦布的船员们在桅杆上兴奋地呼喊:“陆地!陆地!”而哥伦布的船队在当时看到的陆地,就是今天属于北美洲的巴哈马群岛。确切地说,当时哥伦布所到达的岛屿是巴哈马群岛东南部的萨马纳岛。哥伦布到达北美洲意味着当时的全球贸易版图又扩大了。当时,哥伦布以西班牙国王的名义将这个小岛占领,命名为“圣萨尔瓦多”,寓意是“救世主”,这个名称也被人们沿用到了今天。西班牙人成功的消息震惊了整个欧洲,后来,“10月12日”也成了西班牙的国庆日。

不过,在哥伦布率领西班牙人刚刚到达美洲的时候,发现这个地方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是富庶的乐土,而是荒凉一片,根本找不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后来,西班牙人偶然发现,就在这个荒凉的地方却埋藏着大量的黄金。不仅如此,美洲又是世界上最大的银矿开采地,直至今天仍然如此。所以,美洲不仅有丰富的黄金,也有大量的白银。所以,从此以后,西班牙人开始在美洲进行殖民掠夺。

西班牙人通过在美洲掠夺金银而变得非常富有。与葡萄牙人在东方的贸易垄断和财富掠夺相比,西班牙人在美洲大陆上的贸易掠夺更加直接。数据显示,在1502年-1660年之间,西班牙人从美洲掠夺了一万八千余吨白银和200吨黄金。

尽管在最初到达美洲时,哥伦布没有看到《马可·波罗游记》中描绘的繁荣的商业城市和华美的宫廷建筑,但是,当时的哥伦布仍然偏执地认为,他们登陆的小岛就是印度,于是他们把当地居民称为“印第安人”,就是印度人,并且向他们询问黄金和香料的产地。

离开这个岛屿之后,哥伦布和他的船队继续向南航行,并且在10月28日那一天到达古巴。不过,当时,哥伦布和他的同伴们都对古巴有一个错误的认识:古巴就是中国领土中一个贫瘠的地方,那么它的东方就是日本。于是,哥伦布命令船队,调转方向,向东方起航。这一年的12月7日,哥伦布一行到达海地。海地山川瑰丽,在哥伦布看来,在这些瑰丽山川的映衬下,海地美丽犹如西班牙,于是,哥伦布将这个地方称之为“小西班牙”。在圣诞节那天,哥伦布船队中一艘名为“圣玛丽亚”号的旗舰在海地北岸触礁搁浅。哥伦布指挥他的船员们利用船体修建了第一个殖民据点,命名为“圣诞城”,并且留下39人驻守在这里。

1493年1月,哥伦布率领剩下的两艘船返航。3月15日,哥伦布船队重新回到了巴罗斯港,受到了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5月末,西班牙国王履行了在“圣大菲协定”中的承诺,将哥伦布封为新发现地总督、海军司令和钦差大臣,并且正式颁发授衔证书。

尽管哥伦布的远行让西班牙荣耀无比,但是最早看到哥伦布凯旋的并不是西班牙女王伊莎贝尔,而是曾经冷漠对待哥伦布的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哥伦布返航的首站是葡萄牙的里斯本,若昂二世专门接见了他。

对于哥伦布远行的经历,若昂二世总是半信半疑。于是,他拿来一盘干豆子,让哥伦布带来的印第安人在桌子上摆出新世界的模样。后来,看到了游戏结果的若昂二世捶胸顿足:“我真是一个见识短浅的人啊,让这样一个重要的大事溜走了!”

首次西航归来的半年之后,哥伦布又组建了一支更庞大的船队,开始第二次西航。这一次,哥伦布的麾下聚集了比上一次更多的人才,有传教士、官员和想到海外获取财富的商人,共计1500余人,携带了种类更多的物品,如家畜、枪支弹药、生产工具和种子,分别乘坐17艘船,于1493年9月驶离加的斯港。之后,他们来到了第二次航行的第一站——加那利群岛。

到达加那利群岛后,哥伦布的船队立即掉转方向,向西南方向行驶。20天后,他们到达了小安的列斯群岛的多米尼加岛、瓜德罗普岛和维尔京群岛的波多黎各岛。在这些地方,哥伦布的船队大肆进行殖民掠夺。11月27日,哥伦布的船队重回海地,却意外地发现,他们曾经建立的殖民据点已经被夷为平地,原来留下的39人也被印第安人杀死。

于是,哥伦布又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海地的印第安人实施他的殖民政策:“人头税”。除此之外,西班牙殖民者还将这些印第安人屠杀或掳为奴隶,甚至是哥伦布船队所经的多米尼加、维尔瓜德罗普和波多黎各等岛的居民也无法逃脱被西班牙殖民者砍杀掳掠的命运。在牙买加,对那些表现出不热情的印第安人,哥伦布下令先放弩箭穿透他们的身躯,然后放出恶狗咬噬一番。而哥伦布从这种做法带来的结果中得出结论,“对付印第安人,一条恶狗的力量等于10个西班牙人”。

居住在海地瓜蒂瓜那的泰诺人,遭到了哥伦布麾下的一支远征队的攻击,在大肆的砍杀破坏后,1500名泰诺人被哥伦布船队逮捕。在这些人中,哥伦布挑选出了500名精壮的男女,把他们送回西班牙为奴。然后,哥伦布宣布,任何西班牙人都可以收留泰诺人为奴隶,并且没有数量的限制。后来,哥伦布又挑选了600个泰诺人,分给了不同的西班牙人。从这个时候起,哥伦布开创了捕捉并贩运印第安人为奴隶的先例。

1496年3月,哥伦布离开海地,返回西班牙。于是,他的弟弟巴塞罗谬代理他的新发现地总督的职务。在海地南岸,巴塞罗谬修建了圣多明各城,这就是在西班牙殖民者统治下的西印度群岛的首府。回到西班牙的哥伦布在1498年的5月组织了第三次西航。这一次,哥伦布到达了特立尼达岛和委内瑞拉的奥里诺科河口。在这里,哥伦布望见了南美大陆。但是,不久之后,他与西班牙王室之间出现了意见不合的问题,因此哥伦布之前所享有的一切特权都被取消了,而他本人也被逮捕并被遣送回国。

在西班牙,哥伦布获释之后重拾旧梦,于1502年开始第四次西航。这一次,他来到了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1504年返回西班牙。在哥伦布组织西航期间,佛罗伦萨人阿美利哥也组织了多次航行,也多次到达哥伦布到过的地方。回到欧洲后,阿美利哥出版了一部游记,上面记载,哥伦布所说的“印度”其实根本不是印度,而是一个“新大陆”。哥伦布的错误被纠正了。但是,直至现在,加勒比海的诸岛仍然被称为“西印度群岛”,而美洲的原始居民依然被称为“印第安人”。

尽管哥伦布对他到达的一些地方仍有认识上的偏差,他所实行的殖民统治也让一些无辜的人遭受了灾难,但是,他的远航使欧洲与美洲之间联系了起来,开辟了一条新航路。伴随着哥伦布的到来,美洲与世隔绝的状态结束了,并且为西班牙的海外掠夺和殖民统治奠定了基础。

贸易航路的开拓者靠冒险精神领航

在14、15世纪的欧洲,就在欧洲的航海家们寻找通向东方的航线来获得香料以满足口腹之欲的时候,欧洲也陷入了早期重商主义的狂潮。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王室贵族,都把黄金白银看做衡量财富的唯一标准。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把获得金银作为最根本的目的。因此,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如果一个国家拥有的金银越多,那么这个国家就越富有、越强大。然而,除了开采金矿和银矿,还有什么方式能获得更多的金银呢?答案就是依靠对外贸易。

可是,当时的欧洲各国都信奉重商主义,因此纷纷实行贸易保护的政策。一方面,他们鼓励本国出口,另一方面又限制进口,因为只有贸易顺差才能让别国的金银财富流入本国。在当时的欧洲贸易版图上,重重贸易壁垒布满了每一处,甚至细微的地方也不会被忽略;因此,为了拥有更多的黄金和白银,欧洲各国不得不寻找新的航路,开辟新的市场。所以,欧洲国家才不惜资金来支持航海家们的远洋航行。

葡萄牙的恩里克王子是欧洲远洋航行的先驱者,而葡萄牙国王赞助的远洋航行活动也为葡萄牙奠定了霸主的地位。而这深深刺激了欧洲其他国家的远洋航行的欲望,所以西班牙与哥伦布之间才会在远洋航行的问题上形成一对默契的搭档。可是,虽然哥伦布的远行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但是却没有到达富庶的东方,也没有让西班牙人得到他们想要的财富。然而,达·迦马却在成功地到达印度之后,让葡萄牙人得到了可观的财富,这让西班牙人羡慕不已。于是,西班牙仍然寄希望于寻找通向东方的新航路,继续支持寻找新航路的远洋探险活动。

纠正哥伦布错误的阿美利哥曾设想,绕过新大陆的南端就可以到达摩鹿加群岛(今马鲁古群岛),那里就是盛产香料的地方。于是,在1513年,西班牙美洲殖民地总督巴尔博亚带领一支探险队越过巴拿马海峡,登上了一个山顶。远远望去,美洲的西边紧挨着一片汪洋大海。这片大海被称作“大南海”。巴尔博亚相信,假如能够找到与大南海相通的海峡,那么就能够到达盛产香料的东方了。为了寻找这个与东方相通的、能为西班牙带来财富的海峡,人们也曾多次冒险航海。在阿根廷的拉普塔拉河口、圣马提阿斯湾都留下了西班牙人航海的踪迹。就在西班牙人寻找这个“与大南海相通”的海峡的时候,一个叫做麦哲伦的航海家密切关注着每一次动态,随时准备完成这项伟大的任务。

费尔南多·麦哲伦,出生于葡萄牙的一个衰败的骑士家庭。1496年,麦哲伦在葡萄牙的航海事务厅找到了一份工作,这使他有了熟悉航海知识的机会。从1505年开始,麦哲伦有了一个新的身份:葡萄牙远征队的水手。跟随着葡萄牙远征队,麦哲伦来到了印度、爪哇、马六甲、苏门答腊等地,也跟随着其他葡萄牙人在这些地方从事过殖民活动,同时,麦哲伦也与其他英勇的葡萄牙人一起参加了激烈的海战。在海战中,麦哲伦也曾多次负伤,并因此得到了葡萄牙国王的信赖。

麦哲伦在到达摩鹿加群岛的安汶、布鲁和班达岛之后,坚定不移地相信再往东就会遇到一片茫茫大海。此外,麦哲伦对地圆学说也坚信不疑。他多年的航海经验告诉他,经过摩鹿加群岛东面的海洋就可以到达哥伦布发现的美洲。也就是说,摩鹿加群岛就在美洲的西面。因此,只要能够找到通往大南海的道路,那么从欧洲西航同样也能到达摩鹿加群岛。于是,麦哲伦向葡萄牙国王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但是却受到冷漠对待。于是,麦哲伦一怒之下,在1517年前往西班牙。

1518年3月,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接见了麦哲伦,并且同麦哲伦签订了一份《远洋探险协定》。这份协定规定,麦哲伦将接受新发现地总督和钦差大臣的任命,同时也将得到新发现地全部收入的1/20和岛屿的1/6,而西班牙的义务是:为麦哲伦的探险队配备5艘船,同时也将提供必要的物资、武器和保障供应人员。

在西班牙皇室的支持下,麦哲伦带领由265人组成的队伍,于1519年9月20日乘坐5艘船从塞维利亚的外港圣卢卡起航。麦哲伦一行首先到达的,是拉普塔拉河口。麦哲伦通过实践验证这里不是一个海峡。离开拉普塔拉河口,麦哲伦团队到达了圣马提阿斯湾。离开这里继续南行,航海家们发现,他们遇到的都是自己从未见过的地方。此时,冬季已近,风雪相叠,使麦哲伦的航行越发艰难。不久,麦哲伦团队就驶进了南半球的圣胡利安港。在这里,航海家们度过了整个冬天。

1520年8月,麦哲伦船队继续南航。在南纬52度的位置,他们驶进了一个海峡。这个海峡不仅长,而且宽窄不一,曲曲折折,波涛不断。能否顺利驶过这个海峡,谁也不知道。如此大的困难令一艘船上的人们的意志消磨殆尽,掉头返回西班牙,而另一艘船也早已沉没,麦哲伦只好带领剩下的三艘船继续航行。38天之后,他们终于驶出了海峡,进入了无边的大南海。航海家终于找到了沟通大西洋和“大南海”的通道。麦哲伦船队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在“大南海”中航行。

从1520年11月月底到1521年的3月初,麦哲伦的船队在大南海中行驶了3个月,竟然没有遇上一次暴风雨,因此,麦哲伦便将“大南海”称为“太平洋”,这个称呼一直沿用至今。1521年3月,麦哲伦船队驶达菲律宾群岛的马萨瓦岛。就在8年前,麦哲伦从东方回到西方,而现在他又从西方绕到东方,因此,此时麦哲伦实际上已经实现了他的西航梦想。但是,在4月27日,数十名殖民者在麦哲伦的带领下进攻宿务岛东面的马克坦岛并强迫岛上的居民纳税,麦哲伦被当地的战士击毙。

在麦哲伦牺牲后不久,西班牙殖民者为了征服这个地区,采用了血腥的手段。在占领了这里后,西班牙用王子菲利普的名字命名这个地方,此地就是今天的菲律宾。5月1日,麦哲伦团队从宿务岛出发,辗转多时,在11月8日到达摩鹿嘉群岛的提多尔岛。12月21日,麦哲伦团队开始返航。此时,这个团队中只有一艘名叫维多利亚号的航船。这艘船装满了香料,而船长埃利·卡诺单独带领这艘航船踏上了返回西班牙的征途。

由于这艘船载满了香料,因此必须选择另外一条路以避免葡萄牙人的阻截。所以,在埃利·卡诺船长的指挥下,这艘船横渡印度洋,绕道好望角,然后沿着非洲西岸北上。在1522年9月6日,这艘船回到了他们的出发港圣卢卡港。

麦哲伦船队运回了大量的香料,大大刺激了西班牙殖民者的神经。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马上选定了一个位于西班牙国土西北角的拉科鲁尼阿港口,在这里创立了一个“香料贸易局”,同时向全国宣告:授予前往菲律宾岛的5支远征队33种特权。从此,西班牙大肆侵占菲律宾岛的序幕被揭开,而菲律宾也陷入了一场激烈的斗争。而这正是在冒险精神的指导下的远航行动产生的结果:虽然一些欧洲国家因此而获得了大量的财富和他们梦寐以求的香料,但是菲律宾等亚洲国家却因为他们的到来而深陷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