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战争的隆隆炮声中从白寨子二区小学考入定边完小,又从定边完小考入陕甘宁边区三边公学学习的。从1946年9月到1947年4月,短短几个月的学习生活,对我的人生观、世界观产生了巨大影响,使我初步树立了共产主义的理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深受艰苦奋斗革命传统的熏陶。回想60前那一段学习生活,令人终生难以忘怀。
一
三边公学,是1944年由陕甘宁边区第三师范学校与由延安迁到定边的民族学院合校而成立的。是三边分区定边、安边、靖边、吴旗和盐池几个县唯一的一所公办学校,也是三边地区的最高学府。
定边,是1936年中央红军长征到陕北后,由彭德怀率领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西征时解放的。是黄土高原一块贫瘠荒凉的地方,经济文化比较落后。1939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派卢勤良、文普华到定边筹建陕甘宁边区第三师范学校,是为发展三边地区教育事业培养教师的。延安民族学院迁来后与三边师范、地方干部培训班合校改为三边公学,民族学院仍保持独立,师范改为中学部,地方干部培训班保留,人数最多时达到400人,实际上是为大西北和内蒙古培养各方面干部的。1945年,民族学院迁往伊克昭盟鄂托克旗的城川,三边公学只设中学部与回族班,师生员工共约200人。
三边公学校址,在定边城内北街,是由一所庙宇改建而成,比较简陋。庙宇的大殿改成教室,两边厢房就是学生宿舍。学校是边区政府办的,实行供给制,入校后只发了一套棉衣,口粮以小米为主,有少许菜金。学校自己办有农场,种地养羊,城郊还有菜园子,种有青菜萝卜之类,伙食是小米干饭土豆片,油水很少,有时只是清水煮萝卜,星期日才吃一顿白面馒头烹羊肉,算是改善。同学们已很满意了。
9月初刚一入校,学校就组织学生集体到城西20里外的张梁一带打沙蒿,然后用二饼子牛车拉到城里,是学校做饭用的烧柴。秋收时,同学们又由学校组织,到40里以外盐池县北马坊一带,帮助农民收割荞麦。
1946年6月,国民党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陕甘宁边区的形势一天天紧张起来。1946年11月,宁夏马鸿逵部骑兵侵占了三边分区盐池西北部的兴武营、余庄子、天池子、牛毛井等地。三边党政军领导,一面部署兵力准备歼灭入侵之敌,一面将部分机关、学校、工厂、仓库疏散到南部山区。定边完小迁往南山的白湾子,三边公学决定迁往吴旗山区的金佛坪。
冬初一个大风天里,三公学校开始迁移。那时没有公路,不通汽车,也没有胶轮大车,200多里的山路,全靠步行。同学们一个个背着自己的被褥毛毡、书籍文具和碗筷,每人还带一个小板凳。走过定边南山的乔坬梁,翻越秦家湾的大山夹,下到乱石头河川,经过新安边、吴旗镇,整整走了五天,才到金佛坪。
金佛坪,在吴旗镇南20里,是洛河东岸的一个村庄,原来是三边有名的恶霸地主、还乡团头子张廷芝的老巢。金佛坪上下洛河川两岸,土地比较平整肥沃,张家在河滩有庄院,在河西岸的山崖上还修建了一座坚固的寨子。他们几代人凭借权势和武装,夺人田产,霸人妻女,无恶不作。陕北刘志丹领导穷人闹革命,赶跑了张廷芝父子,这里早就成了红区。抗战困难时期,国民党对边区实行封锁,毛泽东主席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八路军一部曾在这里开荒种地,生产自救,在金佛坪建了一些简易营房,三边公学迁来后就住在当年部队搞生产时的营房里。
营房的一间间大屋子,既是教室,也是学生的宿舍,一盘大炕睡十几个人,自己带来的小板凳,就地一坐,两条腿就是书桌了。山区冬季也非常寒冷,没有火炉子,也不烧火炕,一间大屋子只有用木炭取暖的两个石头小火盆,木炭也是学校自己烧的,夜间冷得睡不下去,常常尿床,又怕丢人,白天也不敢拿出去晒。由于阴冷潮湿,我长了一身的疥疮,春节放假回到老家,三祖父访得一个偏方,用硫磺膏外擦,然后用陈谷草燎烤,一个多月才基本治好。
迁到金佛坪不久,学校请来了八路军的一位工兵教员,给同学们讲解石头地雷的安装和引爆常识,并在河滩上作了演试,教授同学们怎样就地取材制作地雷打击敌人,保卫边区。在此之前,还在定边时,学校就曾组织同学参观过警三旅八团的八二迫击炮实弹演习,让同学们了解军队,了解战争。
二
春节放假过年后不久,安葬了大祖母,我便匆匆赶往三边公学继续学习。那一天,从我家到定边城90里的路程,骑毛驴整整走了一天,就在这天上午,国民党的飞机轰炸扫射了定边城,第二天,我同三公学校留守的四位同志,前往安边途中,敌人的飞机又来了,这一天扫射了安边又扫射了定边。战争已经爆发了。
安边县城,是明代建筑在陕北长城线上的一座城堡,城池虽小,却甚坚固。1936年红军西征解放了定边、盐池,安边却未能攻克。1945年由中共地下党员牛化东等同志联合国民党新十一旅代旅长曹又参,举行反内战起义安边才获得解放的。三边公学1947年春天迁到安边后,驻在城内东南角上的一处城隍庙里。
这时,学校已经无法正常上课了,为了躲避敌机的轰炸,每天清晨早饭后,师生们都跑到城南10里外的沙丘下疏散防空。几天以后,局势更紧张了,学校又开始向山区转移。
有一天晚上,校部通知准备转移,同学们都忙于清理东西,精简行装,轻装上阵。学校在大沙湾住了几天,又转移到安边东南100多里的山区崔涧村驻了下来。这是一个山涧丘陵区,有十几户人家,在这一带算是一处较大的村庄了。这时,三边的形势越来越紧张了,年纪大一点的同学有的参军,有的支前去了,文化课基本不上了,留下的同学由李素本老师给大家讲救护伤员的护理知识。
一天,传来捷报,我西北野战兵团撤出延安后,3月25日在青化砭一带歼灭了胡宗南部三十一旅2900多人,活捉了敌旅长李纪云。同学们听到后兴奋不已。而三边的形势却令人不安。
3月19日,胡宗南侵占延安后,宁夏马鸿逵部也出兵向三边分区发动大规模进攻,派出其主力整编第十八师之暂九旅、一六八旅及骑兵第十旅等步骑七八个团及炮兵营共16000余人,分三路向我三边分区进犯。3月24日侵占了盐池县城,4月3日又在定边城南之暗门、彭滩一带与三边地方部队主力警三旅八团和新十一旅一团发生激战。终因三边地委主要领导坚持错误的防守城市的方针,我军寡不敌众,损失惨重。盐池、定边、安边、靖边县城及平滩地区相继被敌侵占,三边解放区陷入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不久,学校转移到吴旗山区腹地榆树坪。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小山村,崇山峻岭之间只有几户人家,一条小河从村中穿过,流水潺潺,杏花含苞待放,一切都显得那样宁静,战争离这里似乎很远很远,农民们照样在忙于春耕。学校只剩下几十个人,学习停顿了,同学们帮助老乡送粪、挑水,有的去山沟里打柴。自己站岗放哨,生活已半军事化了。
一天,刘万才同学找我谈话,问我愿不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虽然我是1931年11月23日出生,当时还不满16周岁,但从小生活在解放区,在学校受共产党的教育,知道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是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当时,什么是共产主义,自己并不理解,总认为共产党好。早在1946年定边完小上学时,校长文普华就让我秘密地看过《中国共产党党章》,对我进行党的教育。所以我就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愿意”。当时虽然形势险恶,但是我对共产党一定会取得胜利还是深信不疑的。那时学校党组织还是秘密的。就在榆树坪这个小山村的窑洞里,在背包上用毛笔麻纸写了我的入党志愿书和个人自传。几天以后,王存同学告诉我,我已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候补党员。这一天是1947年4月18日。
又过了几天,校部通知我和其他几位同学到三边军分区后方医院工作。当时后方医院在吴旗东南山区的杨清川瓦舍村,院长是原三边专署的卫生所长侯东海。医院分配我当保管员。1947年5月中旬,医院又转移到了志丹县的张高庙。
一天,三边军分区卫生部长陶光忠到医院检查工作,得知我是三边公学的学生,就问我愿不愿意到分区司令部工作。三公学生有文化,政治可靠,地方政府和部队都很欢迎。听说军分区司令部和政治部已有不少同学到那里当见习参谋、干事、电台报务员,我就欣然答应愿意去。1947年5月下旬,军分区供给部长樊希英来医院,返回时医院给了我一匹马一支步枪,随同樊部长去司令部报到。骑马跑了八九十里路,到了吴旗宁塞川的司令部,军分区参谋长张涛接见谈话后,我就被分配到参谋处一科当见习参谋。从此,我就成了人民解放军的一名战士,参加了陕甘宁边区保卫战,1949年解放大西北时,又参加了解放宁夏战役。1950年荣获西北军政委员会颁发的“解放西北纪念章”和“人民功臣”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