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三分养,七分教:培养优秀孩子的黄金法则
6942300000001

第1章 前言

养而教之,父母之责

2010年10月20日,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21岁的药家鑫,驾驶着红色雪佛兰将骑电动自行车的女服务员张妙撞倒。药家鑫下车后,发现呻吟中的张妙在记他的车号,便掏出随身携带的尖刀连刺6刀,致张妙当场死亡,之后逃离现场。3天后,药家鑫被依法逮捕。

就在舆论一片谴责声中,药家鑫的师妹李颖在网上留言说:“我要是他(药家鑫),我也捅……怎么没想着她当时不要脸来着,记车牌?”此言一出,舆论一片哗然。对此,教育专家和心理学家称,“药家鑫们”正给我们的教育敲响警钟。

就在人们群起谴责之时,也有人也在哀叹:大是大非面前,竟不明事理,大学生们这都是怎么了?难道都在学习知识而忽略了道德学习?由于大部分大学生都没有很强烈的信仰,所以,很多最基本的为人处事的原则都已模糊了。“但我们至少应该明白什么应该支持,什么应该反对,”一些教育专家说,“李颖出现这样的言论,是中国教育最危险的信号。”现在大部分教育只强调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于孩子人格的培养。这一现状,并不是哪个学校的个案,也不是某个家庭的现象,而是中国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养”是生育抚养,是指给孩子以衣食温饱,以安全保护,是人作为动物的一个本能。“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一出生,大致是相同的,但为什么多年以后的发展会大相径庭呢?这就是教育的结果,不同的教育,造就孩子不同的将来。

心灵不会是一块闲置的空地,你不种庄稼,它就长杂草。要除去心灵的杂草,唯一的方法,就是播下美德的种子,开出善的花,结出美的果,让恶念的杂草彻底失去生存的空间。

我们时常评价一个人是否有教养,教养,重在教,以教为先,这就给我们的父母和教育者们提出一个新的命题:教与养是不同的,是要有所侧重的。就是说,要想我们的孩子健康地成长,就要重视后天的教育,就要养而教之。

景文

2011年4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