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三分养,七分教:培养优秀孩子的黄金法则
6942300000002

第2章 好父母胜过好老师(1)

下定决心让孩子改变

强烈的意愿与信念一样,都是达到目标的关键因素。今天一些父母在教育孩子不成功时,常常会强调许多外界的客观理由,而很少去反思自己做事的意愿是否强烈,是否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改变,是否真正做到从不为失败寻找借口,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一个人如果没有强烈的“企图”心,是很难成就任何一项事业的,其中也包括教育自己的孩子。

许多具有良好教育背景、事业上有一定成就的父母,他们无法在自己孩子的教育上获得成功,问题往往就出在这方面。他们曾经为考大学、读研究生而竭尽全力,为开创自己的事业孤注一掷,背水一战,但是他们却从来没有像对待自己的事业一样对待自己孩子的教育,没有真正下决心去掌握正确的教育艺术,所以他们自然也不会有很好的教育结果。

【教育感悟】

一个人如果没有强烈的“企图”心,是很难成就任何一项事业的,其中也包括教育自己的孩子。

稳定的婚姻是孩子成长的基础

将婚姻关系处理好,孩子的许多教育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稳定的婚姻是孩子发展的基础,良好的婚姻关系塑造出了不起的爸爸妈妈。请向你的妻子表示你绵绵不断的爱意,每天和妻子坐在沙发上聊天,和妻子保持定期的晚上约会。

我们都曾有这样的体会:当感觉到父母之间发生不愉快时,就会非常焦虑。孩子认为,如果家庭中父母的关系破裂,那么,自己随时就有被抛弃的可能。这就是许多孩子缺乏安全感、行为怪异的原因。孩子们需要确信爸爸妈妈彼此相爱。

其次,在适当的场合对全家人说出你对家庭的热爱。例如开车或一家人坐在饭桌旁时,鼓励家人大声说出对这个家庭的称赞,如“我们是一个很棒的家庭”、“今天,我们一家人团聚真令人高兴”、“孩子们,你们的妈妈真了不起”。父亲的言谈举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家庭气氛的好坏,但父亲们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父亲对家庭的自豪和快乐溢于言表,会使孩子们士气大振。家庭认同感有助于建立家庭成员间彼此信任关系,这两者相辅相成。要建立家庭认同感,父亲们必须将信任编织进各种关系中。

【教育感悟】

将婚姻关系处理好,孩子的许多教育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和孩子一起学习

有一位报告文学家说,他还在上小学时,就利用帮助父亲剪报纸的机会开始关心社会问题。通过帮助父亲剪报,知道父亲仍在继续不断地学习,这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

人们常说:“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成长的。”即使大人不特意说“要好好学习”,当孩子总是看到父母在学习的情景,也自然会受其影响而变得喜欢学习。

例如有许多父母从教育孩子的角度,带孩子到博物馆去。但是过于注重“教育目的”,父母好像是尽义务陪孩子去的,孩子也不会产生兴趣。相反,父亲如果一边对孩子说:“喂喂,快看,真厉害!”一边与孩子一样感兴趣,孩子的眼里也会充满着好奇。例如带孩子到天文馆去本来是好事,但有的父亲却对孩子说“你自己看吧”,自己坐在椅子上打起了呼噜。这样一来大人即使想让孩子对科学产生兴趣,并想以此为契机使孩子喜欢学习,其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如果大人也真诚地感兴趣,孩子的兴趣自然会放在学习上。

家长们常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在公司里大家虽然七嘴八舌地报怨加班的事情,但还能都坚持留下来。然而当一个人走了,两个人走了,最后只剩下很少的人时,剩下的人就会像雪崩似的扔下工作匆匆忙忙地踏上回家之路。在工薪阶层中普遍存在着“不想只留下自己一个人工作”的心理。同样,当孩子一个人在家里学习的时候,很可能产生“为什么只有我必须学习”的心理,这种心理会使孩子厌学。因此,反过来利用“大家都在做”的心理,是纠正孩子厌学的方法之一。

【教育感悟】

当孩子一个人在家里学习的时候,很可能产生“为什么只有我必须学习”的心理,如果每天规定让家庭所有成员一起学习10分钟,只要大家都做,孩子就不会有不满情绪了。

尽可能的把孩子留在身边

据调查,目前我国平均约30%的独生子女是由其祖辈抚养着的。孩子年龄愈小,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比率愈高。由于祖父母某些育儿观念相对陈旧,科学性比较欠缺,抚育上对孩子过于纵容,会导致孩子养成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影响孩子的身心发育。而现代的妈妈们一般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她们在抚育孩子上有较为科学的方法。

例如,奶奶可能会说:“好宝贝,杯子放得那么高,你自己拿不到。来,奶奶帮你倒上水。现在还太烫,我来吹一下再喝。你的手别碰到杯子,奶奶喂你。”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孩子依赖性强,处处都不想自己动手,不想自己解决问题,且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关心别人。

而妈妈就不会这样了,她们会说:“杯子放在柜子里,自己去取吧!嗯,开水倒在杯里过一会儿再喝。真聪明,来,妈妈也口渴了,再给妈妈倒一杯水来。”这样的结果是,孩子在妈妈的训练下,自己不但学会取杯子喝水,还能为妈妈倒水喝。这就培养了他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活小事上自己做决定,还能为他人着想,避免以自我为中心。

现在,社会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隔代抚养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普遍。所以有关心理专家和育儿专家认为,父母对孩子身心成长的意义比人们想像的重要得多。如果父母能更多地参与孩子的教育,将更有利于孩子的茁壮成长。作为一个母亲,不要只忙着工作与赚钱,多挤出一点时间,陪陪自己的孩子,亲自带你的孩子去公园或其他地方走走。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比温柔的母爱更能滋润孩子,更能让孩子健康地成长。

【教育感悟】

父母对孩子身心成长的意义比人们想像的重要得多。如果父母能更多地参与孩子的教育,将更有利于孩子的茁壮成长。

社交能力对孩子很重要

美国《幸福》杂志下属的名人研究会,对美国500位年薪5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300名政界人士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其中93.7%的人认为,人际关系顺畅是事业成功的最关键因素。

我们现在大多数父母,并未认识到社会交往能力对孩子的重要性。

在孩子上小学前,父母总希望孩子听话,是个乖宝宝。上小学后,父母希望孩子在家听父母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不要父母操心。如果看到自己的孩子放学后同一些小孩子在院子里“撒野”,就感到很头痛,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安静的孩子。如果孩子放学后,哪也不去,就在家里老老实实地待着,父母就会感到很欣慰:孩子真让我省心。

这种以听话、不惹是生非来作为“好孩子”的判断标准,是很片面的。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人与人的交往成为必不可少的生存方式。如果孩子内向、不说话,就会胆小,妨碍他正常的人际交往。尤其是男孩子,如果他像女孩一样总是依偎在妈妈身边默默不语,遇事畏畏缩缩,甚至不敢和同龄小朋友一起玩耍,这是很不好的表现。男孩有这样的性格缺陷比身体差些还要糟糕。

即使孩子拥有聪明才智和一技之长,也会因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而在人生道路上遇到诸多的困难。

一位小学校长对家长们说:“家长是孩子的首任教师,应该充分理解孩子交往的心理、生理需求,支持孩子参加适合年龄特点的交往活动;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交往信息,并教给他们交往的一些方法,教会他们与别人相处。”

【教育感悟】

许多成年人的拘谨可以追溯到他的儿童时代。如果孩子的拘谨在儿时得不到解决,那么,他的不合群、不爱与人交往的个性将会妨碍他今后事业上的成功。

稍作改变,就会有新奇的发现

有一天,女儿上学回来,向我报告幼儿园里的新闻,说她又学会了新东西,想在我面前显示显示。她打开抽屉,拿出一把小刀,又从冰箱里取出一只苹果,说:“爸爸,我要让您看看苹果里头藏着什么。”

“那是什么呢,应该是种子吧?”我说。

“来,还是让我切给您看看吧。”说着她把苹果一切两半——切错了。我们都知道,正确的切法应该是从茎部切到底部窝凹处,而她呢,却是把苹果横放着,拦腰切下去。然后,她把切好的苹果伸到我面前:“爸爸,看哪,里面有颗星星呢!”

真的,从横切面看,苹果核果然呈一个清晰的五角星状。我们这一生不知吃过多少苹果,总是规规矩矩地按正确的切法把它们一切两半,却从未疑心苹果里还有什么其它的图案!

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切苹果——切“错”的苹果。我们往往因循守旧,一成不变地按照别人的生活方式生活下去,殊不知,有时稍作改变,就会发现一片惊奇的天空。

【教育感悟】

我们往往因循守旧,一成不变地按照别人的生活方式生活下去,殊不知,有时稍作改变,就会发现一片惊奇的天空。

不良少年是不良家庭的产物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社会上的不良少年大都有过非同寻常的经历,他们的背后几乎都有一个“不良家庭”,不良少年正是不良家庭的产物。

父母是孩子物质生活的保障,也是孩子的心理基础。夫妻间如果不能和睦恩爱地相处,相互间冷漠、憎恨、吵架、分居、婚外恋乃至离婚,无不左右着孩子的情绪,无法让他们产生安定的感觉。

我们常会发现这种现象:当有人在大声吵闹时,即使是一个幼小的婴儿,也会瞪大眼睛惊恐不安地看着他们,并停止自己正在进行的活动,或者开始大声哭叫。就算大一些的孩子,他们遭遇这种情况时,也一样会不安,表现得不知所措。

近年来,有关资料表明,离婚的比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单亲家庭。毫无疑问,破碎的家庭容易带给孩子一颗破碎的心,让他们失去应有的依靠。

“不良家庭”未必全部产生不良少年,但几乎所有的不良少年的家庭都有不良的问题。

【教育感悟】

“不良家庭”未必全部产生不良少年,但几乎所有的不良少年的家庭都有不良的问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他的一位朋友来找他,告诉他自己的一块很值钱的金表被孩子拆坏了,他把孩子揍了一顿,打得孩子讨饶。

陶行知听罢不禁拍案而起,惋惜道:“恐怕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朋友一脸惊愕,不知其意。陶行知说:“孩子拆金表,说明他对机械感兴趣,是很可贵的创造力,一只金表怎么能同它相比呢?”

“那我现在该怎么办呢?”

“补救的办法还是有的,你把孩子和金表一块带到修表店里去,让孩子在一边看着修表师傅如何修理。这样,修表店就成了课堂,孩子的好奇心也得到了满足,亡羊补牢,未为晚矣。”

创造力也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潜力。有人认为婴儿毁坏玩具,便是创造力思维的最初体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定要注意保护孩子的创造个性。

【教育感悟】

婴儿毁坏玩具,是创造力思维的最初体现。

不要用成人的价值观决定孩子的取舍

中国的父母对孩子管得总是有些过多,本应该由孩子决定的事,父母总是要插手,用成人的价值观决定孩子的取舍,怕孩子吃亏。

星期天,一位在德国留学的中国妇女领着5岁的儿子到公园游玩,她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让孩子在草坪上自由玩耍。不一会儿,孩子兴冲冲地跑回来,手里还拿着一辆小汽车。她定睛一看,这辆小汽车做得很精致,还是一款遥控赛车,她急忙问儿子小汽车是从哪里来的。儿子回答得很简单:“我用纸飞机跟那位小朋友换的。”她一听大为吃惊,那纸飞机充其量只值5美分,而这辆小汽车少说也值20美元。

她立刻领着孩子去找小汽车的主人。在草坪不远处的一棵大树下,一个漂亮的金发小男孩正兴高采烈地玩着纸飞机,身旁坐着一位年轻的少妇,不用问,她便是男孩的妈妈。原来,两个孩子的交易,就是在这位年轻的德国母亲眼皮底下进行的。这位中国母亲问她为何不干预。她说,小汽车是属于孩子的,应该由他做主。中国母亲惊诧地说:“这不是明摆着吃大亏的买卖吗?”而她却很坦然地回答:“不要紧,既然你孩子喜欢,小汽车就归你的儿子。过一会儿,我会领着儿子去玩具店,让他知道这辆小汽车值多少钱,能买多少个纸飞机。这样,他就不会再做这样的蠢事了。”

【教育感悟】

中国的父母对孩子管得总是有些过多,本应该由孩子决定的事,父母总是要插手,用成人的价值观决定孩子的取舍,怕孩子吃亏。

如果绰号不尊重人,最好别用

给孩子贴上“胆小鬼”、“笨蛋”等标签会大大降低孩子的自信,让他们天天想到自己没有用。不管这些叫法是真的还是假的,孩子听到就会信以为真。因此,使用标签时有一条规则要记住:只能建立肯定概念的标签,如果绰号不尊重人,最好别用。

有的父母在对待残疾人时有一种鄙视的神情,常把盲人叫做“瞎子”,把一只眼睛失明的人叫做“独眼龙”,还有的父母喜欢叫别人的外号。这些不尊重别人的行为都会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影响。有个父亲带孩子去学校报名,对老师说:“喂,报名。”孩子也很快学会对老师、同学喊“嗨”、“喂”表示招呼。

【教育感悟】

不尊重别人的行为都会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影响。

只是学习不玩耍,聪明孩子也变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