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三分养,七分教:培养优秀孩子的黄金法则
6942300000006

第6章 好父母胜过好老师(5)

有些家长看成人节目也带着孩子,孩子看不懂,甚至模仿脏话或者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对孩子身心不利。

让孩子多喝水

医学博士布莱斯指出,水分摄取不足,血液比重就会升高,身体组织及细胞所产生的废物就不易排除,因而毒害了身体。

水分的摄入不要仅喝开水,最理想的就是多吃水果、蔬菜,多喝鲜榨果汁。因为水果的水分含量非常高,所以它们具有很好的体内涤清效果。食草动物的寿命通常比食肉动物的寿命更长,就是因为前者体内有充足的水分帮助它们排除废物和毒素。

专家研究发现,大脑所需的主要养分就是葡萄糖,而水果中含有大量的可以转化为葡萄糖的果糖,所以,水果又是最好的健脑食物,同时它还可以让人产生旺盛的精力。

【教育感悟】

水分摄取不足,血液比重就会升高,身体组织及细胞所产生的废物就不易排除,因而毒害了身体。

为孩子朗读

为孩子朗读,这是美国教育专家吉姆·特利里思一直提倡的,他认为这是当今最有效的教育秘诀。但是,大多数家长对这一“秘诀”都抱怀疑态度。

特利里思劝告家长,不管多么忙碌也要抽空给孩子朗读,因为那是除搂抱以外,父母能给子女的最好的东西。他甚至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论点:阅读已成为今日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元素。你花在阅读上的时间越多,就越聪明;你越聪明,将来赚钱就越多;你赚钱越多,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就会越好。所以,如果你能帮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你不但是造福于他,也会惠及他的下一代。

他为两个孩子朗读的书本数量,几乎有孩子吃饭的次数那么多。他说:“我小时候,爸爸常常读给我听。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也体会到我童年时有过的美好感觉。”

研究人员认为,高声朗读是父母对孩子表达的爱语。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会把朗读看成是一种安宁和安全的声音。

美国前总统布什的母亲也极力提倡父母与孩子共同阅读,她说:“我总是尽可能多地与孩子们一起读书,有时我也让他们读给我听。我的一些孩子直到很大后,还保持着与我共同读书的习惯。”

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布什夫人常常在固定的时间送书给孩子们。每个月的某一天,悄悄地把书放在孩子们的枕头下;在孩子生日时送一套书;家庭旅游时,让孩子带一本心爱的书同行;外出用餐时,也可以带一两本书,让孩子有书可翻。

教育专家认为,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越早开始效果就越好。婴幼儿瞪着眼睛听你念书的时候,他们的语言和理解能力正在悄悄地发展着。

【教育感悟】

给孩子念书,教孩子阅读,不仅仅在于训练他们的学习和思考能力,另一重要方面是他们的性情和志趣可以从中受到良好的熏陶

你有多诚实,孩子就信赖你多少

每个父亲都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刚会走路的小家伙站在一米高的石墙上对自己说:“爸爸,接着我好吗?”孩子总是还没等爸爸回答就跳下来,因为他知道爸爸会在下面接着他。孩子天性信赖父母,尤其是当孩子还小的时候,对父母的话更是毫不质疑。不信可以试试看,如果你说你把他的鼻子捏掉了,他会赶紧在你手里找鼻子。你假装又把鼻子安回去了,他会轻轻松一口气。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他们开始由绝对信赖父母转向相对信赖。随着智力的发展,他们懂得从高墙上跳下来,稍有差错就会伤着自己。除非孩子心里有十足的把握,知道大人会接住他,否则他是不会跳下来的。即使孩子认为大人能接住他,为了安全起见,他也会选择爬下来。

各位父母,如果你的孩子是6~12岁,那他们就不会单单因为你说了什么而信任你。你是否能赢得孩子的信任取决于你的是否诚实。这个过程虽然看不见,但它确实存在。你到底有多诚实,孩子就信赖你多少。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父母绝不能有半点儿松懈和侥幸心理,因为孩子不会给父母这样的机会。

【教育感悟】

如果你的孩子是6~12岁,那他们就不会单单因为你说了什么而信任你。你是否能赢得孩子的信任取决于你的是否诚实。

顶撞行为正是孩子成长的表现

顶撞的意思似乎含有对长辈的不尊重、为自己的错误狡辩的意思。孩子顶撞家长固然不对,但对孩子的顶撞行为要作具体的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父母往往是有责任的,这与父母不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有关。从小学三四年级开始,孩子逐渐学会了独立地把自己的行为和别人的行为加以比较,把别人的行为当作评价自己的依据。这样,自我意识的独立性开始发展,他们注意关心周围的人和事,并且有了自己的看法。当内心评价的标准与大人发生矛盾时,他们就会产生不满。孩子遇事有自己的看法,自我意识、自我评价有了一定的发展,这是令人高兴的,父母不必惊惶失措。

父母要知道,孩子的顶撞行为正是孩子成长的表现。孩子越小,对父母的依赖性越大,越能遵照父母的意志行动。孩子上学后,渐渐地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产生不再依赖父母的心理。这时,他既不是小孩子,也不是成年人,既有孩子的行为,也有成年人的行为。因此,他的情绪往往不稳定,独立生活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还很差,但也不愿意父母过分干涉。父母如果不能满足他的需要,他就会感到失望,就有可能顶撞父母,甚至有时明明知道自己不对,也要坚持自己的意见。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孩子的这种顶撞行为带有自我成长的意识,是人人都要经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通过顶撞来表现自己的想法,来证明自己的社会地位、自己的价值,来引起大人对他的注意,改变大人长期以来无视他的能力的现象。因此,在孩子的成长中,顶撞行为有其积极的一面,父母应该理解他,不仅不要惊惶失措,还要帮助孩子尽快成长。

【教育感悟】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孩子的这种顶撞行为带有自我成长的意识,是人人都要经历的过程。

封闭性教育有弊而无益

在家庭中,做父母的对子女闭口不谈性的问题,对孩子提出的性问题也是讳莫如深、羞于启齿。如果孩子问及时,不是一顿斥责,就是顾左右而言他。

大量事实证明,对青少年不谈性问题,不进行性教育,当他们在遇到这些问题无法从正面的渠道得到答案时,便会从一些不健康的网站或书籍中找寻答案,很多孩子甚至因此形成了不健康的性心理。

家长应是孩子性教育的启蒙老师,如果父母感觉性是不洁的,对孩子所问的有关性的问题不但不正确回答,反而斥责他们,孩子自然就会感到性是神秘的、不洁的。相反,如果父母感觉性是美好的,如同日出日落,月亏月圆一样自然,那么孩子对性问题也会有正确的概念。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随着他们性意识的觉醒,应及时进行性知识和性道德教育,父母要选择适当的语言和适当的时机告诉他们,由于内分泌系统的成熟,性激素产生过多,少男少女开始出现第二性征,男孩子会长胡须、声音变粗、阴茎、睾丸增大,并出现遗精等生理变化;女孩子乳房隆起,臀部变宽,声音变细并伴有月经来潮。对男孩的遗精和女孩的月经初潮,应告诉他们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进入青春期的标志。

鲁迅先生说:“生物的个体,总免不了衰老和死亡,为继续生命起见,就有一种本能,这就是性欲。因性欲才有性交,因性交才有后代,继续了生命,性交也并非罪恶,并非不净。”因此对性问题大可不必羞羞答答,遮遮掩掩,应很自然地谈论它,让孩子能正确地认识它。

【教育感悟】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随着他们性意识的觉醒,应及时进行性知识和性道德教育。

保护好孩子的单纯

孩子是天真烂漫的,他们往往对一些在大人看来微不足道,甚至是非常可笑的事情产生极大的热情和兴趣。比如:孩子走在街上,会突然驻足,盯着正在行驶的洒水车观看。他在想汽车为什么会流出这么多的水,不知从什么地方来的,所有汽车都能流出那么多的水吗?或者,马路也口渴吗?马路也要把水喝到肚子里去吗?马路的肚子在哪里?这时父母不要生拉硬扯地要孩子离开,不要因为耽误了时间去批评孩子或耻笑孩子,要知道这正是孩子的天性使然。孩子的思维是单项的,而正是靠着众多的单项思维,使其不断地丰富知识,积累经验,产生智能。这对孩子日后的认知能力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也许你还有这样的经历,孩子的口袋里总会装着几颗小石子,几张揉皱了的画片。他们会对你说:“这个石子像小猫,这个石子多像娃娃呀!”“这些带花纹的石子一定是雨花石。”或者,有一天,孩子带回了一株小草,他学着大人的样子把小草种在了花盆里,并且给它浇水,弄得满手满身的泥,甚至把屋子也弄脏了。此时作为父母,不应横加干涉或阻拦,或干脆将这些东西统统扔进垃圾箱,因为它们对于你是垃圾,对于孩子则是心爱的宝贝,你怎么能将他的宝贝扔掉呢?

作为家长的你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孩子对这些事情的热爱,正是对生活的最初发现,也正是他们认识生活、热爱生活的开端。我们强调这种好的开端,它会在孩子人格的形成过程中,在将来与孩子沟通中,同样是一个好的开端。你尊重了他们的天性,他们的身心发育才会更健康。

【教育感悟】

孩子的思维是单项的,而正是靠着众多的单项思维,使其不断地丰富知识,积累经验,产生智能。

给孩子思考的机会

使孩子头脑变得聪明的最重要的一点,是给孩子思考的机会,让其自己动脑筋思考问题。

如果让孩子用今天与昨天相同的方法处理问题,那么孩子就不需要动脑思考什么,只有使孩子今天遇到了用昨天的方法解决不了的事情,才能够刺激孩子的大脑。如果孩子每天从起床开始到晚上入睡,对每件事都按部就班地去执行家长的指令,这种“听话”的孩子是不会有所成就的。所以,对于孩子而言,墨守成规比癌症更可怕,一旦得了这种病,孩子的头脑就会老化。孩子的大脑正处于发育阶段,不经常使用大脑的孩子,其精神发育便会比正常的孩子迟缓。

据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对幼儿到成人的智力发育情况做追踪研究的结果表明,0~4岁儿童的智力发育程度完全可以决定18岁以前的智力最高值。即0~4岁期间智力直线上升的孩子,其以后也会保持这个速度,到了18岁高峰期时达到最高水平。相反,智力缓慢上升的孩子,到了18岁高峰期时,也完全处于低水平。并且,决定这个智力上升程度的绝大部分因素,在于周围对孩子有多大的刺激。

在日本的某小学,老师带学生到百货店去买东西时,要求每位学生只能带50日元,尽量用这些钱多买有用的东西。他们平时用50日元买一块巧克力还常常不够,这次却要拿这点钱到高级物品齐全的老字号商店去用,学生们最初感到不知所措,过了两个小时之后,他们终于想出了买许多东西的窍门,最后完成任务回家了。

因此,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切勿代替孩子做出“结论”,对于孩子来说,遇到困难时恰好是思考的最佳时机。

【教育感悟】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切勿代替孩子做出“结论”,对于孩子来说,遇到困难时恰好是思考的最佳时机。

对孩子的限制随着年龄增长而放宽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0~5岁是人的性格形成的关键阶段,所以家长要注意对孩子在这个年龄段的性格培养和塑造。

虽然性格受遗传因素影响,但更多的还是后天环境的影响。研究证明,孩子到了5岁左右,人格塑造已经基本上完成80%以上,其余部分要在日后的生活中慢慢形成。要是家长在孩子的这一关键时期注意培养孩子的性格,这会使孩子受益终生,而最好的性格榜样则是家长本身的行为。要是家长说谎、自私、自利、违背诺言,孩子就会潜移默化地受到这样的影响。

生活中要对孩子少指责、多鼓励,过多地批评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甚至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触击敏感区”,适当地赞扬会激发孩子的热情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作为家长应该比他人更了解自己孩子性格上的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在性格发展上扬长避短,鼓励其不断进步。

父母对孩子的限制随着年龄增长应放宽,让孩子有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在孩子成长中给予正确的引导才会帮助孩子塑造较为完善的性格。

【教育感悟】

父母对孩子的限制随着年龄增长应放宽,让孩子有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在孩子成长中给予正确的引导才会帮助孩子塑造较为完善的性格。

孩子的性格培养,有很多是通过模仿而来

童年,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孩童在这个阶段不仅会观察到各种不同的情绪,也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处理自己的情绪——这些情绪管理方法将成为他的适应策略,陪着他长大成人。

身为成年人,我们周围的人也会对我们的行为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孩子从出生到性格的形成接触最多的人就是父母,所以说,父母是子女人生中的第一个老师,不仅如此,父母教给孩子的东西,影响还极为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