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有一个小男孩生长在这样的家庭:他父亲的决策没有得到执行,就大发雷霆,把家里的每个人都臭骂一顿,吓得他们如坐针毡、不敢轻举妄动。透过这样的角色模范,小男孩观察到:原来,用强硬的方式来吓别人,就可以予取予求,让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爸爸每一次这样做都奏效)。经由这样的过程,孩子于是开始模仿父亲的行为,将他的模式纳为己有。要是这个孩子还因为行为像父亲而得到奖赏——比方说,孩子的小伙伴因此而屈服于他的要求——他的行为就会得到强化,就变得跟爸爸越来越像。
孩子会步父母的后尘,并非明辨慎思、细心抉择之后的结果,是我们大人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孩子的性格培养,有很多是透过模仿而来,因此为人父母者一定要以身作则,让子女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是恰当的,如何又是不恰当的。父母是一个家庭的领导者,而子女则是跟随者,是学徒。因此,当父母发现孩子的性格不好或行为方式不正确时,首先需要改变的往往是父母,而非子女。
【教育感悟】
当父母发现孩子的性格不好或行为方式不正确时,首先需要改变的往往是父母,而非子女。
把命令换为提问
生活中,很多父母喜欢对着孩子发号施令,总是在给孩子下一个又一个命令:“把电视关上!”“快去做作业!”“不要吵!”……这些命令几乎是不容反抗的,弄得孩子乐趣全无,只好撅着嘴,很不情愿地听从“命令”。
在这种“命令教育”下,孩子只是畏惧父母的权威一时听从,心里却一万个不愿意,甚至还为此痛恨父母滥用权威来剥夺他们享受乐趣的权利。
命令或强迫孩子做事情,永远无法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在家庭教育中,光靠家长的地位和身份是不行的,最重要的是人格的感召力。要想使孩子自觉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其命令和禁止孩子,还不如制定正确的原则让孩子有章可循,这样才会更有效地对孩子进行感染和约束,达到命令与禁止达不到的效果,这才是家庭教育的正途。
要想抛弃不合理的“命令教育”,家长在和孩子说话的时候,不妨使用一些积极的方式去表达。比如,孩子说话很大声的时候,不要说“给我闭上嘴”,应该换成“说话小声点”。对孩子来说,这不仅是教育他做对的事情,而且还给了他正确的方法。父母的这种“批评”更易于孩子接受。
此外,家长还可以把命令换为提问。当孩子没有按照事先制订的作息时间表做事情的时候,父母可以说:“你在做什么呢?”这对孩子是一个信息,提示他的行为不恰当,那么孩子就会立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而自觉改正。
【教育感悟】
生活中不要用命令的口气和孩子说话,要尽量体现出父母和孩子友好协商的姿态,让孩子感到最终做决定的是自己,而不是父母。
鼓励胆小怕事的孩子
发现孩子有胆小怕事的毛病时,父母不应该着急,而应该想办法纠正他的缺点,比如有些事情孩子因为是第一次做而害怕,这时父母可以示范给孩子看,让他看到事情并没有他想像的那么可怕,并让孩子感觉到做事情的快乐,这样他可能就有了想去尝试的欲望了。父母应该多鼓励孩子,并且切实做好孩子的后盾,当孩子自己认识到确实没有危险时或许他就会去体验一下了。
另外,父母还可以多鼓励孩子和胆子大的小孩玩,利用孩子模仿性强的特点,让他在玩耍中做出一些平时不敢做的事情。更重要的是用鼓励的方法,让孩子不要对事情那么敏感。例如:父母知道孩子怕小白兔,就可以特意跟孩子玩一个找小白兔的游戏,或让孩子翻阅有小白兔的画册和杂志,在看画册的过程中,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认识小兔。当孩子翻到印有小白兔的那一页时父母还可以故意指给孩子看,并鼓励孩子摸画册上的小白兔,以打消孩子恐惧的心理。这样时间长了,孩子可能慢慢地就因为熟悉而不害怕它了。
【教育感悟】
父母应该用鼓励的方法,让孩子不要对事情那么敏感。
学会爱他人必须从爱父母开始
学会爱他人必须从爱父母开始。爱心教育不能仅重表现行为,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孩子学会体察别人的情绪,了解他人的困难,发现需要其帮助的事,更要学会为他人,首先是为父母、为家庭做出自己的奉献。这种奉献要从爱自己的母亲做起。
老威特在教育儿子卡尔·威特时说:世界上像圣母一样高贵的是母亲,世界上最辛苦的也是母亲。母亲的工作最繁重、最辛苦也最光荣。
他不光这样教育儿子,还随时随地表达对妻子的爱。后来,卡尔·威特回忆父亲时讲述了这样一段故事: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极少与母亲发生争吵,即使发生争执时,他也会让着母亲。从我懂事开始,每天清晨我都会跟父亲一起去温室剪花送给母亲。
在我7岁那年,母亲生了重病,父亲日夜守候在她床头,尽心照顾母亲。有一天早晨,当我睁开眼睛时,看到父亲坐在母亲床前,望着气喘不已的母亲,眼神里充满了悲伤和关切之情。我的心在那一瞬间被深深地震动了,那一刻我也真正明白了,怎样才算真正去爱一个人,什么才是爱与忠诚。
在父亲的影响下,在我4、5岁时,我就懂得帮母亲做一些家务活。晚上睡觉前,我会和母亲聊天。我可以从母亲对我的态度上,从她的眼神和动作中体会出她当天的心情是快乐还是忧伤,从而来决定怎样体贴母亲。刚开始我也做不到这一点,后来在父亲的教育下,我懂得了怎样去体贴别人。
【教育感悟】
要注意培养孩子学会体察别人的情绪,了解他人的困难,发现需要其帮助的事,更要学会为他人,首先是为父母、为家庭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分饥和寒
父母往往给孩子穿衣过多,尤其是在季节交替的时候,这种做法容易使孩子“伤热”。中医认为,孩子是“阳盛之体”,有内热,易导致外感,进而引起咳嗽,甚至肺炎。所以孩子从夏至秋,从秋至冬,要缓加衣,稍偏点凉较为适宜,即所谓“三分寒”。怎样判断孩子的冷热呢?一般只要手温和就可以了。
再一点是要孩子“三分饥”,即吃七成饱就可以了。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又是独生子女,爱吃什么就往饱处吃,尤其是吃些不易消化的肉食。孩子吃多了有两大害处:一是损伤脾胃,影响消化吸收,久之导致营养不良;二是吃得过多,造成胃肠积食。中医认为“久积化热”造成内热,有内热容易导致外寒,易生感冒等疾病。所以平时要少吃零食,养成定时定量的好习惯。
怎么自测孩子是否伤食呢?一是看孩子的舌苔,若舌苔厚,多为伤食;若舌苔黄厚,就是食积化热了。这时就要给孩子吃“化食通便”的药。另一种方法就是闻孩子口腔的气味,若是口中有酸腐味,也是食积的表现。
【教育感悟】
要健康,吃七成饱,缓加衣。
不要碰到一点困难就去找父母
2004年8月,由中、韩、日三国90名青少年,在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举行了国际草原探险夏令营活动。
30名中国青少年、30名韩国青少年、30名日本青少年共同参加了草原探险。队员中最大的19岁,最小的只有12岁。在为期5天的夏令营中,主办方精心设计了由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步行到内蒙古五角枫自然保护区和翰嘎利湖的活动,平均每天步行30公里,全部是野外宿营。
正值当地遭受罕见的高温天气,整个行程十分艰苦。日本少年个个身背巨大的行囊,做足了准备。当地随行的人员想要帮他们时,立即遭到严词拒绝,他们觉得受到了侮辱。同行的中国孩子却叫苦不迭,队伍中手机铃声不断,全部都是中国孩子在向家长诉苦。活动结束时,日本、韩国的孩子对当地独特的蒙古族文化、丰富的旅游资源非常感兴趣,而中国的孩子却不以为然,只盼望早点回家。
这种夏令营活动已经不是第一次举行了,其实早在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与30名中国孩子,曾经在内蒙古共同举行过一次草原探险夏令营。活动中充分暴露出中国孩子意志力薄弱的问题。可是12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看到在孩子身上还是存在着同样的问题。遇到困难不是自己想办法,不是凭借坚强的意志力去战胜它,而是想方设法地寻求父母的保护,孩子的这种思维方式让人担忧。
【教育感悟】
现在的孩子碰到一点困难就去找父母,将来到社会之后怎么办?
创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日本的盛田昭夫曾说过:“促使孩子智力发展的最好开端,就是创造愉快的家庭气氛和和睦的夫妻关系。”
一位美国学者通过对20多个国家、一万名经济条件不同家庭的儿童的调查发现,美国孩子对“最大的心愿与要求”的回答竟与中国的孩子惊人的相似。他们对吃穿玩用不很在意,而普遍重视家庭气氛和精神生活。他们都希望父母不吵架不失信,希望父母能尊重孩子,希望他们能少发脾气多一点笑容。
对于孩子来说,他的父母、家庭都是他无法选择的。父母在缔造他的生命的同时,也把一个特定的家庭赐给了他。只有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才能使孩子成为情商高、心理健康的人。这种氛围由家庭成员共同营造,温馨的爱弥漫在整个房间里,让所有人都感受到温暖。在这中间,父母的言行举止、行为习惯、道德修养、处世方式都起着很关键的作用。
美国曾有人做过一次调查,凡是能与孩子共同进餐的家庭,孩子在各方面的表现都远远强于那些做不到这一点的家庭。因为孩子能从父母那里感受到无尽的爱。
一个家庭具有了宽松、和谐的氛围,即便这个家庭不够富裕,每一个家庭成员也都如同生活在天堂里一般。孩子如果有幸能在这样的家庭成长,那么他的人生必将无限光明。如果你不能给予孩子太多的物质生活,也没有关系,你可以给予孩子一个温暖的家,一个充满笑声的成长环境,你的孩子一定也会是幸福快乐的。
【教育感悟】
一个家庭具有了宽松、和谐的氛围,即便这个家庭不够富裕,每一个家庭成员也都如同生活在天堂里一般。
不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
总结教训事实上就是对自我行为的一种反省。例如,一个孩子用打架来解决与同学之间的矛盾,如果他在打架上吃了亏,他会想:“上次我感到生气的时候是用打架来表达我的愤怒的,结果我被别人打了。那么,下次发生这样的情况时,我该怎么办呢?我不用打架可以吗?是不是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呢?”
当孩子直接感受到行动与结果之间有某种关系后,他们往往会先想一想再采取行动。孩子们可能会对自己的行为有一种预测,看是否出现他们预料的结果,如果结果正如他想的,那么他会继续这么做;如果结果与他想的不一样,孩子就会总结经验教训,调整自己的想法。这也是一个人做事的一种反应机制。
这种时候,父母最好不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而是要善于引导孩子进行总结。如果孩子学会了经常总结经验教训,他就已经学会了自觉地进行反省,这对他的人生会有很大的帮助。
【教育感悟】
父母最好不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而是要善于引导孩子进行总结。
安全度过“仇亲期”
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孩子处于15~17岁这个年龄段时,总爱和父母对着干,这种“作对”情形大约能持续2~3年,且在不同孩子身上表现得强弱不同。心理学家把青少年这段时期称为“仇亲期”。在这一段时间里,孩子好像故意不听父母的,他们总是爱按照自己的思想来做事,即使明明父母说得对,他就是不听。
针对孩子的这一段“仇亲期”,父母首先应该对孩子表示理解,我们不应该激化矛盾,也不能一味地迁就纵容他们。怎么办呢?当孩子故意不听话时,父母可以采取当时不理他们,过后再找他们说出自己感受的办法。有时候甚至可以通过和孩子做换位游戏——就是让孩子做父母、父母换位做孩子的方法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让孩子换位做父母,父母换位做孩子,父母也装作故意不听“父母”话的孩子,看他怎样处理事情,然后再有针对性地教育。这样的方法确实很有效。另外,当孩子因为心情烦躁而发脾气时,父母不妨让孩子适度发泄。因为儿童与成年人一样也会有情绪变化,诸如愤怒、哀伤、失望、害怕等等。要保持孩子的心理健康,就必须让孩子学会适度宣泄。宣泄就是舒散、吐露心中的积郁,让孩子淋漓尽致地吐露自己的委屈、忧愁、牢骚和怨恨等不快,达到心理平衡。适度地让孩子宣泄,对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有益处。如果孩子心中的积郁和不快长期得不到宣泄,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行为呆板、精神失常、精神不振、人际关系紧张,严重时会给孩子和家庭带来危害。有些孩子闹事、出走、轻生,就是因为不良情绪无法宣泄造成的。
总之,对于处在“仇亲期”的孩子,应该学会理解他们,尽量避免和孩子发生直接冲突。
【教育感悟】
针对孩子的这一段“仇亲期”,父母首先应该对孩子表示理解,我们不应该激化矛盾,也不能一味地迁就纵容他们。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应当缓行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许多家长的心声。于是一群幼小的身影便在各种特长班间穿梭,进名校,请家教,开夜车,挤掉了孩子们玩耍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