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母发现孩子撒谎,首先要了解清楚他撒谎的原因,问清楚他为何要隐瞒真相。假如孩子是因为怕你生气而撒谎,你要告诉他,你并不对他的行为本身生气,而是对他撒谎的举动不满,而如果他只是因为怕被惩罚,那么你要让他知道撒谎只会带来更严厉的惩罚。
有时候,孩子在确凿的证据下,仍然坚持说他没撒谎,这时候,你要平静地问他为何这么做,这样做的原因在哪儿。也就是说你强调的重点不在于要他坦白承认。对孩子屡教不改的撒谎习惯,一定要通过惩罚让他知道这种不当行为所带来的危害。在这一点上,父母需要切记的是你的惩罚一定不能太严厉了,那样不但会适得其反,甚至会使你的孩子做出任何可以避免惩罚的傻事来。
无论孩子撒多大的谎,别把孩子的撒谎行为视为背叛,你也别觉得孩子好像在愚弄你。其实孩子并非如此,他只是要保护自己。还有,你要试着诚实地反思一下,身为父母,你是否无法接受坏消息呢?你是否有强烈且令人害怕的情绪反应呢?如果是,那么你就给孩子撒谎提供了条件。
家庭内部的教育对孩子在外面的表现也有深远的影响。清楚地知道在家里说谎是不被接受的行为,你的孩子就会对说谎很敏感,这样,当他在外面跟别人一起相处的时候,也就不会轻易说谎了。
教育一个诚实的孩子是很重要的,这样的孩子在面对自己的错误时,不会感到自卑,反而会勇敢地面对错误。
【教育感悟】
无论孩子撒多大的谎,别把孩子的撒谎行为视为背叛,你也别觉得孩子好像在愚弄你。
孩子有错时,不要拿父母的权威压制
家庭教育重要的是平等,父母与孩子是平等的,孩子有错,父母应该委婉地指出,同样,父母有错,孩子也可以批评指正。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实现有效的教育。很多父母在孩子面前做错了事,往往容不得孩子指出,如果孩子不顾父母的权威指出来,父母就会勃然大怒,以“你居然敢批评起我来了”来制止孩子继续批评自己,维护自己的权威。殊不知,这种做法只会削弱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良好形象,给孩子留下蛮不讲理的印象。
在孩子眼中,强权的父母是最不招人喜欢的,也是他们最不能认同的。而那些在孩子面前并不用家长的权威来掩饰自己错误的家长,往往更受孩子的拥戴,他们的批评教育也往往更容易被孩子接受。所以,家长在孩子面前犯错时,千万不可用一句“你居然敢批评我”来堵孩子的嘴,而应该坦然接受孩子的正确意见,并在孩子的监督下改正错误,这样才会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
孩子有错时不要拿父母的权威压制,应该平等地和孩子交流,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当然如果自己也有错时,父母应该先检讨自己的错误,给孩子树立榜样。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注意避免过多地使用权威,从而使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
【教育感悟】
孩子正处在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时期,如果父母不允许孩子违抗自己,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自己,就有可能使孩子形成懦弱、畏惧权威的性格,而且还有可能形成错误的是非观,影响孩子的一生。
父母的爱是相同的
日常生活中,家长喜欢问孩子“是爸爸好,还是妈妈好”、“你爱爸爸,还是爱妈妈”。家长说这些话多是开玩笑,但这种玩笑话是不能随便乱说的。
除了父母亲,孩子的姨妈、姑妈之类的亲戚也爱开这种玩笑。
“我好还是你妈妈好?”她们常用这话逗孩子。
孩子不懂,如实回答了,招来一顿奚落:“我都给你买好吃的了,还说你妈妈好?”孩子想想也是,她给我买好吃的了,这是事实;妈妈好,这也是事实。怎么回答,还是不会。
不久,孩子就会答了,谁问就说谁好。渐渐地,孩子还学会说奉承话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就是没有一句是真话。
孩子良好品格的塑造需要父母平时的潜移默化。每一位父母实际上都是一名雕刻家,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就像雕刻家手中的雕刻刀,会在孩子的身上留下印记。父母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时时处处给孩子正面的引导,孩子就会被雕刻成艺术品;相反,如果父母不注意用正面的举止影响孩子,孩子就有可能成为瑕疵品。所以,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向正确的方向引导孩子。
如果孩子认为父母不是一样的爱自己,父母要及时加以纠正。告诉孩子,父母只是表达爱的方式不同,但是爱孩子的心却是一模一样的。让孩子弄清这一点,对于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很有帮助。
【教育感悟】
如果孩子认为父母不是一样的爱自己,父母要及时加以纠正。告诉孩子,父母只是表达爱的方式不同,但是爱孩子的心却是一模一样的。
绝对不撒谎的孩子是没有的
儿童最常见的一种说谎方式就是“否认”。否认做错的事,目的是为了逃避惩罚。例如自己失手打碎了花瓶,而撒谎说是猫碰掉的,为的是逃避大人的责骂。事实上,如果这个年龄的孩子不急于否认,而是静静地等着受罚,那才让父母真的担心呢!其实,懂得否认,显示孩子的智力发展正常,已经开始了解因果关系。所以,这样的谎言不要把它想成是不诚实的。
孩子的另一种谎言,可称为“讲故事型”的,其目的是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孩子会自己去“创造”事实。例如,孩子可能会说他吃了100个雪糕。这种情况有时是因为孩子失去了对事实的认识能力,他分不清什么是事实,什么是想像,他也不会认为自己说的是谎话。孩子到了四五岁以后就开始会说“白色谎言”,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达到某种目的而编造谎言。例如,为了逃避上学编造生病的谎言,为了得到“电动车”将成绩由60分改为80分。父母应该关心的,不是谎言的本身,而是谎言背后的真正含义。
大部分孩子的谎言其实并不像我们所担心的那样糟糕,它们并没有出现实质上的问题,对于父母来说最重要的是应了解谎言下隐含的关于孩子成长的秘密。当然,如果孩子的谎言说得太多,或者他确实有错误想法时,父母就该特别留意。面对说谎的孩子,责备与殴打绝不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撒谎似乎是孩子的天性,绝对不撒谎的孩子是没有的。小时候,孩子因为是非不分而说谎,大多数是说出他所希望的想法。当孩子渐渐长大,他们学会用说谎来逃避麻烦。但如果让他们知道不管在家或在外,说谎会让人陷入更糟糕的麻烦中,从而使他们改正撒谎的坏毛病,这是父母应该采用的一个好办法。
【教育感悟】
大部分孩子的谎言其实并不像我们所担心的那样糟糕,它们并没有出现实质上的问题,对于父母来说最重要的是应了解谎言下隐含的关于孩子成长的秘密
孩子们喜欢权威型父母
不要先入为主地认为十几岁的孩子一定就叛逆,不好管教。预想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或情绪的父母,实际上是在挑起这种情绪。父母不要一看到孩子有独立意识的迹象便极力压制,担心稍有让步,就会导致孩子走上歧途。父母反应越激烈,越过分,孩子们就越会坚持己见,结果家长反倒认为孩子简直不可理喻。
一般父母可分为三种类型:放纵型、专制型和权威型。
一个孩子要参加周末聚会,放纵型的父母会说:“好吧,但不要待得太晚。”放纵型父母要么对孩子漠不关心,要么给他们充分的自由取悦他们。
而专制型父母的反应则是:“不行。你还太小,不能参加这种活动。”他们把孩子看得死死的,事无巨细,全由他们说了算。
权威型的父母在考虑孩子的意见后决定:“你知道我们周末的作息安排,我们是10点熄灯,你如果10点前回家,就可以去。”
孩子们喜欢权威型父母。这些父母给孩子的影响比其他两类父母都大,因为他们不对孩子的每个行动指指戳戳。
【教育感悟】
预想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或情绪的父母,实际上是在挑起这种情绪。
和自己以前比,不和别人比
当孩子犯错时,做父母的总爱拿别人家孩子的优点和自己的孩子比较说事,他们以为这样能够激励孩子上进,殊不知心理素质好的孩子也许赌气不理会,可心理素质差点儿的孩子,就会有排斥情绪,即使口中不说,可心里十分痛恨。
一个女孩因为忍受不了母亲一直拿她跟邻居的孩子相比较而心理失衡,以为是邻居家的孩子比出了她的缺点,由此产生忌妒和憎恨的心理,便找来同学将邻居家的孩子打伤,她的理由是她让我变成了父母眼里的坏孩子。
一个幼小的孩子,有多少梦想还未实现,人生的道路才刚刚开始,但却因为仇恨而动了邪念,我们做父母的,是否应该为此承担大部分的责任和过错呢?
每一个孩子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是不可替代的,而且每个人在性格、能力、天赋等方面也是不相同的。自己的孩子也许在某一方面不如别人家的孩子,但是在其他方面却可能比别人家的孩子强。
父母眼中的好与坏都是比较主观的和片面的。孩子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不能因为一个方面能力低就认定孩子不如人,这样只会使他们感到泄气,甚至产生更大的不良影响。
如果父母真的希望自己的孩子上进的话,不要拿他们和别的孩子比较,而是要他们和以前比。父母要看到孩子与以前相比时的进步,并给予表扬和鼓励,从而让孩子体验到进步带来的成就感,体会到成长的快乐。
【教育感悟】
如果父母真的希望自己的孩子上进的话,不要拿他们和别的孩子比较,而是要他们和以前比。
谨慎陪读
做作业由父母陪着,孩子写多长时间父母就陪多长时间,绝对一陪到底。有的父母甚至还积极参与,遇到孩子解答有困难的问题,他们就会挺身而出,帮孩子解答、代写。专家们认为,小学低年级学生写作业时,父母陪读是必要的,但目标应该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升入三年级以后,依然陪读就变成一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对孩子有百害而无一利。
陪读会给孩子造成一种强迫感、压抑感,助长孩子的依赖性,易导致恶性循环。父母在孩子写作业时给以必要的辅导、点拨和启发,不但应该,而且必须,但不应该是那种包罗万象的“陪写”、“陪读”。书是孩子读的,作业也应该让孩子自己做,父母不要越俎代庖。
【教育感悟】
书是孩子读的,作业也应该让孩子自己做,父母不要越俎代庖。
正人要先正己
一位店主为了自己的利益,常常以次充好,过期卖剩的东西,他就偷梁换柱、更换标签,然后继续出售。在做这样事情的时候,他儿子默默地看在眼里,有时甚至被叫过来帮忙,后来儿子也学会了编造理由向父亲要钱。有一次,竟撒了一个弥天大谎索要了一大笔钱,后被父亲识破。早就为孩子爱说谎而苦恼不已的父亲大怒,气愤地要揍儿子。谁知儿子指着那些商品辩驳道:“我不过跟你学罢了。”父亲无言以对。正所谓正人要先正己,如果父母不检点自己的言行,不能以身作则,又怎么有资格要求孩子呢?
其实早在我国古代,父母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孔子的门生曾参,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十分注意培养诚信。有一次,他的妻子出门赶集,小儿子哭闹着要去,妻子哄他说:“我从集市上回来,就杀猪给你吃。”小儿子听说有肉吃,遂不再坚持随母亲赶集。曾妻回家后,见曾参正要杀猪,妻子连忙劝阻说:“不过说句玩笑话哄孩子罢了,何必当真?”曾参正色道:“孩子幼小的心灵非常纯洁,做父母的如果说话不算数,孩子便学会欺骗。将来不讲信用,怎么在世上立足?”为了讲信用,曾参把猪杀了。
现在街头的“专业乞讨”者,从孩子到妇女,共同的方式都是利用人的同情心骗取信任。这些父母对于孩子,不仅是过错,简直就是犯罪。
【教育感悟】
利用人的同情心骗取信任的父母,对于孩子来说,不仅是过错,简直就是犯罪。
对孩子也要讲究礼貌
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对待孩子没有礼貌,孩子也就变得不会对别人有礼貌。也就是说,家长以应有的尊重对待孩子,孩子才会懂得尊重家长。
父母们应该尊重孩子。尊重孩子,首先要学会与孩子沟通。父母认真聆听孩子讲话既可以教会孩子与他人分享情感的方法,也会帮助自己了解孩子的心思,进而将一些好的思想灌输给孩子打下基础。
在与孩子日常交往中,父母实际上是在向孩子示范说话的礼貌。可是,往往很多父母忽视了这一点,他们以为自己是家长,对晚辈就不必讲究礼貌。比如,让孩子给自己倒杯茶,便以命令的口气。待孩子倒来茶,家长就一声不响地接过来,独自喝茶读报。于是,孩子从父亲身上学会了这种冷漠无声的态度,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就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别人。反之如果父母要孩子拿报纸,礼貌地说一句:“请帮我拿来今天的报纸。”当孩子做完这件事后,说一声“谢谢!”这就在语言行为上给孩子做了一个良好的示范。事实上,以礼貌对待孩子,不会失去父母的尊严,反而增加了孩子对父母的敬重。
【教育感悟】
事实上,以礼貌对待孩子,不会失去父母的尊严,反而增加了孩子对父母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