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思想政治工作原理
6944400000013

第13章 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6)

为了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实处,中央发布了指导企业和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文件。这就是,1982年6月和11月,党中央颁布了《工业企业基层党组织工作暂行条例》、《财贸企业基层党组织工作暂行条例》、《关于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对企业和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了全面部署,为推动和深化企业改革与发展,为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思想政治保证。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提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的方针,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要克服重视物质文明轻视精神文明的现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1983年1月,全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成立了全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和研究会,创办了《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刊物,为探索和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提供了一个平台,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与交流提供了一个阵地,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渠道。1983年,邓小平同志指出:“在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以后,全党要研究如何适应新的条件,加强党的思想工作,防止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工作的倾向。”1985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届五中全会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都必须大大加强,决不能削弱。”这是实现社会风气根本好转的关键。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决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有力保证。要努力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无论从事哪方面工作的干部,都要做人的工作。领导干部要经常到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中间去,同群众一起商量解决人们普遍关心的各种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要建设好一支精干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关心和帮助他们的工作,鼓励他们不断提高思想和业务水平,以热情为群众服务的行动和卓有成效的工作来赢得群众信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在深入群众、帮助群众、服务群众、信任群众、依靠群众中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决议》不仅指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而且为怎样做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在全面系统阐述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础上,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简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为了贯彻党的十三大精神,尤其是党的基本路线,要求全党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把党的基本路线转化为群众的物质力量,努力实现十三大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的目标。1989年在总结我们过去十年的经验教训时,邓小平指出:“十年来我们的最大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教育发展不够。”邓小平同志在这里讲的教育是广义的概念,而且重点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他说:“我们最近十年的发展是很好的。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够。”“最重要的一条是,在经济得到可喜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情况下,没有告诉人民,包括共产党员在内,应该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被称为开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第二篇宣言书,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带有根本性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初步系统回答的同时,对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他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要把我们的军队教育好,把我们的专政机构教育好,把共产党员教育好,把人民和青年教育好。”

从上可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一贯重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邓小平指出:“整个思想战线的工作都需要加强。我们要把这个问题郑重地提到全党面前,提到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加强党的思想工作,防止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工作的倾向。”在强调思想战线不能搞精神污染时指出:“从长远看,这个问题关系到我们的事业将来由什么样的一代人来接班,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思想政治工作关系我们党的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关系到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关系是否能保持稳定的大局,因而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要求全党务必全力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

(二)关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

邓小平多次指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邓小平指出:“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1989年在给中国少年先锋队成立四十周年题词时又指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能否培养“四有”新人,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后继是否有人,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战略课题。从邓小平的多处论述说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强调或者部署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时,一贯的目的都是明确的,就是培养“四有”新人。

(三)关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范畴和途径。因此,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四项基本原则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抓紧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搞几年风气就会变的。”用四项基本原则和马克思主义去教育青年,使他们懂得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自觉坚持和贯彻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使他们懂得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解决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2、理想、信念教育。1985年,邓小平在谈到“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时候,明确提出全党要加强理想和信念教育,他说:“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四条里面,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我们下两代人如果丢掉了共产主义的理想,就有可能丢掉社会主义大旗,成为资本主义的俘虏。他反复告诫:“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作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那绝对不行。”他讲,总结我们的经验,理想和信念是带领和团结人民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邓小平同志说:“根据我长期从事政治和军事活动经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又有代表那个阶段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奋斗纲领。因此我们才能够团结和动员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叫做万众一心。有了这样的团结,任何困难和挫折都能克服。”

3、艰苦奋斗精神和光荣传统的教育。在为《广西革命回忆录》(续集)一书题词时,邓小平指出:“用革命的事迹教育我们的子孙万代:像我们的前辈那样,像我们的先烈那样,永远当一个革命者,永远当一个为人民大众的集体事业服务的社会主义者,永远当一个共产主义者。”艰苦奋斗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在新的形势下,要实现“四个现代化”,任务光荣而艰巨,需要我们继续发扬并教育我们的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邓小平指出:“最重要的一条是,在经济得到可喜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情况下,没有告诉人民,包括共产党员在内,应该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坚持这个传统,才能抗住腐败现象。所以要加强对人民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提倡艰苦奋斗。这是中国从几十年建设中得出的经验”。

4、民主法制教育。民主与法制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生活中的主题,发展民主,健全法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不仅要调动人民参与的积极性,而且要对人民进行教育,使他们提高民主意识,增强法制观念。邓小平同志在1979年理论务虚会上明确指出,我们需要的是社会主义民主,“我们一定要向人民和青年着重讲清楚民主问题。社会主义道路、无产阶级专政、共产党的领导、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都同民主问题有关。…中国人民今天所需要的民主,只能是社会主义民主或者人民民主,而不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的民主。”在谈到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性时,邓小平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社会上也要进行这个教育。”强调民主与法制是一个整体,他指出:“还要使人民有更多的民主权利,特别是要给基层、企业、乡村中的农民和其他居民以更多的自主权。在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同时,还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做到既能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又能保证我们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这是一整套相互关联的方针政策。”

5、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坚持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激发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抵制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蚀,决不允许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在我国泛滥。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在爱国主义旗帜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振兴中华而奋斗。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条基本原则,是鼓舞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力量,也是处理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利益关系的一条基本原则。邓小平强调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要“着重宣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暂时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道理。”在坚持集体主义的前提下,考虑和照顾个人的合法利益。邓小平强调要用理想和纪律把人民团结起来的同时,要进行社会主义的教育,树立起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他说:“一定要让我们的人民,包括我们的孩子们知道,我们是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我们采取的各方面的政策,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为了将来实现共产主义。”要教育人民特别是青年懂得历史,“青年人不了解这些历史,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总之,我们在本世纪还要用十几年时间,下世纪还要用三五十年时间,继续向人们证明,我们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

(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邓小平同志在继承毛泽东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的基础上,强调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要继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民主原则、思想政治工作与其他方面的具体工作相结合的原则、思想政治工作与群众的物质利益相结合的原则、齐抓共管原则。还提出了要突出社会效益、教育引导的原则。他指出,各个部门要改善社会风气,就要从教育入手,教育一定要联系实际。“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在实际工作中要以说服教育引导为主,他指出:“我们在强调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的时候,仍然要注意防止‘左’的错误。过去那种简单片面、粗暴过火的所谓批判,以及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处理方法,决不能重复。”“既然这是个长期的任务,我们就不能搞运动,方法以教育、引导为主。”坚持这些基本原则是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