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蔬菜汤羹 你吃对了吗
6966700000022

第22章 汤羹烹制的用料与技法(1)

【序】

汤羹味道是否鲜美、营养成分的多寡、疗效的好坏,主要有如下几个因素控制:汤羹烹制所用的水质、火候、汤羹用料。

汤羹用料分为主料与配料。

主料是汤羹中的主要营养成份或医疗成份之所在,它决定着汤羹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原则上,几乎所有的食物均可作为主料烹制汤羹,但针对于具体的用途,则有较为严格的选择标准。

配料是汤羹中调味、调色,并具有辅助作用的材料。有了恰到好处的配料,会增加汤羹的色、香、味,并能提高主料的作用效果。

第一、汤羹烹制的用水与用火

一、水

人离不了水,我们人体维持的水平衡是相当精确的。一个成年人在温度适宜的季节平均每天喝l650毫升水,吃掉含750毫升以上的水的食物,可以通过氧化食物产生约350毫升的水。总共有约1700毫升的水最终以尿的形式排出,约500毫升变成汗水排出,约400毫升通过肺蒸发,约l50毫升随大便排出。

一个人要是失掉了体内正常水分的百分之一,一般说来,他就会感到很渴。如果找不到水,干渴很快就会使人从不舒服变得极度痛苦,最终导致死亡。相反,如果体内的水分过多,就会以加快产生小便的方式使其减少,否则就会导致体内盐分浓度的降低,并会引起恶心、头晕、甚至肌肉痉挛这些症状。开始时可用加入盐分的办法减轻痛苦,如果持续时间长了则是致命的。

古人认为,人身自呼吸空气之外,首宜饮水。因为“人之体中,水占七成。不仅血管里所流血液之为水,脑浆一百分,含水七十八,而骨中亦含之。且人身所出之水亦甚多,口涎、溺汗、其显著也。皮肤毛管,时时出气,固如水气之流通,又凡用脑之时,脑气运动,亦为肌肤出水之证。全身身每天出气出水,日无所间,而腹中之食物悉为渣滓。若不时时饮水,渣滓填积,多则成毒。何况全身血液,亦全靠饮水调匀。”

所以,古人谈饮食,首先都必要先谈水。

朱彝尊在《食宪鸿秘》中说,“从来称饮必先于食,盖以水生于天,谷成于地。天一生水,地二成之之义也。人非饮食不生,自当以水谷为主。肴与蔬但佐之,可少可更,准水谷不可不精洁。天一生水,人之先天只是一点水。凡父母资禀清明,嗜欲恬淡者,生子必聪明寿考,此先天之故也。《周礼》云,饮以养阳,食以养阴。水属阴,故滋阳;谷属阳,故滋阴。以后天滋先天,可不务精治乎?”

古人认为,天是一,地是二,水生于天,谷成于地,人之先天只是“一滴水”,所以要以水与谷食为主,以莱肴佐之。水谷之间,水滋阳而谷滋阴,所以水最重要。

朱彝尊认为,诸水的饮用,品茶、酿酒应该用山泉,烹任则宜用江湖水。江湖水中未尝无原泉之性,而且得土气多而又无上滓无土性。江湖中水大而流活,得太阳也多,所以实该说是养生第一。朱彝尊称这种水为“第一江湖长流宿水”,称山泉雨水为第二。

他介绍取江湖长流宿水法为:在江湖长流通港内,半夜船只未走时泛舟到中流,多带一些坛瓮把水舀回来,多备大缸贮下。用青竹棍左旋搅一百余回,搅成漩涡就住手,盖好用竹蔑制的盖,不要再触动。在装水之前先留出一个空缸。三天后用洁净木勺把存了二天的水舀入空缸,舀到七分为止。缸内余水滓淘洗干净,令缸洁净,再把别缸水舀入此缸七分。这样逐缸倒运后,再用竹棍旋搅后盖好,三日后再舀过缸,去泥滓,如此三遍。然后预备洁净的灶锅,水入锅煮成滚透,舀取入坛。每个坛里还先要放上三两白糖霜,然后入水,盖好,停宿一二个月才能使用。

《管子》说,“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流通者也,故曰水具材也。”又说,“水有大小又有远近,出于山石而流入于海者,命曰经水。水别于他水入于大水及海者命曰枝水。山之沟一有水一无水者命曰谷水。水出于他水,沟流于大水及海者,命曰川水,出地而不流者命曰渊水。”

李时珍说:“水者坎之象,上则为雨露霜雪,下则为海河泉井。”水为万化之源,土为万化之母。饮资于水,食资于土。饮食者,人之命脉也,而营卫赖之。故曰‘水去则营竭,谷去则卫亡’。”

李时珍把江湖水归为地水。他认为,流水者,“其外动而性静,其质柔而气刚”、“水性本咸而体重,劳之则甘而轻。取其不助贤气,而益脾胃也。”江湖水有顺流水、急流水与逆流水之分。顺流水性顺而下流,又名甘澜水。急流水湍上峻急,其性急速而下达。逆流水洄澜之水,其性逆而倒上。这三种之中,顺流水钦用为好。但李时珍称天水为一,地水为二,认为地水还是不如天水。

明人高濂也持这种看法。他认为饮膳之水,应该用“灵水”。他在《遵生八笺》中解说:“灵,神也,天一生水而精明不清,故上天自降之泽实灵水也。”

高濂认为,只有天上生出的水才是精明而不混浊的,所以天降之水是神水。灵水,就是雨雪露霜雹,高濂说:“灵者阳气胜而所散也,色浓为露,凝如脂,美如始,一名膏露。一名天酒。”“雪者,天地之积寒,雪为五谷之精;而雨者阴阳之和,天地之施水从云下,辅时生养者也。和风顺雨,明云甘雨。”《拾遗记》:‘香云遍润,则成香雨,皆灵雨也。’高濂认为,可食之灵水,其实也就是这么三种,若夫龙所行者,暴雨露者,旱而冻者,腥而墨者,及檐溜者,皆不可食。

南宋有一名学人贾铭,自号华山老人,从南宋一直活到明初,活了一百零六岁。贾铭著《饮食须知》中,对种种天降水作了界定。

天雨水:味甘波,性冷。暴雨不可用。淫雨及降注雨谓水,味甘薄。立春节雨水:性有春开始生之气。妇人不生育者,是日夫妇各饮一杯,可易得孕。取其发育万物之义也。

梅雨水:味甘性平,芒种后逢士为入梅,小暑后逢壬为出梅,须淬入火炭解毒。此水入酱易熟,沾衣易烂,人受其气生病,物受其气生霉。忌用造酒醋。浣垢如众汁,入梅叶煎汤洗衣霉,其斑乃脱。

液雨水:立冬后十日为入液,至小雪为出液。百虫饮此皆伏蛰。宜制杀虫约饵,又谓之约雨。

腊雪水:味甘性冷。冬至后第三戌为腊,密封阴处,数年不坏。用此水浸五谷种,则耐旱而不生虫。酒席间则蝇自去。淹藏一切果菜永不虫蛀。春雪曰久则生虫,在堪用,亦易败坏。

冰:味甘,性大寒,止可浸物。若暑月食之,不过暂时爽快,入腹令寒热相激,久必至病,因与时候相反,非所宜也。

露水:味甘,性凉,百花草上露皆堪用,秋露取之造酒,名秋露白,香冽最佳。凌霄花上露入目损明。

冬霜:味甘性寒。汲时用鸡羽扫入瓶中。密封阴处,久留不坏。

冰雹水:味咸,性冷,有毒。人食冰雹,必患风癫之症。酱味不正,取一二升纳瓮中,退还本性。

这些天水中,自然是甘露最好。古人称露水甘凉润燥,涤暑除烦。《瑞应图》记,“甘露,美露也,神灵之精,仁瑞之泽,其凝如脂,其甘如饴,故有甘膏酒浆之名。”清人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中,记有各种露水之性能:“稻头上露,养胃生津。菖蒲上露,清心明目。韭叶上露,凉血止噎。荷花上露,清暑怡神。菊花上露,养血息风。”露水有秋前秋后之分。两者相比,秋后之露比秋前之露要好。

甘露固然好,毕竟太金贵。于是,贾铭提出贮“神水”。“神水”一般都指节气日水。比如立春日、清明日的雨水,比如谷雨日要取长江之水,五月端午午时有雨,要急伐竹竿,剖开竹竿,其中“必有神水”。寒露、冬至、小寒、大寒四节及腊日水宜浸造滋补丹丸药酒,这些说法,现在看,都没多少道理。

除江河水、灵水以外,还有井水,井水味有甘、淡、咸之异,性凉。贾铭说:“凡井水,远从地脉来者为上。如城市人家稠密,沟渠污水杂入井中者,不可用。须煎滚澄清,候碱秽下坠,取上面清水用之,如雨浑浊,须擂桃杏仁,连汁投入水中搅匀,片时则水清矣。”朱彝尊说:“煮粥,必须井水,亦宿贮为佳。”

井水中精彩者是井花水,井花水是清早第一汲者。朱彝尊说:“凡井水澄蓄一夜,精华上升,故第一汲为最妙。每日取斗许入缸,盖好宿下。”他叮嘱,汲井水要轻轻下井绳,以免浊者泛起。凡井久无人汲取者,不宜即钦。

各种水各有利弊,明人田艺蘅则认为,井其清出于阴,其通入街淆,脉暗而味滞,故井水下,江湖水则:“江,公也,众水共入其中,水共则味杂。泉自谷而溪而江而海,力以渐弱,气以渐而薄,味以渐而碱。”所以,水之最佳者,只有泉水。《随息居饮食谱》记:试水美恶,辨水高下,其方法有五种。江河、井泉、雨雪之水,其实性能都一样。

第一煮试。“取清水置净器煮熟,倾入白瓷器中,候澄清。下有沙土者,此水质浊也。水之良者无滓,以煮物则易熟。”

第二日试。“清水置白瓷器中,向日下令日光正射水,视日光中,若有尘埃絪缊如游气者,此水质不净也。水之良者,其澄彻底。”

第三味试。“水,元气也,无气无味。无味者真水,凡味皆从外合之。故试水,以淡为主,味佳者次之,味恶为下(天泉最淡,故烹茶独胜,而煮粥不稠)。”

第四称试。“有各种水欲辨优劣,以一器更酌而衡之,轻者为上。”

第五纸帛试。“用纸或绢帛之类,色莹白者,以水蘸而干之,无痕迹者为上(‘白水’为泉,故水以色白为上)。”

二、火

火是饮食烹任之根本。应该说,有了火,才有了饮食文化。在火没有诞生之前,先民们只能过原始的、禽兽一般的生活。所谓“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如《韩非子》所说:“民食果苽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自火诞生后,才使“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

火之发明者,中国一致的传说是钻燧取火的燧人氏。考古者从周口店北京猿人所用石器初步推测,中国猿人开始自觉用火,大约在五十万年以前。

中国历史上有三皇五帝说,三皇之称,起码有四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伏羲、神农、黄帝(《世本》、《帝王世纪》);

一种说法,是伏羲、女社祸、神农(《三皇纪》、《风俗通》);

一种说法是伏羲、神农、祝融(《白虎通》);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伏羲、神农、燧人(《白虎通》)。

燧人氏肯定在伏羲、神农之后。因为据中国民间传说,自伏羲之后,大庭氏王才有天下;伏羲之后,次有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节氏、祝融氏、混沌氏、吴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无怀氏、燧人氏,皆袭谥庖牺氏(即伏羲)之号。

《尸子》:“燧人上观星辰,下察五木以为火。”按阴阳五行说,火生于木,故燧人用木取火。《路史》中说,选人是观乾象,察辰心而出火,作钻燧。“辰心”,按古人所说为“心宿”,即“大火星”。所谓“五木”,是指当时认为五种应天时可以取火的木材,即:

榆:柳青,故春取之;

枣:杏赤,故夏取之;

桑:柘黄,故季夏取之;

柞:楢白,故秋取之;

槐:檀黑,故冬取之。

燧人作钻燧取火后,其钻木工具称燧。

后人又发明利用金属向太阳取火,于是又有“木燧”和“阳燧”之分。《淮南子》记:“阳燧见日则燃而为火;阳燧,金也。日高三四丈,持以向日,爆艾承之寸余,有顷,焦吹之则得火。”《古今注》:“阳燧以铜为之,形如镜,照物则景倒,向日生火。”在汉以前,用阳燧取火,称作“明火”;用木燧取火,称作“国火”。按《周礼》中《大礼》、《大司寇》的说法,阳燧取之于日,近于天也,故占卜与祭祀时用之。木燧取之于五木,近于人也,故烹饪用之。

汉以后,用金属与石相击,也可以磨擦得火,于是,简单的铁片就可成为阳燧。人们一出门,一般腰间都左佩阳燧,右佩木燧,以随时取火用。另备有艾加上硝水制成的火绒,当磨擦得到火星掉在绒上燃烧时,再用“发烛”接引得火。所谓“发烛”,是用褪皮的麻秸做成的小片状,长五、六寸,流硫磺于首,遇火就燃。

火神,按一般说法是祝融。《淮南子·时则》注:“祝融吴回,为高辛氏火正,死为火神,托杞于灶。”《史记·楚世家》:“董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祀灶,祭先师。”

用火而烹任,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火候对于烹任之重要。

古文中首次谈及火候对于烹任之重要的,是《吕氏春秋·本味篇》。其中伊尹这样告诉商汤:“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徐,灭腥去躁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四时之数;放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