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服饰
彝族服饰图案、颜色、穿着方式等随支系的不同而不同,由绣花工艺有桃花、贴花、穿花、盘花、锁花、滚花、补花、刺绣等。图案内容有日月、山川、花鸟等具体的事物,也有表示吉祥、爱慕等含蓄意义的,第三种是抽象的文化符号,即图案中反映出的是神话传说、宗教信仰、历史迁徙路线等。
小凉山彝族男子服饰风格古朴。男孩一般在额顶留一块三寸见方的头发,成年男子则蓄发结椎髻于颅门,彝语称为“子尔”。这是彝族男子显示神灵的方式,千万不能触摸,否则,主人就会认为是对他的最大侮辱。于是,汉族尊称为“天菩萨”。他们还用三四米长的黑布缠头,过去有的还将头帕前端卷成母指粗细的长椎形,称为“子贴”,汉族称之为“英雄结”。男子以无须为美,利用闲暇时把胡须拔光;左耳戴一串黄色或红色耳珠,珠下缀有红色丝线,显得英姿勃勃。他们一般上身穿黑色窄袖、镶有花边的右衽短布褂,下穿宽大长裤。过去不论男女,都喜欢披一件羊毛织的披毡,称为“查尔瓦”,有黑、白两色,以黑色为佳。它形似斗篷,长至膝盖之下,下端饰有长穗流苏,白天披在身上挡风御寒,夜晚则当被褥。
小凉山彝族女子服饰,既典雅大方,又可传达多种信息。幼年未婚的姑娘均梳单辫,头帕用黑布方巾缝制成撮箕状,倒扣头上,系根红色头绳。举行成年换裙仪式(15-17岁)或结婚后,改梳双辫,头帕改为方巾黑面双层镶边绣花帕,并把两截童裙换成三截成年彩裙。妇女生育后,改戴夹层荷叶形八角黑布帽,其状似一口锣锅,俗称“锣锅帽”。双耳一般都戴有银质耳环、耳坠,领口饰以一块银排花。上衣有对襟大袖衣、大襟右衽小袖衣和对襟领褂三种,既宽又短,仅及腹部。下穿百褶长裙,裙的下面镶有多层色布,裙长及地,修长优美,走起路来更是左右摇曳,婀娜多姿。
小凉山彝族妇女喜在两手背和手肘上刺梅花或铜钱状花纹,以斑点多为美。传说妇女刺墨针是为了“归天”后有钱用,实为当地妇女的装饰手段。
◆彝族建筑
彝族村寨,大多依山傍水,环境幽美。一般由二三十户组成村落,三五户或单户独处者少见。
居住在小凉山的彝民,为避高山风寒,房屋一般较为低矮。多为木料穿斗多柱落地的排架结构,四壁垒土为墙,或用竹木篱笆排扎而成。人字斜面屋顶,盖以劈开的木板为瓦,板上压石头,单门小窗,有的甚至有门无窗。
屋子内一般隔成三间,正中一间是堂屋,靠壁右侧挖有火塘,坑中立石三块,支锅其上,称为锅庄。塘内生火,既是灶又能御寒取暖。火塘两侧各垫一张竹编篾席,客人到来,央其坐右上侧,主人坐左侧,客人坐错主位,则视其不恭而驱之。堂屋靠左一间为主人卧室,是用来存放贵重物品及供奉祖灵之所,不容外人随意出入;右侧一间用作搁放水桶、石磨,兼储农具杂物。正房下侧为畜厩,院前多用高一二米的木柴排扎围墙。过去,黑彝及贵族还在住房一端筑有碉楼,以防冤家的攻击。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小凉山彝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多数迁居土木结构的新式瓦房,有的住进砖木结构的楼房。
◆彝族婚俗
彝族男女青年主要通过火把节、婚嫁丧事和一些传统的聚会进行交际。每当一方看中了自己的情人,就会主动去接近,并站在离对方不远处,拿出口弦弹奏,通过含蓄而流畅的音乐旋律取悦对方。而对方一经接到求爱的暗语时,也会迅速取出自己的口弦对弹。如此经过多次秘密交往,双方就约定时间,回去告诉自己的双亲。待老人许可后,择定一个良辰吉日,由男方家请一位长者,背上一坛酒,前往女方家去说亲。
彝族习俗中的礼品交换也非常盛行,一对青年男女一旦确定其婚姻关系,就开始讨论礼品问题,礼品的种类和数量由双方长辈集体讨论定夺,婚姻中的礼品数量和种类一旦确定,就不允许更改。到婚期之时,无论是新郎还是新娘,都有向其对方父母、舅舅和其他长辈尽义务的责任。这种义务也是以交换礼品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通常是,姑爷要向丈人和丈母娘、舅舅各送一套衣服裤子、一双鞋子,向其他男性长辈送一双鞋,女性长辈送一块包头巾,这些长辈也要向姑爷回礼,当然一般是钱。媳妇嫁到新郎家后,也要向公公婆婆、男方舅舅送衣服裤子,向其他长辈送一双鞋或一块包头巾,长辈们人媳妇的礼品仍然是钱,10—20元不等。
婚礼之后,逢年过节,女儿女婿要背着粑粑、腊肉、酒、糖等礼品回娘家拜年。同样的礼品要连拜三年,女婿的拜所义务才算完成。在女儿女婿回家拜年的同时,娘家也要回礼,但每年的礼品都不一样。第一年,娘家除给腊肉,还要给小俩口一只鸡,第二年外加一头猪,第三年加一头羊或一头牛。三年之后,就表示小两口可独立过日子了。
◆彝族饮食风味
小凉山彝族,平日以荞麦、洋芋、玉米等为主食。洋芋一般是整煮、整烧,玉米、荞麦、大麦多是磨成粗粉做粑食用,燕麦主要是制成炒面。肉类有猪、牛、羊、鸡等,以羊肉为贵。
苦荞粑粑是彝族人的主食,苦荞具有清凉爽口、又纯又香的特点。同时具有人体需要的多种氨基酸,能强身健体,医治糖尿病,味道略有清苦。蜂蜜味甜,具有生津化痰,清热解毒的功效。每当春暖花开,盛产蜂蜜的季节苦荞粑粑烧好或煎好后,从蜂蜜桶里取下蜂蜜,用牛耳大的叶包好,蘸食苦荞粑粑。
逢年过节,或贵客登门,主人要请客人验看牲畜,以示主人的诚意和对客人的尊敬。同时,他们杀猪不用开水煺毛,而用火烧;杀羊不用刀,用一木棒捶击头部,谓之打羊;这样肉就有血丝,肉味浓重。杀鸡亦不用刀,用手捏死后置火中烧毛,谓之烧鸡。
烹煮时,不论猪、羊、牛肉,均连骨带肉剁成拳头大小下锅炖煮,至八成熟,便捞入簸箕内,洒上盐粉即可用手取食。因肉块似砣,故称“砣砣肉”,是小凉山彝族用来待客的佳品。是彝族饮食文化的精髓,相传是英雄支格阿龙指点而制。坨坨肉要大块的,或烧或煮,需要栎柴作燃料。牛、羊、猪肉都是做坨坨肉的好原料。做坨坨讲究拿火色,从宰杀后就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彝族宰畜方法十分独特,一般红白喜事杀猪宰羊都要头朝主人坐的地方。下锅煮肉后,要用文火,涨头道下肠肚,二道下盐,用篾条交叉。再涨一道就可以吃了。这样拿火色煮出坨坨肉,香嫩爽口,再放上点芫荽花椒等佐料,风味十分独特。此外,杀猪时常将肝脏切成薄片,拌上花椒、辣椒粉等佐料生食,别具一番风味。
彝家待客“有酒便是宴”,而对菜肴则不甚在意。主人斟酒,客人必须双手接饮,哪怕只是用嘴舔一下,主人也会露出满意的微笑。他们饮酒时,常见把酒倒进大碗里,你喝一口递给我,我饮一口传给他,大家依次轮流喝着这碗酒。于是,人称彝家这种喝酒方式为“转转酒”。
关于“转转酒”,民间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很久以前,山里住着汉、藏、彝三个民族,他们和睦相处,结为兄弟。一年,彝族兄弟所种的荞麦丰收,邀请汉、藏两兄弟来吃饭。谁知荞麦饭煮得太多,第一天没吃完,第二天再热着吃时,荞面饭变成了浓烈溢香的酒水。他们舀进大碗里,却彼此谦让,一碗酒在三人手里转来转去,半天也没喝多少。这时,突然从天上飞来一位仙人对他们说:“喝吧,只要勤劳耕种,喝完了还会有新的酒来。”兄弟三人听后,个个开怀畅饮起来。奇怪的是,直到他们全部喝醉了,那碗酒还是满满的。从此以后,彝家便有了喝“转转酒”的习惯。
◆彝族节庆活动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前后,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火把节又叫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与古代彝族十月太阳历有关。彝族将一年365天分成10个月,每月36天,余下5天(或6天)为过年日。火把节便是上半年的过年日,一般历时3天。火把节的主要活动在夜晚,人们或点燃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烧起篝火,举行盛大的歌舞娱乐活动。火把节期间,还要举行传统的摔跤、斗牛、赛马等活动。这些活动,来源于一个有关英雄战胜魔王(或天神)的传说:在远古的时候,有一个名叫波补勒伙的恶魔到人间破坏人们的幸福生活,惹怒了地上的一位叫嚷夸迪叽的大力士,双方相约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以摔跤来分输赢。他们搏斗了三天三夜仍不分胜负,于是人们吹着短笛,拍手跺脚为地上的大力士助威,终于打败了恶魔。恶魔发怒,放出各种害虫来吃地上庄稼,人间面临着饥饿和死亡,人们于是纷纷举起火把去烧害虫,最后把害虫全部烧死了。后来,为纪念这一胜利,每到这一天,都要宰羊,举行火把节的各种活动。它反映了彝族人民不畏强暴争取幸福生活的斗争精神。
三月会
牟定三月会,又名三月街,是当地彝族的歌舞盛会。白天以“街”为主,进行经贸物资交流;晚上以“会”为主,彝族群从,身着盛装,和着“琮琮”的月琴声和二胡声,围成无数大小不同的圈子,踏着欢快的乐曲,唱着悦耳动听的调子,跳起了左脚舞。活动一直要持续三天三夜。通过这场集会春耕栽种的物资备齐了,玩也玩够了,大家又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春耕大忙中去。
彝族赛装节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聚居在永仁县直苴地区及附近中和、大姚县桂花等地的彝族人民,都要集聚在一起欢度赛装节。所谓赛装节,就是服装、服饰大比赛的日子。这是一个充分显示彝族人民聪明智慧和勤劳能干的节日,也是一个爱美比美的节日。
彝族的赛装节,已有数百年历史。相传在很早以前,彝族猎手朝里诺、朝拉诺两兄弟,在打猎时发现了山青水秀、土地肥沃的泥泽薄,并告诉了附近村寨的乡亲们。大家一起开垦出大片大片的田地,种上了粮食。到了金秋时节,彝家喜获大丰收,家家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好日子。
乡亲们为了报答朝里诺、朝拉诺两兄弟开拓泥泽薄的功劳,都争着为他们说亲,姑娘们也对他们有爱慕之情。可两兄弟却说:“哪个姑娘心最灵手最巧,就和哪个姑娘成亲。”姑娘们经过多方观察和打听,知道朝里诺两兄弟最喜爱彝山的花草树木鸟虫。于是,趁农闲时节就绩麻、纺线、染丝线,精心地将彝山的花草树木鸟虫绣在自己的衣服上。到了第二年的正月十五,姑娘们就穿上漂亮的服装,集中到村旁的森林里,让兄弟俩来挑选意中人。从此以后,每年正月十五这一天,便成了直苴彝族人民的赛装节。
赛装节这天,一大早,彝族姑娘们便穿上精心绣制的艳丽服装,成群结队地从一条条山间小路汇集到赛装的中心场地上来。有意要到赛装场上寻访意中人的彝家小伙子,也三五成群地吹着葫芦笙来了;关心儿女亲事的彝家乡亲,扶老携幼地来了;附近的汉族、傣族同胞兄弟也来了;前来观光的外地客人来了;摆地摊赶山街的生意人也来了。不多一会,赶会的林间空地便熙熙攘攘,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中午时分,赛装活动开始了。先是各村寨的刺绣能手组成的赛装队,在唢呐、芦笙的伴奏中翩翩起舞,展示自己漂亮的服饰和优美的舞姿。然后就分散开来自由活动。有的全家男女老幼穿着新衣,围坐在树下,品尝着自家的饭菜,让人们观赏身上的服饰;有的将自己刺绣的帽子、围腰、手袖和裤脚花边,挂在树上或摆在地上,如同开展览会一般,供人们观赏或选购;有的姑娘则不断更换自己带来的服饰,在人群中穿来穿去,以引起人们的注目,展示自己精巧的手艺,有的一天内要换七八套衣服。这时,如果有彝族小伙看上哪个姑娘,便可以上前抓取她的一件绣品向场外的树林中跑去。如果姑娘对这个伙子无意,自可不加理会,小伙子无趣便会托人将绣品送回;要是姑娘也对伙子有意,便可假装向小伙子索回绣品的样子,追着伙子到树林中去,并以此为由,开始谈情说爱。
到彝族赛装节盛会上观光,是一次赏心悦目的审美享受。赛装场上,色彩纷呈,满眼都是花花绿绿的鲜艳服饰,令你目不暇接。彝族妇女不光是在帽子、衣服、围腰上绣花,而且还在挎包、鞋子、鞋垫上也绣满了各种图案。并且各人的工艺、构图、用色都互不相同,各有千秋。风雨雷电,日月星辰,山水木石,花鸟禽兽,各种人物都可以入绣。其构图上的繁简虚实,形象的夸张变形,色调上的对比反差,令人叹为观止。
虎节
农历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日,是居住在双小麦地冲一带的彝族的虎节,彝语称为“罗麻”。居住在双小麦地冲一带的彝族属罗罗濮支系,自称“阿罗”。据说阿罗人的祖先居住在深山密林中,常被豺豹蟒蛇惊扰,庄稼经常被野狗毁坏,此外还有山外的人来骚扰,阿罗人防不胜防。后来阿罗人把猎到的虎皮剥下来,套在身上跳起“虎舞”,以守卫寨子,并表阿罗人都像虎一样勇猛,不惧怕任何邪恶,阿罗人得到动物之王的守护,寨子安宁了,庄稼有了好收成,牛羊也平安了,寨子中出现一片吉祥景。从此他们就把跳虎作为节日固定下来,并伴以乐曲和大锣笙,使之更生动活跃。
插花节
插花节是一项颇具特色的彝族传统节日,又称马樱花节。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以云南大姚县昙华山区最为隆重盛大。
阳春二月,海拔3600米的大姚昙华山上,马缨花漫山遍野,争相吐艳。方圆三百里的彝族人民身穿节日盛装,喜洋洋背着竹箩上山采花。他们将各色花朵插在竹箩里、畜厩上、水井旁,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有的还将鲜花编扎成花团锦簇的牌坊、花棚,象征吉祥如意。人们也互相插花,寄托和顺安康,情长意远的祝福。林下花间,男女老少和着芦笙围成圆圈“打歌”,青年情侣则相偎而歌,欢声笑语不绝。
插花节的来历说法很多,流传最广的是咪依鲁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昙华山有个残暴的土官,在高山顶盖了座“天仙园”,将美丽的姑娘骗进去蹂躏。聪明美丽的彝族姑娘咪依鲁,为使众姐妹免遭恶霸凌辱,假意身许,在婚礼上用剧毒的马缨花泡酒,与恶霸同归于尽。她的恋人伤心欲绝,哭得双眼流血,染红了遍山马缨花。为此,每年马缨花开之时,昙华山彝族就要举行盛大的插花节,纪念美丽善良的咪依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