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智慧创造财富 创新成就可能
6967100000030

第30章 人才是第一财富: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开发(4)

2 激励原则

激励原则就是激发、鼓励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以实现组织的目标。其实质是通过思想教育和满足必要的需求,指导科技人员行为活动的方向并增长动力的过程。

贯彻激励原则要做到:(1)关心科技人员的需要。需要,是有机体生存和发展所必要的客观条件的反映,是人的行为活动产生和演变的心理根源。人的行为活动是由需要引起、支配的。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例如,物质的需要和精神的需要;基本的需要(如维持生存和正常生活的条件)和发展的需要;个人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等。不同的需要导致不同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作为管理者,就是要根据管理的目标,培养、发展乃至改变科技人员的需要和需要结构,从而激励他们的行动,实现管理目标。因此,管理者要做好人才的管理和使用工作,必须关心和了解人的需要,进而分析人的需要及其结构,满足合理的需要,引导科技人员追求高尚的需要。(2)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政治思想教育的实质就是按照一定的目标来培养、发展及至改变人们的需要结构的活动,即把社会发展的需要、领导集团的需要转化为受教育者的需要和行动。管理者应该充分利用思想政治工作这个法宝,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激励科技人员的思想和行为,使个人的需要符合社会的需要,将消极的需要转化为积极的需要。(3)努力增强激励效应。不同的激励内容和方式具有不同的激励效应。管理者要力求发挥激励的最佳效应。例如,激励要有计划性,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式;把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激励目标难易程度要恰当,经过努力可以达到;及时强化、实现激励反馈等。这些手段都能增强激励效应。

3 能级原则

能级原则是指根据人才的才能(性质、大小)安排其工作,明确其责任,授予其职权。其目的是建立一个合理的人才使用能级,使管理的内容动态地处于相应的能级之中,充分发挥人才的能动作用。

贯彻能动性原则应做到:(1)人尽其才。世上无没用之才,关键是管理者要善于发掘每个人的才能。用才要善于扬其长而避其短。有时某个人才在这个单位发挥不出来,换到另一个单位也许就能大放光彩。(2)量才使用。科技人员所具有的主要才能性质、种类不同,而不同的工作又需要不同的才能,二者应该互相适应。例如,同是科技人员,有的擅长理论研究,有的擅长实验研究,有的技术能力强,这就需要根据个人特长安排相应工作。如果能力与岗位“错位”,就会造成人才浪费。科技人员的才能还有大小高低之分,也应据此授以相应职位。否则,或埋没人才,或力不从心,不能胜任,对谁都无益。(3)责权相应。不同能级的人才应有不同的职权、荣誉和物质利益。如果不分能级,一律拉平,则是绝对平均主义,必然影响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造成人才能量的极大浪费。给予责任就必须授以权利,责权必须相适应。有的学者认为,能级原则实质上是才能——职位——责任——权利相应的原则。才能是任用的内在依据,岗位是发挥才能的场所,责任是岗位的实质,权利是发挥才能、实现责任的条件和保障。

4 动态原则

动态原则是指对人才的使用和管理,必须科学地合理地流动,在动态中使用和管理好人才,充分发挥每个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贯彻动态性原则要做到:(1)人才的能级与岗位的能级必须动态地对应。每位人才要按其能力水平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如果岗位安排得不适当,就要进行调整、流动,通过流动检验人们的才能,以达到各得其位的目的。岗位的能级和人才的能级在不断变化,例如有的人年老体弱智衰,其能量自然下降;而另一部分人则会通过学习与实践,能力水平得到提高。因此,必须动态地实行能级对应,才能发挥最佳的管理效能。(2)让人才在广泛的范围内进行活动。生物学理论表明,物种“远缘杂交”能继承和发展亲代的优势,而“近亲繁殖”会遗传“病态基因”,吸取亲代劣势。人才的管理也存在类似问题。如果实行静态管理,把人才老是局限于一个单位、一个地方,就会像“近亲繁殖”一样,容易遗传“病态基因”,出现人才的优势衰退效应。对人才必须实行动态管理,让人才在广泛的范围内合理流动,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将本单位的人派出去或将外单位的人请进来进修学习、考察、讲学、合作研究。这样就会像远缘杂交一样,吸取众家之长,出现人才的优势增长效应。(3)要把握好人才流动的方向。人才流动的目的,在于使人才的管理和使用更加符合实际需要,克服人才积压和浪费现象,促进人才结合的合理化,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因此,人才的流动必须具有合理性,即一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二要与经济和科学技术协调发展,三要适应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四要符合人才成长、发展的规律。如果出现科技人才的“逆向流动”,即人才大量由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由小城镇、乡镇或农村流向大城市,则违背了人才流动的正确方向,不利于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也不附合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更不利于人才智能的充分发挥。

5 协调原则

协调原则是指在管理和使用人才时要协调好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领导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创造一个和谐、互助、团结的环境,使每个科技人员都能够充分施展才能。

一个单位或人才群体,都是由性格迥异、能力有别的个体组成。每个人都有长处或短处,所谓有才,也只是一技或两技之长,不可能有全事皆通的全才。某个科研群体要进行重大的科技攻关,必须集体进行协作,互相支持,兼收并蓄,互为弥补。这就要求管理者协调好各种关系。

贯彻协调原则要做到:(1)管理者要了解科技人员。只有充分了解,才能正确使用。管理者要对本单位科技人员的能力、水平、性格、爱好、需要等情况了如指掌,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在使用时做到合理安排,搭配得当,关系协调。(2)搞好人际关系。处理好人际关系有助于人才效益的发挥。管理者首先要跟科技人员搞好关系。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导,工作既要讲原则,又要搞好团结,不能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搞得很僵。管理者应该有博大胸怀,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甚至是反对过自己的人一道工作,不能搞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管理者还要教育本单位的科技人员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一切从工作和事业出发,不能过于计较个人利益或私人恩怨。(3)要注意与人为善。在人才的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发生摩擦和不愉快的事情是难免的。领导者对犯了错误的科技人员要耐心帮助,严肃批评,与人为善,不能耿耿于怀,不忘旧帐。要大力提倡团结互助的风气,努力形成人才群体的向心力。(4)要公平待人。管理者在处理科研集体的人际关系时,必须做到公平。是非要清,奖罚要明,不能亲此疏彼,更不能拉帮结派。只有公平待人,才能形成团结而又充满活力的科研集体。

(二)人才管理与使用的方法艺术

人才有其独特的个性,科技劳动有其自身的特点。对人才的管理和使用,除了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外,还应该讲究方法艺术。

1 用人授权不疑

科技工作者有很强的自尊心,对工作条件的好坏往往并不重视,最重视的是得到尊重和信任。所以,对于人才,既然你要用他,就要对他表示信任,放心大胆地使用,不要轻易怀疑。将信将疑,似用非用,必然束缚人才的手脚,既打不开工作局面,又影响其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信任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充分信任科技人员,就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士为知己者死”,对人才的信任是取得事业成功的前提。

用人不疑,就应该把人才放到能发挥作用的岗位上去,使其有职有权。有职有权,科技人员才能自主处理有关问题,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所以,对所用的人才必须授以职权。授权可以锻炼人才,培养人才,可以增强科技人员的责任心,发挥专长,干出成绩。

2 用人贵在及时

对人才的使用要及时,不失时机,不要错过其最佳创造期。自古以来,许多潜在人才在青春年少之时未被启用,以至终身无所事事。青年人才正处于干事业、出成果的时期,也是正需要支持、帮助的时期。如果在他们年轻时该提拔而不提拔,该支持而不支持,该使用而不使用,等到老时再提拔、支持、使用,时过境迁,美好年华已经丧失,也就没有多大意义了。所以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大胆地培养他们,使用他们,把他们放到重要的岗位上。各级领导要关心解决他们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让他们趁着精力旺盛时作出更大的贡献。”邓小平在《纪念中国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茶话会上的讲话。

我国目前在人才的管理、使用上,特别是在职称评定上仍然存在论资排辈的现象,职称、荣誉、生活待遇与才能和贡献不同步。这种“迟激效应”严重阻碍了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影响人才的更大贡献。人才是无价之宝,一旦开发,其作用不可估量。人才寿命不如金子,人才价值胜过金子。金子深埋,百年后开采依然闪闪发光;而人才不可能活到百年,不可能留到百年后再发掘。所以,使用人才莫失良机,激励人才也要应时。对于事业正处在上升时期的青年人才,各级领导都应助其一臂之力,使之尽快成长。

3 用人要“得其所哉”

对人才的使用,要力争用当其才。如果一个有才的人用的不当,就不能成其为人才。若要“人尽其才”,必须“用当其才”。

要使人才能够“得其所哉”,首要条件是领导者的识人用人水平。领导者要有“知人善任”的眼力和工作艺术,使每个人才都能派上用场。对“学非所用”的人才,要及时调整,在这个问题上,领导者要有全局观念,不能把人才看作本单位的“私有财产”,不管能否发挥作用,就是卡住不放。这种做法,名之曰“储才”,实际上是在扼杀人才。用当人才,还要求管理者对所属人才进行科学分工。科技人员的性格和思维特征上的差异会影响科研工作。例如有的心理学家认为,人才的思维特征可分为三类,即条理型、推测型、混合型或中间型。条理型的人才比较适宜做发展性研究,而推测性人才比较适宜做探测性研究。前者适于参加研究小组,后者适于单干或当小组领导人。据此,有的科研结构选用推测型人才进行探测性研究,随意进行设想,一旦发现有价值的设想就改派条理型人才去检验,并加以充分发展。这样对人才进行分工,就有利于人尽其才。所以,在人才的使用上,管理者要根据人的不同性格和思维特征,分配适当的工作。

4 用人气魄要大

对人才的使用和管理,一要有容人之量,二要有用人之胆,这就是用人的气魄。

所谓容人之量,就是要求领导者一要容得下比自己高的人才,二要容得下反对过自己或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人才,三要能容得下“度外之人”,即跟自己疏远的人。有的领导者,使用人才或者武大郎开店,高于自己的不用;或在工作中掺杂个人恩怨,独断专行,听不得反对意见,看不惯有个性的人;或以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划线,以自己奉迎者不才也用,对自己不奉迎者有才也不用。这样的领导者既用不好人才,也不能成就大业。

另外,还要有用人的胆量。美国从事原子弹研究,是罗斯福接受了敌国——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建议。而主持原子弹研究的,恰恰又是敌国——意大利的科学家费米和另外三人。罗斯福就有用人之胆。在科技事业中敢于启用新人,也需要有用人之胆,因为启用经验不多的新人要承担风险。但是,如果没有这个气魄,事业就难以发展。当前影响我国科技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选拔使用人才上的“论资排辈”,这个现象严重妨碍了科技新生力量的成长。要破除这个陈规,确实需要各级领导有更大的气魄。

5 使用与培养并重

人才使用相当于能量输出,人才培养相当于能量输入。人才若不经常补充能量,“才源”就会枯竭。由于科技劳动具有创造性和知识性的特点,科技人员必须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所以,人才的管理必须将使用和培养结合起来。这是科技劳动本身的需要,也是科技人员的基本需要。科技劳动的进行和成果的创造,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提高。特别是新科技革命时代,知识发展和更新速度加快,更需要重视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只使用不培养,不是正确的管理,使用和培养脱节也不是有效的管理。

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条件和环境,如情报资料、学术交流信息条件,必要的学习进修时间等。管理者应该充分满足这些条件。

(三)人才的考核和晋升

人才考核是人才管理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是广开财源、激励人才的重要措施。通过考核,可以全面、深入地了解人才的德、识、才、学,及时发现人才,正确识别和使用人才;可以促进、激励广大科技人员认真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可以更好地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鼓励先进,激励后进,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它是人才奖励和晋升的基础。搞好人才的考核和晋升工作,对促进我国科技队伍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具有重要意义。

1 人才考核的内容

对人才考核的内容,应该按照其所从事工作的性质,密切结合科研、生产实践,在政治思想品德、工作成绩、业务能力、学术或技术水平等方面进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