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故事精选(三)
6968000000034

第34章 攻心战:瓦解士气,不战屈人(2)

苻坚不敢再那么轻视晋军了。他走下城来,传下军令,要将士们严密防守淝水防线,没有得到命令,谁也不许渡水出击。

秦兵沿河岸层层布阵,晋军要想渡河,困难很大。秦军虽然在洛涧吃了败仗,锐气受到一些挫折,但是人数仍然比晋军多好几倍。谢石和谢玄认为:晋军现在只要能够抓紧时间,争取主动,进行速决战,就有取得胜利的可能;要不然,如果苻坚的人马全部到齐,胜负就很难预料了。他们进一步制定了引诱秦军进行速决战,并且力争一举击溃秦军的作战计划。

谢玄派了一名使者到寿阳去,对苻融说:“将军领兵深入我国国境,却在淝水列阵不动,这是要作持久的打算,哪里是要同我们展开决战呢?你们如果能把阵地稍稍向后移动一点,腾出一块空地来做为战场,让我们的军队渡过淝水,双方决一胜负,这不是很好吗?”苻融把晋使的要求,立刻报告给苻坚。

苻坚心想:晋军虽然在洛涧打了一个胜仗,但是力量毕竟有限,难道我还怕和他们决战吗?如果不答应晋军的要求,倒显得自己胆怯了。于是他召集部下的将领来商议这件事,将领们都说:“我军人多,晋军人少,不如扼守住淝水防线,不让他们上岸来,然后再找机会消减他们,这才是万全之策!”但是苻坚另有一番盘算,他想将计就计,等晋军渡到淝水中间的时候,出动奇兵,采取突然袭击,一举歼灭晋军,所以他没有听取将领们的意见。他叫苻融通知晋使,同意把部队后移,还约定好时间,让谢玄领兵渡水决战。

(6)淝水大战

晋军得到对方的回信,立刻紧急行动起来。谢玄率领八万晋军,在淝水的东岸排好了阵势,前面是骑兵,后面是步兵,军容十分整齐。

决战的时刻来到了。

苻坚坐在装饰着云母的华丽战车,由几员战将簇拥着出了寿阳城。苻融和大将张蚝都披上了铠甲,骑着马到了阵前。苻坚向对岸看了一下,就叫苻融传下将令,命令全军后退,以便腾出战场,让晋军渡过河来决战。秦军大部分是被苻坚强迫徵调来的,其中有汉人,也有被奴役的其他民族人,他们厌恶战争,更不愿意替那些贵族们卖命。他们一听到苻融下令全军向后移动,就马上乘机奔逃,你推我挤,争先恐后,不可阻挡。这时候,朱序在阵后大喊:“秦兵败啦!秦兵败啦!”士兵们一听,两条腿跑得更快,整个秦军队伍溃散了。秦将想用杀人的办法制止士兵逃跑,可是哪裹制止得住?就连他们自己也被人流拥着向后溃退。就在这个时候,谢玄马上同谢琰、桓伊等将领率领八千名骑兵,跳进淝水,后面的大队晋军也紧紧跟了上来,一起奋勇渡河,排山倒海地冲上岸去。苻坚看到形势不妙,叫苻融赶快命令秦军停止后退,掉转身来迎击晋军。可是正在溃退的秦军,就像决了堤坝的洪水,根本没法阻挡。

谢玄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指挥晋军在后面紧紧追击。秦军主将苻融还想亲自压压阵,制止秦兵继续溃退。不想一支乱军冲过来,把他的坐骑冲倒,把苻融从马上摔了下来,晋军士兵一阵乱刀把他砍死了。秦军失主了主将,更加混乱,人马自相践踏而死的,被晋军杀死的,不知有多少,真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那些侥幸保住了性命的秦军将士,失魂落魄地向寿阳的西北方向逃命。他们怕晋军追赶,不敢走大路,只敢在长满了荒草的小路上乱跑。晚上不敢上老百姓的屋里去住,只能露宿在野外。沿途的老百姓也纷纷拿起武器来打击秦军的残兵败将,秦兵更加害怕了,谁也不敢回头看看到底有没有晋军追赶他们,甚至听到风吹的声音和鹤叫的声音都认为是追兵到了。这时候正是11月,天气严寒,这些逃出来的秦兵又冻又饿,最后竟死亡了十之七八。

再说骄傲狂妄的苻坚在寿阳城外看到前线这样大败,吓得丧魂落魄,慌忙跳下云母车,跨上一匹战马,混在乱军中慌慌张张地逃命。苻坚还没有跑出多远,他的肩膀就中了一箭,鲜血直流。他狼狈奔逃,侥幸过了淮河,这时候跟随他的只有几个人了。苻坚在淮北收拾残部,才聚集了一千多骑兵。他的部下只有鲜卑贵族慕容垂的三万人没有受到什么损失,他就带了一千多名骑兵到了慕容垂那里,一起往洛阳撤退。苻坚沿路又收集了一些溃兵,回到洛阳的时候,只剩下十几万人了。苻坚很是伤心,对他那个最宠爱的妃子说:“这次败得这样惨,我还有什么脸面统治天下啊!”

淝水大战的胜利捷报,飞快地传到了建康。这天宰相谢安正在家里和朋友下棋,他看完了谢石送来的战报,知道秦军已经被打败,装作无事地随手把它放在床上,照样下棋,好像根本没有发生什么事一样。那个朋友忍耐不住,问谢安:“战场上的情况怎样了?”谢安这才从容回答说:“没什么,苻坚已被打败了。”那个朋友听了,把棋盘一推,连忙跑出去向同僚大臣们报告喜讯去了。过一会儿,谢安起身回到内宅去,这时候他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狂喜心情,当他跨过门槛的时候,竟把脚上穿的木屐的齿碰断了,可他自己还不知道。

淝水之战是东晋和十六国时期最大的一次战争。前秦从大举进攻到淝水决战,前后只有四个月的光景,就全线崩溃了。经过这一战,东晋相对稳定的局面得到了巩固,江南的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与此相反的是,由于苻坚的失败,前秦政权随之瓦解了,以前被苻坚灭亡的许多国家纷纷复国,本来没有建立国家的一些少数民族也纷纷立国,北方再度陷入割据混战的局面。

在这次战争中,前秦军队九十多万,东晋军队只有八万,战争的结果,却是晋胜秦败。这里根本的原因,就是苻坚所发动的战争是为了无限度地扩大他的统治范围、掠夺江南物产和人民的战争;东晋为了保卫国土,保卫家乡,反对掠夺和蹂躏而战。前秦虽然在经济和军事上都占优势,但是内部矛盾重重,人民厌戏,貌似强大,实际虚弱,当时并不具备统一南北的条件;东晋虽然经济不雄厚,军力也比较弱,但是内部比较团结,后方比较安定,人民积极支持,经过主观努力,终于能够打败强敌,取得辉煌的胜利。

东晋取得这次战争的胜利,主要应归功于东晋的广大士兵和人民;而宰相谢安能够镇静自如地进行决策和部署,谢玄等将领能够根据敌我实际情况运用灵活的战略战术,也是重要的原因。而苻坚骄傲轻敌,不顾客观形势,听不进正确意见,一意孤行,狂妄自大,其结果必然造成秦军以惨败而告终。

2.用兵之道,攻心为上,心战为上——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之战中的军事谋略

诸葛亮(公元181年~234年),字孔明,东汉徐州琅琊郡阳都县(山东沂南)人。

他少怀大志,虽隐居隆中(湖北襄樊北)躬耕于陇亩之间,却博览群书,关心天下大事,他常以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将相管仲、乐毅自比,可见其抱负所在。

诸葛亮自二十七岁起辅佐刘备创立基业,后为蜀国丞相,直至五十四岁病死军中。近三十年期间,他一直是三国中左右局势,举足轻重的人物,其历史作用仅次于曹操、孙权和刘备,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卓越政治家,也是我国军事史上的杰出的军事战略家。

(1)隆中决策,三分天下

东汉末年,封建王朝在黄巾起义的冲击下已是摇摇欲堑,豪强地主,富室军阀纷纷割据一方,互相攻伐,混战不止。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怀有雄心大志但屡遭挫败的刘备在荆州新野地区聚集兵马,寻访人才。在名士徐庶的推荐下,刘备“三顾茅庐”,恳请诸葛亮出来相辅。诸葛亮对刘备提出了著名的,后人称为“隆中对”(也叫草庐对)的战略,其要点是:

①概述纷争大势,确立战略格局

诸葛亮首先概述天下纷争之势:“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指出:自汉室日渐衰微,群雄起而相争以来,曹操击破袁绍,平定北方,挟制天子,号令诸侯,已拥有百万之众,成为势力最强者;孙权继承父兄之业,占据江东,其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又有贤能之士辅佐,可以为援而不可相图。

刘备以匡扶汉室为志,自然与曹操势不两立。只因曹操过于强大,暂时无法相争。而孙权虽不及曹操强盛,但其江东基业已成,不能与其为敌,只可结盟为友。诸葛亮在这里已确立了孙刘联合共抗曹操的战略格局,这一联合抗曹的战略格局是刘备利用曹、吴矛盾,争取自身生存的关键所在。此后能否恰当地处理三方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保持已经确立的战略格局,始终影响着刘备集团的兴衰存亡。

②分析“荆”“益”地位,选择战略目标

诸葛亮接着分析了荆、益三州的地理位置:“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位于南北要冲,交通便利,是用武之地,而其主刘表无力据守;“益州险塞、沃野千里”称为“天府之国”,汉高祖刘邦据此而成帝王之业。其主刘璋和北面汉中的张鲁昏庸软弱,那里的智士能人愿求明主。

诸葛亮选择荆州、益州为刘备攻取的战略目标是在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地理、人物等各方面的因素之后做出的综合决策。以形势论,曹操和孙权所控制的中原及江南地区都是刘备无法与其争夺的。但荆、益二州却是曹操、孙权尚未抢到手而相对空虚的。以地理论,荆州连接四方易于向外扩展;益州土地肥沃便于建立基业;若将荆、益二州连成一片,进可乘势相攻,退可据险自守,足以与曹操、孙权相抗衡。以人物论,荆州之主刘表徒有虚名,益州之主刘璋,昏庸无能,汉中之主张鲁也难成气候,正是夺取其地的天赐良机。

③依据特点长处,提出战略规划

诸葛亮最后说:“将军既帝室之胄……汉室可兴矣”。指出:刘备有忠义之名,又求贤若渴,如能占据荆、益二州,安抚民众,励精图治,并与孙权结为联盟,待天下有变时,则以荆、益两路人马,兵分两路进取中原。

诸葛亮提出的这个战略规划是要刘备在曹操占天时,孙权居地利的形势下,充分发挥“人和”的长处,聚拢贤才,夺取荆益,内修民政,外结孙权,等待时机统一天下。

诸葛亮的“隆中对”是一个具有初步战略体系的决策系统。有人认为诸葛亮的“隆中对”重益轻荆,导致了后来蜀国失去荆州拘于一隅而不能进争中原的局面。实际上,“隆中对”作为一个预测型的大决策系统,具有相当的“模糊性”,不可能是非常精确的。从后来的战争进程看,应该说“隆中对”是当时刘备所能选择的最佳决策系统,是基本符合客观现实的。

对于实现这一战略体系的最终目标——复兴汉室,统一天下,“隆中对”规定了三个基本条件:一是联合孙吴,共抗曹魏;二是拥有荆、益二州及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的实力;三是“天下有变”的可乘之机,这三者缺一不可。而在整个三国时期,刘备集团从未同时具备过这三个基本条件。因此说刘备集团有夺取中原,统一天下的可能只是一种空想。至于荆、益二州孰轻孰重,谁正谁奇,只能待取得二州后再依势而决,因机而变,又怎可预先据此判定蜀汉一国的终局。

“隆中对”作为一个战略决策系统,充分显示出诸葛亮的远见卓识,在我国战略发展史上它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诸葛亮出任刘备的军师不久,曹操即率大军攻取荆州,准备渡江灭吴。刘备败退到夏口,处境危急,诸葛亮前往东呈与周瑜、鲁肃一起,说服孙权结成联盟,合力抗曹。在著名的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随后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刘备取得了东吴的谅解,趁势攻取了荆州,接着又利用刘璋借兵之机,进军益州。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取得益州。至此,刘备集团从“失众势寡无立锥之地”发展到雄踞荆益,虎视中原与曹魏、孙吴相鼎立,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诸葛亮的隆中决策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2)联吴受挫,白帝托孤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是三国时期极为重要的一年,其风云变幻之莫测,形势转化之急速,都是令人惊诧不已的。试看:正月,刘备率军进逼定军山,老将黄忠力斩曹军大将夏侯渊,迫使曹操放弃汉中。七月,关羽领兵围攻襄、樊,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曹操甚至曾想“迁都”,以避其锋。

其时蜀汉大有西迫长安,东进许昌,扫荡中原,复兴汉室之势。但正当樊城危在旦夕之际,东吴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仓促回防,已然为时过晚,终于败走麦城,被擒而死。荆州为东吴所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