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故事精选(三)
6968000000035

第35章 攻心战:瓦解士气,不战屈人(3)

益州之军出秦川,荆州之兵向宛洛确是诸葛亮“隆中对”提出的战略规划,可这应在“外结孙权,内修政理”的基础上实施。刘备攻取益州后,诸葛亮在“安民治蜀,足食足兵”方面很有成效。但对于荆州方面的处理却疏而不当,隐患极深。荆州为兵家必争之地,魏、蜀、吴三方对此都很清楚。孙权曾听从鲁肃“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的主张,将荆州的南郡“借”与刘备,是希图刘备为东吴抵御曹操。后见刘备取得益州,已自成一方之势,孙权便要索回荆州。当“结吴为援”与“占据荆州”这两个隆中对策所要求的基本条件相互冲突起来时,如何使二者兼容并存,是刘备能否实现其进取中原这一最终目标的关键环节。由于存在着抗拒曹操这个共同点,而且东吴的主将鲁肃(其时周瑜已死,由鲁肃代之)也是极力主张联合的。所以如果处理得当,筹划巧妙,那么以共抗曹操来转化孙刘之间的矛盾,保住荆州并不是没有可能的。但刘备诸葛亮却未能把握住这个关键环节,竟以取得后凉州后再还荆州为借口拒绝了孙权的要求。同时驻守荆州的关羽对东吴的态度也十分恶劣,使得孙刘两家由相联变为相争。而对于战略格局的这种重大变化,刘备及诸葛亮又没有应变之策。等到孙权派吕蒙收降了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刘备及诸葛亮方才急忙率兵东下,欲与东吴争夺荆州,然而已是“当斯之时,进退狼跋”。后果然因为曹操进军汉中,刘备及诸葛亮恐益州有失,只得与孙权平分荆州。此后,孙权仍一直想将荆州全部夺回,刘备及诸葛亮也并非不知,但仍未予以应有的重视。反而在孙权伺机进兵,荆州地位未稳的情况下,让关羽攻打襄樊,犯了兵家的大忌。此是刘备之意?诸葛亮之谋?或是关羽自作主张?史无记载。

刘备在失去荆州后,决意东征伐吴。孙权遣使求和,刘备不允,结果在夷陵被吴将陆逊火烧连营,大败而回。蜀国自此元气大伤,刘备也一病不起。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刘备临终前,在白帝城将嗣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望他能辅佐刘禅完成大业。

刘备取得益州后,未能抚慰东吴,将其战略矛头引向曹操,同时对荆州的防务重视不够,留守兵力不足,先失三郡,后又轻率出兵攻曹,导致荆州失守,已是大错。接着刘备又率军伐吴,从根本上破坏了联吴抗魏的战略格局,更是错上加错。诸葛亮先没有补荆州之失,后未能阻东征之举,(史书上仅说他在伐吴失败后曾叹息:“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其间自有许多客观因素在内,或是违背他的本意初衷的。但无论如何,蜀汉希图统一天下的大业就此夭折了。

(3)率军北伐,鞠躬尽瘁

刘备去世以后,其子刘禅继位,改元建兴。诸葛亮执掌军国大事。时值蜀军新败,国弱兵疲,刘备身亡,人心恐慌。而且外有魏吴相伺,内有南中,(即今云、贵、川交界处)叛乱,正所谓“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面临危局,处置有方。他练士养民,不动干戈。对内采取抚安劝降的政策,希图和平解决南中叛乱;对外实行联吴抗魏的方针。遣使修复吴蜀联盟。蜀国的局势得到了稳定,国力逐步有所回升。

建兴三年(公元225年)春,诸葛亮决定南征平叛。他采取“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方针,降服了蛮族首领孟获,平定了南中地区,改善了民族关系。随着吴蜀联盟的恢复,内部统一的加强,经济力量的发展,诸葛亮开始作北伐的准备。“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

建兴四年(公元226年)夏,魏帝曹丕死。秋,孙权亲率大军围攻江夏,又遣诸葛瑾出兵襄阳。而魏新城太守孟达也有叛魏归蜀之意。诸葛亮认为时机已到,向刘禅上“出师表”。于建兴五年(公元227年)春,亲率大军进驻汉中,相机北伐。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春,诸葛亮不用将军魏延奇兵出子午谷攻长安之策。命赵云、邓芝据其谷为疑军,与魏军曹真相拒。诸葛亮自率大军出祁山,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响应降蜀,关中震动。后因马谡失利于街亭而退军。当年冬天,诸葛亮得知东吴陆逊领兵大破魏军曹休于石亭,魏军东下,关中虚弱后,上表说魏军“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遂即率军出散关,围陈仓,久攻不下,粮尽而退。

建兴七年(公元229年),孙权称帝。蜀国诸臣认为蜀汉是正统,要与吴国“绝其盟好”。诸葛亮力排众议分析得失指出:“若就其不动,而睦于我,我之北伐,无东顾之忧,河南之众不得尽西,此之为利,亦已深矣”。于是遣使至吴庆贺并订立攻魏盟约。由此可见,联吴抗魏是诸葛亮一贯的指导思想。从蜀国方面看,荆州失去后,欲取中原,只能吴、蜀联盟,东西并举。当时蜀有诸葛、吴有陆逊,皆具谋略。若能联合攻魏,且以吴军为主力,尚有成功的希望。但一来双方虽是盟国,却各有猜忌疑虑。二来,诸葛亮以北伐中原为己任,而陆逊以稳保江东为其责;所以吴蜀两国空有“共交分天下”的盟约,可从未真正进行过有统一计划的联合作战。即使形成夹攻之势,吴军也是稍有失利便收兵罢战。因此诸葛亮只能以吴国作为“犄角之援”而满足。

后来诸葛亮又几度率军北伐,创制了木牛流马转运粮草,并“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其间虽有取胜之役,但始终未能击败魏军进入中原。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八月,诸葛亮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

对于诸葛亮的北伐,后人评论不一,有“以攻为守”之说,有“疲师劳兵”之说,都有一定的道理。简要的说,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准备比较充足,同时魏国曹丕刚死,人心慌乱,而且外有东吴相攻,内有孟达反叛,正是所谓“天下有变”之时,诸葛亮如能迅速进兵,与孙权、孟达相呼应,并采用魏延兵分两路,直取长安的作战计划,形势可能会有转机。但蜀国后来的几次北伐都不具备应有的条件,一是魏蜀实力强弱悬殊;二是蜀攻魏守,劳逸不同;三来魏国司马懿老成持重,深谙兵法,所以诸葛亮已尽心而为,却难以取胜。徒耗国力,无所成就,从战略全局看,是得不偿失的。明知无成功之望,仍要报“知遇之恩”,这正是诸葛亮的悲剧所在。《后出师表》是这个悲剧最清楚不过的自我解说。

3.安抚敌将之心,为我破敌之用——唐朝夜袭蔡州之战的军事谋略

李愬(公元773年~821年),字元直,唐名将李晟之子,“以父荫起家”,青年时代即历任卫尉少卿、少府监、宫苑闲厩使等多种内庭官职。虽“有筹略,善骑射”,但其军事才能并无人知。他在宪宗李纯讨蔡州吴元济战中,“抗表自陈,愿于军前自效”,主动以文官要求带兵出征,创造了我国军事史上有名的“雪夜袭蔡州”战例,俘获了吴元济。因而被授官“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襄、邓、随、唐、复、郢、均、房等州观察使、上柱国,封凉国公。”不久,又调徐州刺史、武宁军节度使,指挥平定淄、青李师道之役。前后“凡十一战,擒贼将五十、俘斩万计”。长庆元年(公元821年)李愬任魏博节度使时,“幽、镇复乱”,正当他部署军队、准备进军时,不幸因病于十月间去世,终年仅四十九岁。李愬担任军将、统兵作战的时间虽然很短,总共不过五年,但他为打击藩镇割据、维护国家统一,确已做出了重要贡献,不失为我国唐代的杰出将领。综观李愬一生,他的主要军事生活和在军事上的主要成就,就是“雪夜袭蔡州”。

元和九年(公元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元济据申(河南信阳)、光(河南潢川)、蔡(河南汝南)三州叛。并焚掠舞阳、叶县、鲁山、襄城四县。宪宗李纯发十六道兵约九万人,由四面合击吴元济。但连续三年,师出无功。其中尤以西路军问题严重。首任主将高霞寓战败后,接任主将袁滋又暗与吴军妥协,不敢进取。当时李愬以内廷文官自请统军杀敌,在宰相李逢吉的赞同下,李愬被任命为唐、随、邓节度使,接替袁滋负责指挥西路军,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为了达到他袭取蔡州、平定淮西的愿望,他在作战指导上,采取了一系列的谋略和部署,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

(1)故意示懦麻痹敌军

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正月,李愬到达西路军指挥部所在地唐州(河南泌县)。当时因唐军屡败,士气不振,官兵惧战。李愬为安定军心,亲自慰问士卒,抚恤伤、病。并故意向部属说:“天子知愬柔而忍耻,故令抚养尔辈。战者,非吾事也。”在治军上专意从宽,“不肃军阵,不齐部伍”。部将劝谏,李愬道出真情,他说:“袁尚书(袁滋)专以恩惠怀贼,彼必以吾为懦而懈惰,然后可图也。”吴元济因连胜唐军,又轻视李愬名位不高,不懂军事,加以听到李愬至唐州后治军情况,因而放松了对西路军的戒备。李愬则抓紧时间,整修器械,并表请增兵三千,暗作进攻准备。

从六月起,李愬开始进攻行动,但为了进一步麻痹敌军,不使吴元济将战略方向转向西路,他每次行动规模都不大,而且采用逐步、逐次拔除敌军据点的方式,不做深远的进击。五月间攻朗山(河南确山)被吴元济派军击败。李军“众皆怅恨”时,独李愬却非常高兴。他向部将交底说:“此吾计也”。告诉他们这仍然是麻痹吴元济的策略,目的是使吴元济误认李愬确不知兵,使其将主要注意力继续置于北路偃城方面,从而为袭取蔡州奠定基础。

(2)争取敌将为我所用

李愬非常重视争取人心。尤其重视争取投诚及被俘敌军官兵之心,以达到确实掌握敌情和分化瓦解敌军的目的。当时淮西地区,有大批民众因受战祸无法生活而逃至唐军统治地区,李愬都派人安抚和保护。对投诚及俘获的敌军官兵,一定要亲自询问、妥善安排。淮西骁将丁士良为唐军俘虏,部将因屡受其挫,所以群请“刳其心”,但李愬却“释其缚,置为捉生将”,因而丁表示“尽死以报德”。他告诉李愬:文成栅守将吴秀琳之所以“不可遽破者,用陈光洽之谋也”,并主动要求“擒光洽以降秀琳”。李愬同意他的要求,“果擒光洽。十二月,吴秀琳以文成栅兵三千降”。李愬任其为牙将,仍统其兵,并将所部家属迁至唐州安置。于是唐军士气复振,而淮西军兵心不稳,“降者相继于道”。李愬均予以妥善安置,对有父母在淮西者,则给以粟帛,遣其返家,进一步扩大了政治影响。

兴桥栅(河南上蔡南)守将李祐,是吴元济的骑将,素有胆识与谋略。吴秀琳就曾向李愬推荐,说“若欲破贼,须得李祐”。李愬遂设计将李祐俘获,唐军因“常苦祐,皆请杀之”,李愬不听,待以客礼,并常常单独与其秘谈攻吴方略。部将乃有不平,且有情报说李祐将为淮西内应。李愬不得已,密向朝廷报告李祐可靠,然后解送京师,再由朝廷释回,以解群疑。即任为六院兵马使(李愬三千亲兵统领),李祐自然感恩零涕,矢志图报,愿为灭吴元济效力。

过去规定有窝藏淮西间谍人员者,“屠其家”,李愬废除了这一军令,并厚待谍者,因而“谍反以情告想”。经过李愬的政治争取工作,不仅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而且争取到一些淮西军著名将领和士兵的效力,促使敌军士气瓦解,兵心不稳,同时还准确地掌握了敌情,“贼中险易远近虚实尽知之”。使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为奇袭蔡州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正确掌握进袭战机

李愬在军中募选了三千“敢死之士”,号之为“突将”,亲自进行训练,并经常保持战备状态,专俟有利时机,即发动进攻。九月间,李愬率一部兵力奔袭吴房(河南遂平),歼敌千余,并已占领了外城。都将皆建议乘胜攻取内城,但李愬认为时机尚未成熟,仍撤军返回。

十月间,吴元济军主力,均集中于偃城方向,抗击唐军统帅裴度直接指挥的唐北路军,蔡州及西路方向空虚。李祐也向李建议:“蔡之精兵皆在洄曲(河南商水西南)及四境拒守,守州城者皆羸老之卒,可以乘虚直抵其城。比贼将闻之,元济已成擒矣。”完全与李愬的判断与企图相同。李愬认为进袭蔡州的时机已经成熟,必须抓住战机。于是当机立断,决定立即开始行动。遂于七日夜派人将袭击企图及日期密报裴度,裴度非常赞赏李的决定,认为“兵非出奇不胜,常侍(指李愬)良图也!”

十月十日,李愬将部队部署为三个梯队:以李祐率三千突将为先锋,自率三千亲兵为中军,命李进诚率三千人为后军,向蔡州开进。为防止泄密,出发时仅说东行。直至袭占蔡州界的张柴村后,才向全军宣布进袭的目标。当日风雪极大,李愬率军冒严寒雪夜行七十里,天明前即到达蔡州城。李祐率军登城开门占领外城后,城中军民尚在梦中。天亮后吴元济方发觉被围,仓促据牙城拒战。在民众协助下,唐军焚门突入,俘虏了吴元济。在洄曲的吴大将董重质闻讯后率主力万余投降,申、光二州亦相继归降,淮西之乱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