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故事精选(二)
6968200000010

第10章 励精图治,功勋卓著——明朝宰相张居正的智谋故事

1.奸臣当道,假病离职

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明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五月出生于湖北江陵。大人物的降生常被渲染上神秘的色彩。据说,张居正出生前夜,其曾祖父张诚梦到月亮落在水瓮里,照得满瓮发亮,一个白龟随着水光浮上来。第二天,张居正就降生了。他最初的名字叫白圭,白圭即白龟谐音。

张居正两岁时,家人已觉察出他很聪明。张居正5岁入学读书,10岁时已遍习六经,识其大义,蜚声荆州府乡里。13岁时,张居正赴乡试,作《咏竹》绝句一首:

绿遍潇湘外,疏林玉露寒。

凤毛丛劲节,直上劲头竿。

后两句借竹自喻,初显他少年时代的远大抱负。荆州府巡抚顾磷是当时有名的才子,看过张居正的诗文后,认为他不同凡响,有心造就他,故意让他此次考试落选,以激发他更加奋进。顾磷每次见到居正,都称他为小友,对朋友们说:“这个孩子将来一定是将相之才。”并解下自己的束带赠给居正,说:“你以后会束玉带,不会系这种带子,这只是聊表我的心意罢了。”

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16岁的张居正再度赴试,中了举人。顾磷得知后非常高兴,对居正说:“我希望你有远大的抱负,要做伊尹,做颜渊,不要只做一个年少成名的秀才。”七年之后,张居正入京会试,殿试中进士,官授翰林院庶吉士,从此登上政治舞台。

庶吉士只是一种见习的官员,没有实际的政务。而且作为一个新科进士,张居正没有发言权,也左右不了政局半分。但他那时却目睹了内阁大学士夏言与严嵩等人之间的明争暗斗,尤其是严嵩为了取得首辅地位竟然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借收复河套之事陷力主抗蒙的夏言和曾铣于死地。残酷的现实使张居正认清了当时局势的紧张和政治的腐败。政治斗争的风云展现在他面前,他痛感需要扫除腐败,革新政治,而这样做又是何等的艰难!年轻的张居正决不是懦弱之辈,他常以豪杰自许,勇敢任事是他的风格。可是这时,他并不鲁莽,他深知要在这样的政坛上立足,就应该先学会怎样保护自己,等待变革的有利时机……

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张居正升任翰林院编修,仍居闲职。在任此职期间,深切的忧国忧民思想使他无意享受悠闲的生活,他的目光看得很远,在翰林院同僚们讨论怎样做西汉的文章和盛唐的诗,沉醉于歌台舞榭而吟风弄月的时候,张居正却闭门谢客,把注意力集中到实用上面,埋头于钻研朝章国典,剖析政务,探索兴邦救国之道。

就在他任翰林院编修的当年,张居正以他的深谋远虑向皇帝上了《论时政疏》,痛切地指陈国家存在的宗室权贵骄横不法、吏治因循守旧、财政亏损、边备不修等“臃肿痿痹”和“血气壅阏”之病。奏疏充分地表现了二十五岁的年轻人张居正高明的政治才能,既一针见血、大胆地揭示了当朝政治的症结和弊端,又没有得罪世宗和严嵩。可惜的是,这篇《论时政疏》没能引起世宗的重视和严嵩的注意。这是张居正在嘉靖朝仅有的一次疏奏,也是他改革政治的主张首次在朝廷公开表露。

接下来的庚戌之变,让张居正更加认清了朝廷兵备废弛和严嵩误国害民的嘴脸:嘉靖二十九年(庚戌年)六月,蒙古俺答率军攻到明朝北京城下,严嵩阻挠兵部出战,大明10余万兵马眼睁睁看着俺答兵在京郊大肆劫掠八日,竟没有一将一兵出阵发射一箭。俺答兵掠夺够了以后押运着大批男女、牲畜、金帛和财物扬长而去。

经过这次大变,张居正对严嵩彻底绝望了。但此时严嵩是首辅,张居正深知此时还不能与他决裂,因此表面上仍与严嵩保持一种和谐关系,每次遇到严嵩都给予必要的尊敬,严嵩过生日,他也不忘作几首诗祝贺一番。这时,他已经把目光投向礼部尚书徐阶。在翰林院,徐阶是张居正的老师。嘉靖三十一年,世宗用徐阶兼东阁大学士,参与机务。徐阶也开始注意张居正了,认为他是个不寻常的年轻人。而在严嵩眼里,张居正只是一个应酬诗文的作家而已。

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张居正的同年杨继盛上书弹劾严嵩十大罪。杨继盛失败了,遭廷杖一百后,系刑部狱三年,后被杀害。

杨继盛下狱之后,张居正的心情已愤懑到极点。他的抱负是伟大的,可是这又能怎么样呢?这不是一个实现抱负的时代,奸臣当权,报国无路。同年的杨继盛已经下狱,自己的前途仍然一片渺茫。年仅30岁的张居正已经感觉到衰病缠绵:“余有归与兴,抱病淹朝秩”。嘉靖三十三年,张居正告假返乡。江陵的山水在向他召唤,他需要好好清静一下。

2.借力冯保,通向首辅

他的生命力要在政治舞台上去释放。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秋,张居正从江陵返京,再次投入政治的漩涡。

但政局依旧:严嵩仍然是内阁首辅,朝中又多了个严嵩的儿子严世蕃;嘉靖皇帝依然崇奉他的道教;徐阶则不动声色地在等候时机。

嘉靖三十九年,徐阶从少傅晋升为太子太师,张居正也从翰林院编修升为右春坊右中允兼国子监司业。此时的国子监祭酒是新郑人高拱。

严嵩和徐阶的斗争逐渐明朗起来。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三月,刑科给事中吴时来、刑部主事张翀和董传策同日上疏弹劾严嵩。前二人是徐阶的门生,后者是徐阶的同乡。这次弹劾虽未成功,但世宗对严嵩的态度较前已有改变,他开始厌恶起这个专横的首辅了。公元1562年五月,御史邹应龙给了严嵩致命一击,在他的弹劾下,严嵩政权倒台了,徐阶晋升为首辅。

严嵩失败后,张居正特别高兴,对自己的政治前途充满了信心:“佳辰已是中秋近,万里清光自远天。”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56年),世宗驾崩,朝廷的第一件事是发表遗诏。徐阶和张居正主持和筹划此事。他们以世宗遗诏的名义,革除弊政,平反冤狱,颇得人心。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二月,张居正晋升为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与机要政务。此时的内阁大学士还有徐阶、李春芳、高拱等人。不久,徐阶和高拱的对立逐渐尖锐起来。在明争暗斗中,高拱和徐阶相继罢职而去。李春芳取代徐阶为首辅,但他只是一个好好先生,谈不上什么作为。而这时的张居正已是少保兼太子太保,他开始提出自己的大政方针。隆庆二年八月,张居正上《陈六事疏》,审时度势,慷慨陈词,系统地提出了六条改革方案:省议论,振纪纲,重诏令,核名实,固邦本,饬武备。一切主张,都针对当时的需要,比较全面地触及社会的流弊,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前四条是从舆论、法制和组织上整顿吏治,加强朝廷权威,整顿官府机构,提高行政效率;后两条旨在富国强兵。尤其可贵的是,他在奏疏中指出了“耗财病民”的两大祸害,是豪强权贵的不纳田粮和官府的贪赃枉法。他认为只要克服这两大流弊,可以不用加税就能补足财源,解除财政危机,官府机构也可得到整顿。这时,张居正心里明白,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内阁中还有李春芳、陈以勤几位大臣,一切大政还轮不到他决断。他还得耐心等待,等待一个能把他的改革主张全面付诸实施的时机。

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十二月,高拱复入内阁。高拱入阁以后,司礼监掌印太监缺人,太监冯保认为应由自己顶补,偏偏高拱推荐了陈洪。后来陈洪出缺了,高拱又推荐孟冲,再给冯保一次失望。因此冯保和高拱结下不共戴天之仇,成为以后张居正联合冯保推翻高拱的基础。

高拱入阁后,成为事实上的首相。在国家大政方面,高拱的第一着便是推翻世宗遗诏。世宗遗诏是徐阶和张居正一手策划起草的,徐阶让高拱下了台,他现在要报复。徐阶原来用遗诏起用的一批人,高拱用同样手段对他们再来一次罢黜。但主持起草遗诏的还有张居正,现在遗诏被推翻了,张居正敢怒不敢言,只得一杯苦酒往肚里咽。高拱复入内阁之初,居正曾经对他说:“喜高老起用,素在同心,世事尚可为也。”但现在情形不同了,高拱的势力正在迅速膨胀,居正已经感觉到了威胁。

这年十月,高拱提议考察科道。这一次考察贬斥了27人,其中吴时来是徐阶的门生,耿定向是张居正的朋友,他们都离去了。张居正到这时慢慢有些“去留不能自必”了。首辅李春芳先是一切放任不管,后来索性辞职而去。高拱位进首辅并兼管吏部尚书事,他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内阁独裁者。

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十月,内阁成为高拱、张居正的联合内阁。居正单凭那套谨慎小心的作风,还是时时感到位置不稳。徐阶离任时曾托张居正照应自己的三个儿子,后来他的三个儿子都因犯事被问罪。在严重的局势下,张居正还是尽力为他们周旋。高拱的心腹们便在这件事上寻找机会,搜求张居正帮助徐阶的动机。一天,一个心腹向高拱透露:徐阶的儿子送了三万两银子给张居正,于是张居正答应替他们开脱罪责。后来在大学士的朝房里,高拱便拿此事半真半假地将张居正嘲讽了一顿。张居正立刻变了脸色,指天发誓说没有此事。表白到了这个份上,高拱只得承认是个误会,事情才勉强了结。

隆庆六年五月,穆宗中风而亡,皇太子朱翊钧才10岁。这又是一个权力重新更替组合的时期。高拱和张居正的决战就在这个时期展开了。

冯保在这一时期起了重要作用。穆宗在世时,冯保屡次想升任司礼监掌印太监,都因高拱从中作梗而告吹。他现在要报复了,他乘穆宗新丧的机会,在皇后、皇贵妃和张居正之间频繁活动起来。张居正在高拱咄咄逼人的气势下,早已感到自己在内阁中的地位岌岌可危,在这内、外廷争权的关键时刻,他懂得与冯保联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冯保的后盾是皇后、皇贵妃,太子朱翊钧只有10岁,当然和母亲站在一起。

六月初十日,神宗朱翊钧即位,颁布手谕,授冯保为司礼监掌印太监。高拱痛恨极了,对传旨的太监理所叫道:“这是谁的旨意,皇上年龄还小呢!一切都是你们做的,迟早要把你们赶走。”太监把高拱的话传给冯保,冯保从“皇上年龄还小”这句话中得到灵感,他和张居正商量后将此事告到皇后、皇贵妃那里。他说穆宗皇帝逝世那天,高拱在内阁叫嚷:“10岁的孩子怎样做皇帝啊!”冯保把高拱失礼的口气夸大以后,提出质问:“这是什么意思?”当场,皇后、皇贵妃都吟味着“这是什么意思”而感到惊惧不已,连10岁的小皇帝也变了脸色。

冯保和高拱的胜负已明了,一切都在张居正的预料之中,尽管他在此期间并没有轻举妄动。六月十六日,冯保向众臣宣读了皇后、皇贵妃和皇帝的手谕,指陈高拱揽权专政,蔑视幼主,下令革职回乡。

高拱失败了,张居正循序升为首辅,这一年他47岁。他本是皇帝的老师,又是惟一健在的顾命大臣,年幼的神宗对他完全信赖。从此,张居正肩负起治理国家的重任,在接下来的十年中,他运用手中掌握的大明朝政大权,逐步实现他期待已久的政治理想。

3.十年改革,功勋卓著

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六月,神宗召见新任首辅张居正。居正向神宗表示,当今国家要务,在于遵守祖宗的旧制,不必纷纷更改。作为一个锐意进取的改革家,这是张居正和王安石的不同之处。王安石声称要改革,要创制,因此而大张旗鼓;而张居正只是在祖宗的旧制下动些小手术,虽然不是大气磅礴,但是行之有效,颇有点打“太极拳”的效果。张居正不想把事情搞得太张扬,天翻地覆的革故鼎新固然伟大,但前进的速度越快,遇到的阻力也越大,新生事物往往因此而夭折。在这方面,张居正显得比王安石要老到、明智许多。

政由人出,政治的废弛与混乱在于纪纲的不振。所以张居正上任后的第一个改革举措便是整饬纪纲。张居正澄清吏治、整肃纪纲的武器是京察和大计。按明制,京官每六年考察一次,叫“京察”,地方官每三年考察一次,叫做“大计”。但在吏治腐败、法令不行的条件下,这些制度不能有效实施。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七月,张居正奏请举行京察。五品以下的由吏部、都察院会同考察;四品以上的官员责令自陈。此次察典,居正着实去除了几个“以言干政”的人。“芝兰当路,不得不锄”。他要实现自己的报国理想,顾不得一些小节,但他在官员的进退上仍然很有分寸,“天生一世之才,自足一世之用”,不轻易去一人。他的用人标准是“能办国家事,有礼于君者”。即使有这样的为国之心,但张居正仍不能为一些人所体谅。

京察只是张居正整顿吏治的前奏,好戏是考成法。在张居正谨慎持重的政治事业中,考成法可算是他的一件创举。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六月,张居正上疏请行考成法。考成法的主要特点是“立限考事”,“以事责人”。办法其实很简单,他只要各衙分置三本账簿。一本记载一切发文、收文、章程、计划,作为底本。再同样造成两本账簿:一本送给各科备注,实行一事,注销一事,如若没有按期完成,必须由该科如实申报,否则以违制罪论处;一本送内阁查考,内阁根据账簿登记,对各科的工作进行检查。这样就形成六科稽查六部,内阁监督六科,层层监控的政治系统,使内阁成为名实相副的政治中枢。

考成法推出之后,有人攻击张居正借考成法集权于内阁,揽权自重。张居正的改革是从上层发动的改良运动,这首先要求集权上层,做到事权统一,如果没有强有力的集权措施,加强朝廷对各级机构的控制,改革就是一纸空文。张居正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因此而提出“尊主权”,并认为这是关键的一点。张居正以此来提高朝廷和诏令的权威,用考成法集权于内阁,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使改革得到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张居正是一个现实的改革家。他认识到“天下之事,不难于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所以他不主张增加新的政治机构,也不主张提出新的法令、章程,他只要各级官员们对自己的事务有个清白的交代,而考成法即是简捷明快、切实可行的考察兑现手段。

办法已有了,实施则必须严格。对未按期限完成分内事务的官员,稽查和处罚都极为严厉。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正月,查出各省未完成事件273件,渎职官员54人。凤阳巡抚王宗沐、巡按张更化,广东巡按张守约,浙江巡按肖廪,都因未完成的事务太多而被停俸三月。如此一来,行政效率明显提高了。通过立限考成,每个官员都有了明确的职责,一批不管事而白吃皇粮的冗官被驱除。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张居正下令撤销了苏松地区擅自添设的管粮参政,并责成吏部检查各省添设官员人数,核实上报。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一次性裁汰冗官169名。无用的人撤下去之后,有用的人才被提拔上来。张居正大力提倡破除论资排辈的传统偏见,才德出众者即使屈居下僚,也可以越级提拔。他起用行伍出身的李成梁作为镇守边关的大将;破格提拔其貌丑陋而又瞎了一只眼的嘉兴小吏黄清为淮安府、太仆卿高级官员;重新起用罢官的潘季驯治理黄河。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正当改革推向高潮时,张居正颁令,特许府、州、县学的学生直接投考京师国子监,择优录取贡生,把各地人才搜罗到中央。官僚队伍的阵容大为改观,衙门办事作风也焕然一新。

张居正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富国强兵。他引经据典说:“孔子论政,开口便说‘足食’.‘足兵’。”然而一些王公大臣们对此不以为然,他们公然说:“我们以为张公在朝,当行帝王之道。现在听他的议论,不过是富国强兵,仅仅这样,真真使人失望。”这一帮人大谈尧舜、周孔之道,要行所谓的“王政”,他们有时也谈到宋朝周、程、朱、张的主张,张居正便不客气地认为这是“老儒臭腐之余谈”。他不想作一些高深的理论,他只要切实办几件实事。在他看来,只要他们不碍事,大可不必和他们计较,办自己的事要紧。

富国强兵二者不可分离。要强兵首先得富国,没有经济实力,谈何强兵?正因如此,张居正将他的考成法和富国有机联系起来。他确定以理财作为考成法的首要标准。国库主要收入是田赋,他把征收税粮情况作为对地方官员考成的主要内容,规定地方官征赋不足额的,一律严惩。当时官场通行的是增加赋税,向百姓头上搜刮,不敢提出督缴正赋田税的主张,因为隐田瞒税的都是不法权贵,追缴欠税是在太岁头上动土。张居正毅然提出对官员以赋税为考成主要内容的主张,凡是追缴欠税不足十分之九的官员都要受到批评、调离甚至撤职。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十二月,据户科给事中奏报,地方官征赋不足九成而受到降级处分的官员有:山东17名,河南2名;受革职处分的有:山东2名,河南9名。张居正运用考成法来整顿赋税,迅速改变了拖欠税粮的状况,做到了民不加赋而上用足。

张居正还利用考成法增加岁入,打击地主,同时减轻贫民的负担。改革前,明朝对于江南和浙西征税特别重,反而造成土地集中的情势,使一部分农民生活贫困不支,不得已将田地卖给富家,自身降为佃农,富家因而坐食田租收入。地主富家因地位优越,可以获减免的特惠。因此,一切的利益都归于大地主,一切的负担都归于贫农。这时,大地主的利益和国家利益日益发生冲突。张居正通过考成法,采取政治手段,增加岁入,打击大地主,稳定了贫民阶层,同时也保证了国家收入。

万历九年四月,张居正说:“近年以来,正赋不亏,府库充实,皆以考成法行,征解如期之故。”这是考成法所起的富国效果,也是张居正的改革功劳。

如果说考成法理财是开源的话,张居正还设法节流。隆庆二年至三年间的预算,每年国家收入折银250余万两,而支出达400余万两。隆庆六年张居正辅国以后,在节流上大做文章,可谓做到了“锱铢必较”。神宗开馆纂修《穆宗实录》,居正上疏,请求免掉赐宴的旧例。他说:“一宴之费,动至数百金,省此一事,亦未必非节财之道。”万历元年十月,张居正进谏,谈到宋仁宗不爱珠饰时,神宗插言说:“贤臣才是宝贝,珠玉有什么用处?”张居正说:“是呀!明君贵五谷而贱珠玉,五谷养人,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神宗说:“宫人们喜欢珠玉,但是朕在岁赐上没有一次不减省。”这年内承运库太监崔敏上疏请采买金珠,居正立即驳回,不予同意。居正对付鞑靼,也随时考虑到国家的财政负担,隆庆五六年的抚赏费不过万余两,节省了百余万两银子。光禄寺的采办费也由原来每年的17万降至14万两。

明代经过嘉靖、隆庆两朝的虚耗以后,从神宗即位直至万历十年,国家最称富庶,张居正的富国之策取得了显著成效。

国家富了,张居正要强兵。所谓强兵,这里主要指北部的边防问题。这是张居正多年以来最为关注、最为忧虑的问题之一。那时,国防松弛,军队疲弱,北方的蒙古始终给南部的大明王朝构成严重的威胁。早在隆庆朝时,张居正就已开始承办和主持北方边务。徐阶去职后,首辅李春芳不愿过问边事,在内阁中主持整顿蓟、辽、宣、大边防的重任实际落到了张居正身上。

张居正整饬边防,有他的一套办法。他首先重用智勇双全的将领。对他们表示信任,委以重任。因此,“一时才臣,无不乐为之用,用必尽其才”。

当时,名将谭纶、戚继光在北边战守重心——蓟州主持防务,张居正给予他们大力支持。戚继光在整饬边防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张居正都及时为其排除。在他镇守蓟州16年间,边防安定无事。谭纶请求建筑敌台,张居正欣然答应,谭、戚二人便在山海关至居庸关之间共筑敌台3千,控制要害之地。在辽东,张居正任用李成梁镇守。李成梁虽出身寒微,但有大将之才,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起,李成梁镇守辽东达二十二年,屡败蒙古土蛮入侵,先后取得十次大捷,其武功之盛,为二百年来所未有。在宣、大方面,张居正起用王崇古、方逢时镇守,他们修边墙,开屯田,加紧练兵,防御力量大大加强。

在改善边防、加强防御力量的同时,张居正谋求改善同蒙古的关系。他让边将利用有利时机发展同蒙古的友好往来。隆庆四年,蒙古俺答的孙子汉那吉因某种原因前来投奔王崇古。张居正抓住这一机会,让王崇古派人护送汉那吉平安返蒙。俺答见其孙子平安归来,立即下令退兵,并上表称谢,表示今后永不再犯。蒙汉关系改善后,张居正又以开放的姿态积极主张对俺答实行“封贡通市”,即明朝封俺答以一定的官爵,双方定期朝贡、互市,和睦相处。这一主张顿时在朝中掀起轩然大波,很多人认为,讲和示弱,互市启衅,封贡通市后患无穷。为了实行“封贡通市”,张居正向穆宗详细陈述了这一措施的好处。在他的努力下,“封贡通市”于公元1571年终于得以实行。“封贡通市”促进了蒙汉双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两族人民的友好往来和交流。

在张居正的不懈努力下,北部边疆终于安定下来。但张居正内心很清楚,这只是暂时的安定而已,而非永久的和平。他决不因为双方“封贡通市”而丝毫放松警惕。他坚持“外示羁縻,内修战守”的主张,对蒙古鞑靼的方略是:“犬摇尾乞怜,固可投之以骨,如其狂噬,则大杖加焉”。对于北方鞑靼族,张居正尽量使他们分裂为无数小的部分,单位越增多,其力量就越减小。这样一来,北边的敌人只是散漫的部落,而不是整个的集体,使鞑靼没有联合进攻的能力,无形中减轻了北方的威胁。对内,张居正则坚持充实边防,训练军队,准备随时出击。

明中叶以来,随着土地兼并的发展和吏治的腐败,民间的土地和户口逐渐集中到贵族、官僚和大地主手中。他们倚仗特权,隐占人口,瞒田偷税,逃避差役,至万历前夕法定的征粮土地比明初减少一半,户口减少三分之一强,大批的田地和户口流进私家,使国家财源枯竭。考成法只能解决一部分欠税的问题,至于大量的隐田漏税和逃役问题,还需从赋役制度上加以整顿。这样,清丈田亩,改革赋役就成为理财安民的首要问题,这时改革从政治领域推进到了经济领域。

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十一月,张居正疏请调查户口、田地,凡庄田、民田、职田、荡地、牧地,一概从实丈量,限三年完成,从而拉开了清丈田亩、改革赋税的序幕。张居正令户部尚书张学颜亲自主持清丈事务。所丈量的土地,除皇帝赐田外,一律“办纳粮差”,不准优免。户部还颁布了统一的《清丈条例》,规定了各级官员的职责及完成期限。清丈田亩不可避免地要触及官僚、贵族、豪强地主的利益,从而遭到他们的强烈抵制和反对。有些地方官员办事不得力,有的甚至公开袒护豪强,迟迟打不开清丈局面。张居正早已料到会有这样的困难,他表示:“只要对国家有利,不怕个人安危。”他运用考成法,严厉督责各级官员认真清丈,对阻挠清丈的宗室、豪强严加惩治。他下令:“只要有违抗阻挠的,不分宗室、官宦、军民,都要依法重处。”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各级官员,“清丈之事,实为百年旷举”,诸位不要“草草了事”,务必“详审精核”。这样,清丈工作终于冲破重重阻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

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全国土地丈量工作基本完成。这次清丈查出隐占的田地300万顷,达到了预期的成功。虽然执行丈量的官吏有的改用小弓丈量以求田多,有的地方豪强也千方百计进行抵制,致使这一数字不很准确,但毕竟把大地主隐瞒的土地清查出一部分,对他们起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张居正在清丈土地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赋役改革,推行著名的一条鞭法。早在嘉靖年间,潘季驯、海瑞等人就在广东、江南等地推行过一条鞭法,但把一条鞭法推向全国,并使其在中国历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却是张居正。

一条鞭法,即是将赋役中的各项名目如杂役、均徭、力差、银差等合为一种,一律征收银两,并以田赋分担徭役钱,二者有一定比例,或“丁四粮六”(即将徭役钱的十分之六摊人田赋征收),或“丁粮各半”。同时简化征收手续,由地方官直接征收赋役银。

推行一条鞭法时,张居正采取了循序渐进的策略。他在嘉靖、隆庆年间局部地区推行一条鞭法的基础上,于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先把一条鞭法推行到湖广。当时有人提到一条鞭法的不利,甚至有人说一条鞭法便于官而不便于民。张居正只是说:“法令贵在利民,……所以近来拟旨说,如果有利于民,则听任推行,如果不利于民,就不必强行实施。”经过一年的推行,情况有了好转,说一条鞭法不利于民的人只有十之一二了。张居正对一条鞭法更加感到有兴趣,他说:“一条鞭法如果真能适宜于人民,何须分什么南方与北方呢?”于是他下令将一条鞭法向更广阔的地域推广,至万历九年正月,再用诏令通行全国,一条鞭法逐渐成为通行的制度。

一条鞭法取消了传统的徭役征派,征银雇人服徭役,使农民有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人身自由也较以前优越。田赋和徭役一律征收银两,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总之,一条鞭法是我国古代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种赋役制度。

4.名毁家破,死后之悲

万历九年夏天,57岁的张居正病倒了,自知已到了退下来的时候。头一年,他已屡次上书申请退休,但神宗坚持不许,数次慰留。无奈他只得肩负重任继续支撑。事实上,时局也不容许他休息,清丈田亩的计划还未最后完成,向全国推行一条鞭法的诏令才刚刚发出,北部边疆仍需时时警惕,边将的更替要他去协调。

万历十年二月,居正上疏请求免除自隆庆元年至万历七年间各省积欠的钱粮,以完成多年宿愿。自万历初年行考成法以来,国家财政有了良好的基础,现在已是休养生息的时候了。当初张居正是严厉追收积欠税粮的主持者,现在他又申请免除积欠钱粮,与民休息,这是他量入为出的理财原则的体现。

就在这时,张居正又病倒了。但他仍请假在家办公。内阁事务由张四维、申时行代理,但是稍为重要的公事,他二人还是到张居正病榻前请示。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六月,张居正两次上疏恳请退休,还归乡里,“伏望皇上怜臣十年拮据尽瘁之苦,早日赐骸骨,生还乡里,如不即死,将来效用尚有日也。”但是悲切的恳求没有打动神宗。六月二十日,昏迷数日的首辅张居正在北京寓所辞世而去,未能实现他生还江陵故里的愿望。弥留之际,神宗向他允诺:“先生功大,朕无可为酬,只是看顾先生的子孙便了。”

死后的排场,神宗为他安排得很周到:下诏罢朝数日致哀,追封张居正为上柱国,赐谥文忠公。司礼太监监护丧事,内阁大臣、锦衣卫指挥护送灵柩归葬江陵。

然而世事多变,隆隆圣恩转瞬间已为风刀霜剑代替。张居正尸骨未寒,时势已然骤变,话得从头说起。

隆庆六年(1572年)六月,张居正踏上首辅之路,从那时起他开始将孕育多年的政治主张付诸实践。推行这些政治措施需要政权力量的保护,这是张居正从政多年的经验。为此,有三个重要的人物,要他去应付:皇贵妃、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神宗皇帝。

花费了许多的心思和周折,张居正处理好了同皇贵妃和冯保的关系,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张居正应付好了两个成人,却在应付10岁的小皇帝时为自己身后的波折埋下了种子。皇贵妃李氏对张居正给予充分信任,她不允许儿子不听张居正的话。不足10岁的神宗在张居正的安排下已担负了繁重的学习课程。张居正对神宗要求极严格。一次,神宗朗诵《论语》的时候,不小心把“色勃如也”读作“色背如也”,在旁站着的张居正厉声说:“应当读作‘勃’字。”神宗吓了一大跳。一次进讲官写好太祖的《大宝箴》作为神宗的习字帖,张居正说:“这一篇文章和君德治道,都很重要。皇上不仅要摹写,还要能背诵;不仅要背诵,还要能讲解。”过了几天,神宗把张居正召来,高高举起《大宝箴》交给居正,当着居正的面把《大宝箴》全文高声背诵一遍。

神宗虽然年龄极小,但他知道自己是皇上。在他还没有实际执掌政权的时候,他不得不受既是首辅又是老师的张居正的支配。他不得不博取张居正的好感。但他逐渐对自己的地位感到不平。等到他执政之后,这些内心的不满和压抑就宣泄出来了。

万历八年,神宗已满18岁,早巳超过了亲政的年龄。但张居正还继续执政,神宗还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帝王。张居正知道自己继续执政的危险,矛盾的心理驱使他向皇上递交了归政退休的疏文。当神宗就此事向母亲请示时,她说,等辅佐你到三十岁时再作商量。皇太后的这一决定使神宗亲政的希望破灭了,他得再等十二年。张居正一日不退,神宗就一日只能是个名义上的皇帝。

万历十年,张居正终于死了,神宗现在终于可以做名副其实的皇帝了。以前出于不得已的对张居正的尊重和敬畏,现在都不存在了。相反,他对往昔所受的压抑逐渐萌生了报复心理。

张居正死后不久,冯保的对头们拼命揭发冯保的种种劣迹,神宗早已看不惯这个威福自专、不可一世的太监,乘机下诏逮捕冯保,抄没其家产。冯保是张居正生前政治上的主要支持者,冯保的倒台揭开了弹劾张居正的序幕。反对改革的官僚和贵族从冯保的倒台中觉察到了神宗态度的变化。他们纷纷起来攻击张居正,指责他独裁专政,目无皇上等,这些诬陷和攻讦正好触动了神宗心中的痛处。他终于要在张居正死后给这位威权震主的大臣以严厉的报复。于是不久,考成法被取消了,居正裁汰的冗官又大都恢复了原职。

万历十一年三月,神宗下诏追夺张居正的上柱国封号和文忠公谥号。次年四月,又下诏查抄张居正家产。八月,张榜告示张居正的罪行于天下,将张居正的子孙发配到边地充军。在刑部尚书潘季驯的乞求下,神宗才应允留下空宅一所,田十顷,以赡养张居正的八旬老母。

在中国历史上,张居正是著名的改革家。与王安石相比,二者在坚定地推行新政和改革上如出一辙,但前者生前寂寞,后者死后悲凉。张居正的改革特点是循序渐进,宽猛结合,所以改革较为持久,成就颇多。他失败的原因较复杂,其主要原因在于得罪了当朝皇帝,而使他的改革成果毁于一旦,祸及家族。这是要引以为戒的。

一代改革家张居正走了,一个改革的时代也随之而结束了。张居正执政的十年,是明中期一道耀眼的暮光,此光逝后,明王朝又沉入死寂般的黑暗。这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