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精选成语故事(上)
6969900000017

第17章 求知的故事(3)

〖不识之无〗

【释义】连常见的“之”和“无”都不认识。形容人不识字,文化水平低。

【出处】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白居易传》。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下珒(今陕西渭南县)人。他的诗以通俗畅达见长,有“老妪能解”的美誉,其诗能千古传诵便得益于此。

和白居易同时代的还有一位诗人,叫元稹。他们俩是好朋友,文学观点一致,诗的水平相近,就连做过翰林学士,都有被贬出京的经历,也是那样相似。所以,当时人们将他俩并称“元白”。

白居易被排挤出长安后,先到了襄阳,接着渡汉水、入长江,东去九江。在怨恨寂寞的谪戍途中,他想起了好友元稹,写了一首诗:

把君诗卷灯前读,

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

逆风吹浪打船声。

意思是:秋夜,诗人独坐小舟,踏上赴贬地江州的漫长水路。灯光如豆,我吟诵着你(元稹)的诗卷,诗读完了,灯亦将灭,天却还没亮。眼睛发疼,灭灯待天明。漫漫长夜,耳边只听得见逆风卷浪拍击小船的声音。

寥寥四句,紧绕一个“灯”字,把自身的情感和黑暗的社会现实熔为一炉,写得多么形象生动!他是唐代存诗最多的诗人。

白居易自幼聪明。他父亲曾任彭城县令。白居易从小受家庭熏陶,喜欢读书吟诗。他入京应举时,拿了自己的诗去见顾况。当时顾况已是朝中重臣,且很有诗名,一般人的诗都看不上眼。通过姓名后,顾况打量一下白居易,说道:“现在京城米贵,‘居’恐怕不易啊。”等到翻开诗卷,映入眼帘的是: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只感到一阵清风吹来,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寓意却又那样深刻。顾况大加赞赏,连声道:“有这样的诗才,‘居’‘易’了!”

据史载,白居易的奶妈是个颇有见识的人。她带孩子很少在卧室久留,而是常常把他带到书房里玩耍。白县令批卷,她就抱着小白居易站在一边看;有时还翻开书,把一些笔画简单的字教给他念念认认。

白居易长到七八个月时,奶妈指着书上的“之”字让他认,然后让他在另一页找出所有的“之”字来。白居易眨动着大眼,找得十分认真,一个也不漏。奶妈高兴地鼓励他,用同样的方法再去找“无”字,结果每次都能找对。所以,白居易的婴幼期几乎是在书房里度过的。

他如此聪明,家里人于是在他稍大一点就教他读书吟诗。白居易的才智明显地高出同龄幼童一大截。为他以后获得那么大的成功打下了良好基础。

成语“不识之无”即从白居易《与元九书》中自述的上述故事而来。

〖不识车轭〗

【释义】“不识车轭”讽刺那些不仅不善于学习,而且蛮横不可一世的人。

【出处】此典出自《韩非子》。

郑县有个人,一天偶尔捡到一个车轭。

他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就问人说:“这是什么东西呀?”那人回答说:“这是车轭。”

不一会儿,他又捡了一个车轭,仍然又问那人说:“这是什么东西呀?”人家又告诉他说:“这是车轭。”

他听了后勃然大怒,喊道:“先前说是车轭,现在又说是车轭。那里会有这么多车轭?这分明是你故意欺骗我!”接着,竟然就和人家打了起来。

〖不学无术〗

【释义】没有学问和办事的本领。

【出处】汉·班固《汉书·霍光金日石单传》。

寇准三十几岁即被宋真宗封为宰相,他为人正直,敢作敢为,为此得罪了不少私心利己的大臣。投降派首领王钦若屡进谗言,排斥打击,寇准终于被降职到陕州作地方官。

寇准有个朋友叫张咏,在成都任太守时听说寇准做了宰相,对他的朋友说:“寇准这个人是天个下奇才,可惜他的知识少了些,做宰相有点不够用。”

张咏在成都任满,要回京城听候另行任命。他路经陕州,知道寇准被降职到这里,顺路来看望寇准。寇准见多年好友来访,分外高兴,立即盛筵款待。他们边喝酒,边畅叙别后的情怀,及朝中政事。天色己晚,张咏起身告辞。寇准依依不舍,握住张咏的手说:“你我是多年的朋友,这次分别,谁知道何年何月才能重逢,难道你对我没什么要嘱咐的吗?”

张咏看看寇准,低下头想了好一会才说:“《霍光传》不可不读,以你的聪敏,读后定有所悟。”

张咏说完,二人互道“珍重”然后分手。

寇准回到寓所,想起张咏的临别赠言,觉得有些疑惑不解。寇准想:“霍光是汉武帝最信任的大臣。汉武帝死后,霍光辅佐刚刚八岁的刘弗陵当皇帝,他虽然总揽朝政,但尽心尽力。刘弗陵死后,霍光又立昌邑王为皇帝。昌邑王当了皇帝以后,荒淫无耻,整天饮酒,不理朝政,胡作非为,朝野上下惶恐不安。霍光为了刘汉江山不因此倾覆,不得己到皇家的宗庙发誓,废掉昌邑王,立刘询为宣帝,为汉家社稷立下大功。纵观霍光的生平,有大功而无大过,是历史上的名臣。而自己与霍光毫无相似之处,那么《霍光传》对我能有什么启迪呢?”寇准思来想去,认为重读一次《霍光传》,必有所启发,当他读到《霍光传》史臣的总结性评论时,书中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这句话,忽然恍然大悟,知道张咏是劝他多读史书,提高处理朝廷大政的水平。

寇准专心致志,奋发读书,终成一代名相。

“不学亡术”后来多说成“不学无术”。

〖不耻下问〗

【释义】不耻:不以为可耻。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

【出处】春秋·孔丘弟子《论语·公冶长》。

春秋时期,卫国的大夫叫孔圉,他勤奋好学,为人谦虚,受到人们的好评。他死了以后,卫国的国君为了表彰他,并让后人学习他的好学精神,就赐给他一个“文”的谥号,所以,后来人们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有个学生叫子贡,也是卫国人。他认为孔圉并不怎么样,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好,称他为“孔文子”,似乎是有点评价过高了。他想来想去,觉得不能理解,就去向孔子请教。

子贡说:“那个孔圉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凭什么要赐给他‘文’的称号?”

孔子回答说:“孔圉聪明好学,勇于向地位和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虚心请教,而不会感到丢脸,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要赐给他‘文’的称号。”

子贡听孔子这样一说,猛然省悟,顿时感到心服口服。

〖不教而诛〗

【释义】“不教而诛”是从“不教而杀”一语变化来的。它的意思是平时不加管教,一旦犯了罪便轻易处死。可用它讽喻平时不教育,一旦出了问题便一棍子打死的作风。

【出处】此典出自《论语·尧曰》:“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这段话意思是说:孔子的学生子张问孔子说:“怎样才可以管理政事呢?”孔子回答道:“尊重五种美德,排除四种恶政,就可以管理政事了。”子张问:“什么是五种美德?”孔子答道:“君子使老百姓得到好处,而自己却不耗费;让老百姓劳作,老百姓却不怨恨;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庄重而不傲慢;威严而不凶猛。”子张问:“怎样才能使老百姓得到一些好处,而自己却不要耗费呢?”孔子答道:“叫老百姓做对自己有利的事,这不就是对老百姓有好处而不让自己耗费吗?选择老百姓能干的活,让他们去干,谁还会怨恨呢?自己追求仁德而得到仁,怎能叫做贪图财利呢?无论人多人少,势力大小,君子都不敢怠慢,这样不就是庄重而不傲慢?君子衣冠整齐,目光严肃端正,使人望而生畏,这不就是威严而不凶猛吗?”子张问:“那什么是四种恶政呢?”孔子回答道:“事先不教化而杀人,叫做虐;事先不预告,而要求立刻成功,叫做暴;命令下达得很晚,又要求限期完成,叫做贼;给人东西,却十分吝惜,这就叫做小气。”

〖不懂装懂〗

【释义】讽刺那些没有知识却装作什么都懂的人。

【出处】此典出自江盈科《雪涛小说》。

北方有个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有一天,在宴席上吃菱角,他连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人对他说:“吃菱角要剥掉壳儿。”那个人说:“我不是不知道。我连壳一起吃,是想用它清热去火呀!”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那个人回答说:“前山后山到处都是这东西啊!”

〖专心致志〗

【释义】表示思想集中,一心一意。

【出处】战国·孟轲《孟子·告子上》。

奕秋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围棋高手。他的棋构思巧妙,算路精确,在全国都找不到对手。

有很多人都想拜奕秋为师,向他学习棋艺。但奕秋认为围棋是一门高智慧的艺术,一般人学不精,不愿意招过多的学生。他从那些报名的人当中挑选了两名最聪明的孩子,正式把他们招到门下。

奕秋对这两个学生说:“从今天起,你们就跟着我学习围棋。希望你们能够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力争能超过我的水平。这样,我也就感到欣慰了。”

开始的时候,这两个学生都差不多,进步都非常快,奕秋见了,心中暗暗高兴。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两个学生的水平却慢慢拉开了距离。

原来,其中一个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总是一心一意集中精力听奕秋讲棋,而另一个学生坐在那儿,看起来虽然也在听,思想却开了小差,脑子里总在想着其它乱七八糟的事情。有时候,他眼睛盯着棋盘,心里却在想:要是有只天鹅飞过来,我就可以拿弓箭去把它射下来。天鹅肉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吃起来一定非常香……

他就这样胡思乱想着,老师讲了些什么他根本就不知道。日子一长,他的成绩自然就下降了。奕秋让他同那个认真听讲的同学一起下棋训练,他根本就不是对手,只下了几十步,就输得一塌糊涂。

奕秋看他学习不专心,说了几次也不起作用,就不想再费口舌了,于是就让他回家去了。结果,他什么也没有学到,而他的那位同学后来则成为一名围棋高手,被人们称为“奕秋第二”。

〖切磋琢磨〗

【释义】“切磋琢磨”比喻学习和研究问题时,互相讨论,取长补短。

【出处】此典出自《诗经·卫风·淇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淇奥(yù玉)》,是《诗经·卫风》的第一篇。《诗序》认为这首诗是赞美周平王的卿士卫武公的。意在说卫武公“有文章,又能听其规谏,以礼自防,故能入相于周”。也有人觉得,这首诗是古代贵族女子与丈夫离别后的思夫夸夫的诗歌。

《淇奥》共三段,第一段的原文是:“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亻间兮,赫兮亻间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文章的大概意思是说:看那淇河岸边,绿竹葱翠一片。君子神采奕奕,有如细切细磋,有如精雕精磨。风度庄重胸怀宽大啊,威武英俊容光焕发啊,君子神采奕奕,永远不能忘记他啊!

〖升堂入室〗

【释义】登上厅堂,又进入内室,后比喻学问,技能达到高深的程度。

【出处】春秋·孔丘弟子《论语·先进》。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鲁国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在青年时就办了一所私人学校,培养了数千名弟子,其中子路是较出色的一个。

子路向孔子表示,我像一根笔直的竹竿,生来可做一支好箭,还读书干什么。孔子开导他说,读了书就有了学问,好比在竹箭尾部装上羽毛,前面又安上锋利的金属头,这样的箭就更有用了。子路听孔子说得很有理,便拜孔子为师。

有一次,子路在孔子家里弹瑟。他人很刚勇,弹出的声音也像打仗一样充满着杀气。孔子是主张“仁”和“中庸之道”的,自然觉得这声音不平和,于是就不满意地说:“他为什么要在我家里弹瑟呢?”孔子的弟子听了老师这话,琢磨出这是老师对子路弹瑟作的不好的评论,对子路的看法顿时有了改变,言语中有些责备。孔子知道后,就对大家解释说:“子路弹瑟的本领已经登上厅堂,但尚未进入室内。他已经入了门,也有一定成绩,但还只是没有达到高深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