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戚相关〗
【释义】休:喜悦。戚:忧愁。彼此的喜悦与忧愁共同承担。形容彼此命运联系在一起,息息相关。
【出处】春秋·左丘明《国语·周语下》。
春秋时期,晋国的公子周子因被人陷害而流亡在外,周国的大夫单襄公非常敬重他,把他请到家中,待为上宾。
周子很有礼貌,说话时总忘不了忠孝、仁爱,待人接物很友善、和睦。他虽身在周地,可是听说自己国家晋国有什么灾祸,他就忧愁;听说晋国有什么喜事,他就高兴。这些情况单襄公看在眼里,很为高兴。单襄公不久病倒了,自知死期不远,就对儿子单顷公嘱咐说:“周子是一个贤明英达的人,他时刻不忘自己国家,为它的命运担忧,未来的晋国国君可能就是他。你可要好好待他呀。”
不久。晋国国内发生变故,晋厉公被杀死,晋国大夫派人来接回周子,让他做了晋国的国君,便是晋悼公。
〖伤弓之鸟〗
此典出自《晋书·苻生载记》:“伤弓之鸟,落于虚发。”
《晋书·苻生载记》中的典故,叫“伤弓之鸟”。很多人认为这就是关于伤弓之鸟典故的最早记载。其实《晋书》中记载的并不是典源,而是引用《战国策·楚策四》中的故事。原文是这样的:
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至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
这段文字就是“伤弓之鸟”典故的由来。意思是指受过伤的鸟,比喻经过祸患,遇事犹有余悸的人。
战国后期,秦国为了兼并天下,频繁地向东方各国发起进攻。强大的秦国把各国的军队打得丧魂落魄,就连兵多将广的楚国也接连战败,楚国的临武君等人也都成了败军之将。
公元前241年,楚、赵、魏、韩、卫五国,为遏制秦国,决定再一次合纵抗秦。这五国中,由于楚国的军事实力最强,便一致推举楚王为合纵长。
联军组建后,赵孝成王认为,如果没有智勇双全的大将来统一指挥,还是不可能战胜秦军。于是,赵孝成王就特意派魏加出使楚国,试探楚国准备让谁来担任联军的统帅。
当时,春申君黄歇执掌着楚国的军政大权。魏加见到春申君后,就坦率地问楚国有没有能当联军统帅的大将?春申君说他准备让临武君来领兵。魏加听后,很不以为然。他说:“我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射箭,我跟你讲个射箭的故事吧。”春申君说:“当然可以。”魏加说:“有一天,魏国有个叫更羸的人,陪魏王在主宫一处高台上游玩,天空不时有群群飞鸟掠过。更羸对魏王说:‘臣可以只拉弓,不发箭,就射落天上的飞鸟。’魏王以为更羸是在说笑。过了一会儿,有只大雁从东方飞来。”这只雁飞得很慢,叫声凄厉。更羸便把弓拉满弦,手一松,只听“崩”的一声,那只大雁就掉了下来。魏王惊叹不已,忙问其中的奥妙。更羸不慌不忙地说:‘实不相瞒,这是一只受了伤的大雁。我见它飞得很慢,是因为它的旧箭伤还在作痛;它的鸣叫声凄厉,那是因为它久已失群;它的旧伤还没有痊愈,心里还有余悸。所以,一听到弓弦的声音,就急忙高飞,结果引发了旧伤迸裂,支持不住,就掉了下来。’”
讲完“伤弓之鸟”的故事后,魏加这才言归正传,对春申君说:“临武君曾被秦国军队打败,这不就像是一只受了伤的大雁吗?他至今还心有余悸,慑于秦兵的威力,又怎么能领兵抗秦呢?”春申君这才恍然大悟。
后来,春申君听取了魏加的建议,但合纵抗秦之事,却以失败而告终。当秦国大军出函谷关后,屡战屡败的五国军队便惶恐不安,纷纷溃退,恰似一群“伤弓之鸟”。
今天,我们把这个典故通作“惊弓之鸟”,正是依据伤弓之鸟典故而来的。
〖刎颈之交〗
【释义】刎:割断之意。指人与人交情深厚。比喻同生死共患难的交情。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楚汉争霸结束后,韩信因为功劳巨大,被刘邦封为楚王,韩信的手下蒯通见韩信兵权在握,就劝韩信谋反,韩信认为刘邦待他不薄,不想造反。
蒯通又诚恳地劝他:“你自己以为报效刘邦,帮助他建立万世之业,你也会永享厚禄,其实这是不可能的。就拿常山王张耳和成安君陈余两人来说吧,他俩为布衣时,结为刎颈之交,是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但是后来张耳归附汉王,竟杀死成安君。再说越国的大夫文种,扶助勾践称霸,最后落得个被勾践赐剑自刎的悲惨下场。你与刘邦的交情能超过张耳和成安君的刎颈之交吗?你对刘邦的忠心能赶上文种对勾践的忠心吗?你应该面对现实,不要再迟疑了。”
韩信没有听从劝告。蒯通怕将来受到牵连,偷偷地逃到外地去了。
没过多久,刘邦怕韩信拥兵不轨,削弱了他的权力。最后韩信被害死了。
〖同仇敌忾〗
【释义】“同仇敌忾”意思是指共同一致地对敌人抱着仇恨和愤怒的情绪。
【出处】《诗经》。由于《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专著,所以这个典故本身并没有故事。它是春秋时秦军中非常流行的一首从军歌,歌名叫《无衣》。
公元前623年,卫国的亚卿宁俞出使鲁国时说过“敌王所忾,而献其功”。这句话是“同仇敌忾”的典源,但把“同仇”与“敌忾”合为成语则是在公元前506年。
当时,伍子胥为报杀父之仇,率吴国的军队攻破楚国的都城后,掘开楚平王的墓,刨出尸首,用钢鞭把楚平王的尸首打得稀烂,这就是“伍员鞭尸”的典故。伍子胥还不解恨,又要找楚平王的儿子楚昭王讨还血债。
伍子胥有个好友叫申包胥,他给伍子胥捎信说:“物极必反,你适可而止吧!”伍子胥不听,回信说,为报杀父之仇,就顾不得楚国了。申包胥长叹说:“子胥要灭楚,我岂能坐视不救!”
申包胥知道楚平王夫人是秦哀公的女儿,秦、楚两国有甥舅之亲,所以决定到秦国求救。
申包胥到秦国后,对秦哀公说:“吴若灭楚,便会进一步攻秦,请赶快派兵解救楚国。”秦哀公任凭申包胥怎么说,就是不表态。
秦哀公让申包胥先住下再慢慢计议。谁知这申包胥就站在宫廷之中,日夜号哭,他不脱衣,不睡觉,不吃不喝,哭了七天七夜。
秦哀公大为感动,就亲自前去安慰申包胥,并唱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长矛,与子同仇。……”
申包胥知道这是当时秦军中的流行歌曲,是一首从军歌,其歌词大意是说:有衣同穿,有仇同报,整修武器,准备打仗。他知道秦哀公唱这首歌的意思是同意发兵,便三叩九拜,恢复了饮食。
申包胥终于请得秦兵,挽救了楚国。自从申包胥号哭秦廷后,“与子同仇”便被当时的人们称道。后人用“同仇敌忾”表达共同一致对敌斗争的决心。
〖同甘共苦〗
【释义】甘:甜。一同尝甜的,也一同吃苦的。比喻有福一起享,有困难一起承担。
【出处】《城国策·燕策》。
战国时,燕国国内一片混乱,国力很弱,齐国见有机可乘,便趁火打劫,结果燕国落败,燕太子姬平称帝为燕昭王。面对着这样一个烂摊子,燕昭王真感到束手无策,不知怎么治理才能富民强国、复仇雪耻。
一天,他听说郭隗善出点子,很有计谋。于是他赶紧派人去把郭隗请来,对他说:“你能否替我找到一个有本领的人,帮我强国复仇?”
郭隗说:“只要你广泛选拔有本领的人,并且亲自去访问他,那么,天下有本领的人就都会投奔到燕国来。”
“那么我去访问哪一个才好呢?”
郭隗回答说:“先重用我这个本领平平的人吧!天下本领高强的人看到我这样的人都会被您重用,那么,他们肯定会不顾路途遥远,前来投奔您的。”
燕昭王立刻尊郭隗为老师,并替他造了一幢华丽住宅。
消息一传开,乐毅、邹衍、剧辛等有才能的人纷纷从魏、齐、赵等国来到燕国,为燕昭王效力。燕昭王高兴极了,一一委以重任,并关怀备至。无论谁家有婚丧嫁娶等事,他都亲自过问。
就这样,他与百姓同享安乐、共度苦难二十八年,终于把燕国治理得国富民强,受到举国上下的一致拥戴。
燕昭王一看报仇的时机已到,就派乐毅为上将军,会同秦、楚、韩、魏、赵等国一起,攻打齐国。
齐国的下场也同当年的燕国一样,而且齐潜王也离开都城,燕国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一扫亡国的耻辱。
〖同病相怜〗
【释义】比喻遭遇相同的人能够彼此理解,互相同情。
【出处】汉·越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楚平王是楚国出了名的昏君,他听信谗言,要把太子建治罪,太子建听说楚平王要处死他,赶忙带着家眷逃走了。楚平王牵罪于大臣伍奢,要挟伍奢叫回他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员,伍奢不知是计,写信叫他的儿子回来。
伍尚得到信,就真的回到楚国都城,结果和伍奢一起被杀害了。而伍员没有回去,从楚国逃走了。
伍员就是伍子胥,他后来逃到了吴国,得到了吴国公子光的信任,并帮助公子光夺取了王位。公子光即位以后,就是吴王阖闾,他重用伍子胥,让他掌管军国大事。
过了几年,楚国的另一个大臣佝宛也被奸臣陷害,全家都被处死。他有一个亲戚,名叫伯嚭,他是佝宛从小抚养大的,对佝宛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佝宛被杀以后,伯嚭也逃了出来,他听说伍子胥在吴国受到重用,便去投奔伍子胥。
伯嚭到了吴国,找到伍子胥。伍子胥听说他的遭遇和自己相似,十分同情,就热情地招待了他,并且马上向吴王阖闾推荐。有人见伍子胥对伯嚭这么热心,就问他:“伯嚭刚到这里,他的为人到底怎样还不知道,你为什么一见面就这样信任他呢?”
伍子胥说:“这是因为他和我有相同的冤仇,俗话说得好,有相同的病要相互怜悯,有相同的忧患要相互救助。他和我的遭遇相同,我当然要帮助他。”
吴王阖闾见伯嚭很有才华,也委以重任。
〖后顾之忧〗
【释义】后顾:回头看。意指来自后方的或将来的忧患。
【出处】北齐·魏收《魏书·李冲传》。
李冲是南北朝时期北魏人,因学识渊博,熟悉治国安邦的道理而受到皇帝的信任。献文帝在位期间,无论大事小事,一律和他商量。
后来,献文帝病重,临终前,他拉着李冲的手说:“贤卿,寡人(皇帝自称)死不足惜,只是太子年幼,万望卿等着力扶持。”
不久,献文帝病逝。孝文帝元宏即位,这时他才五岁,十足一个孩子,太后临朝执政。而李冲就任尚书仆射(官名)辅政,许多事务都落在他身上。
针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李冲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新措施,一时间国家政治大为改观,国库收入也有所增长。以后孝文帝领兵出征时,就把国中事务交给李冲处理,无论大事小事李冲都能处理得非常好。
李冲病死后,孝文帝十分悲伤,感叹道:“李冲在世时,我外出十分放心,从无后顾之忧,而今还有谁能做到这点呢?”
〖如坐针毡〗
【释义】好像坐在插针的毡子上。意谓坐卧不宁,片刻都难以安定。
【出处】唐·房玄龄等《晋书·杜锡传》。
杜锡是晋朝时杜预的儿子,颇有文才,曾被朝廷召去做文学侍从。由于工作较出色,先后几次升迁。最后作了太子舍人(掌管宫中一切事务的官),为愍怀太子服务。
而愍怀太子是个不肯上进的人,行为乖张,做事不合情理,杜锡日日在他身边工作,对太子这种作风很不满意,便时常向太子劝告,希望他能改进。杜锡的言辞非常忠实恳切,但愍怀太子却觉得他多事,无事生非,很不高兴,便派人悄悄地在杜锡平日坐的毡中插上许多针,杜锡不知实情,坐下时被刺得流出血来。
过了几天,愍怀太子问杜锡说:“前几天你做些什么呢?”
杜锡说:“我喝醉了酒,什么事都不知道。”
太子一定要问到底,杜锡被问得狼狈不堪,哭笑不得。
〖如泣如诉〗
【释义】像哭泣像诉说,悲惨凄凉。
【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
北宋时,苏东坡受人陷害,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初时他心情忧郁、烦闷,很不开心,但后来他变得开通起来,认为在这里可陶冶情操,忘却烦恼事。
一天,苏东坡带了三位朋友,放舟来到赤壁之下。江面清风徐来,涛声依旧,空中圆月朗照,洒下一片银光。大家边唱边聊,快乐非凡。苏东坡只觉得心旷神怡,飘飘欲仙,忘情之间,敲着船舷打着拍子,唱起歌来。一位朋友依着歌声吹萧应和。一吹一唱,十分和谐。
苏东坡听着呜呜的萧声,忽然觉得有点怪异,便停了歌,倾耳来听,这声音似怨恨,似爱慕,如泣如诉,余音凄切婉转,好像将断未断的一缕细丝,在夜空中袅袅远播。
苏东坡有点扫兴,他问这位吹萧的朋友:“好端端的为什么要吹这样哀伤的调子呢?”
那朋友悲凄地回答道:“‘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么?想当初,曹操亲率大军,破荆州,下江陵,战船千里相连,旌旗遮蔽天空,他面对大江饮酒赋诗,何等的气概!这赤壁正是曹操被周瑜所困的地方。如今他在哪里呢?可叹人生多么短暂!虽想永生不死,哪里能够!所以,我只得寄情于悲声之中啊!”
苏东坡开导朋友:“你看这江水,奔流不息,万物和我自己是互相拥有,无穷无尽的!再如江上清风、山间明月,非我所有,却任我观赏,尽情享受。你不觉得拥有整个世界,其乐无比吗?这样,你还有什么看不开的呢?”
苏东坡的一席话,使那位朋友原本沉抑的心情顿时被一股豪情冲淡,变得信心百倍,再度与大家欢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