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逻辑学原来这么有趣
6985500000008

第8章 命题:揭开真相的前奏曲(2)

故事中,将军的话“你能保守这个秘密吗?”就是同一命题下,用不同的语句进行表达,这样的好处是,自己既不泄露军事机密,又不会让好友难堪。同一命题下,用不同的语句进行表达,可以让表达显得合理得体,同时又不失语言的幽默感。既然同一命题下,采用不同语句进行表达具有如此的魅力,生活中我们也应该用这种方式进行表达,从而让刺耳的话变得顺耳起来,让对方听着舒服,心里更容易接受。例如,在小区的绿化地带,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生硬的标语“禁止践踏草地”,如果把这句话改成“小草正在睡觉,请不要打扰她”,这样的话,让人觉得更加亲切,更容易让人接受,而不去踩踏草坪。

3.命题并非一定需要语句来表达

特定场景中,一个标点符号、一个词甚至一个动作,都能准确地将命题表达出来。

例如:

世界大文豪、法国作家雨果,写完他的成名作《悲惨世界》后,把书稿邮寄给出版商,希望能够出版。出版商是商人,以营利为主,对于没有成名的作者而言,通常不会出版他们写的书稿,因为出版这些人的书稿,会暗藏着诸多不确定因素,直接影响出版社的经济效益。所以,很多给出版商投稿的作者,几乎是泥牛入海,成功出版的概率非常的小。

雨果相信这部书稿的质量,他每天都去自己的信箱里看是否有出版商的回信,然而每次都失望而归。经过漫长的等待,雨果终于坐不住了,便提起笔给出版商写了一封信,可是信的正文中却没有写任何一个字,而是一个大大的“?”。信寄出去不久,就收到了出版商的回信,雨果看到信后,非常高兴,因为信的正文中只有一个大大的“!”。

很快,《悲惨世界》就在法国与读者见面了,出版后该书在读者中引起巨大的反响,成为当年最畅销的图书,同时也奠定了雨果在世界文坛的地位。

这个故事中,无论是雨果的去信,还是出版商的回信,在表达命题时,双方都用的是标点符号,但表达的意图非常清楚。雨果在信中使用的“?”,表达的意思是:“我的作品达到出版要求了吗?”出版商信中使用的“!”,表达的意思是:“你的作品非常棒,具有很强的震撼力,这样好的作品,我们一定会出版。”

【赖账的律师】

选言命题主要是表现事物的若干种情况或性质,它的命题通常是多个的,至少也有一个。根据选言命题之间是否具有并存关系,可以把选言命题分为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例如:

(1)这一批电风扇投放市场后,没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可能是质量低劣,也可能是价格不合理的原因造成的。

(2)职场如同战场,很多人为了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不惜和对手殊死竞争,甚至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他们这种不是鱼死就是网破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例(1)中,关于电风扇的“质量低劣”和“价格不合理”,这两个命题可以并存,它们的载体是电风扇,所以属于相容性选言命题。例(2)中,“鱼死”和“网破”这两种情况不会并存,尽管载体都是职场竞争,但“鱼死”了,“网”怎么会破呢?换句话说,“鱼死”了,“鱼”是竞争中的失败者,“网”是胜利者;反之,“鱼”是竞争中的胜利者,“网”是失败者。所以,例(2)属于不相容选言命题。

有位律师喜欢赖账,收钱的时候,他总是表现得很积极,一旦债主让他还钱时,他马上找各种理由进行赖账。能不还的坚决不还,能拖的坚决一拖再拖,尽管他的赖账行为在业内成为诟病,但这位律师口才好,辩驳能力强,找他打官司的人络绎不绝。

一天,律师的妻子突然患心脏病,并且很严重,很快就进入了昏迷状态。律师很爱他的妻子,时间就是生命,律师以最短的时间把医生请来了。他对医生说:“您赶快想办法抢救她吧,我非常非常地爱我的妻子,如果我的妻子离开我了,我的生活也就变得没有意义了。”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这位医生对律师妻子的病情做出正确判断后,说:“您妻子的病情不乐观,您要有思想准备。”

律师听了后,急切地说:“无论您是救活了我的妻子,还是医死了我的妻子,我都会给您付急救酬金。”

医生曾听人说过,这位律师喜欢赖账,但看在他说话的态度和对妻子的爱的份儿上,医生答应了律师。于是,医生对律师的妻子进行全力抢救,但是由于她病情太重,还是没有抢救过来,最后医生遗憾地告诉律师,他的妻子抢救无效而死亡。

律师听后,整个人傻在那里。医生对律师安慰几句后,离开了。几天后,医生来到律师的办公室,向律师要出诊酬金。

律师听了后,不高兴地说:“是您因为误诊,医死我的妻子吗?”

“不是,绝对不是。”医生说,“是您太太当时病情太重,已经到了无力回天的地步,您当时恳求我,我才尽力而为。我当时抢救的方式和用的药,都没有错。”

“既然不是您医死了我太太,在法律上您不用负责。”律师继续说,“您把我太太救活了吗?”

律师的问话,搞得医生一头雾水,他的妻子明明没有抢救过来,为什么还要这样问呢?尽管医生对律师的问话,在心里打鼓,可他口中却说:“没有救活您的妻子。不过,我已经尽力了,她的病情实在太严重了。甭说是我,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医生,也无法救活她。”

律师说:“对不起,我不能给您支付酬金。”

医生问:“为什么呀,当初你说过,给我支付酬金呀。”

“我的确说过,给您支付酬金。既然您没有把她抢救过来,也没有因为误诊而医死她,根据当时的承诺,这两点您都没有做到,难道我还需要给您支付酬金吗?”

医生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在这个故事中,律师是怎样通过狡辩的方式进行赖账的呢?分析一下,真相就一目了然。律师是这样辩说的,如果您救活了我的太太,我将给您支付酬金;如果您因误诊而医死了我的太太,我依然会给您支付酬金。这里,“救活”和“误诊而医死”是律师支付酬金的前提条件。这个条件的潜台词是,如果医生没有救活他的太太,也没有医死他的太太,律师就不用向医生支付酬金。

按常理而言,律师在狡辩,但他却占理。也就是说,他不用支付给医生酬金的理由,站得住脚,医生无法从中找出讨要酬金的破绽。律师的这种说法,就是巧妙地利用了相容选言命题的方式。除此之外,律师还巧妙地误导了医生,让医生觉得,他的太太无论死活,律师都会支付酬金。律师的误导,继而为后期赖账做好铺垫。

【“勒镯揭被”与“揭被勒镯”】

清朝时,江苏有个姓李的少年非常聪明,14岁时就当了诉讼师,专门替人打官司。

有一次,一位待嫁的姑娘在自己的家里被邻居强奸了。这个无赖强奸了姑娘后,又强行勒走姑娘戴在手腕上的金手镯,然后沿着原路翻墙而逃。

女方的家长报官后,官府很快将无赖抓获。女方的家长对这个无赖恨之入骨,非要置他于死罪,但是碍于面子,又不想公布女儿被强奸的情节,所以在写控诉状时,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最后,只好写上“揭被勒镯”四个字,但又担心分量不够,无赖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就去请教那位姓李的诉讼师。

姓李的诉讼师了解完真实情况后,说:“‘揭被勒镯’不可能定死罪。”于是,他把“揭被勒镯”这四个字颠倒一下次序,改为“勒镯揭被”。状子递上去以后,无赖果然被判了死刑,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当有些人不解其中的奥妙时,姓李的讼师就对他们说:“‘揭被勒镯’重点在于‘勒镯’,揭被不过是为了劫财而已,这只有一条罪状;‘勒镯揭被’重点在于‘揭被’,说明这个无赖不但抢劫了财物,还玷污了她的身体。不但犯有抢夺罪,而且犯有强奸罪,这就成了两条罪状了。”

从逻辑上讲,这个故事省略了连接词的递进关系的联言命题。联言命题是断定事物若干性质或关系同时存在的复合命题,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命题构成的。如“世界既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就是一个联言命题,它断定了“世界是多样的”和“世界是统一的”两种性质同时存在,是由两个简单命题构成的。

联言命题是由联言肢和逻辑连接词两部分构成的。联言肢是构成联言命题的简单命题,在联言命题“物美而且价廉”中,“物美”、“价廉”就是联言肢。逻辑连接词是把联言肢联结起来的关联词。联言命题的一般形式为:P并且q。

其中,P、q表示联言肢,“并且”是逻辑连接词。

联言命题的连接词的语言表达方式多种多样,如“而且”、“不但……而且……”、“既……又……”、“不但……还……”、“虽然……但是……”都可以用来表达联言命题的逻辑连接词。

在实际思维活动中,联言命题包括联主命题、合谓命题、联主合谓命题三种基本形式。联主命题是由几个主项和一个谓项构成的联言命题,如:“讲究卫生,懂得礼貌,遵守社会公德是每个公民应有的文明行为。”合谓命题是由一个主项几个谓项构成的联言命题,如:“毛泽东是军事家、政治家、哲学家和诗人。”联主合谓命题是由几个主项和谓项均不同的简单命题构成的复合命题,如:“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科学家应有的品质和前进的动力。”

联言命题的真假是由其肢命题的真假来确定的。一个联言命题为真,其全部联言肢断定的事物性质应都存在。从真假角度考虑,一个联言命题为真,其肢命题都应真。当一个联言肢断定的事物性质不存在时,联言命题就是假的。

在思维活动中正确地运用联言命题可以帮助人们准确地表达思想,把握对象。因为它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层次认识对象,因而能对对象的性质做出比较深刻、比较全面的认识。

【骗子的假言命题】

爱因斯坦成名以后,经常应邀到世界各地讲学,他讲学的内容主要围绕相对论的含义和用途。1933年的一天,爱因斯坦应邀到一家大型企业下属的工人技能培训学院讲学。工人们听说是著名的物理学家给他们讲学,纷纷放下手中的工作,来到礼堂中听爱因斯坦的演讲。

这是一堂别开生面的课,内容与相对论无关,主要是围绕着工人如何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和工作效率而展开。中途休息的过程中,一位年轻的工人走到爱因斯坦面前,用好奇的口吻问道:“爱因斯坦教授,很多人都说你创立的相对论非常高深难懂,世界上也仅仅只有几十个人能明白,是真的吗?”

爱因斯坦喝了一口水,望着面前的年轻工人,说:“没有那么夸张,更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懂。”

“可是大家都这样认为呀?”年轻工人说道。

为了让人们更好地了解相对论,爱因斯坦在讲学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群体和不同的教育程度,举出不同的例子,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够让人更好地去理解相对论。年轻工人的知识结构相对低端,必须用他熟悉的事物去解释,对方才能够接受。想到这里,爱因斯坦便风趣地说:“如果你喜欢一个漂亮的姑娘,你在她身边坐了一个小时,但却觉得坐了几分钟;反之,如果你坐在热炉子上面,即便是几分钟,你却觉得像一个小时一样漫长。这就是相对论。”

有了这种深入浅出的比喻,年轻工人自然容易理解什么是相对论了。

故事中,爱因斯坦巧妙地运用了两个假言命题。那么,什么是假言命题呢?

假言命题也称作条件命题,就是陈述某一事物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事物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命题形式。例如:夏天雨季的时候如果持续下几天暴雨的话,长江就会涨水。这里持续下几天暴雨是涨水的条件。假言命题陈述的是两个事物之间的条件。《安徒生童话》中《皇帝的新装》就是假言命题的典型案例。

从前有位皇帝,非常喜欢穿漂亮的新衣服,几乎把所有的钱财都花费在新衣服上了。作为皇帝,他不关心军队,不喜欢看戏,更不会乘着马车逛公园。为了炫耀他的新衣服,几乎每个钟头都要换一套。

两个骗子知道皇帝的嗜好后,就说自己是织工,能织出世界上最美丽的布,这种布不仅图案和色彩精美,把它做成衣服以后,会出现一种奇异的效果,那些不称职或愚蠢的人是看不到的。皇帝听到以后非常高兴,就让两个骗子为他织布制作衣服。

两个骗子摆出织布机,把皇帝给的生丝和金子全都装进自己的腰包,而织布机上连一点布匹的影子都没有。为了表现出他们辛勤工作的样子,他们从早到晚一直在织布机前忙个不停。

“他们织的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皇帝在心里反复想着。不过,当想到“不称职或愚蠢的人看不到布料时”,他心里多少有点不舒服。尽管如此,他还是想知道布料的模样,于是就派大臣去看看。

大臣接到皇帝的命令后,不敢怠慢,来到两个骗子的屋内,当时他俩正在织布机前忙碌着。两个骗子见大臣前来视察,就热情地给大臣讲解布料如何的漂亮,色彩如何的艳丽。

“上帝啊,我怎么没有看到呢?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大臣吗?”大臣想到这里,心里不免有些害怕起来。“不,决不能说自己没有看到,不然的话,皇帝肯定会革了我的职。”这位大臣正在思考之际,其中一个骗子说:“难道您一点意见也没有吗?”

大臣回过神来,马上说:“美极了,简直是我看到的人间极品。花纹多么漂亮啊、色彩多么艳丽啊!我没有任何意见,你们做的简直太完美了。我要向皇帝报告,布料非常好,我非常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