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走出焦虑风暴
6991000000027

第27章 调和身心焦虑的十五个策略(5)

读者朋友们,我们了解到这里已经渐渐深谙所谓的“无为”就是不需要刻意地做一些人为的努力,这种不需要刻意而达致的一种境界或许也已经比较接近《道德经》中所讲的“抱朴守一”的一部分内涵。当然这个“抱朴守一”的内涵还有很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加复杂的头脑来武装。所谓的“更多”指的是唯有当一颗心灵完成了第一步,第二步才会自然地紧随第一步而来。如果第一步都没有完成,而大谈它的全部内涵就是一种“恶智”的作为。

对于广大的都市心灵而言,我们暂时无须去了解《道德经》中对“无”“一”的更多难以依靠理性来思量的智慧,不妨就把“无为”的核心内涵单纯地理解为“不要画蛇添足”“习以治惊”即可。

围魏救赵

在兵法中,围魏救赵是相当精彩的一种智谋,它的精彩之处在于,以逆向思维的方式,用表面看来舍近求远的方法,绕开问题的表面现象,从事物的本源上去解决问题,从而取得一招制胜的神奇效果。而如今在自我调适领域,“围魏救赵”也是任何一颗自助心灵必须要内化到潜意识中的一个最基本的习惯。

不少沾染灾难性联想与漂浮性焦虑的苦痛心灵,由于缺乏一个平静的心态,对康复过度渴求,又不堪社会功能效率的低下,而进一步导致自己陷入了对未来的更大的预期恐惧中。这种预期恐惧与对解决问题的执着,反而会使得个体的意念变得越来越僵硬,能量场也会越来越低,长此以往会使自身陷入高度应激状态而导致精神平衡系统被打破。当心灵已经沦陷到这个境况时,一些相对复杂的心理学技术可能一时半会儿难以被践行,除了应用此书中所谈及的“习以治惊”策略外,最需要记住的就是:生活就是最好的“药”。这个“生活”就是笔者所寓意的“围魏”。当我们被“生活”包围,抑或被生活中的各种充实与兴趣所包围,那么储存在体内的许多因焦虑情绪而释放过多的化学物质就有机会被充分消耗掉,从而减少对身心的残留伤害,当然最重要的是对自我救赎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缓解效果。

依靠“生活”这剂心药来调心一共有三个基本元素:1.动起来;2.乐观;3.创造空间。

生活的一个重要元素:动起来

《庄子·刻意》曾讲过一个形象生动的譬喻:“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故曰,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惔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

这段话是指水没有过多的杂质污染才能显得清澈,不被搅拌才能显得平静,但如果全是死水一潭也不一定能够洁净。因此对于现代都市心灵而言,完全不动心或不动神是不妥当的。在心理疏导中,我们所谈及的“不动念或不动心”并非是指不允许有任何念头,而是特指那些会妨碍我们心性成长的“患得患失”“预期恐惧”,它们已经不是常规的杂念,而是妄识或妄念。因此,对于广大的心灵自助者而言,真正上乘的“真静”无论如何都不能脱离生活的历练,因为生活中的一些“动”实际上非常有助于内在真定力的培育。

中华圣贤六祖慧能有一句十分经典的话:“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智者的意思是立志于调心与修心之人,都希望自己可以修出真静,但是不少世人却被“静”字所束缚,以为真正的“静”就是看起来做什么都是“如如不动”的样貌神态,似乎别人怎么羞辱也都是拈花一笑的样子,而这种理解有着很大的误区。许多人以修出“不动念或不动心”作为心性成就的境界,往往会进入一种死胡同。这些人错以为有真静修养的人,总是意念不动,情绪不动,面不改色,抑或永远感觉不到烦恼动荡,其实它是一种彻头彻尾的顽空主义,与人的本心本性的基本属性是完全背道而驰的。所以智者把这种现象叫作“同无情不动”,也就是暗示世人若持这般见解,那么和无情的草木有何差异呢!倘若一个人只要看起来有一副“如如不动”的样子就意味着已经觉醒,那么那些不哭不笑不动的草木,岂不是应该比人类的成就更早、更大!

接着六祖又说:“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这句话的大意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在内在发生动荡时,依然可以比较开放性地“觉知”当下,本身亦是真定力的功夫!可见六祖所告诫的真正的不动行与真正的定静安,是在“恐惧气机动荡不已的当下”通过觉知艺术体验来的无分别功夫,而这与“老子”所讲的“动者静之基”是完全一样的意思。《清净经》中所讲的“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的原理或许也在这里,水里来,火里去,在激荡中历练出来的观照事物实相的能力才是真功夫。那么,一颗心灵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没有觉察事理的能力,而特意离群索居来逃避压力课题,跑到所谓的“世外桃源”中去获得所谓的清静,那或许只是被外在环境的假象所蒙蔽。

以上所言,皆在表达“动静一如”的朴素哲学,对于心灵自助者而言,有了这个烦恼正见基础后,不仅不去逃避生活,反而应该要“拥抱生活”,围着充实的生活转动起来,不少焦虑情绪就会自讨没趣地溜走,从而进入良性循环。

许多苦痛心灵面对一些积重难返的历史卡点时,未能领会从执着的迷妄状态“滑入”相对不太执着的状态往往是需要时间的。所以说在培育出足够多的正念之前,一定要少想多做,不管当下有多么焦虑都要先动起来,只要动起来,郁结的能量就容易发生变化。动起来至少可以适当解放大脑疲劳。大脑疲劳就是大脑神经细胞的疲劳,一些心灵由于长期的内心冲突而导致头部紧绷感与头痛感,在这种情况下若依旧不断生发对头痛症状的不平衡心态,那么几乎就是在跟自己过不去,也是跟“老天爷”过不去,可能没过多久,大脑的一些神经会进一步处于功能性失调状态。而后这种失调的状态本身又会进一步创化出记忆力下降、体能衰弱、睡眠障碍等副产品。许多沾染焦虑情绪与强迫性情绪的心灵往往都有完美主义的个性特征,当深陷心灵坑洞时总是希望一些症状消失后再开始行动或去做该做的事情,而这本身就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荒唐策略。

心理是大脑的功能,大脑是心理的器官。如果持续焦虑,会让大脑本该“兴奋”的功能被“抑制”所代替,这种感觉传递到心堂就是抑郁与焦躁的感觉。一颗迷失心灵若持续强化大脑“疲劳现象”,就会形成一个无形的“兴奋病灶”,也即是所谓的条件反射机制。

《吕氏春秋·尽数》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古人早已提炼出“生命在于运动”的养生思想。那些时至今日依旧流传广泛的各种养生导引法就是最佳的佐证,诸如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易筋经、延年九转法等都是非常优秀的扶正祛邪、培育真气、平衡阴阳的动态方法。

形与神是密不可分的,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就深谙“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的辩证法,因此十分重视在高压的生存环境中进行充分的体育锻炼。诚然,若没有良好的体魄与精神面貌,一个人很难在高压的环境中独善其身,也很难有充足的动能去践行自己的志业。因此,牢牢地护持动静结合的生活观,围绕生活的充实度与某个强烈的兴趣下手,就可以让自己从大脑疲劳中解脱出来。殊不知当一个人长期处于焦虑状态时,大脑的一些神经功能组织就会形成一定的紊乱,会直接产生诸如慢性头痛、偏头痛、紧箍感、躁动感、失眠症状等。若要解除这些无形的身心症状,绝对不能放弃上文所提及的动静结合、流水不腐的朴素行动哲学。实际上,从心理卫生角度而言,动静结合的养生思想是完全符合现代人整体健康的综合调适要求的。我们不一定要强求自己在短期内去熟练那些养生导引法,但必须开始充分重视在日常生活中掌握动态平衡、劳逸结合的心理养生之道。

《荀子·修身》主张:“凡治气养心之术……莫神一好。”其引申之意即:

大凡理气调心养心的办法,没有比拥有某种爱好更神速的了。

翻阅历史,我们便会发现古人十分倡导通过欣赏音乐,演奏乐器来陶冶自身的心境状态与性情。据说北宋文学家欧阳修也是通过学琴来陶冶郁结的心境并最终疗愈好了自己的忧郁症。因此,围魏救赵的核心内涵之一就是充分掌握好“生活”这个大主题,务必创造一个动静相宜的身心成长环境,从而让受损的“神”得以自我修复。在自我调心的过程中牢牢地护持好这个法则就相当于“围魏救赵”中的“救赵”策略。

我建议您不妨于每日起床前花十分钟的时间,思考规划两件在完成工作后,能够引起大脑兴奋的事情。这两件事情的核心是以健康型的兴趣为主,而后根据行为疗法里的阳性强化原理,待当日践行了该兴趣后务必额外奖励自己一个“好处”。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就会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到大脑“病灶”的兴奋点,让其“动能”大大衰减。这方面的乐趣不胜枚举,诸如打扮得稍微整齐一些,开车去兜一会儿风,然后在一棵大树下安静地聆听冥想类的音乐;抑或于清晨或傍晚在公园某个安静的地带一边闲适地聆听自己喜欢的放松类音乐,一边自然地吐故纳新;抑或亲自动手培育一些花卉;抑或每日静悄悄地做一个小小的善举,体验正气萦绕心堂的美妙觉受;抑或设定一个练习书法的目标,每日抄写一些自己喜欢的哲学经典语句,体验自性的本来清净境;抑或在自己的书房一边听着舒缓的音乐,一边喝茶,体验茶禅一味的临在状态;抑或在属于自己的那份时间里充分体验健康的爱好或志趣。总之,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兴趣,在每日工作之余让心灵有机会与内在独处一会儿。一旦投入其中,许多感官器官都会歇下来专注在当下,它于心灵层面便是“围魏救赵”的核心内涵之一,别小瞧它,大道至精至简!

从心理卫生角度而言,一颗心灵如果没有自己的兴趣或志趣,每天只为朝九晚五而奔波,那么长期下来即便此前心理素质再好,也必定会因为压力的侵袭与压力本身所携带的化学分泌物而让身体机能处于亚健康状态,抑或直接越过心灵的缓冲地带,形成溃堤现象,不可不察也。

生活的另外一个重要元素:乐观

“乐观”情绪是“生活”这个主题中最关键的催化剂。实际上悲观与乐观是可以自主选择的,它取决于一个人的经历、领悟、正见、正气。如果一颗心灵在人生这个舞台上体验过一些必经的无常课题或考验后,能够依旧保持对生命的豪气,那就是真正的乐观者或行者。乐观的行者遇到挫折或困难时,其想法是:啊!上帝加福与人必定暗藏在逆事中,这个挑战背后,必然是一个新的里程碑;虽然现在我还不知道怎么办,但我可以研究和学习,在平静中寻找解决之道,只要我不放弃,肯定会有收获的。因为护持这样的想法,这些心灵做出了积极的行动,于是其心中的感受是充实的、是抱持希望的,而非漫无边际的痛苦式幻想。而悲观者,多数是因为在生命中的几个重要节点,“小我”夸大了“妄相”,或是没有很好地去面对一些焦虑的真相,就形成了习惯性的逃避,于是生命中的焦虑因子也就越来越多。

孟子将悲观者称为“蹶者”。一些人遇到挑战时,多数情况下第一个念头是“糟了!真倒霉,又碰上麻烦了,该死的东西”。于是无明识很自然地就下达了采取逃避或姑息吞忍的指令:把事情压抑过去就算了。由于违背心理成长规律,这些退却压抑的想法,造成了“小我”的吞忍型人格,进而创化了层出不穷的无明情绪,最终内在存续的心境是不安、无奈和痛苦的。总之悲观者总是把一个挫败,看成整体人生的挫败,因此生命总是充满苦涩与焦虑。

如果人生没有挫折,会变得过于轻易,过于简单,那个时候或许才是真正的空虚。过去喜欢选择“悲观”的朋友们,请务必尊重你的挑战,因为被你标明为黑暗的那些空间,实际上是为了带给你更多的阳光,以加强你内在小孩的力量,坚定你的人生意志。我们需要深谙大“魔”助大“佛”的禅机,深谙每一件事情的发生,都意在帮助我们进入更伟大的自我。因此,我们在生活中与其执着于负面事物,不如感恩那些细微的正面事物,这十分有助于培育我们达观的心境与思维习惯。无明烦恼是十几年形成的性格基础与习性基础,在自我调心中要经常注意自己任何在思想、感觉及行动上的正面改变。尽可能让自己有机会来体验这种好的感觉,庆贺并享受任何微小的进步。智者说:当一个人颠簸前进时也该高兴。如果一个人能这样想的话,或许挣扎也是成长的一部分。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道德经》中的这句话就是最佳的指导语。我们与其一口吃成一个胖子,不如一口一口地壮实。在生命的某个道途中,我们的确不小心沾染了这些焦虑情绪,然而它们只是暂时的,不可能一直停留在那里,逆境之终必是顺境,柳暗花明又一村是放诸四海皆准的朴素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