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被迫离开了北方的家乡
只有面貌酷似俄罗斯的哈尔滨
终止了俄国子民的流浪
温暖了心中的悲凉
从此不再极度悲痛哀伤——
这是一位曾长期生活在哈尔滨的俄罗斯诗人,在回到前苏联并十分侥幸地逃过了大清洗后,在晚年时创作的作品。诗中,他对哈尔滨这个俄罗斯侨民的“第二故乡”充满了感恩和深深的思念。二十世纪初,沿着中东铁路的轨道,来自俄罗斯的移民大潮使哈尔滨这个原本在世界版图上默默无闻的小渔村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多语种、多民族,具有多元文化的国际大都市,敞开了欧洲通往远东的大门。除俄国人及东欧各国人外,犹太人、土耳其人、德国人、丹麦人、日本人、朝鲜人等等,不同肤色、各色种族,华洋杂处。大街小巷,各种外国招牌、外国银行、外国公司的办公楼,外国人的花园洋房,比比皆是。太多的场合和角落,人们都在用外语交谈。在屈辱与繁荣,无情的掠夺和文明的渗透的情境下,这个独特的地域不断产生着令世人瞩目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等艺术成就。尤其是近当代不断涌现的以反映俄侨生活、犹太人的经历、抗日救国、口岸通商等等为背景的文学作品,充分展示了一个具有混血特点的城市海纳百川的包容和人民的不屈与善良,闪耀着在严酷的政治背景下凸显出的人性光辉,激励着我们这些文艺工作的组织者为之着迷,为之努力,为之奋斗。“混血文学”这朵文学百花园奇葩的出现,是必然的,并将延续、繁荣下去。
世界上的混血儿有很多种,中俄混血儿是其中人数较多的一种。哈尔滨历史上曾经侨居着二十多万俄罗斯移民,甚至超过了当时当地中国居民的人数,成为中国最大的俄侨聚居中心,当年被称为俄国境外俄侨的“首都”。而俄侨的开放和当地中国居民的友善,为双方人员的交往甚至通婚创造了条件。斯拉夫民族在这里留下的久久不会消失的印记,作为文学创作的资源十分丰富,这一点,无任何城市可以比肩。中共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哈尔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一直对此十分关注。当前,黑龙江省经济、文化上的对俄合作战略在不断升级,哈尔滨市作为全省的龙头,将成为全国对俄的经贸示范区和文化产业集散地。而此次出版的这套《哈尔滨俄罗斯侨民文学系列丛书》,以系列长篇小说的形式反映百年来黑土文化和俄侨文化的融合,这无疑为我省我市的对俄经济文化的深入合作投入进一份无法替代的力量。
感谢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感谢高莽老师和李述笑老师的鼎力扶持,感谢丛书作家的热情配合。我想,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我们有责任,也有信心和能力,把这块黑土地上昨天发生的故事不断地讲下去,使之融入今天和明天的风景。
王亚平 陈明
2015年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