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峨眉
7046400000069

第69章 暗生情窦

(PS:继续解禁,大家放心收藏吧。)

沈月奴笑道:“怎么没有,鱼身上生的鳍岂不就像是一双翅膀么?小时候听我爹爹说,鱼儿原本是鸟儿变化的,虽然后来成了水族,但翅膀却保留了下来。”

小鱼挠了挠头道:“这倒是头一回听说。我们这嘉定州城三江绕郭,水中的江团、黄辣丁、潜鱼、鲶鱼,我也吃过不少,说起来这些鱼身上的鳍展开来确实也有些像是那鸟儿的翅膀。只不过这鱼鳍又如何能够制成粉条一样的东西呢?甚是奇怪,嘿嘿……”

沈月奴抿嘴一笑道:“那可不一样,这乃是鲨鱼的鳍制成的,”她手伸到小鱼的颈下,又道,“对了,我知道你有一条小鲨鱼,所以你的名字就叫做小鱼……让我看看,是什么样子。”

小鱼一楞,直到她拉出了自己颈上挂着的小鲨鱼,才回过神来,只见沈月奴借着星月的光辉仔细地摩挲着那宋太祖赵匡胤当年起兵时的祭器,轻轻地道:“真美,似乎是有灵性的东西……你知道么,在我们海边,鲨鱼就是海神他老人家的坐骑,所以每当有船要出海时,那些船老大便要在船头上供上几根鲨鱼的鱼骨,像我们这些经常出海的人,更是要随身戴着一颗鲨鱼的牙齿来祈求平安。”

小鱼心道,那些船老大买一面青龙会的旗帜岂非比鲨鱼的牙齿更为保险?但看到沈月奴柔柔的目光,此话便说不出口来,道:“原来鲨鱼的牙齿能够保人平安。对了,那鱼牙是什么样子?你戴着吗?”

沈月奴羞涩地看了小鱼一眼,然后背过身去,也在颈间拉出一条皮绳,将那鲨鱼牙齿取了下来,这才转过身来,道:“怎么,想和你嘴里的牙比一比吗?”

小鱼接过了这枚鱼牙,放在手心里,细细地观看,那鱼牙上还带着沈月奴的体温,小鱼忽觉心中一荡,忙敛住心神道:“好大的一颗牙,这边缘之上居然还带着锯齿,这是鲨鱼的门牙还是尖牙?”

沈月奴此时正看着小鱼,听此一问,不禁笑出声来,嗔道:“鲨鱼哪里有什么门牙、尖牙之分,统统都是一般形状,而且口中生着好几排呢,打渔人在海里遇到了鲨鱼,那都是九死一生的对局!”

小鱼看了一眼巧笑倩兮的沈月奴,但见她眉如翠羽,水剪双眸,肌肤胜雪,秋波湛湛妖娆态,春笋纤纤妩媚姿,不由得呆住了,情不自禁地伸手去拉她脸上的鹅黄面巾。

沈月奴忙将身子向后一闪,惊问道:“你做什么?”

小鱼猛然惊醒,心中大惭,忙道:“对不住,沈姑娘,在下唐突了……刚才……刚才……。”

沈月奴暗叹了口气,轻声道:“下次可不许如此了,否则……否则我真的要把你的眼珠挖出来!”

小鱼奇道:“为什么你要将脸遮住?戴着面纱,难道不觉得累赘么?”

沈月奴浅笑道:“因为我长得很丑啊,怕把你吓着了。怎么,你真的想看我的模样,那就要……就要……。”

小鱼想起了山下茶馆里说书人的话,便笑道:“就要怎样?难道看了你的模样,便要娶你为妻么?”

沈月奴笑道:“对呀,你不是想看吗,那就来看吧!”说罢双手做势便要去摘那面纱。

小鱼忙摆手道:“算了算了,我不想看了。”

沈月奴气哼哼地道:“无胆鼠辈,怕娶一个丑姑娘回家吧?”

小鱼心道,切莫再与她纠缠这些话头,否则不知道又会发生什么,忙打岔道:“沈姑娘,你究竟来峨眉做什么,蒙你相救,在下铭感于心,但既然姑娘好意,为何不将此行目的告知,在下也好放心。”

沈月奴皱了皱眉毛,叹了口气道:“本来我爹在临来前有过交代,有些话一定要当面告诉通天大师的,谁知路上紧赶慢赶竟还是来晚了一步,大师他老人家竟闭了关。”

小鱼点了点头,道:“家师闭关确属突然,即使是我们也是事后方知,不过峨眉派还有无穷法师,有段师兄他们在,足以应付一切事务。沈姑娘若是事情紧急,也不妨先告诉我们,也免得误事。”

沈月奴嗯了一声,道:“无穷法师、段云峰段大侠,都是一时之英杰,这我都知晓。不过我与他们素昧平生,平白上门去找他们……还不如……还不如……将这事情告诉于你……再作计较。”话说到一半,她突然似乎察觉到这话过于亲昵了,立时便垂低了螓首,娇羞不已,最后几个字已经细不可闻。

小鱼心中一荡,也有些手足无措,和沈月奴在一起,什么杀伐决断,果毅聪慧,似乎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感觉自己与她好似多年前的旧友,虽然见面便要拌嘴,但心中却极是亲近。他呆了一会,才又问道:“令尊大人所言,究竟是些什么事呢?”

沈月奴抬起头来正色问道:“呆瓜,你可知道应德先生此人么?”

司徒小鱼脱口而出道:“当然知道,应德先生,不就是右佥都御史,凤阳巡抚唐荆川大人么?”

沈月奴点了点头。

小鱼道:“唐大人生前便是家师的好友啊,可惜我还没有出生,他便已经过时了,我没有机会一睹他老人家的风采,我的大师兄李长风,却是见过应德先生的……”说到李长风,小鱼的神色不由得有些黯淡。

原来,这位唐荆川大人不是别人,正是明代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忠臣唐顺之,他表字应德,一字义修,江苏武进人。这唐顺之在嘉靖八年会试第一,文名震动朝野,被皇上钦点为翰林编修。他原本是位书生,却又平生好武整军。嘉靖三十二年,倭寇集结了几百艘海船在浙江、江苏等地沿海登陆,抢掠数十城,一时动摇京师。当地官吏与明军望风披靡,致使倭寇气焰愈发猖狂。此时,经重臣举荐,朝廷急招唐顺之为兵部郎中,督师浙江,亲率兵船大破倭寇于海上,因功升右佥都御史。此后,朝中奸臣担心唐顺之因功而进入内阁,故与太监勾结陷害于他,将其调离京城,巡抚凤阳。唐顺之心忧国事,加之旧伤复发,于是在通州病故。

这唐顺之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数学、历法、兵法及乐律皆有研究,他著有《荆川先生文集》共一十七卷,其中文一十三卷,诗四卷,因此被世人敬称为荆川先生。他不仅与王慎中、茅坤、归有光等同为文坛代表,又与戚继光、俞大猷等人一般因抗倭闻名而备受武林尊崇。

他与曾为翰林的通天大师最为相得,故此生前常到访峨眉山。一日,唐顺之与通天大师讲禅论道谈至性浓,通天大师飞身而起,龙行虎步,将一身武功绝学施展给好友观看。唐顺之看到入迷,诗兴大发,当即挥毫作《峨嵋道人拳歌》一诗赠与大师。

诗曰:浮屠善幻多技能,少林拳法世罕有。

道人更自出新奇,乃是深山白猿授。

是日茅堂秋气髙,霜薄风微静枯柳。

忽然竖发一顿足,崖石迸裂惊砂走。

去来星女掷灵梭,夭矫天魔翻翠袖。

舑舕含沙鬼戏人,髬髰磨牙贙捕兽。

形人自诧我无形,或将跟絓示之肘。

险中呈巧众尽惊,拙里藏机人莫究。

汉京寻橦未趫捷,海国眩人空抖擞。

翻身直指日车停,缩首斜钻针眼透。

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

犹言技痒试贾勇,低蹲更作狮子吼。

兴阑顾影却自惜,肯使天机俱泄漏?

余奇未竟已收场,鼻息无声神气守。

道人变化固不测,跳上蒲团如木偶。

此诗极为传神,从此传遍江湖,而通天大师的武功也便因此而为天下武林赞美传诵。两人相交之厚,甚于他人,峨眉派与唐顺之自然也是渊源极深。

见小鱼凝神沉浸在追慕先贤的遐思之中半晌不语,沈月奴又笑道:“其实,我爹爹本名并不叫沈剑非,他老人家原本姓杨,原本是应德先生的部属。”

小鱼何等聪颖之人,听到一个“杨”字,脑海中立刻想起一个人来,脱口便道:“啊,令尊名讳可是上亦下松?曾以一人之力独退百名倭寇的铁胆将军杨亦松!哎呀,在下一时激动,叫出令尊名讳,恕罪恕罪!”

沈月奴掩嘴一笑道:“哀家恕爱卿无罪。”

小鱼见她开如此大不敬的玩笑,却也不怪,武林中人本就开化洒脱,与那些读书的士儒一味尊君的思想本就不同,小鱼虽然身有官职,却并未沾染一死官场气息,倒颇有几分军人粗豪之风,于是也不以为忤,只是喃喃地道:“没有想到,没有想到,姑娘竟是铁胆将军的女儿!‘因君亦解草书诀,君枪岂让公孙剑?’令尊大人的威名,好教小鱼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