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孟姜女(孟姜女其实并不姓孟,“孟”是“庶长”的意思;“姜”才是她的姓氏。另外,“孟姜女”实际上不是单指一个人,而是一类人的通称。其含义乃是“姜家的大女儿”的意思。在春秋战国时期,“姜”乃是齐国的国姓,也就是说,当时很多齐国皇室的贵族妇女,都可称“孟姜”。);
性别:女;
身份:传说有很多种:⑴.齐国的一位将军杞梁之妻;(在《左传》中有最早的关于“孟姜女”的记载);
⑵.燕国一个叫杞良(杞良,乃是一名修筑长城的劳役)的妻子(这是出自于《周贤记》里的记载);
祖籍:不管是从“孟姜女”的这个称呼,还是从《左传》、《烈女传》、《毛传》等大量的历史文献来看,“孟姜女”最有可能的应该是齐国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临淄人氏)。但是,随着“孟姜女”故事的广泛流传,很多地方都想把“孟姜女”这位名人掳了去,让她“认祖归宗”。现在,在临淄、同官(铜川)、安肃(徐水)、山海关和潼关都有孟姜女的墓冢;
生卒年代:⑴.生活在春秋(齐庄公四年,公元前550年)时期(《左传》所载,
可信度比较高);
⑵.生活在统一后秦朝时期(唐代诗僧贯休的诗《杞梁妻》所述,个人
认为这个只能够当作是“诗人之言”,有艺术之境,却无历史之实);
备注:“孟姜女”的故事版本繁多,众说纷纭。两千多年来,它口耳相授、著之典籍、被之管弦、演于戏剧,直至今天搬上屏幕,以多种样式的媒体传布,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是,不管是哪个版本的故事,它们同有一个共同点:反映了人民对封建暴政的痛恨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故事:(一).史实中的孟姜女的记载,始于《左传》中,乃真人实事:
话说公元前550年秋,齐庄公姜光出兵伐卫、晋,夺取朝歌。公元前549年,齐庄公从朝歌班师回齐国,但是在归途的过程中,齐国的军队并没有直接回齐都临淄,而是顺便突袭了莒国。在袭莒的战斗中,齐国将领杞梁、华周英勇战死,为国捐躯。后来齐国与莒国讲和罢战,齐人便载着杞梁的尸体回临淄。杞梁的妻子闻得丈夫殉国的消息,哭迎丈夫的灵柩于郊外的道路之上吊唁。齐庄公派人去吊唁,杞梁的妻子却认为自己的丈夫有功于国家,齐庄公派人在郊外吊唁既缺乏诚意,又仓促草率,对烈士不够尊重,便回绝了齐庄公的郊外吊唁。后来,齐庄公亲自到杞梁家中吊唁,并把杞梁安葬在齐都郊外(杞梁墓,位于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郎家村东)。
俗话说“历史就像似七八岁的小姑娘,任人打扮”。这“孟姜女”的史事到了战国时期的《孟子》就被首次“包装”亮相了。当中引用了淳于髡(齐宣王在位时齐国的大夫)的话,说“华周、杞梁之妻哭其夫而变了国俗”,其中的“杞梁之妻”就是孟姜女了;这第一次经过《孟子》的“打扮”,《左传》中的史事记载“杞梁妻拒齐庄公郊外吊唁”变成了“杞梁妻哭夫”,这是“孟姜女”之事从“史实”转变为“史诗”的第一步,为史实中的孟姜女注入了“魂魄”,使得它变的更生动、形象了。到了西汉时孟姜女的故事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一些文人墨客对于“杞梁妻哭夫”已经不怎么满意了,觉得还不够悲剧,于是又将其改成了“夫死后向城而哭,城为之崩”的记载(出自刘向《说苑》)。随后,刘向觉得这样还是不够味儿,于是又给这个故事加了剂猛药,于是就又平添了一场“投淄水”的情节。直到此时,哭崩的城墙虽然有莒城说、杞梁说和梁山说不一,但这些城均在齐地,而非现今“孟姜女”的故事中所述的秦国的万里长城。
(二).文学作品中的孟姜女:
到了东汉时期,王充觉得这“孟姜女”的事情已经被完善的无处可改了,怎么办呢?灵机一动,计上心头:这“孟姜女”哭来哭去不能总是在齐地哭啊,咱得让她哭出去啊!于是,他在《论衡》一书中就说了:杞梁妻哭崩的是杞城,并且哭崩了五丈。
到了西晋时期,就已经不在是“升华”了,而是“神话”了。崔豹的《古今注》继续夸大,说整个杞城“感之而颓”。直至此时,杞梁妻的故事已经走出了史实的范围,演变成“三分实七分虚”的文学作品了。
如果说从春秋到西晋,杞梁妻的故事还是在史实的基础上添枝加叶的话,那么,到了唐代诗人所作的《杞梁妻》那里,就变得面目全非了。在这首诗里,把春秋时期的事挪到了秦代,把临淄的事搬到了长城,而“城”想当然的就变成了“长城”,这还不够,再把“长城”直接定义成了“秦长城”。经过这一大幅度调整,孟姜女的故事开始了“女大十八变”,变的和开始的时候完全不一样了。直到此时,孟姜女的故事已经跟现今传颂的“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相近了。
到了明代,大明朝廷为了防止瓦剌入侵,大修长城,招致民怨沸腾。老百姓为了发泄对封建统治者的不满,又改杞梁妻为“孟姜女”,改杞梁为“万喜梁”(或范喜梁),又加了诸如招亲、夫妻恩爱、千里送寒衣等情节,创造出全新的“孟姜女哭长城”传说:
相传在秦朝的时候,有一户姓孟的人家,种了一棵瓜,瓜秧顺着墙爬到姜家结了瓜。瓜熟了,一瓜跨两院得分啊!于是,两家人一合计,将瓜打开一看,里面竟是个白白胖胖的小姑娘。于是,俩家人各取其姓氏,给这个小女孩起了个名字就叫孟姜女。
孟姜女长大之后,方圆十里的乡亲,都知道她是个善良聪慧,勤劳质朴,并且还才色双绝的好闺女。
这时候,秦始皇到处抓年轻力壮的男丁去修筑长城。有一个叫万喜良的书生,吓得从家里跑了出来。他跑得口干舌燥,刚想歇脚,找点水喝,忽听见一阵人喊马叫并夹杂着咚咚的乱跑声——原来这里也正在抓人哩!
他自知来不及跑了,心一横,就跳过了旁边的一堵垣墙。说来也巧,这堵垣墙后面便是孟家的后花园。这会儿功夫,刚刚赶上孟姜女跟着几个丫环出来逛花园。孟姜女走在花园里,冷不丁地看见丝瓜架下藏着一个人,她和丫环们刚要叫喊,万喜良就赶忙钻了出来,上前施礼,哀告说:“小姐,别喊!别喊!我,我是逃难的……”
孟姜女一看眼前的这个书生,彬彬有礼,长相俊秀,给她的印象不像是个坏人,于是便遣丫环回去报告员外去了。老员外得知此事后来到后花园,盘问万喜良的家乡住处,姓甚名谁,何以跳墙入院。万喜良自是没有隐瞒,一五一十地作了口答。老员外见他为人老实又知书达礼,就答应把他暂时藏在家中。
万喜良在孟家藏了些日子,老两口见他仪表人材,举止大方,越看越是满意,便起了招他为婿的心思。跟女儿一商量,孟姜女也同意;给万喜良一提,万公子也甚是乐意,于是这门亲事便这样定了。
那年月,正值多事之秋,到处都是兵荒马乱的,隔三差五的就有官兵来抓壮丁。既然已经定了的亲事,还是早早的办了的好!老两口一商量,便择了个吉日良辰,请来了亲戚朋友,摆了两桌酒席,欢欢喜喜地闹了一天,俩人就拜堂成亲了。
俗话说:“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这小俩口的运气实在是不怎么好,成亲还不到三天,突然闯来了一伙官兵,不容分说地就生拉硬扯地把万喜良给抓走了!抓去哪里了?自然是筑长城去了!
这一去可是凶多吉少啊!可怜孟姜女刚刚成婚便做了“活寡妇”。她成天以泪洗面,盼啊!盼啊!可是眼巴巴的盼了一年,不光人没有盼到,就连信也没有盼来。孟姜女实在放心不下,就一连几夜为丈夫赶做寒衣,要亲自去长城寻找丈夫。老两口看她那执拗的样子,拦也拦不住,就答应了。孟姜女打整了行装,辞别了二老,踏上了寻夫的行程。
孟姜女一直奔正北走,穿过一道道的山、越过一道道的水。饿了,啃口凉饽饽;渴了,喝口凉水;累了,坐在路边歇歇脚儿。有一天,她问一位打柴的白发老伯伯:“这儿离长城还有多远?”老伯伯说:“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是幽州,长城还在幽州的北面。”孟姜女心想:“就是长城远在天边,我也要走到天边找我的丈夫!”
她踏着寻夫的路,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有一天,她走得精疲力尽,又觉得浑身发冷。她刚想歇歇脚儿,咕咚一下子就昏倒了。当她苏醒过来的时候,才发觉自己躺在热炕头上。一个老妇给她端来了姜汤,她千恩万谢,感激不尽。她出了点汗,觉得身子轻了一点,就挣扎着起来继续赶路。那老妇含着泪花拉着她说:“丫头,我知道你找丈夫心切,可你身患病症,浑身热得象火炭,我怎么忍心让你走啊?你再看看你那脚,都成了血疙瘩了,哪还是脚呀!”
孟姜女一看自己的脚,可不是成了血疙瘩了。奈何?她在老大娘家又住了两天,病没好利索就又想动身了,那老妇人一边掉泪,一边嘴里念道:“这是多好的媳妇呀!老天爷呀,你行行好,让天下的夫妻团聚吧!”
孟姜女终于到了筑长城的地方。她挨个儿的向修长城的民工打听,道:“请问!您知道万喜良在哪里吗?”打听一个,人家说不知道。再打听一个,人家摇摇头,她不知打听了多少人;才打听到了邻村修长城的民工。邻村的民工热情地领着她找和万喜良一块修长城的民工,得来的消息却是让孟姜女难以接受——就在她来这里的前一个月,她的丈夫万喜良活活的累、饿而死了,如今连尸体也难以找到了。
孟姜女大悲之余,跪坐在长城之下,手拍长城,失声痛哭起来。她哭哇,哭哇。只哭得成千上万的民工,个个低头掉泪,只哭得日月无光,天昏地暗;只哭得秋风悲号,海水扬波。
也许是她的哭声感动了天地,正哭间,忽然“哗啦啦”一声巨响,长城像天崩地裂似地一下倒塌了一大段,露出了一堆堆人骨。那么多的白骨,哪一个是自己的丈夫呢?她忽地记起了小时听母亲讲过的故事:亲人的骨头能渗进亲人的鲜血。她咬破中指,滴血认尸;又仔细辨认破烂的衣扣,认出了丈夫的尸骨。孟姜女守着丈夫尸骨,哭得死去活来。
就在这时,秦始皇带着大队人马,巡察边墙,从这里路过。秦始皇听说孟姜女哭倒了城墙,立刻火冒三丈,暴跳如雷。他率领三军来到角山之下,要亲自处置孟姜女。可是他一见孟姜女年轻漂亮,眉清目秀,如花似玉,就对孟姜女起了“歹意”。孟姜女哪里肯从?秦始皇派了几个老婆婆去劝说,又派了中书令赵高带着凤冠霞帔去劝,孟姜女依然不从,最后,秦始皇亲自出面。
孟姜女一见秦始皇,恨不得一头撞死在这个无道的暴君面。但她又转念一想,丈夫的怨仇未报,黎民的怨仇没伸,怎能白白地死去呢?她强忍着愤怒听秦始皇胡言乱语。秦始皇见她不吭声,以为她是愿意了,就更加眉飞色舞地说上劲了:“你开口吧!只要依从了我,你要什么我给你什么,金山银山都行!”
孟姜女道:“金山银山我不要,要我依从,只要你答应三件事!”
秦始皇说:“莫说三件,就是三十件也依你。你说,这头一件!”
孟姜女说:“头一件,得给我丈夫立碑、修坟,用檀木棺椁装殓。”
秦始皇一听说:“好说,好说,应你这一件。快说第二件!”
孟姜女又道:“这第二件,要你给我丈夫披麻戴孝,打幡抱罐,跟在灵车后面,率领着文武百官哭着送葬。”
秦始皇一听,心想:“这怎么能行?我堂堂一个皇帝,岂能给一个小民送葬呀!”故而有些犹豫的对孟姜女说道:“这件不行,你说第三件吧!”
孟姜女不屑的说:“第二件不行,就没有第三件!”
秦始皇一看这架式,不答应吧,眼看着到嘴的肥肉摸不着吃;答应吧,岂不让天下的人耻笑。又一想:“管它耻笑不耻笑,再说谁敢耻笑我,就宰了他。”想到这儿,他说道:“好!我答应你第二件。快说第三件吧!”
孟姜女说:“第三件,我要逛三天大海。”
秦始皇说:“这个容易!好,这三件都依你!”
秦始皇立刻派人给万喜良立碑、修坟,采购棺椁,准备孝服和招魄的白幡。出殡那天,万喜良的灵车在前,秦始皇紧跟在后,披着麻,戴着孝,真当了孝子了。赶到发丧完了,孟姜女跟秦始皇说:“咱们游海去吧,游完好成亲。”
秦始皇可真乐坏了。正美得不知如何是好,忽听“扑通”一声,孟姜女纵身跳海了!秦始皇一见急了:“快,快,赶快给我下海打捞。”
打捞的人刚一下海,大海就“哗……哗”地掀起了滔天大浪。打捞的人见势不妙,急忙上船。这大浪怎么来得这么巧呢?,原来,龙王爷和龙女都同情孟姜女,一见她跳海,就赶紧把她接到龙宫。随后,命令虾兵蟹将,掀起了狂风巨浪。幸亏秦始皇逃得快,要不就被卷到大海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