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中国历史上的非凡女人
7087000000008

第8章 第十话 一笑倾城之“褒姒”

姓名:褒姒(baosi),褒国“礼妇人称国及姓”,所以取国号“褒”为姓,以“姒”为名,故称其名为:褒姒

性别:女

身份:⑴一名弃婴;

⑵周幽王(姬宫涅)的王后;

籍贯:被一对夫妇收养,这对夫妇是古褒国人(地处今汉中平川中部、留坝县以南地区),因此她算是一个陕西人了;

特点:冰美人,不苟言笑;

备注:一个女人长得漂亮能够颠覆一个家,一个长得太漂亮的女人就能颠覆一个国。褒姒就是一个太漂亮的女人,她不笑的时候美得能让男人喷血,一旦笑起来那就会让男人丢魂。《东周列国志》中如此形容褒姒:“目秀眉清,唇红齿白,发挽乌云,指排削玉,有如花如月之容,倾国倾城之貌。”这样一个大美人自然有“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的魅力了,但是她身世却很可怜,她是一名弃婴。在中国,不论是英雄还是祸害,但凡是名人,都要有一个富有传奇的身世。像褒姒这样一个“倾城倾国”的大美人怎么能没有爹妈呢?于是古人积聚大智慧,为她造了个爹,又为她找了个妈:以龙为父,以一宫女为母,这样的身世够神了吧!

故事:话说在夏朝末年,夏桀在位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很玄幻的事:有一天,夏桀向往常一样上朝跟各位大臣开会去了,刚开到一半,奇异的事情发生了。忽见朝堂之外雷电交加,风雨大作,随后朝堂之上就出现了两条龙,这两条龙据说是褒国人所信奉的神变化而来的,自称是“褒人先君”。这两条龙来廷堂来干什么呢?在《国语·郑语》和《史记·周本纪》里,都有相关的记载,大致意思是讲,夏朝末年,褒人的神灵“化为二龙,以同于王庭”。什么意思?用句不雅观的话来意思是:这两条龙来夏朝的廷堂性交来了。

这样一来夏王可就急了,夏王心想:“这两条龙可真是太不给寡人面子了,找什么地方搞不好,偏偏要到我的大殿上来,还是在我上朝的时候,还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于是心生杀机,但又心生恐惧,因为那毕竟是传说中才有的龙啊。这事儿该怎么办?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就让上天的来决定好了(那时候的人多迷信,遇到无法断绝的事或者重大的事情都要先窥测天意,然后再行事)。

夏桀叫来太史进行占卜。夏桀问其曰:“此事,是凶?是吉?”。过了半响,太史故作高深,不言一语,他心里在想:“咱这一生啊,天上飞的,地上走的占卜的可不少,就连你这禽兽不如的王咱也给你占卜过,但就是没有占卜过龙啊!”。夏王见其不言语,又发问:“那你说寡人是把它们杀掉呢?赶跑呢?还是让它们立即停止呢?就这么看着他们在大殿之上巫山云雨似乎有伤我天朝国体啊!”

太史不愧是帝王御用的神棍,不大一会儿就有了结果,对夏王说:“神说,它们在这里性交,就是让你把龙涎(龙的**)收藏并供奉起来”。夏桀有些不乐意,他想:“我乃是一国之君啊,竟然让我供奉**,太没面子了吧!”巫师看到了夏桀的不悦,心里就盘算着:“小样!我让你供奉你还不乐意。这么多年来我都不知道忽悠了你多少回了,我就不信这回就不成”,不得不说当神棍是要有一定的资质的,一眨眼的功夫就已经计上心头了,又对夏王进言道:“神说,让你供奉你就奉着,神会保佑你寿命长久,保佑夏国长治久安的。”夏王信以为真,大喜!待两条龙完事之后,立即叫人取来一个密闭的楠木盒子,将龙的**存放其中,并将其作为至宝保护了起来。

后来,夏朝为周朝所灭,这个盛放着龙涎的盒子也就落到了周天子的手中,一直被供奉在周朝皇室的宗庙之内。到了周厉王那一代,不知道是什么缘故,有一天盛放着龙涎的盒子内放出耀眼的光芒,掌库官急忙把这个消息禀告给了周厉王。厉王问掌库官盒子内所盛何物?掌库官取出史薄献上,里面详细记载了这个盒子的来龙去脉。厉王顿时来了兴趣,命人打开看看。侍臣遵命打开盒子,用手托着呈给厉王。厉王伸手去接,但一不小心失了手,把盒子摔在地上,里面所收藏的龙涎顿时流在了大殿上。突然,涎液化成了一只小龟,并在宫殿上四处爬动。内侍急忙上前驱撵。小龟向着内宫爬去,忽然不见了踪影。那时有一个宫女年方一十二岁,无意间踩了小龟爬过的迹印,心里似乎生出一种异祥的感觉。自此之后,那个宫女的肚子渐渐的变大,如同怀孕了一般。厉王责怪宫女无夫而孕,将她囚于暗室之中。四十年后的一天,那个宫女腹中作痛,忽生一女,宫女侍者不敢隐瞒,将这件事奏知于皇后娘娘。娘娘得知后大惊,认为那一定是个妖怪,不能留于宫中,于是就命令侍者把女婴带出皇宫,将她弃之于河畔。

翌日早朝,宣王召来太史伯阳父,把龙的涎液一事告诉了他,并说:“老宫女产下的女婴已死于河中,你再试着占卜看看。”

伯阳父占卦完毕,献上卜辞:哭了又笑,笑了又哭。羊被鬼吞,马遭猪逐。谨啊慎啊,桑弓箕袋!

宣王问:“不知这作何解释?”

伯阳父奏道:“以十二天干地支推算,羊为未,马为午。哭和笑,是悲喜的意思。这应当出现在未午年。据臣猜测,妖气虽已出宫,但并未根除。”

宣王听了怏怏不乐,遂下令:“城内城外,挨家挨户查问女婴的下落。不管是死是活,只要有人捞出来献上的,重赏锦帛各三百匹。如果收养女婴隐瞒不报,一经查实,全家问斩!”并令上大夫杜伯专管这事。

因卜辞中又有“桑弓箕袋”,宣王便安排下大夫左儒,督令司市官在全城巡察,凡有再造卖山桑木弓、箕草箭袋者,给予处死。司市官哪敢怠慢,带上一班小弟一边到各处下发谕令,一边巡察是否有人敢违令不从。

那时城中的百姓谁也不敢冒这个杀头危险,所以无不遵从。但外面的乡民却有不知道的。一次,巡察官看到有一妇女抱着几个箭袋,正是箕草织成的。她身后还跟了一个背着十来把山桑木弓的男子,他们可能是想进城去贩卖吧。司市官当即喝道:“把这俩人给我拿下!”手下的小弟立马上前擒住了这个妇女。男子见不对头,抛了桑弓拔腿就跑了。

司市官将这个妇女锁押起来,连同桑弓箕袋一同押解到大夫左儒处。左儒想:所获的这个女人和桑弓箕袋,正应了谣言所说,况且太史说将有女人为祸,既已拿到女人,我可以回复王旨了。于是便不再追究那个逃脱的男子,单把这个妇女违规造卖桑弓箕袋一事上奏了宣王。宣王下令将此妇斩首,她的桑弓箕袋也在集市上全部焚掉,以儆效尤。

那个卖桑木弓的男子逃去后,怎么也想不通官吏为何会捉拿他的妻子,于是就想打探出个究竟。这天夜里,他没有回家,睡在了距城十里之处。次日早晨,男子来到了镐京城,便听到有人说及此事:“昨天北门有个妇女违令造卖桑弓箕袋,被官府捉拿并处决了!”

男子听了悲痛万分之余又幸喜自己得以脱身,不然也会随同妻子去了另一个世界。男子慌忙逃出了城去。他来到了清水河畔时,看见几百只鸟儿在飞鸣。男子趋近前来,发出河里有一个草席包着的婴儿,正漂浮在水面上。那些鸟儿纷纷用喙叼住婴儿的衣角,企图把她拖到河畔。

男子更是惊奇了,于是赶走众鸟,从水中取出婴儿,到了山坡上解开一看,原来是一个女婴。男子便想道:这女婴不知是何人所弃,有这么多的水鸟想把她拖出来,想必是个大贵人。我不如把她抱回去养育,等她长大成人,也好有个盼头。男子想到这儿,便脱下布衫,将女婴裹好,抱在了怀中。男子四处张望一番,便向着褒城投奔故人去了。一路上,女婴哭着要吃奶,这男子又身无分文,哪里养活得了女婴,无奈之下,只得讨些布匹之类,把她送给了一个叫姒大的人。这姒大的妻子一直不孕,正想抱养个孩子呢。女婴进门后,两人就给她取了个名字叫褒姒。

自从处决了卖桑弓箕袋的妇女后,周宣王认为歌谣的预言已破,心中便坦然了。直到多年之后,国家大祭之日,宣王遵照习俗,沐浴后留宿在斋宫。半夜时分,宣王忽见一美貌女子,从西方袅袅而来,一直走到斋宫。斋宫里是不能随意进女人的,宣王当即大声呵斥,并唤左右将她拿下。那女子并无惧色,转身走进太庙之中,大笑三声,又大哭三声,并不慌不忙地将七庙先王牌位捆作一束,携着向东而去。宣王起身追赶,忽然醒来,才发觉是一个梦。

斋祭后,宣王私唤太史伯阳父进殿,讲了梦中所见。伯阳父奏道:“三年前歌谣之语,不知大王是否还记得?臣曾说,大王有女祸,妖气没有根除。卜辞中还有哭笑之语,大王今日做的梦正好与之吻合。”

宣王说:“那次处决的妇女,难道不足以消解‘桑弓箕袋’的谶语吗?”

伯阳父说:“天机玄奥,只有到了时候方能应验,一个村妇又怎能改变国家的气数呢?”

宣王沉思片刻,忽然忆起三年前曾命上大夫杜伯带领司市官查访妖女,全无下落。宣王当即升朝,召杜伯上前问道:“寡人让你查找妖女,为何至今不见回话?”

杜伯说:“臣以为妖妇已处决,歌谣已应验,如若搜查个不休,必然惊扰百姓,所以才中止了。”

宣王大怒道:“既然如此,你为何不早日向朕禀明?你这分明是不拿本王的命令放在心上!如此不忠之臣,留有何用?”喝教武士:“押出朝门,斩首示众!”

宣王的骤然发怒,吓得文武百官面如土色。突然,文官中走出一个官员,将杜伯拉住,连声说道:“不可,不可!”

宣王定睛一看,原来是杜伯的好友下大夫左儒。宣王正在盛怒当头,哪里肯听左儒的话,斥道:“朕杀杜伯,如折一根稻草,何须多费口舌!”喝教:“速斩此人!”武士领命,便将杜伯推出朝门斩决了。左儒未能劝阻,念及昔日杜伯举荐之恩,自谓无颜苟活于人世,便刎颈而死。

宣王听说左儒自刎了,开始后悔杀掉杜伯,心里十分不快,这天晚上竟如何也睡不着了。自此之后,宣王神志恍惚,语无伦次,常常忘事,于是便少了朝事。直到四十六年秋七月,宣王才觉身体状况有所回复,便想出外游猎,以求能使身体早日康复。于是,择个吉日,领着队伍,浩浩荡荡一齐向着东郊进发了。

东郊是一带平原旷野,向来就是游猎的好去处。宣王自从身体不佳,已有好久未曾来这儿了,今日一来,便觉得神清气爽,马上传令扎营立寨。宣王对军士说道:“此次打猎,朕要定下三不许,一不许践踏庄稼,二不许焚毁树木,三不许侵扰百姓。无论获禽多少,只管如数交纳,本王将依量给以奖赏。如果谁敢私藏不交,一经察觉,休怪朕人手下无情!”

号令一出,人人争先,个个逞勇。宣王心中大喜,直到天色渐晚,日头西落,方才传令停止狞猎。众军士将所获的飞禽走兽尽数交纳,只等回宫领取赏银。大队奏着凯歌而还。

行有三四里时,宣王忽然发现远远有一辆小车,迎面冲将而来。那车上站着两个汉子,臂上挂着强弓,手中持着赤箭,对着宣王大声说:“大王别来无恙?”

宣王定晴一看,原来这两人竟是上大夫杜伯及下大夫左儒。宣王这一吃惊非同小可,抹眼之间,再看却不见了人和车。宣王疑惑地问左右是否看见了?左右皆说:“未曾看见。”

宣王正在纳闷,只见那杜伯和左儒又驾着小车赶来了,不肯离开玉辇左右。宣王大怒,喝道:“罪鬼焉敢前来犯驾?”言毕,拔出太阿宝剑,凌空劈去。

只听杜伯、左儒齐声骂道:“无道的昏君!你不修德政,滥杀无辜,今日气数已尽,我等前来报冤,还我们命来!”话还未落,便挽起大弓,搭上箭矢,朝着宣王的心窝处射来。

宣王大叫一声,昏倒在了玉辇之上。军士慌忙用姜汤将他灌醒。宣王睁开眼睛,仍哀叫着心口疼痛。于是,便急急地入城回宫了。军士们也没有领到赏银,只好草草而散了。

周宣王东郊游猎后,“遭遇”杜伯、左儒阴魂索命,得疾回宫,合眼就能看见杜伯、左儒,自知难再痊愈,所以不肯服药。不久就归天了。

周宣王死后,又他的儿子即位,号“幽王”。

幽王脾性暴躁,喜怒无常,宣王的肉骨还没有凉,他便开始寻欢作乐,不理朝政了。朝中大臣屡次上谏,请求幽王以国事为重。可幽王根本听不进去。

也该周朝气数将尽,幽王即位不及,一班贤臣走的走,死的死。幽王便任命虢公、祭公及尹球为三公。这三人皆是阿谀奉承之辈,贪慕富贵声色之徒,只要能使得幽王高兴,是什么法子都使的出来。

在幽王即位不久,泾川、河川、洛川,在一天之内同时发生了地震,岐山崩塌,致使当地百姓死伤无数。幽王并不在意,却忙着安排左右到各地访求美女,以充**之缺。赵叔带上表谏于幽王,幽王不听。赵叔带叹道:“危邦不容于我,我却不能坐看大周毁于一旦!”于是,赵叔带携带家眷去了晋国。(他就是晋大夫赵氏之祖,后来享有盛名的赵衰、赵盾就是他的后代)

大夫褒响从褒城回来,听说了赵叔带被罢官的事,急忙上朝进谏:“大王不畏天变,驱逐贤臣,恐怕国家空虚,社稷不保!”幽王勃然大怒,下命将褒响囚于狱中。自此以后,再也没人敢上谏了。

一天,褒响之子洪德无意路过褒地,凑巧看见褒姒在门外打水,虽然一身村野装束,可却掩饰不住她的国色天香之貌。洪德不由大惊:“如此一个穷乡僻壤的地方,居然会有这般美貌的女子!”洪德便想起自己被囚于狱中的父亲,已有三年的时间了,顿时,心生一计:幽王是个好色之辈,如果把此女献给他,他一高兴说不定就能免除父亲的罪了。

于是,洪德就来到了姒大家,用三百匹布帛买下了褒姒之身。褒姒经过香汤沐浴,如同出水芙蓉,婷婷玉立。再穿上锦绣之衣,学了宫庭礼教,一点儿也看不出她竟是一个乡野女子。

洪德把褒姒带到镐京后,设法打通了石父的关节,请他转告周幽王:“臣父褒响自知罪当万死,儿洪德以父亲死后不能复生为忧,特遍访美女,得一女名为褒姒,有倾国倾城之貌,今欲献于大王,望能宽恕臣父之过。”

幽王听了,马上召洪德携褒姒上殿,想看看这女子到底有何等姿色,敢称倾国倾城。待褒姒上了殿,幽王命其抬起头来。此时的褒姒已有十四岁,竟有十六七的模样,目秀眉清,唇红齿白,发如乌云,指若白玉,容能闭花羞月,眼波似水荡漾,身子如玉白晰,举手投足之间,风情千万种。虽然四方不断有美女贡入,可没有一人能及得上这褒姒的万分之一幽王大喜过望,立即下令:洪德献美女有功,其父褒响给予郝免,并官复原职。

自此之后,幽王坐则与褒姒腿叠腿,行则与褒姒肩并肩,饮则与褒姒盏同盏,缠缠绵绵,身不离影,影不离身,约有三个月没有进申后(幽王的皇后)之宫。有人将此事告知了申后。申后失庞,怒不可遏,便带着宫女,来找茬了。幽王正与褒姒叠腿而坐,看到申后来了既不动也不起身迎接。申后气愤不过,破口大骂:“不知这是谁家贱人,敢在此**宫庭!”幽王不乐意了,急忙用身子护住褒姒,代而答曰:“这是朕新选的美人,还没有定主次,所以未曾见你,你不要发怒。”申后狠狠瞪了褒姒一眼,啐了一口,愤愤而去。待申后走远,褒姒问:“不知这是何人?她为什么这么凶呢?”幽王说:“她是王后,你明日去见一下她吧。”褒姒没有作声。次日,幽王贪恋褒姒美色,仍然留宿于褒姒处,没有去**。

太子宜臼看到申后忧闷不乐,便跪而问曰“母亲贵为六宫之主,会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呢?”申后长叹一声,便将幽王得到美女褒姒的事一五一十讲给了太子宜臼,说到痛心处,不觉潸然泪下。太子说:“母亲不免犯愁,明天是下月初一,父王必会临朝一看,母亲可带着宫女去琼台摘花,引那贱人出来观看,孩儿乘机便将她毒打一顿,以替您出口恶气。父王如果怪罪下来,罪责全在于孩儿,不关母亲。”申后急忙说:“我儿不可造次,这事还待从长计议。”

太子宜臼愤而出宫。次日一早,太子宜臼果然得知幽王出朝了,于是遣数十个宫女去了琼台,不问情由,见花就摘。这时走出一群宫人拦住道:“这花是万岁栽给褒娘娘赏玩的,你们若是毁坏了,万岁怪罪下来,你们可担当不起!”

摘花的宫女说:“我等奉东宫娘娘令旨,要采花供奉东宫娘娘,谁敢拦止!”说着这两班宫人便吵嚷了起来。

褒姒被惊动,出来观看,得知情由,不觉怒从心起,正要发作,却看到太子宜臼钻了出来,立在她面前。太子上前一把揪住了褒姒的发髻,大骂道:“贱妇,你是什么人,没名没位,也敢妄称娘娘?今日且教你尝一尝我的拳头!”说完举拳便打。宫娥们怕幽王怪罪,一齐跪在了太子面前:“千岁,你看在大王面上饶了她吧!”太子也恐出手太重,会要了褒姒的命,只好松了手,带领宫女扬长而去。

褒姒含羞忍辱回到了台中,得知了动手的人是太子,便明白了他是想为王后出气,不觉流下了委屈的泪水。宫娥见状劝道:“娘娘不必悲泣,大王一定会为您做主的。”

不大一会,幽王退了朝,回来看望褒姒,一眼便看到褒姒两鬓蓬松,泪珠四溅,慌得问道:“爱妃今日何故没有梳妆?”

褒姒扯住幽王的衣袖,放声大哭:“太子带着宫人在台下摘花,贱妾又未曾得罪于他,不想刚出来一看,便遭到太子一顿辱打!若不是被宫女劝住,贱妾恐怕就见不到大王了!”说罢,呜呜咽咽,泣涕不已。

幽王听了褒姒的诉说,劝道:“你没有去拜见他的母亲,所以才会出了这事。这是东宫的意思,跟太子无关,你不要错怪他。”

褒姒说:“太子为母报怨,不杀贱妾誓难罢休,只是贱妾死不足惜,但蒙大王宠爱,已身怀六甲两个月了,贱妾不是一条命,而是两条命啊!请大王可怜,放我母子二人离开这儿吧!”

幽王说:“爱妃莫急,这事朕自有主意。”幽王于是传旨:“太子宜臼不懂礼节,惹事生非,贬往申国,听由申侯训导。作为太子之师,东宫太傅、少傅等教辅不力,一并削职!”

接了圣旨,太子欲进宫见幽王,幽王吩咐门丁不予通报。太子怅叹一声,只得驾车去了申国。申后久不见太子进宫,便察觉到了不祥,于是让人打探太子近状,才知已被贬往申国。申后思子心切,日日垂泪,却也无可奈何。

有一个宫人看出了申后的心思,便跪而奏道:“娘娘既然思念殿下,何不修书一封寄往申国,让殿下上表谢罪?若能感动大王,赦回东宫,母子相聚,岂不是人间美事?”

申后说:“你说得不错,只惜无人通讯啊。”

宫人说:“妾的母亲温媪,粗通医术,娘娘可以诈称有病,召妾母进宫,让她把书信带出,我的兄长即可代为送去,一定不会有失的。”

申后点头称是,便修书一封,大致内容是:天子无道,宠信妖女,以致我母子两地分离。今妖女已生下儿子,更受大王宠爱。你可以上表称已诲过,请求父王宽赦,如果此事能成,你我母子重逢,就可以另作别议了。修书完毕,申后便假称有病卧床,召请温媪进宫诊断。

不料此事传出后,有人报知了褒姒。褒姒说:“这必是想传递消息,待温媪出宫,一定要严加盘察!”

温媪来到正宫,佯装为申后搭脉,却悄悄地接了信简。申后嘱咐说:“要连夜送往申国,千万不可延后!”“诊断”已毕,申后命人取来彩缎两匹,奖赏给温媪。温媪揣上书信,手捧彩缎,高高兴兴地回去了。

来到宫门口,被守门官喝住:“你手里的彩缎从何而来?”

“老妾为申后诊脉,这是申后给老妾的赏赐。”

守门官又问:“里面夹带着别的东西吗?”

温媪说:“没有。”

温媪正要离开,忽有一人开了口:“不搜,如何知道里面没夹带他物呢?”于是把温媪唤至面前。

温媪顿时露出惊慌之色。守门官更怀疑了,令人上前扯开了她的衣襟,便看到了那封书简。守门官当即命人把温媪和书简一块押往褒姒处。

褒姒拆信一看,心中大怒,下令将温媪锁进空房,不许走漏任何消息。看着这两匹彩缎,褒姒愤愤地把它们摊开,手执利剪,把它们剪成了碎条条儿。幽王进宫,看到一地碎缎,惊问是怎么回事。

褒姒眼泪汪汪地说:“妾不幸进入深宫,错蒙大王宠爱,以致招来皇后娘娘的妒忌。妾更不幸生了儿子伯服,使得她忌恨更深。今皇后寄书简给太子,末尾还说‘另作计议’,想必有谋杀我母子性命之意,大王要给贱妾做主啊!”说罢,将书信呈给幽王观看。幽王认得正是申后的笔迹,便问是何人送的书信。

褒姒便命人将温媪带出。温媪来到幽王面前,不由得两腿战栗,两齿打架。幽王也不问话,拔出利剑,就将可怜的温媪劈成了两半。

这天夜里,褒姒依偎在幽王怀中叹息道:“唉,贱妾母子性命,还悬在太子手中啊!”

幽王说:“爱妃放心,有朕护你,太子不敢怎么你。”

褒姒说:“等大王百年之后,少不得立太子为王,那时他与申后掌握了朝中大权,恐怕妾与伯服母子将死无葬身之地啊!”言毕,呜呜咽咽地啼哭起来。

幽王急忙说:“朕有意废了王后母子,立你为正宫,伯服为太子,但又怕群臣不服,怎么办呢?”

褒姒说:“臣听君,是顺;君听臣,是逆。大王可将此意说与大臣,且看看群臣的反应再做决定不就可以了吗?”

幽王点点头:“爱妃言之有理。”

这天晚上,褒姒偷偷遣心腹密告于虢石父和尹球,请他们次日早朝时如此如此。石父与尹球早已与褒妃有勾结,自然会助她一臂之力。

次日早朝礼毕,幽王宣群臣上殿,说:“王后近来心胸窄狭,恶意对待朕之爱妃,不配作为天下之母,应该怎么处置她呢?”

石父奏道:“王后是六宫之主,虽然有罪,但不宜拘押,如果是德不称位,大王可以宣旨废掉,另立贤德之人母仪天下。”

尹球也奏道:“臣听说褒妃德性贞静,是正宫的绝好人选。”

幽王又问:“太子在申国,如果废了申后,太子该如何处置呢?”

石父说:“臣闻母以子为贵,子以母为荣。太子带罪居申,既废其母,又何必用其子?臣等愿扶伯服为太子,这将是社稷的福气!”

幽王龙颜大悦,当即传旨将申后打入冷宫,废太子宜臼为庶民,立褒姒为王后,伯服为太子。凡有不服者,既归为宜臼之党,处以重罪。两班文武虽愤愤不平,然而知道幽王主意已定,多言徒取杀身之祸,全都缄口不言了。太史伯阳父叹道:“三纲已绝,周亡指日可待啊!”于是便辞官告老返乡了。群臣受伯阳父影响,也纷纷弃印归田。朝中只剩下了尹球、虢石父、祭公易等一班奸佞臣子。

自此以后,幽王朝夕在宫中与褒姒寻欢作乐。褒姒虽篡位成了正宫,且是幽王最宠爱的美人,可从来不肯展颜一笑。幽王便说:“爱妃恶闻音乐之声,不知喜欢别的什么呢?”

褒姒说:“妾无所好。妾曾手剪彩缎,倒是其声爽然可听。”

幽王说:“你既然喜欢裂缎之声,为何不早说呢?”于是命司库官携来彩缎百匹,使力气大的宫女们把它们一片片地剪掉,以取悦褒妃。褒妃虽然喜欢剪断彩缎的声音,却依旧不见笑脸。

幽王问:“爱妃为何仍不开颜?”

褒姒答:“妾平生不爱笑。”

幽王说:“朕必得使你一开笑口。”于是颁令:不管是宫里人还是宫外人,只要能使得褒后开颜一笑,即可得赏银千两。

虢石父献计道:“先王当年曾因西戎强盛,恐其入侵,于是在骊山之下,做了二十多个烟墩,又置大鼓数十台,如有贼寇入侵,点燃烽火,狼烟就能直冲云霄,各国的诸侯看到,便会发兵相救。这鼓擂起来,有冲天之响,是催促救兵速到之意。今天下太平,烽火好久没有点过了,大王如果想要王后开颜一笑,可携游骊山,夜点烽烟,诸侯救兵必会到来,到来了却不见贼寇,王后必然大笑不止。”

幽王称此计甚善,于是带着褒后去骊山游玩。天黑时,幽王命人在骊宫设宴,并传旨点燃烽火。司徒郑伯友闻知此事,顿时大惊失色,飞车赶到骊宫,奏道:“烟墩是先王应急之用,所以诸侯都十分当真,今若无故点燃烽火,诸侯受了戏耍,他日若真的有了不测,即便再点烽火,恐怕也无人肯信了!”

幽王说:“今天下太平,何须征兵?朕与王后出游骊宫,没什么可消遣的,只不过是跟诸侯开个玩笑而已,他日若有意外,与卿无干!”

郑伯友苦劝不听,叹息而去。

很快,烽火点燃起来了,大鼓擂起来了。一时之间,鼓声如雷,火光冲天。境内诸候看到烽火,怀疑镐京有变,即刻领兵点将,连夜赶往骊山。可一路跋涉到了骊山,却听到了管弦之声,歌舞之影。这时,幽王的下人前来辞谢列国诸侯说:“幸无外寇,劳师远征了!”诸侯面面相觑,愤然卷旗而返。

褒姒在楼上,凭栏看到诸侯们匆匆地赶来,又匆匆地撤回,不觉抚掌大笑。

幽王龙颜大开:“爱妃一笑,百媚俱生,这是石父的功劳啊!”于是赏赐石父千金。俗话说的“千金买一笑”,即来源于此。

申侯闻知幽王废了申后立褒姒,便上书谏道:“当年桀王宠爱妹喜,致使夏亡了;纣王宠爱妲己,致使商亡了。大王宠爱褒妃,废嫡立庶,既违夫妇之义,又伤父子之情,桀纣之事,复见于今,夏商之祸,不在异日啊!恳望大王能够收回成命,国家衰亡之灾或可免除!”

幽王看了奏本,拍案大怒:“此贼胡言乱语!”

石父说:“申侯见太子被逐,久怀怨恨,今又得知申后与太子俱被废除,看来已有蓄意谋反之心,故而敢揭大王之短!”

“那该怎么处置他呢?”

石父说:“申侯本没有多少功劳,不过是因为申后才得以进爵的。既然申后与太子都被废除了,申侯也应该贬侯为伯。大王可发兵讨伐其罪,以除后患!”幽王准奏,下令削去申侯的爵位。幽王命石父为将,率领大军,意欲伐申。

细人探知此信,星夜赶到申国,报知了申侯。申侯大惊:“国小兵微,怎能抵得了王师?”

大夫吕章说:“大王废嫡立庶,忠良弃位,百姓怨愤,这是大王孤立的兆头啊。今西戎兵力强盛,又与申国接壤,主公可致书戎主,借其兵讨伐镐京逼迫大王把王位传于宜臼,岂不痛快!俗话说,先发制人,后发制己,望主公三思。”申侯点头道:“言之有理。”于是派人备下绸缎一车,持书去向犬戎借兵,许以攻破镐京之日,府库内金银任凭搬取。戎主想:“中原天子失政,申侯国舅请我诛此无道之君,扶立太子宜臼,这可大逞我志啊!”遂发兵一万五千人,分作三队,左先锋是孛丁,左先锋是满也速,戎主自率中军。申侯也悉起本国之兵相助。只见枪戟塞道,旌旗蔽空,浩浩荡荡,杀奔镐京而来。大军出其不意,迅速将镐京围了三匝,可谓水息不通。

幽王闻变,大惊失色:“机不密,祸先至。我兵未起,戎兵先到,这该怎么办呢?”

石父说:“大王可速派人去骊山点燃烽火,诸侯救兵必到,这样内外夹攻,方可取胜。”

幽王听从其言,派人点燃了烽火。可诸侯救兵一个也没有来。因为上次被戏耍,以为这次也是幽王闹着玩的,所以都没有出兵。幽王见诸侯救兵不至,犬戎日夜攻城甚急,便对石父说:“贼势未知强弱,你可挑选一批壮勇,杀奔出城一试。”石父本非能战之辈,只得勉强应命,率领八百兵车,杀出门去。

幽王没来得及阅兵,见势头不妙,用小车带着褒姒和伯服,从后门逃了出去。司徒郑伯友从后面赶上,大声说:“大王莫惊,臣护驾来了!”

在郑伯友的保护下,幽王迤逦赶到了骊山。尹球途中追来,说:“戎贼焚烧了殿堂,抢掠了金库,祭公也死在了乱军之中!”

幽王听了心胆俱裂。到了骊山,郑伯友再次点燃了烽火,狼烟直冲云霄,可救兵依然不到。这时,犬戎兵追到了骊山,将骊宫团团围住,口中大叫:“不要放走了昏君!”

幽王与褒姒吓作一团,相对而泣。郑伯友谏道:“事情紧急,臣愿拼此老命,保护大王杀出重围,以图后举!”

幽王说:“朕悔不听叔父之言,才到了今天这个地步!朕今日夫妻父子之命,全交给叔父了!”

郑伯友教人到骊宫前放起了一把大火,迷惑了戎兵的视线,然后带着幽王从宫后冲出。郑伯友手持长矛,当先开路。尹球保护着褒后母子,紧紧跟随在幽王后面。行不多时,被一队犬戎兵拦住了,为首的是戎将古里赤。郑伯友咬牙大怒,接住便战,几个回合之后,一矛将古里赤刺于马下,戎兵见郑伯友骁勇善战,一时四下惊散。

大约行了半里,背后喊声又起,先锋孛丁引大队人马追来。郑伯友叫尹球护驾先行,亲自断后,且战且退。然而犬戎兵多势众,郑伯友抵挡不住,被团团围在中间。郑伯友毫无怯惧之色,一支长矛使得神出鬼没,令戎兵无法近前。戎主教四面放箭,箭如雨点,可怜一国贤侯,竟惨死在了万簇之下!

左先锋满也速早赶上了幽王车仗,俘获了幽王。犬戎主看到幽王皇袍玉带,知是幽王,挥刀就将他砍成了两半,转手又一刀杀了伯服。褒姒貌美如花,戎主不忍下手,就命兵士把她带回毡帐,以供取乐。车刚走动,躲在车箱之内的尹球就发出了动静,被揪了出来,也被砍了

申侯回到京城,安排了筵席,盛情款待戎主。库中财宝被搬取一空,又另赠绸缎十车,指望戎主能满欲而归。可是,戎主把逐杀幽王当作了不世之功,人马盘踞京城,终日饮酒作乐,毫无退军还国之意。百姓无不埋怨申侯。

申侯无奈,只好写了三封密书,派人分别送给三路诸侯(这三路诸侯分别是北路晋侯姬仇,东路卫侯姬如,西路秦君赢开),自己为内应,赶走戎兵,以拯救大周于水火之中。

三路诸侯受命驱兵而至。戎主从梦中惊醒,急忙跨上战马,带着百十人从西门逃了出去。这时天色已大亮。褒姒未来得及跟上戎主,羞于见人,便自缢身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