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走近那一千多年
7112900000003

第3章

智襄子向赵国索地未果,大怒之下,率了韩魏两家的精锐之兵攻打过来。

赵襄子自然是抵挡不住,他的国力本来就弱,哪里有招架联军的可能!大败之后,他准备逃走,可是该往哪里去呢?

往哪里去?赵襄子望着烽烟四散的土地,茫然而立,把这个问题抛给了随从。

随从就说了:“长子近,且城厚完。”嗯,那个叫长子的城,离这里很近,而且城墙厚实完整,咱们就去那里吧。

赵襄子想起了那道城墙,心中却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它厚则厚已,可是,它是怎么来的?是老百姓用性命修成的。衣衫褴褛的壮汉们佝偻着身子,巨石压弯了他们的脊背,终年不得归家,这些哀怨凄惨的画面,一副副在他脑中浮起,那里有无数双眼睛将仇怨的目光投射向他。

“算了,百姓们刚刚修完城墙,气力已尽,现在又要他们不顾生死地守城,谁会与我们同心呢?”赵襄子摇摇头,否决了这个提议。

是啊,在你当国君的时候,尚能用兵力强迫他们修城墙,如今你落难了,也无兵可用了,即使有兵也全用在抵抗外敌上了,百姓们如果不愿为你卖命,能奈他何?

随从便又另提了一处地方:“邯郸之仓库实。”邯郸的粮食充足,或许可以上那里去容身?

赵襄子又摇摇头:“粮仓充足,是搜刮民脂而来,百姓早已非常不满,现在再让他们去打仗,去送命,哪里会肯呢!”

赵襄子是个明白人呀!他也知道自己以前做的事,不得人心,虽然他并非是个坏人,但是为了打仗,为了赵国的发展,他也象父辈那样没顾百姓的死活,传承了先祖的衣钵,

这时候,一个平时没人注意的小地方突显了出来:晋阳!对,就是晋阳!这是父亲亲自为他布设好的退路。赵简子当年派尹铎驻守晋阳,就是为了今天!

赵襄子收拾车马向晋阳而去,一路上,父亲当年说过的话犹在耳旁回响:“一旦有战乱,你一定不要嫌尹铎地位低微,也不要怕晋阳路途遥远,将那里作为归宿,可躲过危难。”

然而一行人马浩荡向晋阳逃去,终归避不过敌兵众多的耳目,于是智襄子与韩、魏的兵马也追至了城外。此时城门紧闭,墙厚难攻,智襄子等人想了个办法:引水灌城。

赵襄子,你不是不开城门吗,不是围了又高又厚的城墙吗,老子就用水灌进去,你的城门城墙,正好为你们自己作池壁。这一招确实狠毒。

水不断地灌进晋阳城,房子都被泡塌了,青蛙四处蹦跳,可是百姓们都固守着,谁也没说一句离开的话。尹铎真是费了不少气力。

水位越来越高,已经快漫出城墙的顶头,可是城里还是没有什么动静,既没有人开城门放水,更没有人出来投降。那么智襄子就觉得奇怪了,决定沿着城外先巡视一番。

从城墙外望进去,只见整个晋阳变成一片泽国,污水横流,房舍倒塌,人们惊慌四散,寻找立足之地而不得,不时有人溺亡,一片惨状,他不禁叹道:“我今天才知道,水也可以让人亡国啊!”

韩康子与魏桓子此时正在他的旁边,魏桓子驾着车,韩康子则站在一侧作护卫。听见这句话,两人顿时变了脸色,你用胳膊肘儿碰碰我,我用脚尖儿踩踩你,互相递换了几个眼神。

唇亡齿寒!谁知道今天赵国的处境,不会成为明天韩魏两国的结果!魏国的都城安邑,临着汾水,而韩国的都城平阳,临着绛水,这两条大江,平时是百姓们的生命之源,可是如果遇到智襄子,也有可能成为亡国之祸根。

水战暂停,三人各自散去休息。

智襄子坐在帐中,听着晋阳城内的一片混乱,大笑三声:“哈!赵无恤那个小子,这就是与我作对的下场,谁让他没有韩康子这两人这么识时务呢!这些百姓吃的亏,都是拜他所赐!”

这时,他身旁一个叫“疵”的谋士却皱起眉头:“主公啊!韩魏两家,恐怕背叛之日不远矣!”

智襄子盯向他:“你怎么知道呢?”

疵摇摇头:“我这是以人之常情推论的啊!我们调集了韩魏两家的兵力,围攻赵国,如果赵覆亡了,下次的灾难又会是谁呢?韩魏两人一定会想到,下次该轮到他们了。”

说到这儿,他顿了顿,又陷入了沉思:“我们在出战前,约定灭掉赵国以后,三家分其地,现在晋阳城很快就要被水淹没了,城里断了粮,宰马为食,破城已是指日可待。可是韩康子、魏桓子两人没有一点高兴的神色,反而忧心忡忡,他们在忧虑自家也遇此劫数,所以他们肯定会背叛君主您的。”

智襄子听罢,觉得有些道理,但是,他实在是太自信了,以致于不愿意去动动脑子。第二天,他居然把疵说的这番话,当着面儿问韩康子和魏桓子,他也不想想,即使韩魏两人真的是这样想的(事实上也确实是),能当着他面承认吗?

韩康子和魏桓子被人说中心思,自然十分惊讶,可是见智襄子这么二,又放心了一些。此时,他们得想法把说这话的人除掉呀,否则让他继续这么劝说智襄子,万一有一天智襄子回过味来,听进了此言来对付他们怎么办?

于是两人就说了:“哪有这样的事!这一定是小人想为赵襄子游说,来离间我们,让主公您怀疑韩魏两家,放松对赵国的进攻,解去晋阳此时的危难。您想想,赵国马上就要败了,我们放着早晚分到手的土地不要,去干那危险又不可能成功的事,不是傻了吗!”

智襄子点点头,这正是他要听到的话。

韩康子和魏桓子两人从帐中走出,到了门口,正好碰见疵从外面进来,三人擦身而过,疵看了那两人几眼,从他们的脸上,明白了刚才发生了什么事。

等他们走远,疵走进帐中,对智襄子说:“主公,您怎么能把我昨日对你说的话,说给韩魏两人听呢?”

智襄子惊讶道:“你怎么知道呢?”

疵叹气道:“刚才臣下在门口遇见他们,他们很认真地看了我几眼,知道我看穿了他们的心思,然后匆匆地走远了。”

智襄子依然听不进他的话,疵没有办法,只得请求外出,去了齐国。

那边晋阳城里,大水漫地,粮草断绝,眼见要撑不住了,而城外守着几家的联兵,赵襄子该怎么办呢?难道就这样束手待毙?

不!不能就这样丧送了国土!韩康子和魏桓子想到的事情,他也想到了!

此时,只有一条路可以救赵国,那就是:把韩魏两家拉拢过来,共同对付智襄子。只是,他能做到吗?会有成功的机会吗?

赵襄子站在洪水之中,望着身边的一片疮痍,决定背水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