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全职的修炼历程
7114100000093

第93章 尴尬的处境

在帅帅一周岁时,父亲说:“该把帅帅送到农村给他奶奶带了,你该出去工作了”,她没有答应;孩子两周岁了,父亲说:“现在该送给他奶奶带了,你该找份工作了。”她还是没有按着父母的意思行事。林可知道,帅帅从未离开她,她也从未离开过帅帅,帅帅的脾气不好,一下子不见了妈妈,他幼小的心灵要承受多大的打击啊。

母亲说:“你就带一辈子孩子,书被你白念了。”林可的表现让他们很失望,可是她的苦楚谁能理解呢?他们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会考虑到孩子的健康成长。林可坚决不离开帅帅,即使吞糠咽菜,孩子的健康与幸福永远是第一位的。她明白父母因她而焦急,因为她目前的经济确实不宽裕,要不然也不会寄住在父母家到现在。

父母认为,把孩子送到农村,农村孩子不也照样长大吗?哪里的水土不养人?孩子吃饱不饿着就行了。她怎么能忍心呢?除却农村条件的恶劣外,他们没有考虑到孩子离开妈妈的心里承受能力,以及焦虑会让孩子的心理造成阴影。他们不会理解孩子需要完整的爱,健全的爱,这样才有利于他的成长。

现实中,有一些因为父母教育的缺失,导致孩子顽劣成性。想想,是林可妹妹家的孩子,一个五岁的男孩,被他妈妈暂时送到这里来。帅帅是个调皮的孩子,拿着奶奶的泡塑拖鞋打了他一下,其实是不疼的,可是他就一个劲地哭起来,“给我钱,给我钱!”一边哭一边念叨着,为了让他停止聒耳的哭声,林可问他,“要多少钱?”他说:“要六个硬币”。林可身上只有3个硬币给了他,他还是一个劲的哭,“还要,还要”。林可说,“没有硬币了”,可是根本就不管用,身上只有100的整钱了,她开玩笑地说,“100的给你?”没想到他又哭着说,“要100的”。林可从母亲的钱包里找出四个五角钱的硬币给他,他说:“不要,要大的硬币。”没办法,从自己的钱包里拿出10元的给他,他接过去了,可是依然还哭,说,“还要钱,还要钱!”钱不是给你了吗?他说,还要100.,有两次哭着冲出门外,因为目的没达到,被外公追撵回来了,他还是怕他外公的。依然不停地哭,似乎没有尽头了,最后外婆说,“我带你去外面买东西,用这10元好不好?”他答应了。最终以这种方式才阻止他的无休止的哭泣。

下午他妈妈来了,他跑到楼上的垃圾桶里撒尿,问他:“为何在楼上撒尿?怎么不到卫生间里?”他竟然说,“谁让你不给钱给我的。”想想长期在农村跟着奶奶生活,自一周岁后,妈妈在县城打工,奶奶在农村带着他。老人带孩子只是不让孩子饿着,冻着,其他的方面就不管了,如今想想变得特别顽劣,养成了很多不良的习惯,偶尔来父母身边,父母也是听之任之。孩子教育的缺失,导致行为偏差越来越严重。可是没有谁意识到孩子教育的重要性。看到想想的扭曲地成长,再看着帅帅,林可更是下定决心带着帅帅走下去。

现在林可生活依然是围绕着帅帅运转着,有时候帅帅的调皮让她头疼,其实令她头疼的根源不是孩子淘气,而是帅帅在父母家里处处需要提防,有时防不胜防。帅帅的很多行为是他外公外婆所不能容忍的,常常被指责或者呵斥。帅帅在这里也是很不自由的,所以他更喜欢出去玩。

爱动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在父母看来是调皮捣蛋的表现。把东西倒出来唏哩哗啦的声音会让他们呵斥阻止;把东西扔得到处都是,他们会皱眉头;孩子有时喊叫,让他们听得聒耳;有时候吃东西不小心弄到衣服或者地上,他们会指责孩子;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在他们的监视之下,孩子得不到应有的自由,处处受到拘束。

帅帅把扫帚拿来了,骑在扫帚上,满屋子里跑,孩子在快乐着骑着“大马”。帅帅把冰箱门打开,探头头脑的寻觅着,外公不由分说地把他的手狠狠地甩开,把冰箱关上了,多么的浪费电啊,怎能由他随便开冰箱呢?帅帅哭着说,“帅帅拿奶酪。”

外公不在家的时候,帅帅最自由了,林可倒欣赏着他的动手动脑带来的创意行为。瞧他,从外公的房间里把修理工具拉出来,把车子或者凳子放倒,说“车坏”或者“凳子坏”,然后用锤子和起子敲敲打打一番,不一会“帅帅修好。”或者把修理工具拿到外面,把钉子放在门上,然后叮叮当当的锤着,问他“帅帅在干什么呢?”他说,“门坏了,帅帅修门!”问“有没有修好!”他说,“修好!”

孩子或者从别人那里学习经验或者自己探索,他在不停的自我提升,走向完善。林可在洗衣服的时候,他也要洗,于是给他一件自己的小衣服,既避免他干扰,又让他享受做事的乐趣;洗澡的时候,让他搬个凳子给妈妈,或者把自己想玩的玩具找来,他乐颠颠的去忙活着;吃完东西让他自己丢垃圾或者拿纸让他自己擦嘴巴;吃饭的时候,他把屁股一欠,挪动着身子,坐在了高高的凳子上;给他勺子自己动手吃饭,有时居然也能吃很多。外公喝酒的时候,还不时地站起来,跟他外公“碰杯干杯”呢!如果外公说,“帅帅要不要喝口酒?”他赶紧摆手说,“酒辣!”吃奶酪的时候,给他勺子自己挖着吃,吃西瓜自己动手,喝水自己从饮水机里倒水……

在渐渐的积累与锻炼中,他的动手能力又上了一个台阶。如果不提供机会给他,他能实现自我的飞跃吗?林可总会欣赏着孩子在动手中获得快乐,孩子需要这样的空间,也需要提供这样的机会,去实现孩子所需要的自由。让孩子去探寻他的乐趣,成人静静的在旁边看着孩子的行为,为他的小创意而鼓励他,肯定他,相信孩子会越来越出色。

林可自然不赞成父母的固步自封的老眼光,不想让帅帅成为一个规规矩矩,不敢有任何非分举动的木头人。如果有房子该多好,孩子有私人领地,孩子做自己领地的主人。任由他折腾,东西弄乱了又何妨呢?声音大了又何妨?自由与体验快乐最重要。可是自己的这一套理论,在父母看来是离经叛道的,他们从帅帅的调皮中已经预见了帅帅不成器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