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不甘的心
7829700000004

第4章 节 奔走

当做出选择的那一刻起,“奔走”就成了靠近梦想距离的脚步,而年末时分就成了“奔走”距离的时间结点。

追梦人的脚步才刚踏上前行的方向,时间节点上的距离就已悄悄靠近了结点。

似乎人生路上的每一个节点,都会是一个新的起点。而每一个起点,也好像只为抵达结点……。

做了选择行走的距离在悠长的时间节点上等待着靠近梦想的脚步迈出设想人生的第一步,然而期待中的一切美好终还要面对现实,首先就是离家越来越近的不安和开始。

年青的选择总还带着些天真和稚嫩,所以做选择的时候难免就有点一意孤行的掘强。

大概自己认为对的选择必将是要自己去践行的,而不需要被理解的画面其实也还是希望被认可的。

至少,家里的父母的理解,对年青的选择来说,就很重要……!

外面的天还没有亮,列车里的灯亮了、广播里也响起了轻爽的音乐、列车员又开始清理起了卫生,推车在过道上正在售卖早餐,旅行的人排着长队等待如厕、洗漱,看似繁乱、拥挤,却很有秩序,列车上的早晨,就这样开始了……。

坐着睡觉,尤其是火车上,没有点真功夫,还想睡个好觉,那简直就是在梦游!

在硬座上半睡半醒的合了几个小时眼,刚想起身舒展一下僵硬的身骨,不经意间发现那群老兵尽然一个都没有了,就像凭空消失了一样,原来的座位上也都换成了全新的面孔。

从来不会为谁停息的列车,不知道承载过多少梦想者的脚步,突然有些失落,却不知原起何因……?

距离返乡站点还有一个小时二十分钟的车程,简单洗漱了一下,见卫生间没人,就先抓紧时间解决了一下“麻烦事”。

列车上的卫生间摇摇晃晃,外头的寒风穿过排便管,那个“冰爽”的瞬间,立马就能让你觉到奔波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解决完“麻烦事”,想抽口烟,于是就没回座位,在列车车厢连接的吸烟处点了一颗烟。

那群老兵走了以后,列车车厢里就恢复了禁烟的功能,想抽烟就得来车厢连接处。

应该是这里可以通风,同时还能降低火灾发生,又因为旅行时间太长,故在此设了一个吸烟处。

喜欢吸烟的人,犯了烟瘾都会来这儿抽上几口,过完烟瘾,就会很自觉的将烟头拧灭在吸烟处的烟灰缸内,然后回到自己的座位继续等待时间慢慢靠近行程。

谈及抽烟,小的时候认为抽烟就是“长大”的意思,长大了之后觉得抽烟是“男人”的意思。

在部队,抽烟是明令禁止的,但体能好的战士可以享受抽烟的特权,所以在部队抽烟,就代表着本事。

仔细琢磨“吸烟”,会发现吸烟是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不知道为什么抽,也知道对身体不好,可还是想抽。甚至为了将抽烟这件事正常合理化,人们还会冠以很多很有道理的噱头。于是抽烟,就开始有了很多不同的定义。

事实上,无论抽烟有多少有意义的定义,对于个体、群体、环境来讲,都是有害无益的。所以抽烟在我看来,能不抽就少抽,最好不抽。

潜意识里的认同高度已然成了习惯,但是能做的部分还是要去做到遵守基本规则,所以在吸烟处抽烟要遵守吸烟规定。

习惯了的坏习惯也要养成好习惯,于是抽完烟将烟头扔进烟灰缸,我也就回到了座位。

列车上的早晨醒来的时间很准时,和部队的作息时间差不多,只是这里的早晨,人们几乎都没有吃早餐的习惯。

奔走的人们都习惯以一种简单的出行方式应付行程,毕竟“旅行”这样的概念不是对“奔走”最符合的描述。

多样的人生轨迹在列车上的意境基本差不太多,人们各自沉浸在属于自己的空间之中听着从列车广播里扩散在车厢内的清快音乐感受着旅途的时间静逸。

也许这个时候的时间就是属于奔走的安静时刻,因为脚步行走的过程中很少会有这样短暂的时间停留。

片刻的安静,让旅行者浮翩联想,双臂交叉置于胸前,斜视着车窗外后倒的线路杆,思绪跟着节奏也加快了。

离开的时候想赶紧离开,真的离开了,又却很不舍。

想回家,离家越来越近,却又不想回了。

我不知道常年奔走于世是怎样的矛盾,此刻内心惶恐,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矛盾到了极致……

如果真的是命运安排,估计也只有“顺其自然”能够安抚我这颗离家越来越近的紧张心跳了……。

初成形的憧憬未来在少年初长成的时候梦想通过选择的力量有所改变,在部队那五年里也始终保持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勇敢之心,尤其是在遇到问题和困难的时候,就希望自己可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一个自我锻炼的成长机会,于是就慢慢学会了释然和反思。

成长的年龄需要不断的面对才能感觉到长大,虽然有时心思会很沉重的乏累,但这样的方法能让年青的心慢慢感受到现实里的存在。

梦想和现实的差距往往是成长过程中学习独立面对最好的时机,尽管还会有新的问题和困难出现,但是今天比昨天有长进的改变,就是自己对自己最好的交待。

不负年华的少年继续憧憬着未知的梦想,选择了的决定在踏上返乡的路上却不得不编织一个可以说服自己和家人的借口。

从农村踏入城市,从学校步入军营,五年的部队生涯无疑自己和家人曾经的期盼和骄傲,然而我的选择却是家人特别失望的决定……!

翻乱的思绪里回想着这五年前前后后的起因和过程,快要没电的手机,却振响了。我拿出手机一看,是李桀的号码,有点不想接,可要是不接,她会打个没完没了,于是喘了口气,就按下了接听键:

“喂!”

“旋,你到哪了?”

“快到家了。”

“哦,早上没吃饭吧,一会儿到了站,自己买点吃的,别饿着。”

“嗯,我知道!

你呢?

怎么样?

这些天复原,事情多,也没顾上跟你通话。”

“我还好,就是有点想你。

不过,这下好了,过几天咱们就可以天天在一起了。”

话筒那头开心的声音就像乌云散去,天晴了一样,心中又遇见了希望。

年轻的生命有过从军的经历,会有很多很多不一样的收获,倍受女孩子们的青睐就是其中一个特有的优势。

也是在伴随着年龄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了她,而她正是因为那身绿军装喜欢上了我。

懵懂的年纪有了爱恨交错的生活感受,现实却不允许幻想能够替代真实,所以在梦想面对现实的时候会有阵痛感。

初长成的男子汉在现实中渐渐体会到了生活的概念,而选择就意味着要承担责任和代价,所以我选择退伍,我们就发生了分歧。

大概还是因为年轻,对未来又没有方向上的把控,更多时候又是自己的想象,这就导致选择,在某种程度上成了触碰未知世界的冲动决定。

夹杂着复杂的年青选择很少会静心聆听不一样的声音,尤其是读过“小马过河”的故事,就更坚定自己的选择就是正确的决定了。

已然是事实的决定让两颗年轻的心出现了很正常的分离,但终归还很年青,往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份难得的感情也还不至于因此冰裂,所以在听到她开心的声音时候,我就动情的说了声

“李桀,对不起!”

僵持了近一个月的冷战,任谁也很难保持强硬,且不论还都是正值青春的年华。

情愫绵绵的一段感情里,总得有人主动,也得有人懂得开颜,所以这通电话就这样自然而然的又把两颗心粘在了一起。

在我淡淡的真诚歉意后,她哽咽的笑着说

“是我不好,我该支持你的,在你心情最复杂的时候不能在你身边,还给你添堵。

这些天我也想明白了,只要你好好的,你做什么我都支持你!”

感情的世界里没有对错,年轻的世界里也全都是单纯的表达,但是随着时间会慢慢领悟生活,起初的简单选择也就有了轻微的变化。

天注定的缘分将两个前世未了情缘的年轻人重新安排在了彼此的生命中出现,因此就有了一段说也说不清的爱情故事。

还没有完全屡清思绪的人生路上,任何时候的选择都有收获,也会有付出,而这样的收获和付出在成长中同样也会带来必须要经历面对的选择和伤害。

憧憬美好的时候大概永远都不会考虑结果,因为过程中的感享永远都是美好的期许……!

忽懂爱情的年龄就是天天在一起的简单快乐,这个时候我又刚好处在茫然的状态,也急需要一个点释放情绪,于是我将暖在心田里的希望通过爱的传递表达了出来。

我笑着说

“亲,我到家办完手续,就来找你!”

电话那头阵阵酸楚的哭泣声立马换成了开心的甜语,她高兴的说

“嗯,我等你!”

她说完,我说

“好!”

她又笑笑说

“路上你自己多操心,回去跟你父母好好沟通,别老犯倔。”

我说

“嗯,我知道!”

她说

“说了这么长时间,先就这样吧,不然漫游费很贵。”

我说

“这两天天气冷,你自己照顾好自己,到了家安顿好以后,我联系你。”

她说

“我好好的,你不用操心我,回去记得替我向你父母问好!”

说完,紧接着一声“拜拜”,电话就挂了。

女人真是个神奇的物种!

和男人相同的年龄,却比男人成熟,但又总是那样柔弱,可你又永远想不透她在想什么,什么时候会怎样想。看似复杂却又很简单,觉得简单却总是很复杂。

也许女人需要呵护,也需要适当的放纵。因为女人的伟大不单是母体,***就曾说过“妇女能顶半边天”。

我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对女人理解的这样深刻,可能是在部队工作的地方都是女性,也可能是因为李桀是我的第一个女人,或者还有这种可能是自己重感情。

当我冥想了许久后,发现全都不是。

对女性的理解,其实是源于我的母亲,她朴实无华、心灵手巧、任劳任怨、勤俭持家、善解人意、待人醇厚、恪守妇道,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样的词汇能描述我的母亲,她在我心里比天高,比地大,她是我活下去的勇气,是我勇往直前的动力,我爱我的母亲!

是母亲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最真实的女性形象,才让我对女性的理解有了深刻的认识。

或许母亲那个年代里的大多数女性都有着和母亲一样的女性特征,所以母亲的女性形象在那个年代中走过来的女性身上都能看到,尤其是村子里。

时代的进步,环境的变迁,大潮流中的女性形象虽保留了女性最基本的特征,但因为隔着时代背景,女性形象也就发生了不一样的变化。

老旧的观念在我的潜意识中留下了最初的认知,以为的概念却在与时俱进的时代发展中变的有些格格不入,我也就自然要比城市里生活的同龄人多一些需要思考的部分。

多想,是我最不愿意出现在思维意识中的思考方式,但却由于所面对的一切都是新的认知,这就由不得我不去想太多了。

变化中的矛盾首先要学会妥协大流,至于自己以为的,也就只是自己独家一方之言了,所以每遇到生命中的第一次尝试,我都会全方位考量。

李桀的出现同样是我生命中的第一次尝试,虽然在情窦除开的年龄中她不是我的第一份爱情,但却是让我成为男人的第一个女人。

初成年的成功有很多表述的概念,“有个属于自己的女人”,大概就是这个年龄段的合适表述。

李桀就是我的女人,是我生命中的第一个女人,所以我很珍惜和她的这份感情。

人这一生,世事难料,很多人和很多事情永远都无法说清,但只要在合适的年龄真情的对待合适的人和合适事情,这个年龄节点,就不会留下人生遗憾……!

无悔的青春故事里,对爱情和未来总是容易轻易释怀的,所以她有时的无理取闹也好,有时的明白事理也罢,她是个好姑娘的女性形象在我心里一直都没变过。

年青的心在面对选择的时候,参考的东西其实也很单纯,无非是自己的理想和属于自己的女人。

选择退伍,李桀也在我的考虑范围,只是我没跟她说过,因为她一直希望我能留在部队发展。

时感是个男儿身,就该承担起一份应有的责任,无关志在四方,就仅仅是想通过选择的方式,可以对这份感情有所交待。

出自年少自青的选择,尽管意气风发,可在李桀眼里,我的行为并不是理智的。因为她一直在地方工作,有很多她理解的生活认识是我不能够感触到的,而我的生活认知她也无法感知,所以两颗年轻的心产生了不同理解的生活分歧。

无法统一认识,又不愿意争吵,于是我们俩就选择了沉默以对。

我发现,解决分歧最好的办法就是彼此沉默,然后冷静的回想问题的根源,去想念对方的好。

当懂得学会用心挽留情感的时候,短暂的分离就会有新的成长认识,珍惜的表达也就会多一份无悔的选择……!

独自沉寂片刻,列车广播提示:“前方到站时间7点45分,停车10分钟,下车的旅客请收拾好自己的随身物品,准备下车。”

听到广播后,刚刚心松的情绪,一下子,又紧张了起来……!

列车运行了12个小时40分钟,全程720公里。这个距离,这个时间,在我没当兵之前一切都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没有去过城市,也没有见过高楼林立,不知道如何乘坐公交车,更别说列车了,见都没见过!

我记得,第一次见到火车,是一条经过村子的运煤专线建成通车后,那个时候天天盼着火车能赶快通行,好满足幼小的心灵愿望。

当火车正式通行后,我们发现这仅仅是一条运煤的专线,并不是课本里有关火车图样的介绍。不过我们心里还是很自豪、很开心,因为最起码是见到火车了。

闭塞的村子,幼小的记忆里满满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哪怕是拉煤火车经过,我们也能找到特别激动的纯真。

记得那时候,不管是村子里的大人,还是小朋友,或是老人们,只要听到火车呼啸而来的声音,几乎都会在同一时间保持立定姿势面向火车,然后就不约而同的开始数运煤火车的车厢节数。

数完以后,所有人脸上都会露出特别美丽的笑容报出自己数下的节数,甚至有时候大家还会因为数到的数字不同争论一番。

纯朴善良的人们没见过世面,但他(她)们很容易找到触发心灵快乐的真情,哪怕是偶尔见到不同车头的火车,都会很兴奋。

童年的记忆里总是很好奇火车为什么从来都不停,而且还是一趟接着一趟,从哪里开始,又去往哪里?

对于村子以外的那种好奇,始终却想象不出模样,只能凭借着各自认为的幻想和从走出过村子的人嘴里感受到外面世界的样子。

生在村子里的人都有一个相同的愿望,那就是走出村子,可是供村子里人选择的出路却是有限的。

无奈中的沉思就像很快融入村子生活的运煤专线一样,很讨厌,却没有办法改变它的存在,只能任由着它变成一种习以为常的生活部分,然后将它无视……!

生活毕竟是生活,就算不尽人意,但盼望美好生活的心切从未改变过,所以适时的选择即便是行不通,那也是正确的出路!

儿时记忆中的幻想随着时间慢慢有了长大后的认识,对外界的感知也不会再像第一次盼望见到火车时那样单纯了,因为见到以后的焦点开始转移到了自我的反思中。

相信村子里的人都有这样的自我认识,至少他(她)们不会因为听到火车呼啸而来,再单纯的开心了……。

时代发展的洪流中,我们只是普通到不会被谁关心和记起的一拨人,因为我们能做的,只是选择出路!

在村子里,读书是唯一能够改变人生的选择,也是我们听到最多的指导语录。

或许一切真的都是命中注定,因为能从村子里走出去出人头地的人并不多有。

不断成长的年龄,尽管慢慢认识到的事实已经很清楚了,可所有人还是会把孩子的希望寄托在读书上。

原因其实很简单,但凡读过书的人,无论到了什么一样个阶段,除了受益无穷之外,并没有任何坏处!

所有人都明白的道理,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从读书中找到出路,于是村子里长起来的孩子不是读书的料的,父母们通常都会在不同年代发展的背景下做出相对应的决定。

像父母那代人,有很多人都没读过书,所以能认识几个字,上个小学就可以出来谋生了。

等到稍微往后点,小学教育成了普遍,初中毕业就又成了一个共同认知的节点。

再到后面些,初中教育普遍成了一种现象后,高中毕业就又变成新的认识节点了。

到了现在,大学受教都还不够,硕士、博士成了时下最普遍的认知节点。

知识改变命运一点都不假,但是对于村子里的人来说,可选择的出路依然是很有限,因为现实中的例子已经不仅仅是受教程度的高低了。

“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

估计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话,也很认同这句话,毕竟这个很直接。

没有经济条件,没有家庭背景,也不是学习的材料,当兵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当兵能走出去,还不用花钱,说不来还能碰碰运气。

相对于选择学手艺的出路,“当兵”在村子里的选择其实并不普遍,因为大家都知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大家还知道:“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

过去村子里的家长一般都会给即将进入社会的孩子选择“厨师、木工、瓦工、电工、电焊、修车等”之类的手艺活,虽然苦点、脏点、累点,但毕竟是个一技之长,不至于会饿肚子。

简单的生活诉求,其实没有多么大的人生理想,就是踏踏实实的过日子,然后重复的生活。

当然,奔走的范围基本也很固定,或者很有限,最多也就是在本省。

提早找寻到出路的人,通常也都是根据父母,或者亲戚,或者身边的邻居和朋友来做的出路决定,因为手艺活儿需要传代,有熟人学的扎实!

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村子里的人都会考虑选择的出路,然而当兵这样半成不就的选择就有点不伦不类的。

区别于上大学,也别类于学手艺,既没有文聘可拿,又没有专业技术,所以说:“当过兵的人很穷”!

村子里的人选择当兵纯粹是碰运气,都很少有人会拿“锻炼人”来概述,因为当完兵回来,什么都已经迟了。

当初选择入伍参军,现在选择退伍返乡,这样的选择都是我自己的决定的,中间存在的偏差我也有过类似的感触,但在部队接受了五年的锻炼是实实在在的,所以我很坚定的认为:“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

人生路漫漫,其修远兮。

古语都有云了,所以怎样的选择和认识都不打紧,关键是要做好追梦的准备,奔走的准备,即便是到头来一事无成,也不白来这世上一回!

别样的感触在我面对选择的时候给予了的很大的帮助,这也让我顿时提起了精神。

乘坐着的火车终于进站了,列车广播里又播放起了到站提示音,可现在我已经听不清广播里的内容了,我只想赶紧带着行李走下车厢,迈出车站……!

满腔热血伴着点小紧张跟着大队人群快步赶脚,心里头美美的想念着母亲的祥子、想象着父亲对我的责备、想着哥哥妹妹和那没见过面的嫂子、还有那刚出生不久的小侄子,眼睛里望着正前方通亮的出站口,脑袋却有点懵的失落感觉。

不再是“人民解放军”中的一员,而是老百姓的一个身份了,这身戎装也不再是军绿色的耀眼了,而是人潮中“奔走”的追梦人了!

角色跌落在人群,没有任何标识,也没有任何展示,除了习惯性的步伐以外,我和同行的人并没有两样。

快速融入地方生活是一个刚走出军营的老兵需要学会的第一件事儿,所以我赶紧调整了一下思绪,跟上了只有一个方向的人群涌出了车站!

早晨的省城很冷,抬头看不到太阳,像是要下雪似的天气,白蒙蒙的一片,甚感冻人。

在出站口边上稍稍喘了口气,没敢多做停留,就赶紧带上行李往广场外围边上走了去……。

独自奔走的生活节奏需要学习的社会常识太多,不再火车站停留、不再火车站和陌生人说话、不再火车站随意漏财,这是最基本的出门要领,所以这个时候我赶紧逃离了火车站广场。

省城这座城市相对参军驻地还欠发展,虽没有进城感触过这座城市的气息,但却没有一点心思好奇它的存在。

几次到省城,都只是作为转站地路径此地,有一次探亲回家在火车站给家里打了通电话被讹诈了二十块钱以后,我就不知道怎么在心里对它产生了芥蒂。

按理说,我不应该对老家的城市有偏见,可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心里特别害怕靠近它,生怕看到的都是暴露人性丑陋的画面……!

还没有融入现实生活奔走的脚步踩着走过的路线离开了车站,下一个地方的站台却早已经守候在了那里……。

回家的距离越来越近,心中忐忑不安的紧张心跳在这个季节里像发动机引擎一样,使得的全身感觉不到丝毫冰冷,反而还有点热的冒汗。

离家时的期望如今失望而归,复杂又无用的思绪来回在脑子里乱窜,眼前茫然一片,突觉五年像梦一样,还没来得及触碰,梦就醒了……

上高二那年,自觉学习已经跟不上了节奏,整天就进驻了白日梦想。

同样是村子里的人,我自然也逃不过要面对选择,只是这样的选择需要我自己去做决定,因为我的父亲和母亲没有跟孩子们沟通的习惯!

村子里大多数家庭都是一样的,因为闭塞的观念很难让根深蒂固的传统思维有超前意识,所以通常都是到了哪一步,再考虑哪一步。

因为在读高二,还没有到了真正面临属于我选择的时候,所以这个时候的想法是属于自己秘密。

出生在农村,一定会养成顾家的思想,尤其是懂得感触父母不易的孩子,永远做的决定都会和家有关。

我的家庭条件算不上太好,也算不上太差,在村子里就是普普通通的家庭,日子还算过的去。

从小的观念里,就很不忍母亲吃苦受累的没天没夜,而我自己又不是学习的材料,可也不想像他们那样学手艺重复父辈的生活,所以我想选择当兵。

属于我的这个年代,正是改革开放发展变化最明显的年份,几乎一个国家所有发展的变化都能在成长的年龄里找寻到影子。

就受教程度而言,我上小学的时候,初中还不算完全普及,等到我上初中的时候,初中全面施行了普及,但高中没有完全普及,可等到我上高中的时候,高中也普及了。后来进入高中,大专已经成了普遍学历。

随着社会发展进入快速阶段,受教程度的高低所应对的未来方向也一定是以知识为主的未来,虽然那时候已经有了一些感触,但荒废的时间里已经落下了太多跟不上了。

自知在学业上不会有所突破,也不愿意将就的花父母的血汗钱上没有未来的专科院校,所以就在高二升入高三第一个学期的时候,让哥哥帮忙给我留心了村自己征兵的消息。

也就是一前一后的时间,没过多久,哥哥告诉我报上的名,然后紧接着就开始了一系列的应征入伍流程。

现在想想,当初是做对了,毕竟那是我第一次有了自己想法的决定!

初碰梦想成真,是从拿到入伍通知书后开始感觉到的,但最兴奋的不是那身绿军装,而是可以坐火车远行去城市,并且那里管吃管住还有津贴。

年少时的愿望并没有多复杂,也没有多么的崇高远大,就只是一个农村孩子向往外头的美梦。

美梦成真了,要走出去了,心中除了欢喜就是欢喜,一家人也为我这次光荣入伍感到了自豪和高兴。

至今记得都特别清楚,犹如时光再现,就跟刚发生的一样。

走的那晚,哥哥和妹妹高兴的帮我整理随身物品,父亲一直叮嘱些社会常识,而母亲一句话都没有,一直在火炉旁忙活,一会儿煮鸡蛋、一会儿炒瓜子、一会儿又想起给我准备的衣服。真应了那句老话:“儿行千里母担忧”,在母亲脸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第一次出门,我并没有觉察到什么是生活,什么是现实跟梦想,只知道这一次父母可以为我感动,因为之前我从来没有优秀过,从来没有让父母脸上有过光,所以我心里想到最多的是“一定要在部队好好干,干出一番成绩来”!

想到真情处,不免会有激动的眼泪,可我怕母亲看到,就没有抹泪。

家里最累的是母亲,她总是竭尽所能忙前忙后,从来都没有一句怨言,所以母亲让我倍感骄傲!

稍微读过点书,也就能明白点人生道理,所以作为子女,我想有份好的前途让她过上我带给她的幸福生活。

可是,我现在选择了回来!

关于我的选择,父亲是极为不赞成的,甚至因为我的选择至今都没消气。而母亲还是那个胸怀宽广的母亲,她非但没有任何责备,反而给了我很多理解和鼓励。

其实说到底,人生本来就一场长途奔走模式的赛场,而选择只不过是阶段性的战术调整,至于最终的结果是否尽如人意,调整的方式方法是否被人理解,并不重要,因为有句俗语说的非常好:“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