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班级日常管理概述
班级日常管理的特点
管理指的是通过组织、计划等行动,把一个机构拥有的人力、财力、物力充分运用起来,使之发扬最大的效果,以达到机构的目标,完成机构的任务。而班级日常管理指的就是班主任教师按照一定的原则,运用各种管理手段,通过组织、指挥、协调任课教师和全班每个学生个体活动,利用学校、班级各种有利条件创造出一种比教师或学生个人活动力量大得多的集体力量,以便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学校规定的教育目标和任务而进行的一种职能活动。
属于微观管理
班级日常管理是一种面对面的教育,需要直接面对每一个学生,也是学校各项管理的综合落脚点。因此,班级日常管理是一种微观管理,班主任通过微观管理来把学校各项管理具体细化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体现学校管理意图,服从学校管理大局,实现学校管理目标。班主任作为班级日常管理者,就应该把班级建成一个团结文明向上的班集体,推动全班学生德智体全面健康发展。这既是班主任工作的任务,也是班级日常管理的目标。
自然社会属性
班级日常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层组织。如果说家庭是组成国家与社会的最小细胞,那么一个班级则可以说是社会组织形态的一个最小单位,或者说是社会的缩影。总而言之,班级日常管理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自然属性反映的是生产力和科学的情况,比如管理技术、方法等要要符合教育科学,培养人才要有明确的政治方向。社会属性指的是反映阶级意志的一面,比如管理思想、管理目标等,要讲究方向正确。
其他性能特征
班级日常管理具有综合性。学校对学生德、智、体的管理,是分工到不同的系统部门或者专职人员的,而班主任则要承担起对学生德、智、体全面教育管理的责任,可以说是一个人肩负多重责任。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呈现出了综合性特点。
班级日常管理具有复杂性。班主任面对几十个学生进行教育,决不可以采取一刀切的简单做法。因为每一个学生都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不同学龄段的学生生理、心理和行为表现又各自不同,这便呈现了教育对象的复杂性,也意味着增加了教育管理的难度。
班级日常管理具有诊断功能。学生处于班级组织中,其人格及能力上存在的缺陷会显现出来,这就为班主任和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创造了条件。
班级日常管理具有满足需要的功能。人处于一个社会团体中,会对团体产生各种需要,比如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承认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班级组织可以为满足学生的各种需要创造条件、提供机会。
班级日常管理具有具体性与灵活性。针对每一个学生所呈现的不同个性特征,对其各种不良行为习惯要分析其生成原因,教育方法必须因人而异地分别采取不同的具体方法才会见成效。与此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学龄段的变化,教育方法也要随之灵活地变换,不能一成不变。
班级日常管理具有具有矫正功能。学生存在的人格或能力上的缺陷,可以通过班级组织和有效的活动得到矫正,如自我中心的学生会因为受到伙伴的批评而改变;自我控制能力欠缺的人可能在集体的监督、约束下逐步形成自律意识和能力。
班级日常管理具有促进发展的功能。班级能够为其成员提供发展的机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知识认知的发展,比如知识的增长、认知的深化、观点的形成、自我了解和对他人理解水平的提高。二是兴趣态度的发展,比如对自己、对他人、对规范和规则。对文化与社会的关心和态度等方面的发展。三是情感的发展,比如友情、亲和感、共鸣感、优越感、自卑感以及称赞、嫉妒、憎恨、敌意等积极和消极的个体情感的产生和深化。四是社会技能的发展,比如自我控制的能力、讨论与决策的能力、人际沟通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矛盾的能力、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等多种能力水平的提高。
班级日常管理的作用
班级日常管理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班级管理的理论总体规划下进行相关的具体操作,也就是说,根据目标制定的工作计划的实施,分阶段工作的完成评价,直至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形成。在班级日常管理中,班主任要针对建设一个良好班集体出现和没出现的问题预见解决的琐碎工作,比如对班级建设进行规划、设计、实施、总结评价等等,同时要求班主任能够深入班级成员的学习生活中,与每一个同学打交道。
促进学生角色的社会化
人的社会化指的就是人从一个“生物人”发展成为“社会人”,学校教育的最基本职能就是实现人的社会化,也就是说,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生活,将来可以更好地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
传递社会价值观,指导生活目标。班级在按照社会需要和教育目标,组织学生开展学习、交往、游戏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向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审美观和知识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目标和集体目标、社会目标的关系。在社会核心价值观和公民精神的指导下,把个人的兴趣、需要和愿望升华为符合社会期望的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和社会理想,使学生成为热爱祖国、造福人民的集体主义者。
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一个人要符合社会的要求,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就必须通过学习适当的角色进入社会,获得一定的地位。班级日常管理为学生的角色学习提供了多方面的条件,比如班集体的目标、规范、人际关系结构等都对每个学生提出了角色期望,而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态度、成绩和教师、伙伴的评价决定了他们在人际关系中的角色地位。
教导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在师生交往及同龄伙伴交往中展开的,班集体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关系必然形成相应的社会规范,比如课堂规则、学生守则、学习纪律,加上集体的舆论、风气、传统等,都起着传递社会规范的作用,对学生具有同化力和约束力,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对培养学生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方式具有重要的作用。
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班级教学目标的规范性、课程结构的系统性以及教学过程的简约性和可控性,是学生学习社会经验、获取科学文化知识、技能的独特条件。教育者将人类社会长期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传递给学生,使他们获得社会生活的经验和技能,并为进一步发展社会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
教育任务目标得到实现的保证
班级日常管理工作是贯彻教育方针、完成教育任务和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学校的全部工作都是为了贯彻教育方针、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标的,这些都要落实在学生身上。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因此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直接现实的保证作用。
与此同时,班级日常管理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学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证。加强班级日常管理,有助于学校全面工作的管理,有助于教育方针的落实、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助于学校建设良好的秩序,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与此同时,加强班级日常管理,是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所以说,班主任要做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并要与社会联系起来,努力建设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以求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师生的知识才能等得到提高
在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中,可以增长师生的才干。要管好一个班级,需要多方面的素质,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将在管理的能力上和各方面的素质上都能得到很大的提高。班级日常管理的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班主任在履行班级日常管理职责时,常常会以不同的角色出现。
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班主任在班级日常管理中表现出来的角色也不完全相同。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会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影响到学生的发展。适应社会和教育要求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班主任在班级日常管理中必须要实现角色转变,这样才能更好地履行班主任的管理职能,并通过班级日常管理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学习环境
班级日常管理工作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和谐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氛围。一个班的班风、学习质量、人际关系、组织活动等,都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直接管理者,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班级日常管理中重要的一环。
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对班级日常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种良好关系的建立需要班主任与学生双方共同努力。在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过程中,班主任起主导作用。学生通过班主任的潜移默化,学生的主体性逐渐表现出来,逐渐表现出主动与班主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愿望与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