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日常管理目标的内涵
任何一个机构都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设立,任何一个人都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行动,任何管理都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进行。班级目标管理指的是班主任根据班级工作目标进行管理,目的是通过目标的激励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班级目标管理的核心,是重视成果的评定。班级目标管理的特点,是以目标来指导行动,以目标的达成来评价其贡献的大小。
班级日常管理的目标就是形成“班级共同体”,这种“班级共同体”应该是一个目标明确的场所,一个相互交流思想的场所,一个充满正义感的场所,一个纪律严明的场所,一个互相关心的场所,以及一个欢庆聚会的场所。一个共同体并不等同于一个松散的个人集合体,一个真正的共同体是一个在自愿基础上组织集合起来并由协商建立的、在现则运行的团体,班级就是这样的真正意义上的共同体。
班级日常管理目标的内涵
把班级建设成一个学习共同体。班级应该是学习的共同体,学校班级学习共同体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组成的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为载体、以促进成员全面成长为目的的,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以相互作用式的学习观作指导,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基层学习集体。它与传统教学班和教学组织的主要区别在于强调人际心理相容与沟通,在学习中发挥群体动力作用。
把班级建设成一个文化共同体。班级应该是一个文化共同体,这种文化共同体是一种氛围、一种情绪,一种流动着的、穿行于个体之间的无形之物。它编织着学生的现实关系之网。这是一个混沌多样的整体,然而能被个体精确地感知到,这种整体被称作情境。人们的全部经历和体验都要通过情境而实现。班级作为一个共同体、就是要形成这样的能让学生乐于身处其中的文化空间。
把班级建设成一个伦理共同体。班级应该是在良好的伦理原则上形成的共同体,形成成员间良好的伦理关系,避免相互间的伤害,同时也防止个体行为对公众的危害。学生伦理原则的制订,主要包括公共生活伦理,无论是校园班级的集体学习生活伦理,还是宿舍生活伦理等,它们都应该是建立在良好的公益性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单纯的个人私利之上。班级要形成学生之间良好的伦理关系,避免相互间的指责、伤害和侵犯。班级作为伦理共同体就是要以良好的伦理关系铸造学牛被全的精神人格。
班级应该是一个精神共同体,曾经有一位教育家说过,班级建设的最高境界是形成一种平和愉悦的精神共同体,也就是说,它既是教育工作追求的自然归属,也是老师和学生的快乐所在。班级是一个精神共同体,就是说它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精神发展,使学生在精神上成为一个相互承认、相互关爱的统一体,使每一个学生精神的健康发展都以其他学生的发展为前提和基础。
班级日常管理目标的特点
班级目标管理是一种面向未来的管理。班级日常管理目标是指班级在一定时期内预期要达到的结果或效果。这就决定了目标的未来属性。因此说,实现目标的过程是面向未来的过程。
班级目标管理是一种重视人的管理。班目标管理,提倡目标要由全班学生充分讨论确定,所有学生都有实现各自目标的自主权。这有利于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提高班级日常管理的成效。
班级目标管理是一种重视成果的管理。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讲求管理效益。班级日常管理的成果是指班级目标水平和目标达成度。如果目标水平高,那么目标达成度高,班级日常管理工作有成果就大,反之就小。重视成果管理,有利于克服“做表面文章”的坏作风,有利于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
班级目标管理是一种系统整体的管理。工作目标是班级系统功能的集中体现,是评价班级日常管理成效的根本标准,抓住了目标也就把握住了整体。这就要求把班级的整体目标分解到各个学习小组当中,然后再将各个学习小组分解到各个学生身上,共同为实现整体目标而努力。
除了上述的几个特点之外,班级日常管理的目标还具有自身的优点。它可以把任务转化为目标体系,使班级每个组织、每个学生都明确自己的学习工作目标,以目标来指导各自的行动,由被动管理转向主动管理。同时,可以改变管理只是班主任的事,动员全班学生和任课教师参加班级日常管理目标的制定与实施,实现所有学生和任课教师都参与管理理。最后,班集体有了明确具体的目标,有利于对工作进行的检查、控制和考核评价,从而保证班级工作的正常运转。
构建班级日常管理目标的意义
一个班级由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未成年学生组成,他们的兴趣、需要、能力等各不相同。而班级作为一个正式群体,一种社会组织,它有着共同的目标,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其目标实现得如何,组织功能发挥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管理目标的实现和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这就需要对班级日常生活进行有效地管理。
在构建班级日常管理目标的过程中,班主任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班主任指的是学校任命、委派全面负责一个教学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方剂的教师。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负责人,班主任的主要职责就是积极构建合理良好的班级日常管理的目标,组织、教育、引导学生并日与学生一起管理好班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班级日常管理目标的作用
班级日常管理目标的构建是进行班级全面管理的基础。班级日常管理目标是学校管理总目标的分目标,它受到学校教育的性质和学校总目标的制约。学校管理总目标决定着班级日常管理目标,制定班级日常管理目标要以学校管理总目标为依据,班级日常管理目标影响着学校管理总目标,实现学校管理总目标要以班级日常管理目标的实现为保证。
班级日常管理目标具有标准作用。管理目标的标准作用,是指以目标为评价工作成效大小、质量高低的标准尺度。班级日常管理目标,必须有一个总体目标标准,在这个总体目标标准下,规定各项工作的具体目标标准。班主任和全班学生都要以这一套目标标准作为评价工作成效大小的尺度。
班级日常管理目标具有推动作用。具有一定难度的管理目标,才有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在班级日常管理活动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班级成员可起到鼓舞人心、激励精神的作用;二是对班主任可起到提高管理工作的自觉性的作用。
班级日常管理目标具有指向作用。管理目标规定了管理方向,指明了管理工作的最终目标和预期效果,制约着管理内容、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管理目标是为班集体树立的方向标,它对全班学生的活动、行动具有指引作用或指向作用。正确的管理目标能引导班级活动沿着正确轨道前进。相反,错误的管理目标,会使班级活动偏离轨道。
通过班级日常管理目标的制定,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促使他们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同时还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使大家在为共同目标奋斗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班级日常管理目标的实施
制定目标是班级日常管理的前提条件,每个学生都是班级日常管理的主人,他们既是被管理者,也是管理者。作为班主任,首先要从思想上更新管理观念,确认每个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权利和义务。尊重学生的人格,加强自主意识和民主意识的教育,以“我就是班级日常管理的主人”为主线,引导每位学生参与班级日常管理目标的制定。
对班级日常管理目标的实施,指的是班主任和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将总体目标化作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班级日常管理目标的实施,首先要班级目标的制定。制定目标是对班级日常目标进行管理的前提和先导。在制定班级日常管理目标的时候,班主任要熟悉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充分了解本班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班级目标的制定。
目标是集体发展的前景,它具有很强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向班级学生提出的奋斗目标必须实事求是,符合班级的实际状况,目标要鲜明、生动,具有针对性、趣味性、合理性,富于鼓动性。在制定班级日常管理目标的时候,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都应该以主人翁的身份出谋献策,共同制定出切合班级实际的总目标。管理目标的确立,一方面要使学生看到前进的方向,明确总目标的实现是每个个体努力的总和。另一方面也要使学生看到目标高而可攀,但必须经过努力才能实现。管理目标制定的过程,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激励的过程。
在制定班级日常管理目标的时候,班主任也要做好将目标进行分解的工作,主要包括横向目标和纵向目标两个方面的内容。横向目标的外延涉及学习风、组织上纪律、班风班容等,对每一项目标都予以量化,变软性任务为可检测的硬性指标。比如班级中的每个小组都可以讨论制定学习、纪律、卫生等目标,这样可以把学生潜在的能量激发出来。每一级的情况有专人记录,每月一统计,评出优胜组,期末按目标评出各项最佳小组。纵向目标指的是横向目标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要达到的具体标准,需要进行明确具体的规划。比如达标运动会前两个月,组织学生讨论班级达标目标,然后再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体能制定个人目标,最后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达到个人及班级目标,并制定个人训练计划。
班级日常管理目标的实施,其实施目标是班级目标管理的关键,只制定目标,没有很好的落实就是纸上谈兵。因此,在制定班级目标以后,就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使目标具体化为各种活动和每位学生的自觉行动。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班级日常管理目标的检查与评定,这是总结经验、找出问题,进入新的目标管理循环的重要措施。通过经常或者定期的检查,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调整,以推动班级日常目标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目标的评定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从中受到激励,增强向更高目标前进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