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21世纪政治经济学
9180700000033

第33章 又一次大迁徙(1)

如果根据各国产出勾勒世界经济地图,随着时间的变化,地图的形状也会发生变化,人口地图也是一样。如果按照国家的人口数量决定版图的大小,将来各国的人口版图和现在的相比,会发生很大变化。印度和巴基斯坦人口增长速度非常快,欧洲或印度尼西亚的人口增长比较平缓,日本和加拿大的人口已经出现负增长,不同国家人口的变化过程各不相同。一方面是文化和经济因素造成的,另一方面,政治因素也会给人口变化带来深远影响。人口变化和人类大迁徙是未来的第七大问题。

虽然各国人口变化趋势不同,但是我们已经见证了人口的大幅增长。自1990年以来,欧洲的人口数量几乎没怎么变化(从7.21亿增加到7.42亿),亚洲的人口数量却增加了十多亿(从31.81亿增加至42.98亿)。非洲的人口增长也不容小觑,是亚洲人口增长数量的1/3,从1990年到2012年增长了三分之二,从6.37亿增加到了11.1亿。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人口也都在不断增长,1990年到2012年,北美洲人口从2.84亿增加到3.55亿,主要是移民增长,南美洲从4.44亿增加到6.16亿。世界人口不仅在数量上发生了变化,人口质量也和以前大不相同,人口的巨大变化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处境。

奇怪的是,南美洲的移民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还是主要来自欧洲。我之所以加了个“还是”是因为,欧洲人曾经在大西洋西部的这块陆地上定居过。上一次经济危机发生在1998—2007年,150万人从拉丁美洲移民至西班牙,打算长期居住或在此定居。2007年一年就有30万人从拉丁美洲来到西班牙。还有大量移民涌入西欧国家。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这波移民潮从2008年开始衰退,从2011年开始,移民的方向发生了逆转:之前大批移民迁往伊比利亚半岛,如今包括葡萄牙在内的伊比利亚半岛居民开始向外迁徙。很多当初移民的拉美人选择重新回到自己的家乡,就连西班牙的本地居民也离开了自己的国家,准备在海外定居。仅2011年一年,就有2万多西班牙移民来到了南美,以年轻人和受过教育的人为主。也难怪大家会选择离开,因为西班牙的失业率是欧盟平均失业率的2.5倍,超过了25%,25岁以上的年轻人中,有一半找不到工作。近些年,很多年轻的专业人才认为,拉丁美洲的发展前景更好,至少比伊比利亚国家更有前途。预计这一趋势未来还会继续下去,至少会持续几年。

主要是因为这两个地区的文化背景相似,主要是语言相通(适应葡萄牙生活的人就能适应巴西的工作,适应西班牙生活的人就能适应委内瑞拉的生活),这两个地区的双向流动比世界其他地区要活跃得多。单向的流动正在逐渐失去主导地位也与文化和语言有关,只不过不是相通而是文化和语言的差异。

移民方向迅速彻底地转变,与经济发展的变化和人们对未来发展的预期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这是个非常重要的发现。即便是现在,在世人眼中,西班牙仍然是一个取得了很高成就的大型经济体,但是厄瓜多尔人和哥伦比亚人正在撤离。在几年前,几乎没有人觉得往西班牙移民的热潮会退去,更不可能觉得生活在基多(厄瓜多尔首都)的人比生活在马德里的人更幸福,更容易找到工作,类似的对比还有卡塔赫纳(哥伦比亚城市)和巴塞罗那。将来,世界范围内这种逆向的迁移将会越来越多。

给大家列举几个数字,应该能方便大家理解到底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我出生的时候欧洲大陆人口占人类总人口的28%,到1990年变成了22%,现在只占16%。再过一两代之后,会变成多少呢?现在南美洲的人口数量正好等于1980年整个美洲大陆的人口总数。我第一次登陆北美大陆是1977年,1978年的时候第一次到拉丁美洲,当时肯定想不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从阿拉斯加到火地岛(分别是美洲大陆的两端)的人口居然会增加65%。到2050年,人口会增加多少?难道会再增加三分之二?

在各种预测中,人口预测似乎是最容易的。我们知道过去的变化趋势,也或多或少了解各个国家目前影响出生和死亡的经济、文化因素,因此对未来的变化做出假设应该不是很难。但是,实际上根本没这么简单,特别是进行长期人口预测更是难上加难。从长期来看,预测出的人口数量通常高值太高低值太低。很多时候,这些预测不具备任何参考价值,根本不可能用于预测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方向,就连根据这些预测制定与人口发展相关的战略规划都做不到。世界人口会在60亿至160亿之间,这样的预测能有什么用?这是联合国对2100年的人口变化做出的预测。这份预测中还提到,2300年全球人口的范围是23亿到344亿之间,最小值是目前人口的三分之一,最大值是人口数目的五倍,面对这样的预测结果,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

从技术角度来看,不能说这种预测是错误的,这么大跨度的范围,想出错都难。除非出现大范围爆发的流行病或核灾难,或者是难以控制的生态灾难(这些情况在未来都存在发生的可能,但是几率很低),21世纪后期的人口数量才会大规模缩减。或者,在未来的几十年,世界人口像过去几十年的非洲、亚洲一样不断激增(几乎不可能发生),21世纪末期地球人口才会变成现在的两倍。

这样的预测是怎么得出的,在预测的时候做出了哪些假设?这些假设只是根据极端假设得出的片面结果,可能出现的极端变量是非常多的,用“如果……会怎么样?”能造出无数个句子。如果生育率和死亡率长期保持在目前的水平,会怎么样?虽然我们不知道人口变化的方向、发展速度和扩张或缩减的程度,但是我们知道,只要假定的前提发生变化,预测的结果就会不同。如果没有重新评估家庭规模之类的社会发展趋势,会出现什么结果?我们不知道结果,但是知道社会的发展是动态的,一直在变化。

乍看之下,准确地预测出未来的人口数量似乎并不困难,实际上恰恰相反。我们首先要提出一系列的假设,性别结构即关于性别、育龄妇女的人数和生产意愿、儿童的数量、寿命、死亡率,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具体的领域,其中就包括人类迁移的热情程度和方向。考虑到复利的作用,小数点后面任何微小的差距,在十多年或几十年后,都会对结果产生很大影响。比如,假设印度的人口会继续以每年1.31%的速度增长,目前的人口数量是12.2亿,翻一倍也就是24.4亿,只需要60年的时间。但是如果我们把假设的增长率降低0.5%,也就是以0.81%的增长速度发展,60年后的人口“只”会增加到19.81亿。如果增长速度降低到和中国持平的0.48%,会怎么样呢?60年后人口“只”会增加到16.27亿。多四亿人口,或少四亿人口给全球社会带来的后果完全不同。

在进行人口预测时,有关生育率的假设至关重要,也是最容易犯错的。目前,各个地区和国家的情况完全不同。列举两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尼日尔(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800美元),一个女人平均会生7.03个孩子;在富裕国家新加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60,000美元),一个女人平均生0.79个孩子。当然了,妈妈们生下的都是完整的孩子,并不是真的只生了0.79个,因此拿1000名女性中总共生了多少孩子做统计更合适。也就是说,1000名尼日尔女性生了7,030个孩子,1000名新加坡女性只生了790个孩子。

在全球范围内,整体生育率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内急剧下降,从20世纪60年代初的4.90下降到了现在的2.45。高度发达国家生育率在1.6左右,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出生率大概是发达国家的两倍。决定地球人口数量的不只是出生率,死亡率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地球上每分钟有252个人诞生和107个人死亡。你花三秒钟的时间读这句话时,就有12个人来到这个世界,6个人离开了这个世界。每一千个人中,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之差就是人口增长的数量。如果每一千人中有19人出生,8人死亡,就说明人口增长了11个人。大范围的人口增长也是通过这种方法计算的。贫穷国家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二者之间的差值也很大。尼日尔的出生率是50‰,死亡率将近14‰,因此人口增长率在36‰左右。

发达国家的情况正好相反。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低,二者之间的差值也很低。例如,在挪威,每千人中有10.8个人出生,9.2个人死亡。德国的人口增长率是-2.7‰,出生率(8.3‰)很低,死亡率(11‰)也很低,但死亡率比出生率高,所以是负值。尽管2012年德国的净移民率在为0.7‰(按每千人中的移民数量计算),但是人口还是下降了2‰。在波兰,每千人中只有10个人出生,却有10.2个人死亡,因此人口增长率也是负值,接近-0.3‰。波兰的移民率为-0.5‰(与德国不同,波兰外迁的居民比移入的移民数量高),总人口变化率,也就是人口减少的数量和总人口之比是-0.8‰。

从人口变化的角度来看,世界已经处于严重的结构性失衡之中。一些地区的人口越来越少,另外一些地区的人口增速又太快。目前,在全世界230个国家和地区中,有40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正在减少,主要是人口负增长导致的,有20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很低,不到0.25%。另一方面,有近30个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很高,超过2.5%,是低人口增长速度的10倍。

如果我们能看到未来的人口地图,就会发现几乎所有非洲国家(可能不包括埃及,因为埃及的人口已经高达8500多万了)、中东地区以及附近的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人口将会在不到30年的时间内翻一番。考虑到全球化进程中各国的相互依存关系,这一地区的巨大变化不仅会对该地区造成巨大影响,也会影响整个世界。其中一个后果是,这一地区的人民会不惜任何代价离开,有时甚至甘愿冒生命危险也要移居到一个有牛奶和蜜糖的地方,人民的这种强烈渴望是可以理解的。

人口失衡会给文化、社会、经济、政治领域带来各种各样的不稳定后果。地球上已经有这么多人口,而且还在大踏步增长,这些人都要吃饭,但是虽然人口增加了很多,但是农业和食品加工技术并没有取得足够大的进步。我们可以通过对一些食品进行基因改造增加食品供应,应该提倡发展转基因技术,因为这项技术可以提升植物和动物自身的抗病毒能力,限制农药在育种和栽培中的使用,从理论上来讲,即便未来地球上人口数量达到90亿,我们也能生产出足够的食物。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是,有些地区食物生产过剩(甚至会造成部分浪费),但是在另一些地区却长期短缺。

我们要着重强调的是,这种现象正是经济政策存在缺陷引发的,人们为了追求局部合理接受了全球的不合理现状。有些地区产能过剩,食物生产过量,农民甚至不得不闲置土地休耕,有些地区就连贫瘠的土地都没多少,食物长期短缺,这里的人民只能生活在营养不良和饥饿中,这难道不是发展政策和人类经济活动中最大的耻辱吗?

用不了多久,巴基斯坦和尼日利亚的人口就会突破2亿大关。埃塞俄比亚、越南和刚果的人口也将超过1亿。快速的人口增长可能会威胁邻国的利益。虽然为了保证政治立场正确,不能公开、正式地讨论这一话题,很多人为了保证政治正确言不由衷,但是欧洲就是把非洲视作威胁,北美洲也是这样看待南美洲的,中国也把印度次大陆地区视作威胁。同时,几乎全世界都把中国视作威胁,虽然中国的人口增长的高峰已经过去,人口变化趋势也趋于稳定,但是中国是超级人口大国的事实一时很难改变。目前,中国的人口的增长速度小于0.5%,美国的人口增长速度是0.9%。严格说来,大家的固有印象是错误的,其实美国的人口增长速度比中国快。再多说一句,美国的新生儿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中国。2000年至今短短十几年,美国华人就增加了近一半,目前美国华人超过了350万,占美国总人口的1.2%。

据估计,中国目前大约有13.5亿人口(1950年时“只有”5.55亿人口),但是到2050年中国的人口不会增加太多,预计会达到13.95亿,之后甚至会低于现在的水平:2100年11.82亿,2200年12亿,2300年12.85亿。十年后,印度人口将超过中国,到2050年印度人口会达到15亿。如果加上印度次大陆上的另外两个人口大国,总人口会达到21.35亿,其中巴基斯坦的人口数量会在3.5亿左右,孟加拉国人口数量会达到2.55亿。也就是说,印度次大陆与中国的人口数量的比例会从2000年的1:1左右,上升到2050年的1.5:1。而且不管多么令人难以置信,到2300年,仅巴基斯坦的人口数量会等于1100年时全世界的人口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