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口预测过程中做出的假设都存在很大的风险,很可能会出现严重偏差,文化和社会变革会影响假设的准确性,不断变化的经济和政治局势也会使现实背离当初的假设。各国的政策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当初所做假设的现实发展。收入和社会政策,对幼儿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支持,政府的承诺,这些因素都可能起到鼓励父母再多生一个孩子的作用。
要想让孩子出生,首先要有父母才行。在一些国家满大街都是孩子的父母,比如正在快速发展的巴西,那里的人普遍早婚,在另外一些国家,由于种种原因,想早点结婚生孩子并不是件容易事。有时候,愿意结婚的男人供不应求,有时恰恰相反,等着结婚的男人排成行,但是找不到新娘。如果伊朗的女孩决定上大学,她们就会推迟结婚的年龄。伊朗选择接受大学教育的女性,相对来讲确实比其他中东国家多。为了不被打扰,很多女大学生会戴上面纱,有些人甚至会带个假的结婚戒指,这样的装扮在集市上随处可见。
其他地区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很多人无法找到配偶。在中国,男人娶不到媳妇和城市的独生子女政策有关,当初很多怀女孩的都选择了流产。因此,初生男婴比女婴多的状况一直持续了很久,娶不到媳妇的单身汉因此越来越多。在人口稠密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也有类似的情况,只是没有中国这么严重。全球男女出生比例平均是1.07:1,巴基斯坦是1.10:1,印度是1.12:1,中国是1.13:1。在高加索地区,男女比例的差距也不小,格鲁吉亚是1.11:1,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都是1.12:1。
在世界的另一端——自由圣殿美国,每二十个非洲裔美国人中就有一人身陷囹圄,其中以19~34岁年龄段的人为主。这些人很难成为父亲,大多数情况下,这个群体中的女性只能嫁给这样的男人。如果这么多的男性都在监狱里,很多人一辈子都出不来,很多女性就无法结婚。大家都能理解,谁会愿意当单身妈妈,因此结不了婚的只能选择不生孩子。
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世界各地的单人户,也就是单身汉或无子女的单身女性越来越多。到2020年,这样的家庭可能会占到西欧家庭总数的三分之一,在东欧和美国也会达到27%~28%。拉丁美洲(约12%)和亚洲(9%)的比例应该会低一些,但是这种趋势也在不断上升。非洲和中东地区(6%)的比例应该是最低的。
这种差别主要是各种潜在的文化、经济和心理因素导致的,尤其是对女性而言。抛开个体对生活方式的喜好不谈,教育水平是一个重要因素:学历越高,结婚时间越晚。在年轻的单身群体中确实如此。在上了年纪的单身人士中,主要以女性为主,因为女性的寿命更长,平均能比男性多活几年甚至十来年。即便在男女比例差距较大的中国,超过65岁的人群中,也是女性数量更多,这个年龄段的男女比例是100:92。
与幸运的找到了丈夫(但愿真的是幸运而不是不幸!)的同龄已婚女性相比,单身女性生育的孩子更少。当然,很多时候这些单身女性想生孩子,但是却找不到能嫁的人。不管这种单身的状况是自己主动选择,还是无奈,随着时间都会带来负面的经济后果。简单来讲,就是能得到孩子照顾的老年人越来越少。未来,人类的寿命越来越长,这个问题会越来越突出。人口结构老龄化已经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在富裕的日本这个问题解决起来相对容易些,但是在正在发展中的中国就没那么容易了,在相对贫穷的东欧国家,比如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以及高加索地区,成功解决这个问题的难度更大。
综合考虑,从长远来看,单身文化会带来消极的经济和社会后果。比较心理学和医学研究表明,单身更容易感受到压力、愤怒、危机感,在他们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可能会为社会带来更大的负担,单身人士对社会的依赖更大,因此需要更多的公共开支,特别是在医疗保健和社会福利方面。
就人口进程以及单身现象的本质而言,目前的这种情况会产生长期影响。一位单身人士,不管是主动选择,还是“顺其自然就走到了这步”,到三十多岁就不容易脱离单身了,到四十多岁更难,到五十多岁就几乎不可能了,到六十多岁想都别想了。因此,在放眼未来时,经济和社会规划都要将单身现象考虑进去,例如建立单身专用的储蓄系统,或者为单身父亲或单身母亲提供额外的补助和教育支持,帮助他们抚养孩子长大成人。
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已经意识到,以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人口数量会下降。从境外引入移民可以有效解决人口负增长的问题,但是也会带来新的问题。如此一来,只能通过鼓励生育的政策刺激人口增长。波兰最近采取的政策不值得推荐,因为波兰没有为幼儿的看护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只有在这方面消除年轻女性的后顾之忧,才能真正起到鼓励生育的目的。给每个新生儿补贴300美元的政策,可以说是在浪费公共资金。如果一个国家不是穷得离谱,谁会为了300美元去生孩子!就算鼓励民众收养流浪狗,这点钱都不够,更别说鼓励一个家庭做出重大决策了,母亲的身份和父亲的身份都是沉重的责任,300美元完全起不到分担责任的作用。
接受教育的女孩子越来越多,学历越来越高,因此事业心也越来越强。这没什么不好。遗憾的是,母亲的身份会给她们带来很多麻烦,如果幼儿园和学前班数量不够或条件不佳,妈妈就应该呆在家里不能去办公室,每天要给孩子读童话故事,还要教育孩子,因此就没有时间看自己想看的书或者继续学业。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会说,这是一个市场问题。有需求就会有人提供服务。理性的经济学家会说,如果财政体制和政府的社会政策(掏钱的当然是纳税人,还能有谁?)为发展网点式的托儿所、幼儿园和其他形式的幼儿看护机构提供支持,才会创造出需求,否则妈妈带孩子就是天经地义。顺便说一句,个体状况和社会偏好完美匹配的领域少之又少,因此政府和私营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还存在很大发展空间。
很多时候,只有一个孩子没有工作的全职妈妈,会想要生第二个孩子,有的还想生第三个(偶尔),甚至有想生第四胎(如今已经越来越少了)、第五胎(极其少见)的。一般来说,如果父母在外工作时,孩子能得到家庭以外的悉心看护,就会想要多生几个孩子。当然其他因素也会对家庭的生育计划产生影响,特别是薪资水平、拥有的财产、上下班时间、家族里是几世同堂。
如果现实情况照联合国的预测发展,1950年人口排名第五的日本,到2050年排名会下降到第十五,德国会从现在的第七下降到二十名之外。在这些国家排名普遍下降的同时,1950年没有跻身人口最多的前二十个国家之列的埃塞俄比亚和刚果,到2050年会分别上升到第九和第十,这两个国家的人口倒是会变成现在的两倍。
虽然计算方法存在争议,有些人只是单纯的心存疑虑,但是这些估算结果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因为制定长期的经济政策必须与人口状况相结合。我们需要不时对预测进行修订,一方面是因为初始信息未来会出现变化,还有就是这些信息都是影响决定的因素,因此也会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产生重大影响。人口变化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因此专注于解决短期问题的经济政策,也不会忽略长期的人口变化趋势,因为一旦忽略常常会产生无法挽回的后果。
接下来谈谈寿命的问题,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进步,人类的寿命越来越长。目前全球平均寿命为将近67岁,但是乍得、几内亚比绍和非洲南部的平均寿命只有49岁,澳大利亚和意大利的平均寿命是82岁,日本的平均寿命为84岁。波兰的平均寿命已经超过76岁,其中女性的平均寿命是80岁,男性的平均寿命是72岁。如果身体健康,大家都认为活得越久越好,如果晚年能领退休金生活那就更好了。还能工作且有资金支持的话,寿命长甚至更好。如果世界上有能消除男女寿命不相称的魔法棒,让男性也能活到八十岁,我们最好不要随便使用,因为财政预算可能会不堪重负,因为现在的养老金是现收现付的,目前缴纳的社会保险存在很大缺口,需要国家预算进行补贴。现在的退休人员工作时缴纳的养老保险金,当时已经被用于那个时代的退休人员养老金支付出去了。
社会老龄化是一个客观过程。据估计,到2050年,全人类的平均寿命比现在还要长十年。如果估计正确,就表示那个时候全世界人民普遍能活到77岁。虽然很难相信,但在20世纪初,即便是发达国家平均寿命也只有50岁,比如今生活在贫困非洲国家的人们的平均寿命还短。儿童死亡率高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总的来说,人类整体的生命周期都比现在短很多,究其原因,主要是环境因素造成的。
2100年,各个地区的平均寿命会达到67岁到87岁,到2300年,会达到87到106岁。如果这些预测成真,经过十代人,排在最末端的平均寿命,也比现在排名第一的寿命长,在最长寿的国家,平均寿命将高达106岁,比现在最长寿国家的平均寿命多了20岁。
人类寿命的延长,会给文化、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经济活动和公共财政带来难以想象的巨大影响。社会老龄化问题是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受此影响的国家越来越多,不仅经济领域面临巨大挑战,文化和政治也是一样。在2000年的时候,如果全世界的平均退休年龄是65岁,退休人员只能领两个星期的退休金就会离开人世。到了2300年,人们的平均寿命预计可达到96岁,假设平均退休年龄还是65岁,就表示退休人员要领31年的养老金。能领这么长时间的养老金,我们该为此感到高兴吗?
谁都会变老。但是谁也不愿意接受自己已经老了的事实。青春一去不复返!目前,65岁以上年龄段的人占世界总人口的7.9%(其中有2.27亿男性,2.89亿女性),据联合国预测,这个年龄段所占比例将会从2100年的24%上升到2300年的32%。从22世纪到23世纪,80岁以上年龄段的比例会增加一倍,从8.5%增长到17%,100岁以上人口比例会从0.2%上升到1.8%。到24世纪,当前退休年龄以上,也就是65岁以上的人口会达到三十亿,这个数字和半个世纪之前全球人口总数相同。不用等到24世纪,其实用不了多久,世界人口再增加两亿,60岁以上的人口数量就会达到十亿,到本世纪中叶,这个数字就会达到二十亿。到2050年左右,60岁以上人口数量就会比15岁以下人口数量多。
老龄人口在不富裕的社会中增长速度最快。40年前,超过一半的60岁以上老人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当时被称为“第三世界”),40年后,60岁以上年龄段的人口已经达到二十亿,其中80%生活在发展中国家。这既是好消息也是坏消息。一方面,这说明人类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进步:收入、营养、卫生、保健等领域都有所改善。另一方面,如果一个社会的老年人口比例过高,经济很难会高效运转。目前,30岁以下人口占印度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二,因此可以说印度是一个年轻的社会。到2050年,60岁以上人口会达到2亿,印度就变成了老年社会。到那时候印度的老年人要靠什么生活?他们的生活条件会提高到什么水平?
有些人一辈子疲于奔命无法享受生活,只盼着退休以后能够弄孙为乐,有病了看看医生,没事时看看电视,但是富裕国家的状况并非如此。很多人退休以后依然精力充沛,想要去工作,不一定是全职,在家或附近的社区做点什么也可以,不然突然有了大把闲暇时间,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安排。很多人工作是出于经济原因,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目前的生活水准。即便你有很多存款,如果不工作,日子一天天过去,存款只会一点点变少,前面还有很长的日子要怎么过呢。假设你有12万美元的积蓄(政府想要减少公共债务,采取金融抑制措施,导致通货膨胀,由此对公众利益的影响不予考虑),一个月花一千,能花十年,一个月话五百能花二十年,一个月花三百能花三十三年。
至于提高退休年龄的问题是否迫在眉睫,有人心存疑虑,这些预测应该能帮你消除疑虑。如果我们把世界看作一个整体,试想一下,如果有三分之一的退休人口,经济还能正常运转吗?各个国家的具体情况不同,但是退休之后的寿命越来越长,是所有国家的共同特点,我们需要坚决支持政府制定政策延长工作年限,推迟退休年龄。
不要忘了,工作年限延长,每天、每周,甚至每年的工作时间就要缩短。我们不知道这种过程会对未来的几十年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更别提几百年以后了,但是总的来说,在越来越长的有生之年,我们的工作年限确实可以通过这个过程被拉长。当然,在延长整体退休年龄的同时,我们也要制定一套关于提前退休的方案。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办理提前退休的年龄,可能是70岁,也可能更晚……